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数百年间无文盲 可叹传承文脉的书塾现状堪懮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04月12日 10:12
关注百姓 关爱生活 中国宁波网新闻热线:27802780 重要报料本网付酬 浙江网通热线支持
中国宁波网讯 □记者姜恒
『看到这个让我们全族人为之骄傲的书塾成了这个样子,我实在痛心。』昨天,家住奉化方桥禾家桥村的八旬老人邬烈安拉着记者的手说。
修建书塾
邬烈安老人家中有一部明朝刻板正本禾家桥邬氏宗谱复印件。原本分别藏于奉化竖江村和岱山泥峙村族人手中。此谱是明朝万历年间,时任江西布政使的邬氏家族先人邬鸣雷所修。邬鸣雷还在禾家桥村陆续修建了邬氏宗祠、浮槎阁(藏书阁),并在宗祠西南建笔式文峰宝塔一座,示意后裔子孙一手扶犁一手握笔以耕读为本。邬氏宗祠、浮槎阁毁于明末战乱,现在的宗祠是康熙年间重造,残留的部分《浮槎阁文集》,经后人修订后于清朝时送往天一阁。为使后代昌顺,邬鸣雷在村子里专门修建了敬德书塾。
立下家训
为鼓励族人入书塾求学,邬鸣雷专门立奖学制8条载入谱册。这8条家训是:公请族外先生教子弟作诗文者给供膳钱三十千文;儒童道试不论文武每名给考费钱壹千文,如甚艰窘者加六百文;入泮者不论文武给蓝衫钱四千文;应乡试者不论文武生监每名给考费钱四千文,如甚艰窘者加钱二千文;乡榜中者不论文武报到当给支发钱六十千文;应会试者不论文武及新旧科每名给考费钱六十千文;会榜中者报到支发待议;应殿试者每名考费待议;殿试钦点或一甲二甲三甲报到支发待议;竖旗杆者不论贡举进士鼎甲概给钱六十千文。
惠及后代
自明清以来,禾家桥村学风甚盛,共有183名族人考取了秀纔以上功名。邬氏后裔子孙不论男女在幼年时代都在这所书塾求过学,一直到解放前,该村无一名文盲。这在全国来说也属罕见。同时,由于受宗谱中所记载的『齐家之道,身教为先;立心宜存厚道,宁人负我,无我负人,若受人恩而忘报,后必不昌,若与人有小忿不得追念旧恶公报私仇』等家训的影响,邬氏一族名人辈出,村里村外秩序井然,是当时远近闻名的文化村。
亟待保护
解放后,这所重修于道光7年的书塾改名为禾家桥小学,由于生源较少,90年代后并入乡学校。自此,书塾内朗朗的读书声不复存在。记者看到,书塾现已破旧不堪,毁损严重。里面堆满了各种木材、蔺草,大大小小的几间教室,成了工人的住处,工具杂物堆得到处都是,俨然是个草木加工厂。只有墙上依稀可见的『勤奋守纪,团结活泼』的字样和精雕细琢的房梁,还能让人想到这曾经是所学校,是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古迹。更要命的是,这是一座木结构建筑,一旦失火,后果不堪设想。(为弘扬传统文化之精华,共同促进建设和谐社会,本报特发起『寻找家训、家规、家法实物行动』,请有相关线索的热心读者积极与本报记者联系,电话:87682659,13957406335;电子邮箱:heng3eye@126.com)(来源:宁波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