《科举制全解》唐代科举制: 三,唐代科举制的得失
三,唐代科举制的得失 1. 优点 (1)选举开放,吸取人才:九品中正制的後期,仕途全由高门子弟垄断,寒门难以晋身.但唐代科举制下,入仕途径甚多,高门子弟可透过学馆出身,以生徒资格入仕;无能力进学的寒门子弟,亦可怀牒自列,向州县报名待选.况且,不论生徒或乡贡出身,考试机会均等,令政权开放,寒门与世族均有入仕机会.
另一方面,唐代常选的科目有明经,进士,明法,明算等廿多种,各类人才亦不难有晋身机会,政府能尽量吸纳各方面人才,有利改进官僚体系.故唐太宗谓:「天下英雄皆入吾彀中」.此外,科举的部分科目,如明法,明书,明算,明律等,属实用科目,亦能选拔有关人才,切合施政需要.
(2)选举权独立,分割清晰:汉代由郡太守负责察举,身兼地方行政与选举大权,权责未免过大,且混淆行政与选举权.魏晋以中正官专责选人,亦兼具选举与铨叙之责,权力亦大.唐代的选举,由礼部负责,州县官仅须选拔乡贡的士子,地方官控制选举的能力有限.且礼部仅负责人才选用,官吏考绩则归吏部,革除了汉晋以来选举,行政,铨叙混淆不清的弊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