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寻根问祖 | 邬氏族谱 | 人文名胜 | 学习园地 | 邬氏新闻 | 站务公告 | 站长札记 | 邬氏论坛 | 
 · 寻根问祖 · 谱牒研究 · 人文名胜 · 宗亲会 · 坛务园地 · 灌水乐区 · 会员注册
奉化市城市总体规划
发布时间: 2006/9/22 2:52:54 被阅览数: 7543 次 来源: 邬氏家谱网www.wsjpw.com 站长:邬德明 QQ:30625004 QQ群:5555591
奉化市城市总体规划
 
  为协调宁波城市总体发展战略,适应区域城市化与工业化快速发展,和奉化城市自身发展需要,自2004年8月始由市规划局组织的奉化市城市总体规划(奉化市市域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已经过了6个专题的研究和两轮的论证,其纲要审查稿已由受委托设计单位国家规划甲级资质的宁波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并由省建设厅主持,专题进行了专家评审。为集思广益,增加规划编制的参与性、科学性,根据开展“阳光规划”的基本要求,现将奉化市城市总体规划(奉化市市域总体规划)纲要审查稿以公示,征求意见。
  欢迎社会各界在近期来函、来电、来邮反馈各类信息。(来函来信请寄:奉化市南山路184号奉化市规划局,邮编:315500;来电请拨:奉化市规划局规划编审科,0574-88513353;来电邮请传:hcq301@nbip.net;传真:0574-88580781)
奉化市城市总体规划
(奉化市市域总体规划)
2005-2030
   
纲    要(审查稿)
 
第一章  规划背景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奉化地处浙江省东部沿海,宁波市区南面,距宁波市28公里。东濒象山港,隔港与象山县相望,南连宁海县,西接新昌、嵊州和余姚三县(市),北与宁波鄞州区毗邻。全市现有6镇5街道,580行政村(04年撤并后为360个),市政府所在地是锦屏街道。2003年全市人口共481529人,市域内人口密度385.5人/平方公里。
 
   二、历次总规编制与实施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奉化市先后在1984年、1987年、1994年、1999年编制和调整总体规划4次,并分别在2001年和2003年编制了远景布局研究和战略规划。奉化市(大桥镇)第一轮总体规划于1984年编制完成,该规划确定近期(1990年)城市人口4.4万人,城市建设用地3.37平方公里;远期(2000年)城市人口6.2万人,城市建设用地5.21平方公里。1987年编制奉化市(大桥镇)第二轮总体规划,该规划确定城市性质为:以纺织服装、机械食品、区域旅游为特色的综合性城市,是奉化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该规划确定近期(1995年)城市人口5.8万人,城市建设用地4.66平方公里;远期(2010年)城市人口1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8.87平方公里。1994年完成了《奉化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该规划确定城市性质为:以纺织服装、机械仪表、食品加工和区域旅游为特色的综合性城市,是奉化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受当时国家对区域与城市发展宏观调控政策影响,规划至2000年、2010年城市人口规模分别12、18万,2010年用地规模17.9平方公里,人均99.4平方米。规划大桥以向东向北发展为主,城市形态呈团状,对大桥与江口之间相向发展的趋势缺乏预计和必要的引导。
 
  到1999年编制完成了第四轮《奉化市城市总体规划(1998-2020)》,提出建设大桥-江口组团式城市的构想,经过五年多的实践,对奉化市的区域城镇发展尤其是市区的发展建设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国家对区域和城市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也在不断调整,从奉化市具体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建设来看,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与问题,使原总体规划与具体实施产生不协调,主要如下:
  1、关于城市规模:规划2005年、2010年、2020年城市人口分别为12.5万、15.5万、20万。城市建设用地2005年1240.13公顷,人均99.21平方米,2010年1469.25公顷,人均94.79平方米,2020年1852公顷,人均92.6平方米。从现状实施情况分析,2003年底城市人口27.2万,城市建设用地3331.32公顷,人均122.5平方米,人口与建设用地都超出了原规划所确定的2020年规模,规划目标已提前实现。
  2、关于用地布局:工业用地布局受现状影响较多,未能从大区域来统筹安排居住与工业用地的关系,同时在2005年的用地规划中没有安排工业用地,与近几年工业迅猛发展的需求不符。
 
    三、本次规划的主要背景
  1、宏观背景——区域城市化与工业化快速发展
  当前,以上海为中心、以浙江、江苏为两翼的长三角地区正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的主要增长极。而杭甬地区为浙江省经济发展的重心之一,奉化市位于宁波市南部,必然受到周边发达地区的影响和辐射,从而大大推动奉化的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在发展过程中,奉化市根据块状经济特点,将工业化和城市化有机结合起来,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建设特色工业园区,调整城市布局,增加中心城市的生产要素集聚能力和经济辐射能力,重点布置几大片产业层次较高的工业园区。工业园区的建设促进了城市产业和人口的集聚,加快了城郊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同时,各乡镇根据当地特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了乡镇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在农村,由于城乡经济收入的巨大差异,特别是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众多的农村劳动力选择外出打工,农村中许多农业户籍人口实际早已不从事第一产业,形成 “空心村”现象;同时,城市或建制镇建成区中含有大量农村户籍人口(实际已从事非农产业)和外来人口。
 
  2、中观背景——宁波城市发展战略
  ①奉化将成为宁波都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根据宁波市域城镇体系的现状特点及交通布局、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提出未来宁波市域以余姚南部四明山麓前沿至东钱湖、穿山半岛为分界线,形成北部都市区、南部生态发展区。以杭州湾南岸滨海线与沿海国道等交通干线为躯干构成“T”字型发展带,形成以宁波中心城为中心,“二区、T轴”为主体的面向杭州湾的开放式空间布局结构。余慈地区、奉化—鄞南地区是宁波都市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北部余慈地区已经借杭州湾宁波跨海大桥之势努力营造新的增长点,南部鄞州区继鄞州中心区蓬勃发展之后,相继成立鄞州、望春和明州三个工业区,奉化市在上一轮发展中与宁波市其他县市区相比相对落后,如何抓住下一轮的发展机遇,是摆在面前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②奉化是宁波产业带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宁波市的产业发展形成三条带,一条是滨海产业带,以发展二、三类产业为主,第二条是沿余北线的一、二类产业带,以出口加工业、机械加工业为主,第三条是沿甬温线的一类产业带,以发展无污染的都市型工业和高新技术及服装产业为主。奉化正处在第三条产业发展带上,应大力发展无污染的都市型工业和高新技术及服装产业。③宁波市域南部生态发展区的门户。根据《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未来宁波市域以余姚南部四明山麓前沿至东钱湖、穿山半岛为分界线,形成北部都市区、南部生态发展区。奉化市正处于南部生态发展区的入口门户区位,如何解决加强生态保护与合理的开发建设是奉化市面临的又一个难题。
 
  3、微观背景——奉化城市自身发展
  ①行政区划调整,要求对城市空间进一步加以合理整合。根据1999年编制的《浙江省奉化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确定了中心城市(奉化)——中心城镇(溪口、莼湖)——一般城镇——中心村——基层村的五级城乡居民点体系。后经行政区划调整,萧王庙、西坞并入奉化市区;斑溪、斑竹并入溪口镇;桐照并入莼湖镇。初步理顺了管理体制,强化了规划区域的统一管理。以此为契机,可以跳出行政区划的束缚,在一个统一的管理空间内进一步合理整合各项功能及布局。②相关规划的编制,要求整合方方面面的建设性构思。1998年以来,奉化与其它地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一样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飞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影响城市发展的新因素不断出现。如工业园区发展迅速,旅游事业发展欣欣向荣。特别是浙江省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浙江省城市化发展纲要的实施,都要求在更大的时空范围内来研究奉化城市发展问题,对奉化城市规模、产业结构、发展目标、城市布局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规划也要与时俱进,针对几年来的发展变化,进行滚动修订、动态调整,不断适应新的变化形势与发展要求。近几年相继编制完成了《奉化市总体规划远景布局研究》2001.9、《浙江省奉化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2003.7、《奉化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03.7和《奉化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2003.11等,特别是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对城市发展提出许多建设性构思。(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主要内容: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提出了奉化近、中、远三期发展目标:近期接轨宁波都市区的以高新技术为引导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以旅游与服装产业为特色的宁波都市区的外围城市,奉化市域中心城市。中期作为宁波大都市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区域性风景旅游与南部物流中心为特色的宁波大都市区的近郊组团,奉化地域的中心城市。远期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的创新产业基地,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以休闲人居为特色的宁波大都市区的综合性功能组团。规划确定“一心、二带、四片、一组团”的融自然山水与其中的组合式开放型城市形态。其中“一心”是指中部绿色开放空间,“二带”是指沿剡江的特色化景观绿带与大桥、新城片之间的东西向山地绿化景观带,“四片”是指大桥中心城区片、开发区及江口范围的新城片、溪口片、郊区化新市镇(低层中高密度社区),“一组团”指西坞组团。)。③全市工业区整合,要求城市有更加明晰的结构,更加合理的产业布局。2002年奉化共有各类各级工业园区9个,分别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溪口工业园区、江口民营科技园、江口民营科技园方桥分区、滕头经济园区、东郊工业开发区、尚田工业园区、莼湖工业园区、西坞工业园区。2003年,奉化市政府对全市工业区进行了整合,撤销东郊工业开发区、江口民营科技园、西坞外向科技园区、溪口工业园区、尚田工业园区、滕头经济园区,保留莼湖镇工业园区。同时将撤销后的东郊工业开发区、江口民营科技园、西坞外向科技园区并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整合后,奉化城市结构更加明晰,产业布局趋于合理。
 
   四、本次规划面临的思路调整
  1、保护与发展结合:规划既要突出生态保护、历史文化保护、自然景观保护,又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使之相得益彰。
  2、继承与创新结合:认真汲取前人营建城池的成功经验,处理好山、水、城三者的关系,在生态型组团式格局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充分体现城市特色。
  3、理想与现实结合:在规划高起点、高标准与实施的可行性之间努力寻找平衡点,规划既要大胆设想,又要结合现实的可能性,重视可操作性。
  4、刚性与弹性结合:规划强调关系大众利益的强制性内容,而放宽由市场调节的指导性内容,规划强调大格局的稳定性而增加微观项目设置的灵活性。
  5、近期与远期结合:规划要强调发展时序上的衔接、工程设施上的衔接、用地布局上的衔接。
 
第二章  总  则
  一、规划依据
  1、法律、法规、标准、文件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②《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③《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④《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⑤其它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文件。
 
  2、省市有关规划
  ①《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1996—2010年)》;② 省委、省政府《浙江省城市化发展纲要》;③《宁波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999—2020年)》;④《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3、其他相关规划、计划
  ①《奉化市城市总体规划(1998-2020)》;②《奉化市总体规划远景布局研究》2001.9;③《浙江省奉化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2003.7;④《奉化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03.7;⑤《奉化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⑥并与《政府工作报告》、奉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奉化市“十五”计划、“十一五”计划等相关规划相衔接。
 
  二、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1、区域的观点——从区域的角度分析把握奉化未来的发展。合理确定城市发展形态、布局和规模,加强中心城区的空间整合和优化,提高城市的聚集功能,增强辐射力,为实现全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打好基础。
  2、统筹城乡要求——城乡空间统一规划,规划区范围内规划全覆盖。城乡统筹安排,坚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坚持合理用水、节约用水,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蔬菜等农副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都市高效农业,合理安排农村居民点,促进城镇和乡村协调发展。对城市发展区域(含备用地)、控制发展区域和生态敏感区域有明确的界定。
 
  3、科学发展观理念——把科学发展观融合、渗透到总体规划之中,充分协调城市与人的关系,在规划理念上,既要注重客观实际,又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的需要,把满足人的需要作为立足点和着眼点,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建设用地布局,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生态绿地、园林景观建设,提高能源、交通及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
 
  4、特色与重点——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塑造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山水景观于一体的城市特色,有针对性地解决奉化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真正做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
 
  5、可行性与可持续性——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强调规划的宏观引导功能、维护公众利益。规划既要体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思想,又要贯彻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在增强规划对未来预见性的同时,强化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研究实施的可行性,注重规划的可持续性,近远期结合,保护与建设结合,局部与整体结合,使规划在规划期内既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有足够的应变能力。
 
  三、规划期限
  1、近期:2005—2010年;
  2、中期:2011—2020年;
  3、远期:2021—2030年;
 
   四、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分为二个层次:
  市域:为现状奉化行政管辖区域,面积134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96平方公里。重点研究市域空间结构、综合交通和基础设施系统。该范围是奉化市的城市规划区范围,是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行使统一管理职能的地域范围。
  市区:为现状奉化市区行政管辖区域,面积319.2平方公里。它根据城市用地的发展方向,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并为城市远景发展留有余地,重点研究城市发展方向、形态、结构、用地布局、综合交通和基础设施系统。
 
   五、规划重点
  规划本着尊重历史,面向未来,立足区域发展的新形势、新格局和新挑战,突出“战略性、超前性、适应性、延续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原则,确定规划重点为:
  1、城市定位与发展规模。结合奉化实际,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科学、合理地研究奉化城市未来的发展定位,研究奉化城市合理的发展规模,以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等持续发展。
  2、市域城乡空间结构。结合宁波都市区和象山湾滨海产业带发展研究市域空间结构,优化用地结构,避免重复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完善市域城镇体系布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3、城市空间形态与布局结构。优化城市发展形态,合理调整城市用地布局结构。吸取前几轮规划的经验,结合奉化当今及今后的发展要求,优化用地结构,使其更趋合理。
  4、基础设施系统。构建现代化的城乡基础设施,优化、完善城乡综合交通、加强城乡防洪、抗灾建设,保障城乡安全,特别是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5、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塑造独具个性的城市特色。
 
第三章  城乡发展战略
 
  一、发展条件评价
  1、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崛起。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14个市和所辖74个县市,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国家改革开放的重点由珠江三角洲转向长江三角洲,以上海为中心,作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长江三角洲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上海正迈向全球城市体系中的洲级世界大都市行列,生产要素向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功能方面集聚,生产基地有向外转移的必然趋势。杭州湾宁波跨海大桥的建设,成为宁波地区接轨上海、率先接受辐射的催化剂。特别在制造加工业基地、都市农业基地、休闲旅游基地及现代物流基地等特色产业上,奉化地区有接轨的条件。
 
   2、宁波都市区发展。宁波大都市区随着宁波港口城市的发展,提出“强化中心,两翼延伸,功能整合,区域一体”的发展战略。为此,要按照区域整体来考虑宁波大都市的资源开发和生产基地、重大设施的综合布局。宁波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出鄞南-奉化组团作为宁波都市区的重要组成,将是宁波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地区,该组团工业应优先发展服装、机械、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是城市重要的高新工业用地的后备区。2020年规划人口将达到50万。
 
   3、“南三县”发展态势。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发展很快,已成为省内最具活力的经济地域之一。同周边县市一样,奉化经济在保持了一定的发展速度的同时也面临其它城市的挑战:慈溪、余姚为宁波市域的第二集团军,地区生产总值均超210亿元。奉化、象山、宁海为第三集团军,地区生产总值在90—110亿元,甬南与甬北的差距不断加大,象山(107.54亿元)、宁海(100.2亿元)对奉化(95.15亿元)的总量优势也在加大。奉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不如象山,但超过宁海,奉化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高居宁波市域首位。同时象山、宁海与奉化在电厂的争夺、水产养殖、旅游业的发展等方面都存在激烈竞争的态势。
 
    二、奉化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1、优势
  ①区位条件优越。奉化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随着杭州湾宁波跨海大桥和甬台温国家铁路、甬金铁路和甬金高速公路的建成,加上已建成的甬台温高速公路,奉化融入上海2个小时经济辐射圈,将可更主动接轨上海,直接接受上海国际大都市的辐射和影响。甬金高速公路与沿海大通道、甬台温铁路与甬金铁路均在奉化相交,使奉化成为这些交通连接路线中的一个重点节点,交通区位大大提高。②产业发展迅速。奉化已形成了以电子通信、服装、机械、食品、医药化工等主导产业的工业产业结构。支柱企业有:生产手机、无线寻呼机等高科技通讯器材的波导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内名牌“罗蒙”牌服装的罗蒙集团、生产外贸服装为主的爱伊美制衣公司、生产化工产品的南海化学集团等。奉化虽然经济总量还较低,但经济增幅远超过宁波市其他县市区,位居首位,加上第三产业(包括旅游)已有相当的发展基础,制造业发展也十分迅速,出现了如波导手机等一批名牌产品,经济发展强劲。已多年跻身全国百强县,1994年首次进入时是第95位,03年公布时居第83位,04年列中国百强县62位,位居宁波市南三县之首。奉化工业发展已具有一定的基础条件,2003年二产比重达到57.6%,表明工业化已进入了从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尤其是高新技术、塑料齿轮、纺织服装等行业具有发展优势。企业布局正朝向专业化、集群化方向发展,有利于企业间分工协作,扩大规模。同时奉化工业企业已基本上都转制为民营企业,灵活的民营机制为企业的快速成长,提供了有利的土壤。③生态环境良好。奉化空气清新,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市区两面环山,县江贯穿境内,依山傍水,山水风光宜人,适宜人居。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世界第六个城市带,该地区经济将有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将有大幅度提高,富裕起来的人们将更为重视生活品质的提高,外出休闲度假将成为将来的生活方式。奉化旅游资源尤为丰富且类型众多,旅游开发潜力巨大。自然景观可分为低山丘陵风景区、江河湖海风景区、山岳型风景区,奉化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至今存有大量历史古迹和文化遗存。奉化正处于上海、杭州、宁波等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的2小时辐射圈内,依托独特的山海资源,将成为其重要休闲旅游的目的地。
   2、劣势
  ①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奉化的经济实力位于慈溪、余姚、象山、宁海之后,居宁波市域末位,在宁波南部三县市中,2003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奉化为1.97万元,要低于象山高于宁海。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高于象山低于宁海,社会消费零售额、合同利用外资金额都位于宁波各县市末位。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的测算结果,百强县去年综合指数平均分为65分,发展水平指数平均分为64.5分,发展活力指数平均分为77.3分,发展潜力指数平均分为60.7分,奉化这四项指数的得分分别为58.975分、58.865分、66.770分和54.574分,均低于百强县平均水平,尤其是发展活力指数,相差10分多。对照连续四年名列百强县首位的广东顺德区,比奉化高出四至八成。与位列奉化后面的象山、宁海相比,虽综合指数、发展水平指数和发展潜力指数得分高于这两个县,但发展活力指数得分分别比象山、宁海两县低了11.400和9.882分之多。②产业结构有待提高。产业是城市经济的支撑。2003年奉化的三次产业比重为11.1:57.6:31.3,已经形成“二、三、一”的发展格局,但与宁波都市区南部中心城市的要求相比,其集聚扩散功能尚不突出,产业结构升级不快。主要问题有二个,首先是三产发展水平较低,具体表现在三产内部结构不尽合理、规模市场发育不足、旅游业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奉化旅游资源丰富,但目前主要集中在溪口等少数几个景点,且旅客逗留时间短,接待服务水平低,内容有待丰富,没有与周边地区形成区域大旅游的态势。其次是工业企业数量少,结构转型慢。2003年奉化工业总产值达178.68亿元,高于象山、宁海,但工业企业数量只有249个,却远远低于象山358个、宁海393个。高新产业发展缓慢,而传统行业占据了较大比重,制约了工业整体水平的提高。这类传统行业的产业链较为简单,技术含量较低,不易与周边地区形成分工协作,从而难以体现和支撑城市的集散功能。③产业集群有待发展。浙江经济这几年之所以发展快,奥秘就在于浙江的块状经济、专业化分工与产业集群及企业集群发达。根据资料,在浙江块状经济中,奉化的块状经济发展不快,没有形成特色工业的专业化、规模化,需要引起高度重视。④人才短缺、科技不强。改革开放以来,奉化科技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全民科技意识不断增强,科技人才队伍逐步壮大,科技投入逐年增加,科学技术对奉化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加大。与此同时也应看到,奉化科技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尚不足以支撑宁波南部中心城市发展的重任。主要表现在:科技发展基础薄弱,科研机构和科技人才缺乏;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规模偏小,高新产业比重偏低;科技投入不足;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少。要积极与省内外大学科研院所挂钩,吸引老师研究生前来兼职、攻关、咨询服务等。⑤文化保守,创新不足。相比较慈溪、余姚外来人口较多而奉化的外来人口相对较少,与外来人口增加相对应的是外来文化和创新意识的传播,而奉化市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少,本地文化中又有小富即安,过分谨慎的意识,创新意识较薄弱,影响市民创业积极性,在政府的政策中也缺少对创业、创新的激励措施。
 
   三、城乡发展战略与目标
  1、城乡总体发展战略
  城乡空间发展以优化资源配置为前提,从区域整体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安排好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关系,保障城乡的安全、卫生、公平和效率,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实现城乡平衡发展,提高重大产业发展项目、重大公共事业项目、重大社会发展项目的资源配置效率和设施共享程度,实现城乡的架构、生产力的分布、要素的搭配,达到城乡资源的最优化利用。以工业化为重点,加强高新技术与工业化进程的融合,注重科技进步,加速推进工业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城市化为载体,加速人口向城市集聚,产业向园区集聚、发挥规模效益和聚集效应,工业化与城市化互为促进。以生态化为目标,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注重生态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城乡发展目标
  ①经济发展目标。在“十一五”计划的基础上,根据奉化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奋斗目标, 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要达到34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80亿元,年增10%;到203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570亿元,年增6%左右。②社会发展目标。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大力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加大对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事业的投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文明。到2030年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全市总人口2010年达到59万人,2030年达到78万人。每千人拥有医生数2010年2人,2020年2.5人,2030年3人。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综合能力,优先发展教育,进一步争创全省教育强市。发展社会文化事业,挖掘文化资源,合理配置医疗资源,规划建成与奉化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文化网络体系、卫生服务体系,规划期内进入全国体育先进市行列。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城镇就业,保障社会稳定。建立和完善城乡社会保险制度,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建立社区服务体系。③城镇发展目标。2010年市域城市化水平为60%以上,2030年为70%以上。加快人口、产业向优势区位城镇集聚,至规划期末,奉化市域形成一个中心城市(奉化中心城市,规划人口45万人)、二个中心镇(溪口、莼湖,规划人口5—10万人),三个一般镇,成为等级结构较为合理,职能分工各有特色,空间布局较为完善,各等级城镇协调发展的市域城镇体系。
 
第四章  市域城乡发展
 
   一、城乡发展趋势及模式
  1、城乡发展趋势
  奉化市城市化水平目前已达55%。从国内外城市化发展经验和区域的宏观背景、奉化自身具备的条件来看,今后一段时期,奉化市将处于城镇加速发展阶段。市域城镇人口至2010年为59万人,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60%;2030年为78万人,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70%以上。
 
   2、城镇体系发展模式
  综合奉化城镇体系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确定城镇体系发展模式为优势区位开发模式与点轴开发模式结合。依托主要城镇与交通干线,奉化市域城镇体系的三条发展轴构成“Z”型的布局模式。
 
   二、城乡产业发展布局
  1、发展战略
  坚持“产业立市”的发展战略,以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带动奉化市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一产、提升二产、突破三产,形成三次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优化产业布局,增强都市型产业对农村产业的带动力和辐射力,以都市农业和市场化打破城乡分隔,实现区域均衡发展,促进城乡产业一体化。
  ①第一产业。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建立高效、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运用现代高新技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选择地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科技示范区,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②第二产业。整合现有规模小、布局散、档次低的工业园区;做大做强“2大3小”工业区,保证工业发展有足够的空间和良好的配套条件;依托工业区的产业集群优势,提升产业和企业的竞争力;发展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③第三产业。依托城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依托奉化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与人文环境,大力发展旅游业,提升城镇综合竞争力;扩大农村流通服务组织,培育完善的农村社会服务体系。
 
  2、产业总体布局框架
  根据奉化市的发展定位,对全市产业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和布局,进一步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和分布,加快产业的集聚和发展,优化一产、提升二产、突破三产,通过三次产业间的互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①一产布局。规划建设两大农业示范园区,十二个农业生产基地。两大农业示范园区分别为:江拔线沿线的现代农业示范区、莼湖生态渔业特色园区。十二个农业生产基地分别为:优质米生产基地、芋艿生产基地、出口蔬菜原料基地、草莓生产基地、优质青梅基地、无性系良种茶园基地、竹笋生产基地、花卉苗木基地、蔺草基地、绿色鸭蛋生产基地、藻类养殖基地、围塘综合养殖基地。②二产布局。规划形成“2大3小”的工业区总体布局。2大工业区分别为奉化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坞工业区。为协调区域的平衡发展,规划3小工业区块分别为溪口工业区块、莼湖工业区块、裘村-松岙工业区块。③三产布局。 规划以奉化中心城及溪口、莼湖两大中心镇为重点,大力发展旅游业,发展金融、商贸、信息、文化等现代服务业。依托交通优势积极建设西坞物流园区,同时加快第三产业的转移和扩散,带动农村服务业的发展。
 
  3、区域产业发展布局
  根据区域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基础,把市域分成中部、西部和东部三个区。
  ①中部地区。包括奉化市区、尚田镇,面积475.2平方公里,规划人口52万,是市域的核心。发展空间:奉化市区(包括方桥组团、西坞组团和萧王庙组团)近期依托大成路、南山路、金钟路、机场路向东、向北发展,形成以大桥和江口为中心的城市核心区。规划形成市级行政、商业、文化中心,外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无污染的城市工业。远期向北发展方桥方桥组团,向东发展西坞组团,向西适当发展萧王庙组团,控制向南发展。尚田镇产业用地逐步向34省道北侧转移,远期并入市区产业区。工业产业布局:中部地区为全市工业经济集中度最高的区域,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比重的80%以上。从产业结构来看,大部分企业存在能耗高、污染大等问题,相关产业链比较薄弱。规划对区域内的传统产业结构与布局进行调整,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一类工业,形成两大产业区。奉化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19.8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7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服装、电子、高新技术产业;西坞工业区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1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机械、服装产业。农业产业布局:中部地区为奉化三江平原区,规划发展为粮经作物近郊型农业区。该区域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农田将日趋减少,而城市的技术、信息优势又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机遇。因此该区域应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从传统农业向服务于城市的特色化城郊型农业发展。规划提高西坞、江口的粮食生产集约化程度,同时将滕头花卉苗木的生产与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园林绿化和生态旅游结合起来,形成风格独特的都市生态农业。②西部地区。包括溪口镇和大堰镇,面积509.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5.5万。发展空间: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空间极为有限。受地形限制,溪口只能适当向东发展,大堰作为西南部山区的唯一城镇,城镇可建设用地仅1.3平方公里。工业产业布局:规划在溪口镇东部,甬金高速公路罗村出口处设置工业区块,用地0.85平方公里,并引导镇域工业向区块内集中发展。重点发展与旅游业相关的生态型工业。大堰镇可配套发展无污染的小型山区林业资源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并逐步搬迁现状的污染工业,镇区内不设置独立的工业区块。农业产业布局:西部地区规划发展林牧、经济作物建设旅游特色型农业区。该区域可充分利用低山丘陵区的资源优势,做好做深“山”字文章,进一步提高“奉化水蜜桃、奉化芋艿头”等农产品知名度。依托溪口风景区结合生态农业环境,发展农业文化产业。大堰利用高山海拔优势,发展高山特色农业。重点发展休闲旅游,开发山区林业资源和农副产品。③东部地区。包括莼湖镇和裘村-松岙,面积268.7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2.5万。发展空间:东部地区现有产业发展空间十分有限。裘村-松岙可适当向东发展,莼湖通过红胜海塘的建设,引导城镇向南发展,形成沿海中线产业带。工业产业布局:规划依托象山湾港口优势,在沿海中线周边建设莼湖和裘村-松岙两大工业区块。规划莼湖工业区块用地1.25平方公里,裘村-松岙工业区块用地0.9平方公里。通过产业引导逐步置换原有的化工、机械等污染企业,重点发展海洋产业。农业产业布局:东部地区规划发展为渔果禽濒海型农业区。该区域应充分利用港湾区优势,积极发展渔业和蛋鸭养殖业,达到名牌、精品效应。重点做好莼湖生态渔业特色园区的开发建设。
 
   三、城乡空间发展引导与管制
  规划将市域分为城乡居民点建设区、耕地保护区、生态建设区、特定功能控制区四种区域。
  1、城乡居民点建设区
  统筹安排各类建设用地,包括城市、城镇、村庄等各类居民点建设用地,各类工业小区等工矿用地及公路、铁路、供电等市政基础设施用地。用地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耕地在批准转变为建设用地以前应加强保护,有效利用,严禁抛荒;保护和改善城镇生态环境,严禁建设占用规划确定的永久性绿地和基本农田;除撤村并点建设外,村庄建设不得新增建设用地,村庄建设必须利用旧宅基地。
  ①城镇建设区。规划城镇建设区分为中心城、溪口、莼湖、尚田、大堰、裘村-松岙六个城镇。城镇建设区用地发展和控制按总体规划要求执行。至规划期末,城镇建设用地比现状增加6090公顷,其中需要使用耕地4263公顷。②农村居民点建设区。按等级结构分为中心村与基层村两级。规划鼓励发展中心村,限制或控制基层村的发展。村庄建设用地发展和控制按有关法律、法规和村庄布局规划等要求执行。规划期末,村庄建设用地控制在1800公顷,可增加耕地2000公顷。③市域规划应预留的建设用地。考虑到未来进一步发展所需的备用地,本次规划预留的发展备用地共计3574.7公顷,需使用耕地2502.3公顷。
 
    2、耕地保护区
  在加快城镇建设的同时,要坚持保护好一定面积的耕地,提高耕地持续稳定的生产力,保障市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①严格控制基本农田转变用途。如确需占用一般农田进行建设的,应尽可能利用非耕地或劣质耕地。如确需占用基本农田的,必须按照法定程序严格审批。②基本农田应以提高农业生产率为目标,严格控制任何影响农业生产率的建设行为,一般耕地、园地的土地用途应具有半生态利用的功能。③逐步完善水利设施,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行用地和养地相结合,依靠科技,增加投入,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④通过耕地整理、建设用地复垦、海涂围垦、开发未利用土地等方式充分挖掘土地潜力,预计全市耕地后备资源潜力为4598.5公顷。⑤根据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期年(2003年)耕地面积40.62万亩,基本农田保护率达到87%,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31.7万亩。
 
  3、生态建设区
  以国土整治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严格控制与生态建设无关的建设项目的进入,并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遵循“适度开发”的原则,维护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水源保护区、生态林、风景区、森林公园、湿地、生态廊道等生态建设用地汇总面积45565.6公顷。
  ①水源保护区。对作为城市水源点的水库及河网划定水源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内应严格控制居民点及工业用地建设,已有的居民点及工业用地应根据污染程度的不同进行改造或搬迁。另还应当严格控制对水质易造成污染的种植业、养殖业的布局。亭下水库、合时岩水库、许江岸水库、横山水库、葛岙水库、横坑水库、舍辋水库、南岙水库等合计水源保护区面积11391.5公顷。②森林绿地。是指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较为集中,以发展风景旅游、休闲游览为目的开发建设区域,包括风景区、森林公园及旅游区等。对风景区、森林公园及旅游区的一切景观和空间环境,必须严格保护其自然性和完整性,禁止建设与风景旅游事业无关的项目,且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5%以下;搞好风景名胜区规划,做好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严格控制建设规模与容量;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提倡旅游区日常消耗品的生态化、环保化,加强旅游区的清洁环卫工作。国家级、浙江省级、奉化市级的风景区、森林公园及旅游区:溪口风景名胜区、生态农业观光区 、红胜海塘旅游度假区、茗山遗址保护区、塔山风景名胜区、城市森林公园、仙人洞景区等合计13334.1公顷。③湿地保护区。湿地被专家誉为“地球之肾”,就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其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奉化市目前保留的湿地主要由泛洪平原湿地、库塘湿地、河流湿地和海塘湿地等组成,分布在中部县江、东江,北部剡江,西南部各大水库及东南部海岸等地。这些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调节气候、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规划在东江、剡江、县江、东南部海塘、亭下水库、横山水库、葛岙水库等地区保护泛洪平原湿地、库塘湿地、河流湿地和海塘湿地等合计2695公顷。④生态廊道。是指根据城市空间形态规划要求确定的,对于城市具有重要生态保护功能的绿色地带,是包括交通廊道、滨水廊道和生态带三部分。交通廊道:在主要交通线两侧设置绿化带,隔离、净化空气污染与噪音,改善城市环境。按铁  路50米、轻轨15-30米、高速公路100米、快速路30米、主要公路20米控制;滨水廊道:根据河流的宽度、位置确定滨水绿化带的宽度和布局形式,一般控制在50-70米,剡江控制在80-100米。生态带:在功能上,它不仅具有比一般自然绿色空间更强的生态功能,而且具有限定城市空间形态、防止城市无限制“摊大饼”式蔓延的作用,同时由于其紧邻城市,区位条件出众,如果能与生态功能结合,还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在奉化市城市中部结合茗山遗址保护及西坞古镇保护规划一条生态带,在生态带内可布置公园、苗圃以及低密度建设用地,严格禁止有污染的工业。
 
  4、特定功能控制区
  ①历史文化保护区。市域范围内现有两处历史文化保护区:一处为溪口历史文化保护区、一处为西坞历史文化保护区。对历史文化保护区环境影响范围内应严格审批旅游开发项目,在环境影响区外可适当安排建设用地,进行旅游开发。②地质灾害易发区。奉化市地质灾害主要为滑坡和崩塌,全市地质灾害点和隐患点23处,其中滑坡14处,崩塌9处。奉化市地质灾害分布在广大的丘陵山区,其中溪口、大堰等镇,数量众多,约占全区的65%;而且,规划较大、危害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分布于这些镇。奉化市突发性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主要有萧王庙街道许家山~溪口镇高坑区域和裘村镇翔鹤潭~松岙镇大埠一带,地质灾害危害程度为轻灾~中灾。
 
   四、城镇体系结构
  1、城镇空间结构
  奉化市将形成“一体两翼”城镇空间结构。“一体”为奉化中心城与尚田镇,“两翼”分别为西部的溪口城镇和东部的莼湖镇、裘村镇。其中奉化中心城为市域内最主要的城镇经济圈,也体现了奉化最主要的城市特色。
  2、城镇职能结构
  规划奉化市域职能结构分为三个等级:中心城市——中心镇——一般镇。规划远期奉化中心城范围包括锦屏、岳林、江口、西坞、萧王庙5个街道。中心镇为溪口与莼湖。一般镇为尚田、大堰、裘村-松岙。
 
  3、城镇规模结构
  至2030年,市域总人口78万人。规划中心城人口为45万人,溪口镇人口为7万人,莼湖镇人口为5-6万人,尚田、大堰镇、裘村-松岙镇人口分别为为1-3万人。规划远期中心城与中心镇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20平方米以内,一般镇按100平方米/人控制。全市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70-75平方公里。
 
   五、城市(镇)发展
  规划至2010年市域总人口59万人,城镇个数7个,城镇人口39.6万人,城镇化水平65%;2030年市域总人口78万人,城镇个数7个,城镇人口62万人,城镇化水平79%。 
  1.中心城
  中心城作为奉化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特有的功能体现在5个方面:即生产中心功能、集散中心功能、管理中心功能、服务中心功能、创新中心功能。奉化中心城居于区域的市场与交通网的中心位置,依托其规模优势与经济实力将成为市域范围内最大的增长极,发挥对整个区域的带动与服务作用。
 
  2.中心镇
  ①溪口镇。规划溪口镇以蒋氏故里著名旅游资源为基础,大力发展旅游业,带动无污染工业与房地产业等非农产业及服务业的发展,创造充分的就业机会和良好的居住设施。溪口镇可依托其山水特色与便捷的交通系统建设成为宁波市郊园林型居住城镇,规划城镇格局应突出旅游城镇的特色,形成“城在山中,山在城中”的城镇空间,以剡溪为纽带,呈带状组团结构。②莼湖镇。规划莼湖镇依托其沿海区位优势,发展成为以海洋产业为特色的生态型滨海城镇。通过沿海一级公路的建设,莼湖镇作为奉化东部地区的增长极将有效带动沿海地区的发展。城镇总体用地功能布局分为4片:由北至南分别为老城居住区、新城居住区、红胜海塘旅游度假区,东庵河以东为产业发展区。
 
  3、一般镇
  ①尚田镇是中国草莓之乡,以生态、休闲、度假为主的奉化市卫星城。规划城镇居住用地发展方向以向北为主,向南为辅。工业用地的容量应加以控制,近期保留34省道西侧老工业区,远期引导工业向34省道以东转移。②大堰镇可开发山区林业资源和农副产品,适当发展旅游业。③裘村-松岙镇以交通运输发展为契机,以海洋经济为主导,发展海水养殖、加工产业,适当开发海岛旅游资源。城镇向东依托港口建设,发展产业园区;向南发展渔业养殖,并结合海岛资源发展旅游业。
 
   六、乡村居民点规划
  根据村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城乡发展的要求,至规划期末共形成农村居民点35个,规划确定20个中心村,2030年中心村人口10万人。同时从农业生产的特点考虑,除中心村外,在市域范围内应安排一定数量的农村居民点,2030年基层村个数为15个,人口6万人,以适应耕作生产的需要,其功能主要是居住和在周围地区从事农业生产。具体改造模式分为整体搬迁、逐步搬迁、整治改造和集聚发展四种。
 
      七.市域交通设施规划
  1、规划总目标
  至2030年,奉化城市综合交通要适度超前于奉化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基本实现交通现代化,建成一个以人为本的城市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形成居民出行方便、对外沟通便捷、城郊衔接顺畅、网络布局合理、运输管理科学现代化的立体交通格局。
 
   2、公路运输
  ①公路网规划。全市公路交通实现“20、30、50”的交通圈,即奉化市区20分钟内可到达其所辖各乡镇,30分钟可到达宁波市区,50分钟内可到达临近各县市。到2030年,全市公路总长度达到1420公里,路网面积密度为113.6公里/百平方公里,基本形成“一环五纵四射”的公路骨架网。“一环”为西外环――南外环(中心城市对外交通止于此环);“五纵”为江拔线(36省道)、莼白公路、34省道(甬临线)、甬台温高速公路和甬金高速公路;“四射”为许溪线、奉大线、尚葛线和奉莼公路-沿海中线。②公路站场规划。规划新建改建客运站9个:客运东站、南站、西站、北站、溪口、莼湖、大堰、裘村、松岙;其它城镇镇区、中心村以及部分基层村可根据其规模设置相应的客运站或者港湾式车站。规划货运站5个:锦屏、岳林、溪口、莼湖、江口。③公路交通立交口规划。规划立交13处,互通式6处,分离式7处。④城乡公交规划。应积极优先发展城乡一体化公共交通,在规划期内,中心镇公交拥有率应达到每1200人一辆标准车,其它乡镇公交拥有率应达到每1500人一辆标准车,规划区内行政村公交通车率达到100%。根据公交线路布局,设置相应的公交首末站以及港湾式停靠站。公交车站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米,异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1000米。
 
     3、铁路运输
  与宁波市铁路总体规划相结合,形成合理畅通的对外铁路运输系统。铁路交通基本实现“30、200”的时间圈构想,即奉化市到达宁波市的铁路交通时间不超过30分钟,到达金华、温州的铁路交通时间不超过200分钟。规划线路主要为甬温铁路奉化段、甬金铁路奉化段,主要站点有铁路奉化站,为县级客、货运站。最终,铁路的建成将使奉化市成为宁波都市区南部的物流中心。
  ①甬台温铁路奉化段。甬台温铁路北起浙江宁波市,途经奉化、宁海、台州,南至浙江省温州市。甬台温铁路奉化段自奉化市白杜进入奉化,在庙后董跨甬台温高速公路,经方门、马家岙继续向南出奉化。线路在五小村附近设奉化站,为县级客、货运站。站前广场规划应配置公交首末站以及出租车停靠站,各种交通方式换乘应做好无缝衔接,站前交通组织应井然有序。②甬金铁路奉化段。甬金铁路从宁波市通往金华市,宁波东站至奉化站段与甬温铁路共线,在奉化站与甬温铁路分离,自奉化站向西经尚田镇、跸驻,然后继续向西南延伸。
 
     4、内河航运规划
  奉化水运总体布局以剡江、东江、县江三条主江为依托,同时改造提高支线航道等级,并根据规划的航道等级扩大港口规模,为航道提供各种货物的集、疏、运服务。
  ①航道规划:剡江线,规划四级航道,全长15.1公里,规划水深2.5米,规划底宽50米;东江线,规划五级航道,全长11.7公里,规划水深1.3~1.6米,规划底宽40米;县江线,规划六级航道,全长6.8公里,规划水深1.3米,规划底宽25米;萧王庙-溪口旅游线,规划六级航道,全长9.2公里,规划水深1.3米,规划底宽20米;东江与县江连接线,规划六级航道,全长3.3公里,规划水深1.3米,规划底宽20米。五级航道两旁各20米净距、六级航道两旁各15米净距要控制用地性质,不宜进行永久性建设。②港口规划:奉化的港口总体布局分为内河和沿海港口两部分。内河港口的总体布局规划为“一个中心四个辅助”。“一个中心”为方桥中心港区,规划 500吨级泊位26个,岸线长度1747米;“四个辅助”是指下张、西坞、萧王庙、溪口四个辅助港区,其中下张辅助港区规划100吨级泊位7个;岸线长度250米;西坞辅助港区规划300吨级泊位13个, 规划100吨级游船泊位8个;岸线长度400米;萧王庙辅助港区规划300吨级泊位5个;岸线长度300米;溪口规划辅助港区100吨级泊位10个;岸线长度80米。沿海港口主要有双山港、桐照港、松岙港。其中双山港为渔货两用码头,桐照港为一级民用渔港,松岙港为货运码头。
 
  5、航空
  由于奉化距宁波栎社机场仅15公里,交通条件十分便利;而且奉化位于栎社机场影响服务范围内,奉化的航空客运完全可以依托宁波栎社机场,无须考虑在奉化境内新建一处机场。
 
  八.市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1、设施配置原则
  ①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实现区域现代化发展目标。实现社会、环境、经济效益的统一。②市政设施应在区域范围内,打破行政管理界限,合理配置,实现规模化效应。③设施的配置应具有层次性,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服务要求进行分层次配置。
  2、市域各项设施规划
  ①供水:根据水资源供给及奉化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规划确定全市供水指标为:最高日人均生活用水量:2010年市区250升/日、中心镇及一般镇200升/日、农村120升/日,2030年 市区350升/日、中心镇及一般镇250升/日、农村200升/日;最高日人均综合用水量:2010年市区500升/日、中心镇及一般镇300升/日、农村150升/日,2030年市区600升/日、中心镇及一般镇400升/日、农村250升/日。规划全市设置南郊水厂、邱家山水厂、萧王庙水厂、溪口水厂、莼湖水厂、松岙水厂、裘村水厂、大堰水厂、西坞水厂等供水设施,供水总规模49.5万吨/日。②供电:2030年人均年生活用电量,奉化中心城市为1200千瓦时,中心镇为800-1000千瓦时,一般建制镇700-800千瓦时,农村为600-700千瓦时。规划至2030年,奉化市需新增220KV变电所2座,每座变电所容量为3×18万KVA;需新增110KV变电所(或由35KV变电所升级)10座,每座变电容量为3×4万KVA,同时增容现状4座110KV变电所容量。        ③通信、邮政、广电规划:坚持电信、邮政和广电以市场服务为方针,以发展为主线,以提高服务水平为宗旨。积极开展新型业务,采用先进技术,不断提高通讯现代化。在市区及中心镇,电信和广电实现光缆到户,光缆到大楼,在其它乡镇及农村实现光缆到村,新敷设线路采用埋地敷设。2030年电话主线普及率,市域中心城市为80部/百人,中心镇为55-60部/百人,一般建制镇为50-55部/百人,农村为30部/百人。完善有线电视网络,加快光缆建设,开展图文电视和可视电话业务,加强多媒体和高速信息公路建设,至2030年,有线电视普及率100%。建立和完善立体型邮运网,在市区及中心镇设邮政支局,逐步完善邮政网点,在居住区及主要道路设立邮政报刊亭和信箱,其他乡镇设邮政营业网点,农村设立邮政代理网点,方便群众用邮。④燃气:2030年市域中心城市人均年耗热指标70万大卡,气化率90%,中心镇为65万大卡,气化率80%,一般建制镇55万大卡,气化率70%,农村为50万大卡,气化率50%。结合春晓油气田建设,气源逐步改为天然气,在奉化市区建设一座天然气门站,天然气高压管道由宁波市绕城高压管接入,向奉化供气。规划奉化市域设置高中压调压站5座,分别位于溪口镇、莼湖镇、裘村镇和松岙镇。
 
         九、市域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奉化市社会服务设施主要包括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内容,此规划是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市域城镇群现状,充分、细致、合理地安排落实不同等级的社会服务设施以促进城乡社会共同发展。
  1、教育事业
     贯彻“科教兴市”战略,结合城镇体系结构调整,重组教育设施配置。规划2010年实现普及高中段教育,并建立起完善的在职人员培训教育服务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技术学校、中专,实现奉化市域范围内的平衡发展。2030年实现教育现代化,形成与宁波都市区相配套的高质量、高效率的教育体系。至2030年,共规划小学66所,初中27所,高中8所,职业中学4所。
     2、卫生事业
     医疗体系与城镇发展相适应,医疗点布局合理,分级设置,就近服务群众,提高镇乡医疗网点的服务水平,突出特色,分流市区大医院的就诊人次。规划期内建立起与现代化沿海中等城市相配套的具有综合功能的四级医疗卫生保健网,实现人人享有较高标准的卫生保健。规划床位数2010年达到每千人拥有2.5张;2030年达到每千人拥有4张。
     3、文化事业
  要建设与城镇体系组织结构相适应的文化设施,实现“东海明珠”工程,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中心,以中心城镇为重点,一般城镇为基础的文化设施网络。
  4、体育事业
  结合奉化城镇体系组织结构,按中心城市、中心镇、一般镇和中心村四个等级来规划设置体育设施。根据群众需要和体育健身发展的潮流,中心城扩建体育中心,增加新的运动设施,提高其现代文化水平。在城镇与农村对原有体育设施进行维护与完善,并视实际情况增加一批较先进的设备,全面推广全民健身活动。
  5、科技事业
  根据奉化市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速科技事业发展,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快引进、开发、应用先进技术、新型产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大科技投入,全市至规划期末形成中心城市、副中心城镇、一般城镇、卫星城镇三级研究、开发、应用、推广为一体的科技咨询网络。
 
   十、市域防灾规划
  1、防洪
  规划奉化城区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各乡镇及农村防洪标准根据《防洪工程规划规范》为20年一遇。
    2、防潮
  奉化市松岙镇、裘村镇、莼湖镇均面临象山港,规划要求全面整治,加固海塘,治理标准海塘。莼湖线、杨村线、松岙线海塘标准多数在三级防,小狮子口大埠段为四级浪墙顶在6.5-8.6米。
          3、消防
  目前奉化市区有一消防大队,溪口设有消防中队,其它乡镇只设有义务消防队,没有专门消防设施和人员,农村消火栓及消防用水均不符合要求。规划消防原则为“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根据《奉化市城市消防专项规划》,城区内设置一处消防指挥中心,设置标准消防站6处,小型消防站6处,市域范围内保留溪口消防站,增设莼湖和西坞标准消防站,裘村、松岙、尚田、柏坑和斑竹各设小型消防站一处。消防供水以城镇自来水为主,结合各天然水体作为补充水源,城镇及农村均应设消火栓,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米。
 
    4、地质灾害防治
  奉化市突发性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主要有萧王庙街道许家山~溪口镇高坑区域和裘村镇翔鹤潭~松岙镇大埠一带,地质灾害危害程度为轻灾~中灾。区内因为用地紧张,对周边山坡进行人为工程经济活动强度较大,造成大量人工陡坡,引起边坡失稳,为重点防治区。突发性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治区主要有5处:①萧王庙街道杜郎平~江口街道寿峰塔一带。②溪口镇晦溪~直岙及康岭~跸注一带,大堰镇董家岙~大公岙及南溪等区域。③莼湖镇锲头~大岭山~裘村镇岭下水库一带。④莼湖镇桐照~裘村镇峻壁河口海岸地带。⑤江口街道~岳林街道滨海平原区。危害程度为轻灾~中灾,区内普遍存在挖坡建房、造路、采石、建塘蓄水等人工经济活动造成地段边坡失稳,为次重点防治区。
 
  十一、市域风景旅游规划
  1、发展目标
  从高起点高要求出发,不断拓展旅游网络,实现跻身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的目标。
  2、功能分区
  奉化旅游发展要进行资源整合,优化功能区布局,发挥区域优势,逐步形成中心辐射、区域联网、特色互补、层次配套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开发体系。根据奉化旅游资源特色,构建一个中心、两翼、四个特色旅游线路的空间格局。
  ①一个中心:一个中心是奉化城区,是奉化市政治、经济、文化、商业服务中心。作为中心区,要在不断完善目前已有的大桥锦屏山、岳林寺和白杜、茗山遗址、藤头生态农业、江口塔山的基础上,加快建设一批起点高、立意新、特色明的新景区和新景点。②两翼:两翼分别是溪口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莼湖红胜海塘旅游度假区,是奉化旅游业的支撑点和核心景区。溪口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主要是围绕蒋氏故居、第五佛教弥勒道场为核心的溪口雪窦山景区;而莼湖红胜海塘旅游度假区,以滨海旅游、休闲度假为特色,力争打造成“东方的夏威夷” 。这两个核心景区应成为奉化市最具发展潜力的景区,形成别具特色的旅游胜地,成为奉化市旅游业的品牌与形象。③四条特色旅游线路:四条特色旅游线路分别是以而莼湖、裘村、松岙为主要范围的海滨休闲、观光游线,以萧王庙街道、锦屏街道为范围的人文风情建筑游线,以溪口镇为主要范围的历史文化名人游和以江口街道、锦屏街道、岳林街道、西坞街道为范围的宗教、休闲娱乐游线。四条特色旅游线应在接受两翼核心区辐射的基础上,根据自身资源的特点,开发建设一批与之相呼应的、各具特色的观光、休闲、度假、宗教、生态旅游产品和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在充分发挥山水观光传统旅游的基础上,重点建设一批高品味、高文化内涵的特色产品。
  3、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在加快旅游景点规划建设的同时,应加快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以形成旅游业发展的良性循环。规划形成以奉化城区为奉化旅游的服务基地和集散中心,溪口镇、松岙镇、尚田镇、大堰镇、莼湖镇、西坞古镇为旅游服务点的旅游服务设施系统,以满足游客吃、住、玩及购物等方面的需求。
 
   十二、市域近期发展规划
  1、发展战略
  ①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生态农业,着力培养特色农产品基地;在保持优势产业的同时,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完善整体产业链,到2010年工业整体规模和水平有一个质的提高,工业增长值年均增长15%以上;推进现代商贸和物流业的发展,努力建立起商业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完善的现代商贸体系,降低物流成本,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②加强土地资源要素的集约利用,促使土地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加强市域交通网的建设,加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强市域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 ③促进城乡人口、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加强中心城镇的极化功能,加快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统筹城乡服务设施建设。
  2、市域近期城乡居民点人口容量及建设用地规模
  近期规划应从当前实际出发,以解决近期城市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为突破口,重点做好人口预测和土地供应量的合理控制。规划至2010年末,市域人口规模控制在59万人,比现状增长9万人。其中中心城区人口28万人,较现状增长8.8万人;建制镇人口11万人,较现状增长2.7万人;农村人口20万人。总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70.42平方公里,比现状增长8.63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27.5平方公里,较现状增长8.3平方公里;建制镇建设用地规模14.46平方公里,较现状增长3.63平方公里;农村建设用地规模22.36平方公里。
                        
第五章  城市性质与规模
  
  一、城市性质
  工业经济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很长一段时内奉化的发展仍以工业发展为主导。奉化工业经济的优势在于以“波导”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从长远来说,奉化必需参与宁波都市区的产业分工,利用现有产业优势,承担宁波都市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功能。同时,作为中国近代服装的发祥地,奉化服装业将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奉化的物流业、交通运输业并不发达,但从区域交通规划来看,奉化将成为宁波通往浙东南的交通门户,奉化必需抓住这个优势,将物流业和交通运输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主动地发展现代物流。奉化山川钟秀,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有独特的人文景观、自然风光和佛教文化,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旅游、休闲基地。南部滨海休闲旅游区的开发建设是奉化旅游的重要补充。奉化也是农业大市,农、林、渔特产丰富,深受广大游客青睐。奉化大桥长期作为奉化的县治、市政府所在地,一直是奉化市域的中心城市,也是未来宁波都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1.城市性质
  宁波高新技术与服装产业基地,以区域旅游、休闲人居和现代物流为特色的宁波大都市南部生态城市,奉化市域中心。
  2.主要职能
  ①经济职能:宁波高新技术产业、服装基地和现代物流。②文化、休闲与旅游职能:以浙东文化、山水文化、海洋文化、名人文化和佛教文化为特征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旅游、休闲基地。③区域职能:宁波大都市区南部组团,奉化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二、人口规模
  2010年中心城市人口32万;
  2020年中心城市人口38万;
  2030年中心城市人口45万;
  远景中心城人口规模控制在50万左右。
 
   三、用地规模
     2010年中心城市建设用地38平方公里,人均119平方米;
  2020年中心城市建设用地46平方公里,人均121平方米;
  2030年中心城市建设用地54平方公里,人均120平方米。
第六章  城市空间布局
  
  一、城市用地评价
  本规划按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进行用地评价。结合奉化现状,评价因素主要有洪水淹没和地形地貌两个较有影响的因子。规划将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分成三类用地:
  Ⅰ类用地:适宜建设用地。地质稳定,可作一般工业及民用建筑地基,地面标高或已有水利设施可抵御20年一遇洪水影响,坡度基本<15%,用地平坦,不需工程准备或经简单整备即可使用的用地。包括旧城大部分区域,高程6.5米以上的中山路以南、金钟路以西的旧城区。高程2-3米区域包括应家山周围地区,东至奉化江、南至中山路、西至金字山、北至江口。
  Ⅱ类用地:基本适宜建设用地。主要包括除Ⅰ类用地和山体、水体、风景区之外的所有用地。由于地坪标高低于20年一遇洪水淹没线,必须加筑防洪堤,并解决防洪、排涝问题才能用于城市建设。范围包括南山路以东、惠政西路以北区域。现状5年一遇洪水淹没范围主要位于惠政桥以南、县江以东区域。
  Ⅲ类用地:不适宜建设用地,主要为山体、水系、风景区。包括应家山、锅盖山、锦屏山、塔山等。
  城市用地主要选择Ⅰ类、Ⅱ类用地,不使用Ⅲ类用地。城市建设开发时必须由具备法定资格的相关部门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勘探,并提出相应的防灾工程措施。
 
   二、用地发展方向
  根据用地评价,奉化城市用地发展方向为“北进、东扩、西连、南控”。向北发展联系江口,向东扩展连接西坞,适当向西发展,加强与溪口的联系,控制向南发展。
 
    三、城市结构形态
  1、城市结构:城市空间结构为“一心一带三江三组团”,形成多中心、开放式、生态型的山水城市。
  一心:即由大桥和江口组成的核心城市。一带:即大桥、江口之间由山体构成贯穿城区东西的“一”字形生态带,成为城市的绿色走廊和开放空间。三江:即贯穿城市的三条江,剡江、县江和东江。三组团:即核心城市外围的三个组团,有方桥组团、西坞组团和萧王庙组团。各组团之间通过生态隔离绿地进行分隔,用组团间快速路加以联系,使几个组团形成分合有致的整体。多中心:即与组团型布局结构相应,公共设施布局呈现多中心特征,大桥片区是中心城区主中心,是商贸、文化教育、信息中心,江口片区有一个副中心,主要为经济技术开发区配套的公共中心,主中心与副中心通过区际快速交通和通讯网络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组团各自有相对独立的综合性组团中心。 开放式:即组团型与多中心结构具有开放式的特征,对自然环境是开放的,各个片区之间有分工,又相互协作,用地总量、用地性质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需要作相应的调整,具有很大的弹性。生态型:即城市建设用地处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河流水面、绿色产业区与城市外围的山林、防护林带楔入城市,与城市内部森林公园、公园绿地、水域组合成一个水系与绿化网络,形成点、线、面、环、网相结合的开放式的复合生态系统,形成生态绿洲城市。山水城市:即融合独特的、宝贵的自然山水资源、依山傍水、山环水抱,山在城中、城在山中,形成名副其实的山水城市。
   2、城市布局形态:为山水相间的组团式布局形态。
 
   四、分区职能
  1、核心城市:是城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主要分大桥片和江口片。大桥片主要承担商贸、金融、旅游服务、文化教育、生活居住等功能。整合及适度发展工业职能。贯彻“控制、疏散、重构”方针,保护好旧城核心区的传统风貌景观。疏解行政办公、居住、工业等职能,降低旧城人口密度,增加城市公共绿地面积,提高环境质量,调整用地结构,增加以旅游、商贸为主导的综合服务类用地和就业岗位,建设传统商业步行街区,提升旧城品质、增强旧城活力。江口片由江口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组成,其中,江口依托剡江向南发展,主要承担片区级公共中心,包括娱乐中心、会展中心、体育中心等,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现基础上向北发展,控制南山路以西工业用地,远期创造条件逐步更新。
  2、方桥组团:以高新技术和服装工业为主的综合性组团。
  3、西坞组团:依托甬台温铁路发展仓储、物流为中心的综合性组团。
  4、萧王庙组团:以农副产品加工、旅游服务和生态居住为主的生态型功能组团。
 
    五、用地功能组织
  1、核心城市:大桥片东部为工业区、中部为商贸区,其余为居住区。规划人口20万。江口片东部为经济技术开发区、中部为商贸区,其余为居住区。规划人口12万。核心城市规划总人口32万。
  2、方桥组团:东部为工业区、西部为生活居住区。规划人口3.2万
  3、西坞组团:西北部为工业区、中部为旧城保护区、东部为生活居住区、南部为物流仓储区。规划人口5.8万。
  4、萧王庙组团:东部为生活居住区,西部为生态旅游区。规划人口4万。
    
 
第七章  城市主要建设用地布局
 
   一、居住用地
  1.现状概况
  现状居住用地主要分为二类,一类为城市居住用地,主要分布于大桥片,集中了约80%的城市人口,另一类为农居用地,散布于方桥、江口、西坞和萧王庙。现状居住用地1315公顷,人均48.3平方米。其中,一二类居住用地237公顷,三类居住用地(含农居用地)1078公顷。
 
  2.存在问题
  ①用地功能混乱。居住用地多与工业用地相互交错。②居住质量有待提高。首先,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大量城中村存在,影响城市市容及用地合理布局,急待改造;其次,旧城区内部分住宅设施简陋、建设质量及通风、采光条件较差;第三,小区开发建设的规模普遍较小,建设档次有待提高。 ③老区绿化缺乏。老小区缺少绿化、健身设施、居民生活环境较差。④配套设施问题。现有农贸市场停车和卫生问题较为突出。部分中小学校规模过小,也有些学校布局不合理,服务半径过大。
 
  3.规划指导思想
  ①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②应对市场需求,开发新区,改造旧区,建设多种类型、配套设施完善的现代化住宅区,满足市民不同层次的生活需求。③旧城区应逐步改善居住环境,配套相应的市政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绿地。④与居住用地混杂的工业企业应逐步搬迁和改造,以利于旧城改造、居住建设。⑤加强规划建成区内农居建设管理,逐步改造城中村,尽快采取相应的政策,将农居建设纳入到居住用地内统一考虑。
 
  4.发展趋势及相关经验
  ①发展趋势。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市民对人居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创造出能够使居民身心健康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人居场所,吸引市域内外人口来此安居乐业。即要求城市居住区进一步的配套化、社区化、网络化和生态化。(配套化:提高居住区的住房、供电、供水、交通、通讯、学校教育、供气、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建设,加强居住区的组织管理和服务机构配套建设。社区化:创造和睦的邻里关系,增强居民对环境的认同感和对居住地域的归属感,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系统。网络化:居住区的生活网络是建立在居住区物质结构基础上的物质与精神世界的统一体,包括社区、邻里、家庭及个人三个层次,并与居住区外的城市中心相连,丰富居住区生活的内涵。生态化:扩大公共绿地面积,提高居住区绿化覆盖率。以生态经济学为指导,建立多层次、多结构的绿化系统,创造安静、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据抽样统计资料反映,市民居住意向有:新建小区、近郊郊区、高层住宅。要求改善居住环境的要素依次有:增加绿地面积;减少噪音干扰;加强卫生管理;加强物业管理和安全管理。②相关经验。形成职住关系良好、形态结构完整、山水相依、农居乐业的生态型、可塑性人居环境。人均居住面积远期达到22平方米,住宅成套率100%。随着目前大多未成年子女与父母同样逐步向成年子女分住的转变,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下降有一定难度。
 
  5.规划布局
  总体上居住用地可概括为:一个老城区、一个改造区和五个拓展区。一个老城区:为城市现状居住用地的集中地区,主要是锦屏街道南部,原奉化古城范围。规划要求对老城区三类住宅进行改造。现老城居住社区面积约1.9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较高,居住人口约5万人。用地经过向西向南拓展后,未来改造后能容纳约6-7万人。一个改造区:指岳林街道的新民村、新桥村、斗门村、湖桥头村,以及东郊工业区周边的舒家村、吴墩村等。五个拓展区:主要指锦屏街道北部、高新技术开发区西侧的城北新城、方桥、萧王庙、西坞。
  ①考虑城市实际情况,按国标居住区人口3—5万人推算,城区共分11个居住区,其中核心城市7个(大桥片4个,江口片3个),方桥组团1个,西坞组团2个,萧王庙组团1个。②新区以二类住宅建设为主,旧城区居住以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公共绿地,疏通道路交通条件,改善居住环境为主。大桥片居住以二类住宅建设为主,江口片居住考虑安排经济技术开发区部分职工住宅,适量的旧宅改造。在城市西部西环路以西、萧王庙组团和锅盖山地区在保证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安排适量低层住宅用地。③考虑到各居住区所在地区城市功能的差异,新建居住区人均居住用地控制在28—32平方米,撤村建居的住宅区推广建设多层公寓式住宅,按人均居住用地38平方米控制。旧城改造根据改造实际情况进行控制。④各居住区按国标《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配套相应的中、小学、幼儿园生活服务设施、绿地等。⑤规划居住用地总面积1570公顷,居住人口45万人,人均34.9平方米。⑥多层住宅日照间距按1∶1.25执行。具体计算规则及环境、高度、配套服务设施等要求由规划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技术规定执行。
 
  6、对策与措施
  ①加快房地产市场的开发。把房地产业作为重要产业来发展,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大力推进房地产市场的开发,满足不同发展层次的居住消费要求。②扩大小区建设规模。新区住宅的开发建设,应以小区为单位进行开发建设,小区规模不宜太小,原则上不低于10万平方米,以利于小区服务设施配套和住区优美、居住环境的组织。③适度发展中高层、高层住宅。结合市民居住有高层住宅的倾向和建设用地紧张的现状,适度发展高层住宅。④健全社区组织机构。合理划分社区管理范围,健全社区组织机构,强化社区的功能。⑤对中低收入者实施政策倾斜。为了照顾中低收入者,应积极建设一批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体现社会文明与公平。⑥加大土地投入,抑制相对过高的房地产价格,减少民间资金的外流。
 
  7、中小学规划
  城区学校按下列标准设置为宜:①每1.2~1.5万人口办1所小学,服务半径1千米,办学规模一般在18~24班,每班学额45人,生均用地18~22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6~10平方米。②同一行政区域内,每3万人口办1所初中,服务半径2千米,办学规模一般在24班以上,每班学额45人,生均用地23~30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8~10平方米。规划设置初中13所,就学规模369班;③每10万人口一所普高,其办学规模一般在30班以上。规划设置高中6所,就学规模183班;④每1万人口有幼儿园2~3所,托儿所3所(或幼托园4所)。⑤职教中心、职高 等就学规模200班以上。
 
    二、公共设施用地
  1.规划原则
  ①与城市多中心结构模式有机结合,组成突出本地城市特色的城市空间。②中心城市公共设施按市级、居住区级两级配置。③对公益性和非盈利性公共设施予以优先安排。
 
  2.布局结构
  总体上公共设施用地可概括为:一主一副多点,主城(大桥片)两横三纵。
  ①一主一副多点。规划按市级中心(及副中心)——居住区级中心两级配套。规划中心城区公共设施用地398.3公顷,人均8.9平方米。其中:萧王庙组团公共设施用地36.8公顷,人均9.2平方米;方桥组团公共设施用地24.4公顷,人均6.1平方米;西坞组团公共设施用地58公顷,人均10.3平方米;江口片公共设施用地100.8公顷,人均8.7平方米;大桥片公共设施用地178公顷,人均8.9平方米。市级公建中心主要集中在大桥片,商业中心集中在南山路以东、中山路以南、县江西侧地区,用地公顷63左右;行政办公与商务中心位于大成路北、县江以东,用地28.8公顷左右;文化中心位于中山路南、县江以东的岳林广场周边,用地6.3公顷左右;体育中心集中在四明路南侧及南山北路西侧,用地37.0公顷;职教中心布置在四明路南和机场路延伸段西侧,用地35.0公顷;规划在大桥和江口中间保留东西向的山体及周边绿地,形成横贯整个中心城区的绿肺,在南山路及金钟路之间规划建设市级的旅游休闲基地--仁湖公园,用地115.5公顷左右;规划在江口片中部南山路两侧地块作为城市副中心。居住区级公建中心有七处,分别布置在大桥片南、北,萧王庙组团的新区、高新技术开发区西侧的城北新城,方桥组团的东南部及西坞组团大成路东延伸段两侧,同时在城北工业区中心规划一个工业区服务中心。②主城(大桥片)两横三纵。两横:中山路作为大桥片最长和最主要的城市商业街自锦屏向岳林延伸,大成路规划作为以行政办公为特色的街道,将集中大部分市属行政机关。三纵:南北向商业街主要为南山路、广平路、县江两岸。其中,县江两岸以服饰、饮食、休闲为主要特色。
 
  3.行政办公用地
  规划建设高效能的城市管理与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与现代化城市发展目标相适应的、中心明确、层次清晰的公共设施体系。现状行政办公用地30.3公顷。目前奉化城区内行政办公用地普遍存在办公设施老化,用地分散问题,规划对现有散布于老城区内的行政机构逐步搬迁。规划市级行政办公中心位于大成路北,县江以东, 用地29公顷左右。大成路规划作为以行政办公为特色的街道,沿线将集中大部分市属行政机关。江口片行政办公位于片区中部南山路东侧地块,用地5.6公顷左右。行政办公用地中:萧王庙组团约4公顷、西坞组团约5公顷。
 
  4.商业金融用地
  规划大桥片形成两个市级商业金融中心:南山路以东,中山路以南,县江西侧地区用地47公顷左右,主要发展购物、餐饮、服务、娱乐为主的商业中心;大成路北,县江以东形成行政、商务中心,集商务办公、金融保险、信息、咨询为一体,用地29公顷左右。在江口片中部南山路西侧,规划形成市级商业副中心。积极培育居住区级商业中心,规划形成10个居住区级商业中心,分别为:萧王庙组团、方桥组团、西坞组团、城北工业区,江口东、西南、西北三个,大桥东、西南、西北三个。平均每个区级中心服务人口3-5万。中山路作为大桥片最长和最主要的城市商业街自锦屏向岳林延伸。南北向商业街主要为南山路、广平路、县江两岸。其中,县江两岸以服饰、饮食、休闲为主要特色。规划形成大成路西段、中山路、惠政路、南山路、县江西岸及东岸路、河头路-中塔路等市级商业街。同时发展完善一批特征明显的专业特色街。
 
  5.文化娱乐用地
  文化中心位于中山路南,县江以东的岳林广场周边, 用地5.6公顷左右。主要设置图书馆、娱乐城,规划新建博物馆、展览中心。在江口城市副中心规划文化副中心,用地4.2公顷左右,规划新建公众文化中心、音乐厅、科技馆。另外在萧王庙、西坞规划建设大众文化馆。
 
  6.体育用地
  现状:现有体育场一座,各类宾馆及商业服务网点有少量设施,其余为校院及有一定规模的居住小区的附属设施。问题:体育设施相对不足,且现有大多数体育设施不能被大多数市民使用,社区配套的体育设施不健全,有些旧居住区根本没有体育设施。
  大桥保留原中山公园旁体育场,规划体育中心集中在四明路南侧及南山北路西侧,用地30.3公顷;在江口片区公建中心东部设置居住区级体育用地,用地10.7公顷左右。西坞规划体育用地用地4公顷左右。社区建设中,按200-300平方米/千人配置群众性健身体育场地。新开发的居住地块,严格执行体育用地指标要求。完善各区镇级体育设施,鼓励私人投资经营开发体育产业项目。对现有居住区改造,增加投资小、见效好的小型室外健身场地,使全民健身计划落实到实处。
 
  7.医疗卫生用地
  规划按人口规模及国家标准建设医疗卫生体系,形成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级配套。现状医院(卫生院)7所,规划医院共13所。其中大桥现状6所分别为人民医院、中医院和妇幼保健医院、精神病医院、康复医院、骨科医院,规划新建新桥骨科医院。按8床/千人计,规划在萧王庙新建医院一所,用地4.0公顷;江口新建综合医院一所,用地4.2公顷,卫生院2所,每所1公顷左右;西坞卫生院迁建,用地3.4公顷。各级社区按人口规模配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人口5-6万人/座。
 
    8.教育科研用地
        职教中心布置在四明路南和机场路延伸段西侧,用地35.0公顷
 
  三、工业用地
  考虑大桥、江口二城区发展及城市整体的布局与职住关系、环境保护等要求出发布局工业用地。总体上呈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布局。集中布局有利于市域基础设施集约建设和区域共享,分散布局有利于职住平衡,方便职工上下班。
  规划重点发展电子、服装及高新技术、知识密集型工业(一、二类工业),限制发展三类工业。规划将影响环境的工业逐步外迁,根据工业区相对集中的原则,规划形成4个工业区,总用地面积1460公顷。其中经济技术开发区712公顷,东郊工业区434公顷,方桥工业区129公顷,西坞工业区184公顷。
 
   四、仓储、物流用地
  规划根据奉化的城市性质、交通区位及宁波物流发展对其的要求,争取把奉化建设为宁波二级物流中心,需要大量增加仓储物流用地。规划仓储用地(含物流中的仓储部分)总面积为154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9%,人均3.4平方米。规划将社会性、中转性仓储设施向物流中心方向发展,使其用地与对外交通设施结合,如铁路货场、高速公路、省道和工业区分别设置三块:一块位于奉化西坞结合火车站布置,一块位于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东郊工业区内,江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安排一块仓储用地。
 
   五、地下空间利用
  目前奉化城区尚无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认为,要加强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提高城市中心区的土地使用效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环境容量,使城市上下空间协调发展。
  1、重点做好浅层(-4~-10米)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主要用于大型商业综合体、文化娱乐、旅游观光、商业步行街、停车场、高层建筑附属设施及防空地下室、城市水、电、气、通讯等“共同沟”的市政公用设施。
  2、地下空间开发以大桥老中心与江口新中心为中心区域,结合城市广场、重要公共建筑、高层建筑地下和城市之中及周边山体,开辟地下商场、娱乐场所、停车场、仓储等。
 
    
第八章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一、生态环境保护
  1、环境质量规划目标
  ①环境空气质量目标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执行。大气功能分区,溪口风景名胜区环境空气质量目标为一级,除一级外的其它地区为二级。②地表水环境质量控制目标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执行。水库要求保持和达到地表水Ⅰ~Ⅱ类标准;县江奉化城区龙潭取水口上游及横山水库库体上游,优于Ⅱ类,龙潭取水口至金钟闸:龙潭取水口至大成桥Ⅲ类,大成桥至金钟闸要求达到Ⅳ类标准;剡江 萧王庙活动类堰至方桥三江口,剡江、大埠段达到Ⅲ类标准,其余河段均要求优于Ⅲ类标准;东江 尚桥泉溪上游要求优于Ⅱ类标准,其余河段要求达到Ⅲ类标准;城区内河要求达到地表Ⅲ类标准;农村河网和独流入海水系划定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的水域分别控制在地表Ⅱ、Ⅲ类标准,其余河网原则上均要求控制在Ⅲ~Ⅳ类标准。③近海海域环境质量目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执行。近海为象山港一类环境功能区,水质保护目标为一类。④环境噪声质量目标按《城市区域噪声标准》(GB3096-93)执行。规划区城市交通和区域环境噪声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居民文教区、混和区、工业区的声环境质量按功能区要求达标。⑤污染物排放遵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及其它有关标准执行。
 
  2、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①合理布局,控制规模:在用地布局中充分考虑工业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设置绿化隔离带和生态隔离带的建设,协调城市空间发展格局与环境支持系统之间的关系。②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结构与层次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能耗低、污染少、效应高的工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③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排水系统,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开展中水利用工作;实施天然气供气工程;发展公共交通;逐步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④加强水系综合治理:沟通中心城水网、疏浚河道、改善水质、增强排涝功能、改善城市景观;横山水库、亭下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河段等按水源保护区要求进行保护;实施分质供水;提高综合利用率;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保护地下水资源。⑤海洋生态保护:严格控制向海域排放污染物,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总量;适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湿地,保持物种多样性;建立海洋生态保护体系;适度开发海岛旅游资源,维持海岛自然生态平衡。⑥农业污染源防治:推广平衡施肥和深施技术;充分利用有机肥,积极发展经济绿肥,发展沼气建设;选择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积极贯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的方针,提倡生物防治;控制养殖污染,推广生态养殖;减少农业垃圾的产生量,实行分类回收,无害化处理,循环利用。
 
  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1、城市绿地现状
  近几年来,奉化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园林绿地建设,城区的绿化建设有了较大进步,城市面貌和居住环境质量有了显著改善。据统计,至2003年底,建成区面积33.3平方公里,城区人口27.2万人,建成区公园绿地总面积68.9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53平方米,绿地率27.2%,绿化覆盖率30.5%。
  ①公园绿地。至2003年底城区(不包括萧王庙街道、尚田镇建成区)拥有综合性公园1处占地面积15.91 公顷、社区公园5处占地面积6公顷、专类公园4处占地面积10.39
公顷、带状公园3处占地面积23.25公顷、街旁绿地8处以上占地面积8.36公顷;②生产绿地。2003年底城区(不包括萧王庙街道、尚田镇建成区)主要生产绿地有东西高压走廊苗圃、长汀苗圃、黄夹岙苗圃、长岭苗圃、西山苗圃、西坞苗圃等总计121.3 公顷;③防护绿地。防护绿地主要沿江河、城市干道及高压线两侧分布,面积约119.44公顷。④附属绿地。2003年底城区(不包括萧王庙街道、尚田镇建成区)拥有居住绿地、公共设施绿地、工业、仓储绿地、对外交通绿地、道路绿地等主要附属绿地总计111.38 公顷。
 
    2、存在问题分析
  ①城市绿地系统尚未形成。缺少将城区和近郊的森林氧源联系起来的带形绿地,综合公园少且规模小,专类公园种类缺乏,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明需要。②城市公园绿地的空间布局不够均匀,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区,而周边地区公园绿地较少,且绿地景观质量还有待提高。
 
   3、规划思路
  ①根据对奉化市城市特色研究,可看出山水交融是奉化市最主要的环境资源特色,故应做足“山”、“水”的文章,形成“山、水、城、绿一体”的城市景观。保护和弘扬城市自然景观和因山水而形成的城市格局,凸现水系绿化,建立具有山水园林特色的绿地系统。②地域生态、风景绿地建设和城市园林建设一体化发展。加强地域生态绿地保护与建设,发挥奉化市山水名胜优势,高质量地建设近郊风景名胜区、名胜公园、郊野公园等大型风景绿地。建立以中部风景林地为主轴的城市生态带,以县江、剡江、东江以及主要山体、农田等为主体的城市生态环境,并通过水系、交通线渗透、进入城市,沿线布置若干个大型公园绿地,将郊区的新鲜空气导入城市中心,以利于城市整体生态环境的优化。③重点实施“结合城市空间拓展,以新建大中型公园为主”的发展战略。奉化市目前无大中型公园,不仅与奉化市的城市地位不符,而且不能适应现代城市的功能需求,亟待在绿地系统规划中予以安排考虑。
 
   4、规划指导思想及规划目标
  以创建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园林式人居城市为目标,结合奉化市实际情况,以水系为纽带,融山、水、城、绿为一体,从区域生态绿地和城市园林绿地二个层面来构筑城乡一体化的绿地系统,因地制宜,合理、均匀的配置城市绿地,努力创造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空间,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与协调。
  ①总目标:充分发挥奉化城市山水环抱的优势,把奉化建设成为“山水园林城市”,重视园林文化建设,突出奉化的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特色,并与旅游相结合;公园绿地布局合理,种类多样,满足居民的日常休憩和避灾需要,并通过绿化建设促进整个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②绿地指标:至2010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8平方米/人,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0%,绿化覆盖率35%以上。至2020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人,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2%,绿化覆盖率38%以上。至2030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过12平方米/人,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绿化覆盖率40%以上。
 
   5、绿地系统规划
  ①城市绿地系统总体布局框架:奉化市城市绿地系统由东、南、西部大片生态林地、延伸至城市中部的山林及三江绿化景观带,以及沿着江河、山体及交通线的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和各类附属绿地构成总体框架,形成山长水曲、景观优美、环境宜人的空间格局。②总体结构分析。从生态作用上分析, 奉化绿地系统基本结构是“一带、两片、三廊” :“一带”:规划区中部一条由生态林地组成的东西向城市生态带。“两片”:由中部生态带将规划区分成南北二片,使城市呈组团式发展格局。“三廊”: 县江、剡江、东江三条主要水系形成的南北向新鲜空气通道(微风通道)。③区域生态绿地。区域生态绿地由城市外围风景区、山林、农田、海洋等组成,它们是建立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的根本保证和后备资源,这一层面以加强保护和不断扩大、提高植被质量和生态功能为主,对于其中具有特殊旅游景观价值的地区,在不损害生态质量的前提下,可以进行适度旅游开发。区域生态绿地的建设从五个方面来实施,分别为区域自然绿色空间保护、城市生态带建设、风景区及近郊城市公园建设和城镇村庄绿化建设。区域自然绿色空间保护:区域自然绿色空间是指城市规划区范围内,除城市、村镇以及其他必要的开发建设用地外,需要永久保护、保存的农田、森林等自然绿色空间。在空间上,它包含城市生态保护带和风景名胜区;在功能上,它以最基本的自然生态和农业生产功能为主,区域自然绿色空间保护以国土整治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为工作重点。城市生态带建设:城市生态保护带是根据城市空间形态规划要求确定的,对于城市具有重要生态保护功能的绿色地带。规划一条城市生态带,即规划区中部东西向生态林地,在生态带内可布置公园、苗圃以及低密度建设用地,严格禁止有污染的工业。另在剡江两侧建立湿地保护区,以保护湿地环境。风景区及近郊城市公园建设:风景区及近郊城市公园建设是指规划区范围内、城市近郊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较为集中,以发展风景旅游、休闲游览为目的开发建设区域。城市近郊规划4个风景区:茗山旅游度假区、塔山风景名胜区、生态农业观光区、仙人洞景区:茗山旅游度假区:位于甬台温高速公路西侧,面积约7.54平方公里,规划结合茗山遗址保护,利用山体及水系进行适度开发,为集休闲、游览、度假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区。塔山风景名胜区:塔山位于江口街道,为雪窦山余脉。因其峰峦似覆置大钟,象古“甬”字,故又称甬山。上有古塔、静寺、雅亭、幽洞,古有二十四景七十二洞天之说。规划设立塔山风景名胜区,是宁波至溪口风景名胜区的重要景观节点,在现有景点基础上,拟恢复“二十四景七十二洞天”,并结合人文景观特色开发宗教等旅游项目,以保护历史遗存,成为市民节假日休闲游览的好去处。生态农业观光区:位于萧王庙街道藤头村,规划结合“全球生态500佳”之一的藤头村设置生态农业观光区,面积约4.41平方公里,并纳入区域旅游网络,使之成为奉化特色旅游项目。仙人洞景区:位于锦屏街道西南侧,规划结合山体,对山林植被进行林相和季相改造,并重点开发果园,如水蜜桃、杨梅、柑桔、梅、李等,可开展果园观光游览等项目,将其建成景观丰富、颇具旅游特色的风景区。 在城市近郊利用自然山水条件,结合城市生态保护带和风景区,建设若干个大型城市近郊公园:仁湖公园、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近郊城镇与村庄绿化建设:加强城镇和乡村绿化建设,以中心镇为重点逐步建立和完善城镇绿化系统。建制镇至2010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5平方米以上,绿地率达到30%以上,绿化覆盖率35%以上,并重点完善个中心镇的绿化建设;至2020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8平方米以上,绿地率达到32%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38%以上;村庄以建设生态型住区为目标,建议开展生态村建设试点,突出抓好房前屋后、村向外辐射道路以及经村路、河两侧绿化;至2030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以上,绿地率达到35%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④城市园林绿地。城市园林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主体,与城市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要兼顾生态、游憩、景观、防灾等多重功能要求,进行合理布局与设计。根据奉化市山水景观丰富的自然条件,市级公园可结合近郊山林布置,而在建成区内结合水系建设一些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区级、居住区级公园及广场、街旁绿地,以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另结合高速公路、高压走廊、区间路设置防护绿地,以形成绿色交通走廊。区域生态绿地与城市园林绿地通过水系绿化、交通线绿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从而构成城乡一体化的城市绿地系统。总体布局:规划确立县江、剡江、东江为城市重要绿化、风貌景观轴,以串联各组团,并连接城市与乡村。规划以区域自然绿色空间为背景,建立以三江绿化为主体,结合各组团内水系、山体和重要名胜古迹进行布局的城市园林绿地体系。至2030年,规划城市绿地707.2公顷,其中公园绿地540公顷,防护绿地167.2公顷,人均公园绿地12平方米。
 
   三、绿地分类规划
  1、公园绿地
  规划原则:根据城市结构形态,合理分布各类公园及开敞绿地,形成以市区级公园为主体,社区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相配套的城市公园体系;绿地内容丰富,充分考虑各层次居民的需要,且各具特色。公园服务半径确定:市级公园服务半径为全市性及周边地区;区级公园服务半径为1000-2000米;社区级公园和开敞绿地服务半径为300-500米。
 
  ①综合公园。市级公园:由于建成区面积不大,约50平方公里,且由中部生态保护带分成南北两片,规划利用生态保护带布置市级公园,一方面可充分利用现有自然条件,另一方面可方便居民游览,不再在城区内单独设置。规划设置仁湖公园、郊野公园、森林公园、公园面积总计约618公顷,其中可游览面积约92.2公顷。区级公园:根据奉化市区用地特点,考虑居住人口分布状况,为满足居民日常游憩及休闲娱乐需要,规划布置中山公园、奉化江公园、剡江公园、南浦公园、萧王庙公园、西坞公园等区级公园6个,面积约199.5公顷。②专类公园。规划专类公园6个,其中已建3个,为烈士陵园、南山公园、盆景园,扩建1个,为儿童公园;新建2个,为夕阳公园、石棋盘山公园,合计面积 41.1公顷。 ③社区公园。居住区公园:根据人口分布状况,为满足居民日常游憩及休闲娱乐需要,结合居住区规划设置,且每处应不小于1.0公顷。居住区级公园13个,面积约45.4公顷。小区游园:结合居住小区中心设置,且每处应不小于0.4公顷,以满足居民就近休憩娱乐的需要。④带状公园 。奉化河网众多,应保护和弘扬城市因“水”而形成的城市格局,凸现水系绿化。滨江绿带: 县江、东江、剡江是奉化市重要的风貌景观轴,沿江开辟公园式绿带,新区单侧宽度控制在50米及以上,旧城区以滨江道路为界,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体现宁波特色,注重景观的丰富性及植物的多样性。滨河绿带: 奉化市河网密布,滨河绿带是营造城市景观、展现水乡城市风貌、体现城市特色的重点场所。对主要景观河流锦溪河、王家塘溪、斗门河、舒前河、大成河、大浦河、横路河、东江河、南浦河根据其周边不同的地理环境进行规划设计。根据河流的宽度、位置按一般河流20米、15米,主要景观河流20-30米,县江、剡江、东江新区段 50米、旧城段20米确定滨河(江)绿化带的宽度和布局形式,规划带状公园约143.3公顷。⑤街旁绿地。街旁绿地是形成城市绿地网络的要素之一,也是城市绿地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更是动物繁殖、憩息的重要廊道,是形成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规划中,应将沿城市道路、江、河分布的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胜等因素考虑进去,使之相辅相承。包括街道开放空间、小型沿街绿化用地二部分:街道开放空间不仅是城市对外的“窗口”,也是市民交往、休闲的场所,现有城市开放空间为岳林文化广场、汽车东站广场等,规划再建10处街道开放空间,合计面积 18.5公顷。
 
  2、生产绿地
  生产绿地是专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圃地。因此,一个城市生产绿地的建设质量,关系到该城市的园林绿化效果。由于奉化市区周边即为山体,且奉化市的花木生产已颇具规模,如藤头村、金蛾村的花木生产基地等。规划生产绿地①位于萧王庙藤头村,结合山岙设置藤头苗圃120公顷,②位于塔山风景名胜区东侧,沿江拔省道的山岙处,布置花卉农业区,反映奉化农业产业与风景旅游特色,设置花卉农业区100公顷,位于西坞金蛾村,结合山岙设置  金蛾苗圃 100 
公顷。合计 320公顷。 生产绿地不在城区内单独设置,而是利用奉化市群山环抱的优势,利用现有条件,结合近郊山林、生态带布置,并做到苗木自给率达到80%以上。
 
         3、防护绿地
  防护绿地是指为改善城市自然环境和卫生条件而设置的防护林地。包括卫生防护林带、水土保持林地、道路防护绿带、防灾绿地、有污染厂区周围隔离带、高压线走廊绿带、通风防护林带等。防护绿地沿主要交通线及工厂企业布置。各类交通防护带控制宽度按第八章交通线绿化控制表控制。工厂企业防护带按企业防护要求按规范控制。规划防护绿地167.2公顷。
 
  4、附属绿地
  附属绿地存在于城市各类用地之中,是城市绿地系统中所占面积比例最大的部分,也是反映城市绿化水平的主要标志。因此, 附属绿地的规划建设,是形成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环节。根据奉化市的实际情况及规划目标,确定奉化市的附属绿地规划指标。规划的“高绿地率”地区(高校、科研机构、政府机关、旅游度假区),绿地率应达到50%以上。 另外,在实际工作中,除按本规划所确定的绿地率标准实施外,还要大力提倡垂直绿化与屋顶绿化,以增加城市绿量。
 
奉化市各类用地绿地率规划指标
 
 
用 地 类 别
绿  地  率
备      注
一 类 居 住 用 地
>40%
二 类 居 住 用 地
>35%
旧城改造应>25%
   行 政 办 公 用 地
>35%
   商 业、金 融 用 地
>20%
新建商业网点应>15%
  文化娱乐、宾馆用 地
>35%
    体  育  用  地
>35%
   医 疗 卫 生 用 地
>35%
   教 育 科 研 用 地
>35%
工 业 用 地
>30%
产生污染工厂应>35%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20%
    仓  储  用  地
>30%
   对 外 交 通 用 地
>20%
城市主干道
>25%
滨水景观道路>40%
城市次干道
>20%
 
  5、树种规划
  ①规划原则:适地适树、城乡兼顾、物种多样、快慢结合、突出季相。②基调树种确定 。根据上述原则,确定香樟、银杏、七叶树、罗汉松、广玉兰、银叶柳、桂花、枫杨、枫香、重阳木等10种植物作为奉化市的主调树种并确定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的植物名录。
 
  6、古树名木保护
  古树名木是城市的重要的自然遗产,根据有关条例对奉化市区内45棵1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其中300年以上的一级古树名木18株、100年以上的二级古树名木27株)予以重点保护。建设单位在规划设计、征用土地过程中,应严格注意古树名木的保护,并与园林部门共同研究制定避让或保护措施。同时应加强宣传与管理。
  ①对70%左右生长良好的古树名木,采取跟踪、定期观察、建立档案等办法实施有效保护;对20%生长一般的在上述措施下,加强管理,定时、定期、定量进行复检;对10%生长较差,采取切实可行方法,包括拆除周边建筑,加强养护,制定复壮技术等办法进行集中复壮措施。②古树名木树种应作为乡土树种、珍贵树种,研究其生长规律,进行培养和广泛栽植,使之成为城市的特色树种。③保护好古树名木,是一种社会的行为,必须从宣传、立法、研究、管理等各方面入手,提高市民保护古树的意识;完善古树名木的保护条例,加强立法工作,并加大执法力度,逐步形成古树保护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局面;开展有关古树名木及养护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四、城市景观风貌与特色
  1、城市特色构成
  通过对奉化市的自然环境与历史与人文环境的挖掘与综合分析,可将奉化市的城市特色概括为——“山水相依、人文荟萃”,即身处城中而享受山水之怡、林泉之致、历史之熏陶。
  ①山体——构成城市的天然屏障与自然背景。奉化出露地层,主要为中生界上侏罗统(1.65-1.35亿年前)、下白垩统(1.35-1亿年前)地层和新生界第四系(300-200万年前)地层。特别是火山岩区的断裂峭壁,群峰叠翠,幽谷飞瀑,构成溪口雪窦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的山水背景。 奉化城区东、南、西三面处于群山环抱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四周连绵起伏的山体已经成为城市景观的组成部分,并且,在中部,茗山横贯东西,自然而然地将城区分为南北两部分,不仅有利于改善城市景观,更使山体成为城市的一部分。由于奉化市是灾害性天气较多的地区,时有台风、干旱、洪涝和寒潮等侵袭,而山体自然担负起抵御自然灾害的作用,使城市受到自然灾害的破坏降到最低点。②水系——形成城市的活力之源。由于“水”历来被称为流动的音符,奔流不息的河流不仅造就了奉化市悠久的文明,更给城市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奉化市多山,故而沿山分布有众多溪流,汇聚成奉化江、莼湖两大水系及80余座大小水库,流经宁波中心城的奉化江即为剡江、县江、东江在城市北端汇合而成,城市北部平原地带河网纵横交错,颇具江南水乡风貌。其中县江更从城市中心区穿越,并已成为城区的景观带,是市民休闲游憩的好去处。③人文——城市文化的延续。奉化历史悠久,在中心城区北侧茗山后即发现有距今六千年左右新石器时期的古村落遗址;白杜乡白杜村发现有春秋至宋墓葬群,出土有春秋战国时原始瓷和东汉时期大量青瓷、青铜瓷。奉化佛教曾盛极一时,溪口的雪窦山被赵朴初先生指定为第五大佛教名山,岳林寺是弥勒佛化身布袋和尚的出家、圆寂之地;现在仍经常可看到各式各样的塔矗立在城区,成为城市的“一景”。
 
    2、城市特色塑造
  奉化城市特色的塑造,应以“水”特色为核心,以“山”特色为背景,结合“名城”的保护与建设,塑造兼具江南水乡温婉气质,及现代城市简洁明快于一体的城市形象。通过一系列的城市设计,对城市空间形态结构、物质景观框架、人文活动景观框架、城市竖向轮廓、重点地段的空间形态设计等提出总体设想,为城市建设定下基调。
  ①塑造城市空间背景——保护城市近郊山体,构筑城市优美的远景轮廓线。山林为奉化市最丰富的资源,并形成城区的天然背景,从城区中东、南、西面极目远眺,皆可见连绵不断的山峦,与高低起伏的建筑共同组成城市的天际轮廓线。应加强对城市近郊山体的保护,并且高层建筑布局宜相对集中,主要分布于城市的行政、商业中心,不应靠近山体布置,而近山体宜布置中低层建筑,从而保持城市的天际轮廓线不被破坏。②塑造“江南水乡”整体格局——保护、恢复水系整体格局,构架“江南水乡”景观框架。以县江作为城市景观主轴,以剡江、东江作为城市景观带,串联各景观点;尽可能恢复原有主要河网,沟通水系,保护城市原有的水系格局;以河道为网络,强化城市主要街道和滨江轮廓线,开辟水绿通廊;划定城市风貌协调区,在历史地段及郊区城镇充分营造江南水乡婉约流畅的地域特点,而以现代风格塑造城市新区景观。③完善滨水空间设计——处理好水与绿化、建筑、路、桥关系,创造出各种亲切宜人的亲水空间。沿江河绿化:在江、河两侧开辟绿带,其中:沿县江、东江、剡江两侧各开辟50-100米绿带;沿城内主干河道两侧各开辟20-30米绿带;沿其它河道两侧各开辟15米以上的绿带。沿江河绿化构成了城市绿地景观系统的总体框架,不仅成为联系城市外围风景林地的绿化通廊,而且将各公园绿地相串联,形成城市的生态绿地系统的主体。沿河道路:道路红线除退让河道岸线外,道路的线型、路幅、断面形式及绿化设置应与河道相协调。沿河道路以生活性景观道路为主,以满足居民亲近水的需要。沿河建筑:建筑红线按规定退让河道兰线,重点处理沿河立面,增强沿岸地区的通透性,并使建筑轮廓向河道跌落,使沿河断面呈“V”型开放形态。桥梁:桥梁的选型充分配合水体,轻灵简洁,个性简明,尺度、材质与水体充分协调。④开辟水上游览线——展现水域风采。奉化市原内河航运发达,辟有县江10级航道、东江6级航道、剡江8级航道及小江12级航道,随着公路运输的普及,水运逐渐没落,但仍保存有一些渡口、码头及坝闸遗址。可逐步开辟县江、东江、剡江等水上游览线,并利用原有的渡口、码头及坝闸,使游人和居民感受到水域的魅力。⑤保护城市的历史标志——古塔、古寺、古镇及地下文物等,延续城市文明。奉化市历史久远,在城区中仍可看到各朝代的古塔、古寺、古镇及地下文物等,在进行城市建设中,应将其予以保留,并作为城市的“地标”予以强调,留出一定的视线走廊以供人们观赏。
 
   第九章  旧城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
 
      一、 旧城更新
  1、原则
  结合历史街区、文物史迹的保护、县江及主要河道两岸绿化景观带等工程的建设,完善中心城区城市景观,并加快非成套房改造,以塑造良好的城市景观及居住环境,提高城市的运行机制,带动周边地区的开发建设步伐。
  ①与城市发展空间结合。大面积地展开村落改造有可能造成资金上的困难,宜突破性地在城市局部地区先行改造,以创造示范效应。②先少后多,先易后难。城市周边的村落规模有大小,在实施过程中宜先小后大,先易后难。对城市周边村落实行分类,与城市内地价的评估结论相结合,村落小的、地价高的、城市重要的地区先行改造。第二步是对城市发展主要功能区块内的相对零星村庄实行改造;第三步对城郊相对较为密集的村庄实行改造;第四步对紧邻的现状城区、连片村庄实行改造。争取在规划期内利用城市土地的市场化机制,逐步推出旧村改造地块。近期考虑改造新民村、新桥村、斗门村、湖桥头村,远期改造东郊工业区周边的舒家村、吴墩村等
 
  2、建设内容
  现阶段建设重点为县江及其两岸的用地,由于县江为奉化市的一条重要风貌景观轴,体现着奉化城市的形象,故在进行旧城改造时,应将其放在首要地位。加强县江两岸的景观进行整治,建设沿江绿化带,并对其两侧用地进行改造,搬迁有污染及影响景观的工业仓储用地,拆除破旧民房,新建建筑以商服业、文化娱乐及住宅为主,以突出县江作为奉化市生活景观带的特性。在此基础上,由表及里,向县江两侧纵深推进,逐步完成旧城区的各项改造要求。改造区包括岳林街道的新民村、新桥村、斗门村、湖桥头村,以及东郊工业区周边的舒家村、吴墩村等。此区现状农居较为密集,农居在规划城区的大量存在将严重影响城市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和城市面貌的改观。规划要求对上述村分期期分别加以改造。通过“城中村”、“城边村”的逐步改造,提高居住用地的效率,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改变目前可开发的居住用地紧缺的局面。
 
       二、历史文化保护
  奉化市历史文化保护体系由城市格局与风貌、历史街区、文物保护单位与文物点保护构成,其保护的重点是历史街区,内核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1、城市格局与风貌
  奉化市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生息、繁衍,并沿县江、剡江、东江等主要江河流域逐步形成集中聚居地,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建设,原有的历史遗留下来的古建筑多为现代建筑所取代,呈现出现代化的城市形象,但“依山傍水”仍是城市最主要的特色,在城市建设中,应保护好城市近郊的山体,构筑城市优美的远景轮廓线,并保护、恢复水系整体格局,以构筑奉化市 “江南水乡”的整体格局与风貌。另外应保护好历史标志性建筑,如寿峰塔、瑞峰塔、金钟塔、岳林寺、西街苓、少卿第、张宗祠氏、王家阊门以及惠政大桥等,都曾是历史上奉化城市的象征,应加强环境氛围的保护、烘托与协调。可在四周开辟绿地、控制周围的建筑高度和间距、周边建筑应在尺度、比例、色彩、风格上与保护建筑相协调。
 
  2、历史街区
  随着城市的发展建设,在奉化市的中心城区已很难找到集中成片的历史街区,仅在周边的西坞街道的古镇中还保留有较完整的明清时代历史街区,但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破坏,需要进行保护与修缮。规划划定西坞古镇历史街区。
  ①保护范围:按景观的集中度、保存完好度、视线要求等划定重点保护区、传统风貌协调区及景观控制区三个层次,针对着三个层次分别制定措施予以保护与开发。重点保护点:将古镇内建造历史悠久、保存基本完好、细部特征具有一定历史及艺术价值,代表古镇历史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重要风貌带确定为重要保护点。具体有廉访第、明淮安营参将葛文钦故居、居敬桥,天封塔,东街的周房弄,东街58号的成三弄,西坞北路8号后板弄,西街120号登科闾门10号,西街93号、前高楼弄93号共九处。传统风貌协调区:为整个古镇,范围为东、北、西至河道,南至奉白公路,总占地面积为6.4公顷。景观控制区:传统风貌协调区边界以外的100米。 ②规划目标:再现古镇的历史风貌特色:西坞古镇是西坞建城历史的见证,全面整理与挖掘其历史遗产,恢复宋、明、清的历史风貌,保持古镇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持文化的延续性与独特性,促进地方文化发扬光大,形成西坞街道的文化特色。充分发挥古镇的功能与作用,保护和利用相结合,使古镇重新焕发青春与活力,为奉化的发展做出贡献。③规划设想:规划采用保护、修缮、整治、拆除等方式对古城内建筑进行保护与更新。通过调查,将古城内建筑按照建筑风貌与质量分为六类:予以重点保护的古建:为古城的重要保护点,基本保存现状,对个别构件加以维修,恢复原有建筑格局;予以一般保护的古建:体现了古城的整体风貌,对其实施修缮,保持原有结构、立面不变,并对建筑内部加以更新,开发与旅游相配套的服务设施;予以迁移的古建:一些必须被城市规划道路所穿越的具有保护价值的古建,规划将其易地保护;远期予以拆迁的建筑:为建筑质量较好,但影响了古街的整体风貌的近现代建筑,近期予以保留,外立面适当整治,远期予以拆除;近期予以拆迁的建筑:为建筑质量较差并影响了古街的整体风貌的近现代建筑,近期予以拆除;予以保留新建建筑:为建筑质量较好并与古街的整体风貌基本相协调的近现代建筑,规划予以保留,并整治立面。
 
  3、文物史迹的保护
  文物史迹的保护是历史文化保护的核心内容。应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贯彻“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使之成为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的支撑点。
  ①文保单位、文物点的保护。划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内不得拆除和改建原有的文物建筑,不得添建新建和进行其他建设工程。确因特殊需要必须兴建其他工程或拆除、改建迁建原有文物建筑时,需经原公布的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建设控制地带是为保护文物环境及景观而设置的地带,在这一地带进行建筑时,尽可能保护尚存的传统建筑,扩大绿地面积,新建筑物,构筑物的形式,高度、体量、色调等必须与文物保护单位的环境风貌相协调。有条件开放的文保单位  要积极做好开放利用工作,根据文物的内涵,建设各种类型的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如确因城市建设需要,需对文保单位、文物点进行迁移的,应实施迁移保护。规划将 等作为迁移集中点。②地下(水下)文物(遗址)的保护。保护和勘察与奉化城市发展史有关的重要地下(水下)文物遗址,包括茗山遗址、白杜春秋至宋墓葬群等,继续做好考古发掘工作。旧城区内建设范围用地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基本建设项目要事先向市文化部门提出考古勘探申请,有重要文物发现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市域其它地段进行建设时,如发现文物,建设单位应立即报告文物管理部门,并与文物管理部门配合进行抢救发掘。市域考古发现特别重要的历史遗迹由文物管理部门会同规划部门划定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报市人民政府批准,予以保护。
 
  4、保护与发展
  博物馆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是保护、展示、研究历史文化名城文物藏品的重要场所。根据“有效保护,合理使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利用的指导思想。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开放按以下10个系列,规划建设各种类型的专题性博物馆,形成奉化市的博物馆体系。
  ①新石器时期文化系列:茗山遗址博物馆在茗山遗址原址建设,成为介绍与研究奉化新石器时期文化的中心。②航运交通史系列:在西坞居敬桥附近开辟航运交通史博物馆。③古建筑与名人纪念系列:规划将西街苓、少卿第、张宗祠氏、王家阊门等辟为古建筑与名人博物馆。④古窑址系列:以西坞白杜村春秋至宋墓葬群为主体,建造春秋战国和东汉时期青瓷窑博物馆。
  
第十章  城市综合交通
 
  一、规划目标
  至2030年,奉化城市综合交通要适度超前于奉化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基本实现交通现代化,建成一个以人为本的城市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形成居民出行方便、对外沟通便捷、城郊衔接顺畅、网络布局合理、运输管理科学现代化的立体交通格局。
  二、对外交通
  随着奉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对城市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甬金高速、甬台温铁路和甬金铁路等建成,奉化市的交通地位将得到飞速提升。紧紧围绕把奉化市建设成宁波都市区南部交通物流中心的战略目标,构造与“长江三角洲三小时都市圈”相适应的现代化、立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1、公路运输
  全市公路交通实现“20、30、50”的交通圈,即奉化市区20分钟内可到达其所辖各乡镇,30分钟可到达宁波市区,50分钟内可到达临近各县市。到2030年,全市公路总长度达到1420公里,路网面积密度为113.6公里/百平方公里,基本形成“一环五纵四射”的公路骨架网。
  “一环”为西外环――南外环(中心城市对外交通止于此环);“五纵”为江拔线(36省道)、莼白公路、34省道(甬临线)、甬台温高速公路和甬金高速公路;“四射”为许溪线、奉大线、尚葛线和奉莼公路-沿海中线。奉化市公路网规划总体布局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贯穿奉化市的“二纵”高速公路主骨架网,其功能是承担省际交通。 “二纵”为甬金高速公路(全长32公里),甬台温高速公路(同三国道主干线,全长23.7公里)。第二层次:由新建的沿海中线、高速公路连接线、机场路延伸段以及二级公路以上干道形成的“一环三纵四射”公路骨架网。其功能为区际通道。“一环”为西外环――南外环“三纵”为江拔线(36省道)、莼白公路、34省道(甬临线)“四射”: 许溪线、奉大线(奉化-大堰)、尚葛线(尚田-葛岙)、奉莼线(奉化-莼湖)―沿海中线(莼湖-象山)第三层次:由县、乡道组成,包括现有的县乡公路和按照布局优化合理配置新建的县乡公路以及新改建公路,这一层次的公路主要起加强各乡镇与行政村、行政村与行政村之间的联系作用。规划新建改建客运东站、南站、西站、北站、溪口、莼湖、大堰、裘村、松岙9个客运站;锦屏、岳林、溪口、莼湖、江口5个货运站。
  2、铁路运输
  与宁波市铁路总体规划相结合,形成合理畅通的对外铁路运输系统。铁路交通基本实现“30、200”的时间圈构想,即奉化市到达宁波市的铁路交通时间不超过30分钟,到达金华、温州的铁路交通时间不超过200分钟。规划线路主要为甬温铁路奉化段、甬金铁路奉化段,主要站点有铁路奉化站,为县级客、货运站。最终,铁路的建成将使奉化市成为宁波都市区南部的物流中心。
  ①甬温铁路奉化段:甬台温铁路北起浙江宁波市,途经奉化、宁海、台州,南至浙江省温州市。甬台温铁路奉化段自奉化市白杜乡进入奉化,在庙后董跨甬台温高速公路,经方门、马家岙继续向南出奉化。线路在五小村设奉化站,为县级客、货运站。②甬金铁路奉化段:甬金铁路从宁波市通往金华市,宁波东站至奉化站段与甬温铁路共线,在奉化站与甬温铁路分离,自奉化站向西经尚田镇、跸驻,然后继续向西南延伸。
  3、内河航运
  奉化水运总体布局以剡江、东江、县江三条主江为依托,同时改造提高支线航道等级,并根据规划的航道等级扩大港口规模,为航道提供各种货物的集、疏、运服务。
  奉化的港口总体布局分为内河和沿海港口两部分。内河港口的总体布局规划为“一个中心四个辅助”。“一个中心”为方桥中心港区,“四个辅助”是指下张、西坞、萧王庙、溪口四个辅助港区。沿海港口主要有双山港、桐照港、松岙港。其中双山港为渔货两用码头,桐照港为一级民用渔港,松岙港为货运码头。
    
  三、城市交通
  1、城市道路
  ①道路网。根据奉化市城市用地布局,中心城分成大桥、西坞、城北三片。整个路网依据地形、用地建设情况,基本成方格网状,保证各个片区之间至少有两条以上通道。到2030年,奉化市区规划道路总长656公里,基本形成“五纵五横”的城区主干道网。(五纵:西外环、南山路、金钟路 、机场路延伸段、东二环。五横:鄞州外环线、萧姜路、四明路、大成路、南外环。)②片区通道。大桥片—城北片:4条通道,从西往东依次为西环路、南山路、金钟路以及机场路延伸段。大桥片—西坞片:3条通道,从北往南依次为大成路、奉莼路以及南外环。城北片—西坞片:2条通道,分别为四明路(三高连接线)与东环二路。
  2、城市公共交通
  ①公共交通线网规划。建立以公交(含轨道交通)为基础、出租车为辅助的多种客运交通方式相结合的公共交通体系。加快建设轨道交通,积极完善常规公交,合理有序发展小汽车。结合铁路站场、对外交通场站以及大型客流集散点设置公交换乘枢纽,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到2030年公共交通车辆拥有率提高到10标台/万人,线路条数达到60条,线网密度达到3~4公里/平方公里。②轨道交通。本规划参照《宁波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共布设了两条轻轨线。两条轻轨线都接宁波市轨道3号线,其中一条为主线,到大桥;另一条为支线,到溪口。主线全长约23公里,支线全长约14公里。根据轨道交通的技术标准,轨道交通控制红线用地宽度为60米。③出租车。根据奉化市历年出租车发展速度预测,2010年客运出租车每千人拥有量达到1.5辆,出租车总量达到500辆;2030年客运出租车千人拥有量达到2辆,出租汽车总量达到1575辆。
  3、其它交通方式
  适度发展小型车,逐步减少摩托车、助动车的保有量,应严格控制摩托车、助动车的发展,通过发展公共交通的优势,合理引导和控制自行车、三轮自行车的总量。
  4、城市静态交通设施
  ①停车场:奉化中心城区规划了五个停车场,分别为:方桥停车场、西外环停车场、东二环停车场、南外环停车场以及大成路停车场。②加油加气站:至2030年,奉化中心城区规划布置60座城市公共加油加气站。③交通安全设施:奉化城区交叉口渠化率达75%以上,主干路标志设置率保持在8块/公里以上,标线施划率达到85%。路口灯控率达到70%。
 
   第十一章  城市基础设施
 
   一、给水
  1、目标: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健全节水法规、、政策,建设节水型城市;适量开采地下水;逐步形成分质供水系统和中水利用系统,综合利用水资源。
  2、标准:2010年城市最高日综合用水标准500升/人&#8226;日,其中生活用水标准250升/人&#8226;日,供水普及率均为100%。2030年城市最高日综合用水标准600升/人&#8226;日,其中生活用水标准350升/人&#8226;日,供水普及率均为100%。
  3、需水量预测
  ①采用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进行需水量预测:2010年日需水总量为16万吨,2030年日需水总量为27万吨。②采用单位建设用地用水量指标法进行需水量预测2030年日需水总量为29万吨。综合以上两种测算方法,规划取奉化市最高日用水量为28万吨。
         4、供水水源:横山水库、许江岸水库、亭下水库、剡江。
  5、供水设施:邱家山水厂,日供水能力10万吨。南郊水厂,日供水能力3万吨。西坞水厂,日供水能力6万吨。萧镇水厂2010年日供水能力为10万吨,2020年日供水能力为20万吨。
  6、管网布局:城市主干管网采用多水源环网供水系统,建立生活饮用水与工业用水分质供水管网体系。
  7、水源地保护:对作为城市水源点的水库及河网划定水源保护区;制订水源保护规划;进行流域综合整治。
 
  二、排水
  1、目标:建设雨、污分流制为主的城市排水体制,完善排水主干管网,加快江口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规划期末,奉化中心城污水处理率达80%以上。开展污水综合利用工作,对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实施中水综合利用。
  2、雨水就近排入江、河,沿东江、县江出口设立闸门。雨水暴雨强度计算公式采用: i=(20.239+15.539lgP)/(t+13.132)0.808(毫米/分),其中:重现期P=1年,初始汇流时间t=10-15分钟。Q=ψFg=167ψFi(升/秒),综合迳流系数ψ=0.6。
  3、根据给水规划,奉化中心城最高日用水量为28万吨,日变化系数为1.2,排污系数采用0.8,则奉化中心城污水总量为18.67万吨/日。规划奉化新建污水处理厂二座,江口污水处理厂设计容量20万吨/日, 大桥污水处理厂设计容量10万吨/日的。奉化二个污水处理厂的服务范围包括奉化市区,西坞、尚田、江口、溪口、及萧王庙等区域。
  4、工业污水达到进管标准,方可进入城市污水管网。大型工业可自行处理、达标排放。依据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布置排水干管,因地制宜,在管网系统上留有适当的余地和机动性,以适应城市开发建设的需要。
 
  三、电力
  1、目标:加强和完善供电设施建设,各等级电压形成安可靠,配置合理的环网系统,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2、电压等级:送电电压220KV,高压配电电压110KV和35KV,中压10KV,低压380V/220V,在城市规划区内限制35KV电压等级的发展。
  3、电量及负荷预测
  ①采用单位建设用地负荷指标法进行负荷预测,合计负荷69.752万KW,规划同时率以0.65计,则本区最高用电负荷为45.34万KW,全区平均负荷密度0.92万KW/平方公里。②采用人均综合用电量指标进行负荷预测,根据《城市电力规划规范》及相关城市的电力负荷,奉化中心城规划期末人均综合用电量取7000千瓦时/人&#8226;年,规划期末奉化的最高负荷利用小时取5400小时。由此可得,规划期末奉化中心城的用电量为31.5亿千瓦时,最高负荷为58.3万KW。综合以上两种方法,规划取奉化市最高用电负荷为50万KW。
  4、供电设施与电网布局:根据负荷预测,在不考虑奉化热电厂等自备电源的情况下,规划需网供电力负荷50万KW,规划220KV变电所容载比取1.8,则需220KV变电容量90万KVA,中心城需220KV变电所2座,每座220KV变电所配置3台18万KVA变压器。规划110KV变电所容载比取1.9,则需110KV变电容量95万KVA。同时考虑中心城部分远景负荷,奉化市中心城布置110KV变电所10座,每座110KV变电所配置3台4万KVA变压器。规划奉化中心城35KV及以上等级电力线路,一般采用架空形式,10KV及以下等级电力线一般采用埋地形式敷设。
 
   四、电信邮政
  1、目标:至2030年,奉化市区市话主线普及率达80%,邮电通信总体水平达到或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同期水平。
  2、电信:根据规划人口,测算规划期末奉化市区需电信容量36万门。 市话:优化电信局所,形成大母局、少局所、多模块,分层接入的市话基础网络结构。传输网及信息化建设:加快长途骨干网、城域骨干网、接入网和应用业务的建设,构筑数字城市框架,适应未来信息化技术发展。线网布局原则:电信管道均采用埋地形式,管网建设走集约化发展道路,同类性质通信管道位于同一管位。
  3、邮政:加快邮政局所建设,按服务半径0.8-1.0公里布置邮政所,完善邮政设施的布点,形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的邮政服务网点,建设邮政综合网,提高邮政通信能力和业务服务水平。
 
   五、燃气
  1、目标: 2010年前采用液化石油气作为过渡气源,过渡气源和天然气并存;2010年以后气源为天然气。
  2、标准: 2010年居民人均耗热指标为60万千卡/人.日,气化率65%;2030年居民人均耗热指标为70万千卡/人.日,气化率90%。
  3、用气量: 2010年天然气日用气量分别为9.9万标立方, 2030年天然气日用气量分别为19.5万标立方。
  4、输气系统:宁波市天然气高压管道沿机场路方向延伸至奉化门站,再通过奉化城市高压管道向各镇供气。
  5、配气系统: 中心城采用中低、压二级供气方式。
  6、天然气场站:天然气门站1座,高中压调压站2座,过渡气源站1座(今后作为应急气源或调峰气源)。
 
   六、热力
  1、目标:保护环境,改善城市能源结构,逐步取消企业自备锅炉,在集中的工业区内设热电厂,并对热电厂附近的公共建筑及居民供气。
  2、原则:新建热电厂宜采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热电厂的供热半径为5-6公里。供热管道在城市道路均采用埋地形式,在工业区的厂区内可采用低支架等敷设方式。对于热电厂供热半径外、热负荷需求量较少的小型工业区,可建区域性锅炉房作为热源。
 
  七、环卫
  1、目标:合理布置城市垃圾和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逐步实现垃圾收集分类化、垃圾粪便处理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粪便排放实现管道化、清运作业机械化,保证城市居民有一个整洁、卫生、文明的生活环境。
  2、标准:垃圾转运站服务半径2-3公里左右,转运规模100-150吨/座。公共厕所近期按3000人/座设置,远期按2800人/座设置,全部为一、二类公厕。
  3、垃圾收集与处理:生活垃圾由袋装收集逐步发展为袋装分类收集。生活垃圾处理逐步向资源化利用过渡。近、中期生活垃圾送至张家岙垃圾填理场处置,并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防止产生次生污染。医疗垃圾、危险废物送至宁波市医疗垃圾处理站、宁波市危险废弃物处置站统一处理。
  4、粪便处理:结合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城市粪便处理厂。
 
第十二章  城市防灾体系
 
   一、防洪
  1、防洪标准:按《防洪标准》(GB50201-94)执行,中心城防洪(潮)标准为50年一遇。
  2、排涝标准:中心城区为20年一遇,24小时雨量当天排出不受淹。农业保留区为10年一遇,三天雨量三天排出不受淹。  
  3、防洪措施:县江、剡江、东江在驳岸线与堤线间辟出行洪绿化带。干流河道要经常清淤,确保河道下泄能力。江口平原采取“东控、中疏、北排”的综合治理措施。
 
   二、抗震
  城市各项建设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规定的地震动参数值进行抗震设防。奉化市地震动参数为0.05g,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易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工程等地震设防要求高于设防标准的建设工程,其建设场地必须进行专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
  加强避震疏散体系建设(如体育场、广场、公园等),调整改造主要地震次生灾害源(如化学工业、危险品仓库等),提高城市生命线工程的防震能力,结合旧城改造,提高城市综合抗震能力。城市的防灾、避难场地应结合城市绿地以及城市广场建设,并保证城市中心避难通道畅通。
 
  三、消防
  消防站服务面积4-7平方公里,从消防站(点)到消防现场的陆上时间在5分钟以内。
   四、人防
  奉化是省级人防重点城市,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解决城市中有特殊要求的交通、居住、物资储备、生产等需要,建设地下指挥、广播通讯、医疗保护、物资保障、车库等配套工程设施,各类建筑均应按规定建设地下人防设施。
 
  第十三章  建设时序与近期建设
 
  一、建设时序
  近期建设时序分为三期:第一期重点在江口片新区建设和高新技术园区开发建设,大桥片的居住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萧王庙组团的居住开发及西坞、方桥组团的工业建设。第二期重点在江口片的居住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桥片的旧城更新,外围三个组团的居住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第三期进一步完善各片区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设施建设,加大旧城更新力度,美化生态环境。
 
    二、近期建设目标
  适应奉化经济快速发展,为工业企业创造充裕的产业发展空间。以工业园区、交通、公共设施、水利、给排水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以绿化、生态公益林、环境保护、综合整治和污染治理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较大进展;旧城环境和居民居住条件有较大改善;风景区和文物古迹得到妥善保护和合理利用,城市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提高。
 
  三、近期建设用地发展方向
  规划近期重点发展方向为正北、东偏南。
 
  四、重点发展区域
  城市近期建设用地结构为:“一心两片两组团”,“一心”指城市中央绿轴上的仁湖公园,“两片”指南部旧城片和北部江口片,“两组团”指西坞组团和方桥组团。
 
  五、近期建设规模
  根据人口发展预测,近期(2010年)中心城市人口32万,中心城市用地38平方公里,人均119平方米。
 
  六、主要建设用地布局
  1、居住用地
  规划近期城市人口32万,居住用地1120公顷,人均35平方米。近期居住用地采取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相结合,以新区建设为主。完整居住小区的开发建设集中在中山路以北和城南组团以及城东金钟路以西地区。完善配套设施建设,近期新建实验小学分校、城北小学、城南小学、江口二中,扩建江口城北中学、奉化二中。
  2、公共设施用地
  ①搬迁市政府至大成路以北,县江以东。②建设沿河两岸步行商业街及南山路以东大型商业建筑。③市场重点发展东郊组团,新建农批市场和装潢建材市场。④建设图书馆和商贸娱乐中心。⑤在北片四明路以南,南山路以西新建奉化市体育中心。⑥在南片庄山路以东新建市医疗中心,中山路以东劳山路以西建设市中医院住院部,新建妇幼保健医院和北片综合医院。
  3、工业用地
  近期工业重点开发:高新技术园区二期、城东工业用地、明州工业区方桥分区和西坞工业用地。
 
  七、绿地系统
  近期绿化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7%以上,人均绿地8平方米以上,人均公园绿地5平方米以上。
  ①公园绿地:重点建设仁湖公园、东郊工业区绿地和县江两岸景观绿地。②防护绿地:沿省道、城市快速路设置,城市快速路两侧按照15米控制。③生产绿地:利用城市外围丘陵山坡建设郊区公园。
 
  八、综合交通
  1、对外交通
  ①建设甬台温高速公路和甬金高速公路。②新建环海中线一级公路和溪口-大桥-西坞镇一级公路。
  2、城市道路交通
  近期重点建设两高连接线四明延伸段、西奉线、奉莼线、东环线、西环线。城区建设大成路、甬临路、东大门路、奉南路、中山东路、锦屏南路等。近期建设公交西站、城南公交保养场。
    
  九、市政设施
  1、建设标准:
  ① 供水普及率达到100%,最高日人均城市综合用水量达到500升/日,其中生活用水量达到250升/日,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42%。②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65%。③ 燃气普及率达100%,其中管道供气率达65%。④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2、建设项目:
  ① 新建萧镇水厂2010年日供水能力为10万吨,邱家山水厂日供水能力达到10万吨,使城市日供水能力达到23万吨/日。② 新建大桥污水处理厂达到处理能力10万吨/日。③ 新建一批城市输变电工程,建设220KV奉南变,建设110KV方桥变、西坞变、南浦变、藤头变和舒家变,完善城市供电网络。④ 建设城北电信母局,优化电信局所,形成大母局、少局所、多模块,分层接入的市话基础网络结构。加快长途骨干网、城域骨干网、接入网和应用业务的建设,构筑数字城市框架,适应未来信息化技术发展。⑤ 建设县江、东江、剡江堤防工程和行洪绿带。⑥ 实施天然气供气工程,建设过渡气源站,天然气门站。⑦ 扩建张家岙垃圾填理场。
 
第十四章  远景展望
 
   受城市用地条件制约,远景城市将进一步向北、西二个方向发展,进一步强化组团型开放式城市结构,城市规模进一步加大。远景人口将达到50万以上。远景奉化将建成经济发达、高度文明、环境优良、风景独特、特色鲜明的现代化中等城市。
 
   第十五章  规划实施措施
 
         1、强化总体规划的法律地位,发挥总体规划对城市建设的指导作用。经批准的奉化市城市总体规划,是奉化城市发展建设的基本蓝图,是指导奉化城市建设的法定文件和进行建设管理的基本依据,任何单位和个人非经履行法定程序都无权做原则性的改变。依据总体规划制定的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经有关部门审批后,也具有相应的法定效力。城市各项建设都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根据总体规划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及其相应制定的实施细则和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
 
  2、进一步深化规划,健全城市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规划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龙头作用,依据总体规划,加紧编制专项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重大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全面深化总体规划。制定和完善城市规划管理的有关规定,强化规划的集中统一管理,坚决处置各种违反规划的行为;切实提高规划管理机构的权威性,坚持严格依法行政,提高决策民主性、科学性和权威性。
 
  3、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促进和引导城市健康发展。在政府中长期计划、年度计划和各部门有关计划中,逐步落实重大的经济、基础设施、住宅和其它建设项目,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集中力量加快旧城更新、新区开发和中心镇建设。特别是要大力加强新区和中心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建配套设施的建设,提高建设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鼓励政策和支持措施,调动各方积极性,加快旧城更新,对规划布局的重点控制地区制定相关的限制政策。
 
  4、积极运用经济手段,逐步推行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经营和有偿服务,采取政府投资、BOT(建设、营运、移交)方式、股份制等多种投资方式,促进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同步协调的良性循环。
 
  5、加强规划宣传,鼓励公众参与,提高全民规划意识。实施总体规划是全市人民的共同责任,要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宣传规划,使社会各界充分了解规划,增强全市人民的规划意识,以提高遵守、执行总体规划和有关法规的自觉性,支持和参与规划实施的积极性,同时发挥对规划实施的监督作用,保证总体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奉化市人民政府
                                             二○○五年一月
 
奉化的发展做出贡献。③规划设想:规划采用保护、修缮、整治、拆除等方式对古城内建筑进行保护与更新。通过调查,将古城内建筑按照建筑风貌与质量分为六类:予以重点保护的古建:为古城的重要保护点,基本保存现状,对个别构件加以维修,恢复原有建筑格局;予以一般保护的古建:体现了古城的整体风貌,对其实施修缮,保持原有结构、立面不变,并对建筑内部加以更新,开发与旅游相配套的服务设施;予以迁移的古建:一些必须被城市规划道路所穿越的具有保护价值的古建,规划将其易地保护;远期予以拆迁的建筑:为建筑质量较好,但影响了古街的整体风貌的近现代建筑,近期予以保留,外立面适当整治,远期予以拆除;近期予以拆迁的建筑:为建筑质量较差并影响了古街的整体风貌的近现代建筑,近期予以拆除;予以保留新建建筑:为建筑质量较好并与古街的整体风貌基本相协调的近现代建筑,规划予以保留,并整治立面。
 
  3、文物史迹的保护
  文物史迹的保护是历史文化保护的核心内容。应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贯彻“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使之成为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的支撑点。
  ①文保单位、文物点的保护。划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内不得拆除和改建原有的文物建筑,不得添建新建和进行其他建设工程。确因特殊需要必须兴建其他工程或拆除、改建迁建原有文物建筑时,需经原公布的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建设控制地带是为保护文物环境及景观而设置的地带,在这一地带进行建筑时,尽可能保护尚存的传统建筑,扩大绿地面积,新建筑物,构筑物的形式,高度、体量、色调等必须与文物保护单位的环境风貌相协调。有条件开放的文保单位  要积极做好开放利用工作,根据文物的内涵,建设各种类型的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如确因城市建设需要,需对文保单位、文物点进行迁移的,应实施迁移保护。规划将 等作为迁移集中点。②地下(水下)文物(遗址)的保护。保护和勘察与奉化城市发展史有关的重要地下(水下)文物遗址,包括茗山遗址、白杜春秋至宋墓葬群等,继续做好考古发掘工作。旧城区内建设范围用地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基本建设项目要事先向市文化部门提出考古勘探申请,有重要文物发现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市域其它地段进行建设时,如发现文物,建设单位应立即报告文物管理部门,并与文物管理部门配合进行抢救发掘。市域考古发现特别重要的历史遗迹由文物管理部门会同规划部门划定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报市人民政府批准,予以保护。
 
  4、保护与发展
  博物馆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是保护、展示、研究历史文化名城文物藏品的重要场所。根据“有效保护,合理使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利用的指导思想。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开放按以下10个系列,规划建设各种类型的专题性博物馆,形成奉化市的博物馆体系。
  ①新石器时期文化系列:茗山遗址博物馆在茗山遗址原址建设,成为介绍与研究奉化新石器时期文化的中心。②航运交通史系列:在西坞居敬桥附近开辟航运交通史博物馆。③古建筑与名人纪念系列:规划将西街苓、少卿第、张宗祠氏、王家阊门等辟为古建筑与名人博物馆。④古窑址系列:以西坞白杜村春秋至宋墓葬群为主体,建造春秋战国和东汉时期青瓷窑博物馆。
  
第十章  城市综合交通
 
  一、规划目标
  至2030年,奉化城市综合交通要适度超前于奉化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基本实现交通现代化,建成一个以人为本的城市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形成居民出行方便、对外沟通便捷、城郊衔接顺畅、网络布局合理、运输管理科学现代化的立体交通格局。
  二、对外交通
  随着奉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对城市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甬金高速、甬台温铁路和甬金铁路等建成,奉化市的交通地位将得到飞速提升。紧紧围绕把奉化市建设成宁波都市区南部交通物流中心的战略目标,构造与“长江三角洲三小时都市圈”相适应的现代化、立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1、公路运输
  全市公路交通实现“20、30、50”的交通圈,即奉化市区20分钟内可到达其所辖各乡镇,30分钟可到达宁波市区,50分钟内可到达临近各县市。到2030年,全市公路总长度达到1420公里,路网面积密度为113.6公里/百平方公里,基本形成“一环五纵四射”的公路骨架网。
  “一环”为西外环――南外环(中心城市对外交通止于此环);“五纵”为江拔线(36省道)、莼白公路、34省道(甬临线)、甬台温高速公路和甬金高速公路;“四射”为许溪线、奉大线、尚葛线和奉莼公路-沿海中线。奉化市公路网规划总体布局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贯穿奉化市的“二纵”高速公路主骨架网,其功能是承担省际交通。 “二纵”为甬金高速公路(全长32公里),甬台温高速公路(同三国道主干线,全长23.7公里)。第二层次:由新建的沿海中线、高速公路连接线、机场路延伸段以及二级公路以上干道形成的“一环三纵四射”公路骨架网。其功能为区际通道。“一环”为西外环――南外环“三纵”为江拔线(36省道)、莼白公路、34省道(甬临线)“四射”: 许溪线、奉大线(奉化-大堰)、尚葛线(尚田-葛岙)、奉莼线(奉化-莼湖)―沿海中线(莼湖-象山)第三层次:由县、乡道组成,包括现有的县乡公路和按照布局优化合理配置新建的县乡公路以及新改建公路,这一层次的公路主要起加强各乡镇与行政村、行政村与行政村之间的联系作用。规划新建改建客运东站、南站、西站、北站、溪口、莼湖、大堰、裘村、松岙9个客运站;锦屏、岳林、溪口、莼湖、江口5个货运站。
  2、铁路运输
  与宁波市铁路总体规划相结合,形成合理畅通的对外铁路运输系统。铁路交通基本实现“30、200”的时间圈构想,即奉化市到达宁波市的铁路交通时间不超过30分钟,到达金华、温州的铁路交通时间不超过200分钟。规划线路主要为甬温铁路奉化段、甬金铁路奉化段,主要站点有铁路奉化站,为县级客、货运站。最终,铁路的建成将使奉化市成为宁波都市区南部的物流中心。
  ①甬温铁路奉化段:甬台温铁路北起浙江宁波市,途经奉化、宁海、台州,南至浙江省温州市。甬台温铁路奉化段自奉化市白杜乡进入奉化,在庙后董跨甬台温高速公路,经方门、马家岙继续向南出奉化。线路在五小村设奉化站,为县级客、货运站。②甬金铁路奉化段:甬金铁路从宁波市通往金华市,宁波东站至奉化站段与甬温铁路共线,在奉化站与甬温铁路分离,自奉化站向西经尚田镇、跸驻,然后继续向西南延伸。
  3、内河航运
  奉化水运总体布局以剡江、东江、县江三条主江为依托,同时改造提高支线航道等级,并根据规划的航道等级扩大港口规模,为航道提供各种货物的集、疏、运服务。
  奉化的港口总体布局分为内河和沿海港口两部分。内河港口的总体布局规划为“一个中心四个辅助”。“一个中心”为方桥中心港区,“四个辅助”是指下张、西坞、萧王庙、溪口四个辅助港区。沿海港口主要有双山港、桐照港、松岙港。其中双山港为渔货两用码头,桐照港为一级民用渔港,松岙港为货运码头。
    
  三、城市交通
  1、城市道路
  ①道路网。根据奉化市城市用地布局,中心城分成大桥、西坞、城北三片。整个路网依据地形、用地建设情况,基本成方格网状,保证各个片区之间至少有两条以上通道。到2030年,奉化市区规划道路总长656公里,基本形成“五纵五横”的城区主干道网。(五纵:西外环、南山路、金钟路 、机场路延伸段、东二环。五横:鄞州外环线、萧姜路、四明路、大成路、南外环。)②片区通道。大桥片—城北片:4条通道,从西往东依次为西环路、南山路、金钟路以及机场路延伸段。大桥片—西坞片:3条通道,从北往南依次为大成路、奉莼路以及南外环。城北片—西坞片:2条通道,分别为四明路(三高连接线)与东环二路。
  2、城市公共交通
  ①公共交通线网规划。建立以公交(含轨道交通)为基础、出租车为辅助的多种客运交通方式相结合的公共交通体系。加快建设轨道交通,积极完善常规公交,合理有序发展小汽车。结合铁路站场、对外交通场站以及大型客流集散点设置公交换乘枢纽,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到2030年公共交通车辆拥有率提高到10标台/万人,线路条数达到60条,线网密度达到3~4公里/平方公里。②轨道交通。本规划参照《宁波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共布设了两条轻轨线。两条轻轨线都接宁波市轨道3号线,其中一条为主线,到大桥;另一条为支线,到溪口。主线全长约23公里,支线全长约14公里。根据轨道交通的技术标准,轨道交通控制红线用地宽度为60米。③出租车。根据奉化市历年出租车发展速度预测,2010年客运出租车每千人拥有量达到1.5辆,出租车总量达到500辆;2030年客运出租车千人拥有量达到2辆,出租汽车总量达到1575辆。
  3、其它交通方式
  适度发展小型车,逐步减少摩托车、助动车的保有量,应严格控制摩托车、助动车的发展,通过发展公共交通的优势,合理引导和控制自行车、三轮自行车的总量。
  4、城市静态交通设施
  ①停车场:奉化中心城区规划了五个停车场,分别为:方桥停车场、西外环停车场、东二环停车场、南外环停车场以及大成路停车场。②加油加气站:至2030年,奉化中心城区规划布置60座城市公共加油加气站。③交通安全设施:奉化城区交叉口渠化率达75%以上,主干路标志设置率保持在8块/公里以上,标线施划率达到85%。路口灯控率达到70%。
 
   第十一章  城市基础设施
 
   一、给水
  1、目标: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健全节水法规、、政策,建设节水型城市;适量开采地下水;逐步形成分质供水系统和中水利用系统,综合利用水资源。
  2、标准:2010年城市最高日综合用水标准500升/人&#8226;日,其中生活用水标准250升/人&#8226;日,供水普及率均为100%。2030年城市最高日综合用水标准600升/人&#8226;日,其中生活用水标准350升/人&#8226;日,供水普及率均为100%。
  3、需水量预测
  ①采用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进行需水量预测:2010年日需水总量为16万吨,2030年日需水总量为27万吨。②采用单位建设用地用水量指标法进行需水量预测2030年日需水总量为29万吨。综合以上两种测算方法,规划取奉化市最高日用水量为28万吨。
         4、供水水源:横山水库、许江岸水库、亭下水库、剡江。
  5、供水设施:邱家山水厂,日供水能力10万吨。南郊水厂,日供水能力3万吨。西坞水厂,日供水能力6万吨。萧镇水厂2010年日供水能力为10万吨,2020年日供水能力为20万吨。
  6、管网布局:城市主干管网采用多水源环网供水系统,建立生活饮用水与工业用水分质供水管网体系。
  7、水源地保护:对作为城市水源点的水库及河网划定水源保护区;制订水源保护规划;进行流域综合整治。
 
  二、排水
  1、目标:建设雨、污分流制为主的城市排水体制,完善排水主干管网,加快江口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规划期末,奉化中心城污水处理率达80%以上。开展污水综合利用工作,对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实施中水综合利用。
  2、雨水就近排入江、河,沿东江、县江出口设立闸门。雨水暴雨强度计算公式采用: i=(20.239+15.539lgP)/(t+13.132)0.808(毫米/分),其中:重现期P=1年,初始汇流时间t=10-15分钟。Q=ψFg=167ψFi(升/秒),综合迳流系数ψ=0.6。
  3、根据给水规划,奉化中心城最高日用水量为28万吨,日变化系数为1.2,排污系数采用0.8,则奉化中心城污水总量为18.67万吨/日。规划奉化新建污水处理厂二座,江口污水处理厂设计容量20万吨/日, 大桥污水处理厂设计容量10万吨/日的。奉化二个污水处理厂的服务范围包括奉化市区,西坞、尚田、江口、溪口、及萧王庙等区域。
  4、工业污水达到进管标准,方可进入城市污水管网。大型工业可自行处理、达标排放。依据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布置排水干管,因地制宜,在管网系统上留有适当的余地和机动性,以适应城市开发建设的需要。
 
  三、电力
  1、目标:加强和完善供电设施建设,各等级电压形成安可靠,配置合理的环网系统,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2、电压等级:送电电压220KV,高压配电电压110KV和35KV,中压10KV,低压380V/220V,在城市规划区内限制35KV电压等级的发展。
  3、电量及负荷预测
  ①采用单位建设用地负荷指标法进行负荷预测,合计负荷69.752万KW,规划同时率以0.65计,则本区最高用电负荷为45.34万KW,全区平均负荷密度0.92万KW/平方公里。②采用人均综合用电量指标进行负荷预测,根据《城市电力规划规范》及相关城市的电力负荷,奉化中心城规划期末人均综合用电量取7000千瓦时/人&#8226;年,规划期末奉化的最高负荷利用小时取5400小时。由此可得,规划期末奉化中心城的用电量为31.5亿千瓦时,最高负荷为58.3万KW。综合以上两种方法,规划取奉化市最高用电负荷为50万KW。
  4、供电设施与电网布局:根据负荷预测,在不考虑奉化热电厂等自备电源的情况下,规划需网供电力负荷50万KW,规划220KV变电所容载比取1.8,则需220KV变电容量90万KVA,中心城需220KV变电所2座,每座220KV变电所配置3台18万KVA变压器。规划110KV变电所容载比取1.9,则需110KV变电容量95万KVA。同时考虑中心城部分远景负荷,奉化市中心城布置110KV变电所10座,每座110KV变电所配置3台4万KVA变压器。规划奉化中心城35KV及以上等级电力线路,一般采用架空形式,10KV及以下等级电力线一般采用埋地形式敷设。
 
   四、电信邮政
  1、目标:至2030年,奉化市区市话主线普及率达80%,邮电通信总体水平达到或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同期水平。
  2、电信:根据规划人口,测算规划期末奉化市区需电信容量36万门。 市话:优化电信局所,形成大母局、少局所、多模块,分层接入的市话基础网络结构。传输网及信息化建设:加快长途骨干网、城域骨干网、接入网和应用业务的建设,构筑数字城市框架,适应未来信息化技术发展。线网布局原则:电信管道均采用埋地形式,管网建设走集约化发展道路,同类性质通信管道位于同一管位。
  3、邮政:加快邮政局所建设,按服务半径0.8-1.0公里布置邮政所,完善邮政设施的布点,形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的邮政服务网点,建设邮政综合网,提高邮政通信能力和业务服务水平。
 
   五、燃气
  1、目标: 2010年前采用液化石油气作为过渡气源,过渡气源和天然气并存;2010年以后气源为天然气。
  2、标准: 2010年居民人均耗热指标为60万千卡/人.日,气化率65%;2030年居民人均耗热指标为70万千卡/人.日,气化率90%。
  3、用气量: 2010年天然气日用气量分别为9.9万标立方, 2030年天然气日用气量分别为19.5万标立方。
  4、输气系统:宁波市天然气高压管道沿机场路方向延伸至奉化门站,再通过奉化城市高压管道向各镇供气。
  5、配气系统: 中心城采用中低、压二级供气方式。
  6、天然气场站:天然气门站1座,高中压调压站2座,过渡气源站1座(今后作为应急气源或调峰气源)。
 
   六、热力
  1、目标:保护环境,改善城市能源结构,逐步取消企业自备锅炉,在集中的工业区内设热电厂,并对热电厂附近的公共建筑及居民供气。
  2、原则:新建热电厂宜采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热电厂的供热半径为5-6公里。供热管道在城市道路均采用埋地形式,在工业区的厂区内可采用低支架等敷设方式。对于热电厂供热半径外、热负荷需求量较少的小型工业区,可建区域性锅炉房作为热源。
 
  七、环卫
  1、目标:合理布置城市垃圾和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逐步实现垃圾收集分类化、垃圾粪便处理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粪便排放实现管道化、清运作业机械化,保证城市居民有一个整洁、卫生、文明的生活环境。
  2、标准:垃圾转运站服务半径2-3公里左右,转运规模100-150吨/座。公共厕所近期按3000人/座设置,远期按2800人/座设置,全部为一、二类公厕。
  3、垃圾收集与处理:生活垃圾由袋装收集逐步发展为袋装分类收集。生活垃圾处理逐步向资源化利用过渡。近、中期生活垃圾送至张家岙垃圾填理场处置,并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防止产生次生污染。医疗垃圾、危险废物送至宁波市医疗垃圾处理站、宁波市危险废弃物处置站统一处理。
  4、粪便处理:结合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城市粪便处理厂。
 
第十二章  城市防灾体系
 
   一、防洪
  1、防洪标准:按《防洪标准》(GB50201-94)执行,中心城防洪(潮)标准为50年一遇。
  2、排涝标准:中心城区为20年一遇,24小时雨量当天排出不受淹。农业保留区为10年一遇,三天雨量三天排出不受淹。  
  3、防洪措施:县江、剡江、东江在驳岸线与堤线间辟出行洪绿化带。干流河道要经常清淤,确保河道下泄能力。江口平原采取“东控、中疏、北排”的综合治理措施。
 
   二、抗震
  城市各项建设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规定的地震动参数值进行抗震设防。奉化市地震动参数为0.05g,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易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工程等地震设防要求高于设防标准的建设工程,其建设场地必须进行专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
  加强避震疏散体系建设(如体育场、广场、公园等),调整改造主要地震次生灾害源(如化学工业、危险品仓库等),提高城市生命线工程的防震能力,结合旧城改造,提高城市综合抗震能力。城市的防灾、避难场地应结合城市绿地以及城市广场建设,并保证城市中心避难通道畅通。
 
  三、消防
  消防站服务面积4-7平方公里,从消防站(点)到消防现场的陆上时间在5分钟以内。
   四、人防
  奉化是省级人防重点城市,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解决城市中有特殊要求的交通、居住、物资储备、生产等需要,建设地下指挥、广播通讯、医疗保护、物资保障、车库等配套工程设施,各类建筑均应按规定建设地下人防设施。
 
  第十三章  建设时序与近期建设
 
  一、建设时序
  近期建设时序分为三期:第一期重点在江口片新区建设和高新技术园区开发建设,大桥片的居住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萧王庙组团的居住开发及西坞、方桥组团的工业建设。第二期重点在江口片的居住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桥片的旧城更新,外围三个组团的居住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第三期进一步完善各片区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设施建设,加大旧城更新力度,美化生态环境。
 
    二、近期建设目标
  适应奉化经济快速发展,为工业企业创造充裕的产业发展空间。以工业园区、交通、公共设施、水利、给排水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以绿化、生态公益林、环境保护、综合整治和污染治理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较大进展;旧城环境和居民居住条件有较大改善;风景区和文物古迹得到妥善保护和合理利用,城市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提高。
 
  三、近期建设用地发展方向
  规划近期重点发展方向为正北、东偏南。
 
  四、重点发展区域
  城市近期建设用地结构为:“一心两片两组团”,“一心”指城市中央绿轴上的仁湖公园,“两片”指南部旧城片和北部江口片,“两组团”指西坞组团和方桥组团。
 
  五、近期建设规模
  根据人口发展预测,近期(2010年)中心城市人口32万,中心城市用地38平方公里,人均119平方米。
 
  六、主要建设用地布局
  1、居住用地
  规划近期城市人口32万,居住用地1120公顷,人均35平方米。近期居住用地采取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相结合,以新区建设为主。完整居住小区的开发建设集中在中山路以北和城南组团以及城东金钟路以西地区。完善配套设施建设,近期新建实验小学分校、城北小学、城南小学、江口二中,扩建江口城北中学、奉化二中。
  2、公共设施用地
  ①搬迁市政府至大成路以北,县江以东。②建设沿河两岸步行商业街及南山路以东大型商业建筑。③市场重点发展东郊组团,新建农批市场和装潢建材市场。④建设图书馆和商贸娱乐中心。⑤在北片四明路以南,南山路以西新建奉化市体育中心。⑥在南片庄山路以东新建市医疗中心,中山路以东劳山路以西建设市中医院住院部,新建妇幼保健医院和北片综合医院。
  3、工业用地
  近期工业重点开发:高新技术园区二期、城东工业用地、明州工业区方桥分区和西坞工业用地。
 
  七、绿地系统
  近期绿化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7%以上,人均绿地8平方米以上,人均公园绿地5平方米以上。
  ①公园绿地:重点建设仁湖公园、东郊工业区绿地和县江两岸景观绿地。②防护绿地:沿省道、城市快速路设置,城市快速路两侧按照15米控制。③生产绿地:利用城市外围丘陵山坡建设郊区公园。
 
  八、综合交通
  1、对外交通
  ①建设甬台温高速公路和甬金高速公路。②新建环海中线一级公路和溪口-大桥-西坞镇一级公路。
  2、城市道路交通
  近期重点建设两高连接线四明延伸段、西奉线、奉莼线、东环线、西环线。城区建设大成路、甬临路、东大门路、奉南路、中山东路、锦屏南路等。近期建设公交西站、城南公交保养场。
    
  九、市政设施
  1、建设标准:
  ① 供水普及率达到100%,最高日人均城市综合用水量达到500升/日,其中生活用水量达到250升/日,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42%。②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65%。③ 燃气普及率达100%,其中管道供气率达65%。④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2、建设项目:
  ① 新建萧镇水厂2010年日供水能力为10万吨,邱家山水厂日供水能力达到10万吨,使城市日供水能力达到23万吨/日。② 新建大桥污水处理厂达到处理能力10万吨/日。③ 新建一批城市输变电工程,建设220KV奉南变,建设110KV方桥变、西坞变、南浦变、藤头变和舒家变,完善城市供电网络。④ 建设城北电信母局,优化电信局所,形成大母局、少局所、多模块,分层接入的市话基础网络结构。加快长途骨干网、城域骨干网、接入网和应用业务的建设,构筑数字城市框架,适应未来信息化技术发展。⑤ 建设县江、东江、剡江堤防工程和行洪绿带。⑥ 实施天然气供气工程,建设过渡气源站,天然气门站。⑦ 扩建张家岙垃圾填理场。
 
第十四章  远景展望
 
   受城市用地条件制约,远景城市将进一步向北、西二个方向发展,进一步强化组团型开放式城市结构,城市规模进一步加大。远景人口将达到50万以上。远景奉化将建成经济发达、高度文明、环境优良、风景独特、特色鲜明的现代化中等城市。
 
   第十五章  规划实施措施
 
         1、强化总体规划的法律地位,发挥总体规划对城市建设的指导作用。经批准的奉化市城市总体规划,是奉化城市发展建设的基本蓝图,是指导奉化城市建设的法定文件和进行建设管理的基本依据,任何单位和个人非经履行法定程序都无权做原则性的改变。依据总体规划制定的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经有关部门审批后,也具有相应的法定效力。城市各项建设都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根据总体规划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及其相应制定的实施细则和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
 
  2、进一步深化规划,健全城市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规划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龙头作用,依据总体规划,加紧编制专项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重大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全面深化总体规划。制定和完善城市规划管理的有关规定,强化规划的集中统一管理,坚决处置各种违反规划的行为;切实提高规划管理机构的权威性,坚持严格依法行政,提高决策民主性、科学性和权威性。
 
  3、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促进和引导城市健康发展。在政府中长期计划、年度计划和各部门有关计划中,逐步落实重大的经济、基础设施、住宅和其它建设项目,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集中力量加快旧城更新、新区开发和中心镇建设。特别是要大力加强新区和中心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建配套设施的建设,提高建设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鼓励政策和支持措施,调动各方积极性,加快旧城更新,对规划布局的重点控制地区制定相关的限制政策。
 
  4、积极运用经济手段,逐步推行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经营和有偿服务,采取政府投资、BOT(建设、营运、移交)方式、股份制等多种投资方式,促进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同步协调的良性循环。
 
  5、加强规划宣传,鼓励公众参与,提高全民规划意识。实施总体规划是全市人民的共同责任,要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宣传规划,使社会各界充分了解规划,增强全市人民的规划意识,以提高遵守、执行总体规划和有关法规的自觉性,支持和参与规划实施的积极性,同时发挥对规划实施的监督作用,保证总体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奉化市人民政府
                                             二○○五年一月
 
上两条同类新闻
  • 奉化方桥禾家桥村邬烈安老人家中一部明朝刻板邬氏宗谱
  • 访邬有祥谈早期新山客家人概况
  • 【字体: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邬家QQ群
    寻根问祖
    姓氏渊源 迁徙分布
    研究考证 浙直一派
    邬氏族谱
    谱引序文 世系世略
    字辈排行 家谱交流
    人文名胜
    邬氏人物 邬氏文化
    邬氏部落 邬氏企业
    学习园地
    姓氏知识 历史知识
    地理知识 小 知 识
    新闻中心
    站务公告 邬氏新闻
    宗亲留言 站长札记
    | 关于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刊登 | 网站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站长:邬德明  QQ:30625004  手机:13780075571  邮箱:ztpcwdm@163.com MSN:ztpcwdm@hotmail.com
    顾问:QQ:544192509(柳州) 443131922(上海) 396375263(舟山) 385507(深圳) 645570415(番禺)
    539202392(龙川) 584975639(奉化) 76689839(台州) 474278918(无锡) 西濠(苏州)
    版权所有 2006-2008 邬氏家谱网(WSJPW.COM) 最佳效果 1024×786
    Copyright 2006-2008 WSJP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群:5555591 浙ICP备06045604号
    点击这里给站长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