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寻根问祖 | 邬氏族谱 | 人文名胜 | 学习园地 | 邬氏新闻 | 站务公告 | 站长札记 | 邬氏论坛 | 
 · 寻根问祖 · 谱牒研究 · 人文名胜 · 宗亲会 · 坛务园地 · 灌水乐区 · 会员注册
他姓趣谈
发布时间: 2006/9/22 2:13:16 被阅览数: 10704 次 来源: 邬氏家谱网www.wsjpw.com 站长:邬德明 QQ:30625004 QQ群:5555591
他姓趣谈
 
许氏大宗
 
 
 
    侯衍伯浩,长朝国教。
    修齐治平,中华位育。
许氏统一辈序
 
 
 
 天乙开运,太岳钟英。荣河温洛,睿哲初生。
 甘泉濯耳,畴产并耕。尚书道博,说文义精。
 弥纶彝宪,淳化休明。光州衮冕,汝南旦评。
 勋猷炳焕,炯鉴渊清。有唐受命,凤翥龙翔。
 宣威漳镇,雍穆宁康。扶伦翼教,功成紫阳。
  名贤冢宰,德立嗣昌。少师秉政,严肃端庄。
 环奇都附,爵秩尊良。云兴骥展,桂馥兰香。
 缉熙景祚,福祉绵长。            
 
 
 
    许氏统一辈序诗于1943年9月12日潮汕九县宗亲在普宁举行宗亲联谊会议定,
   统一辈序诗由许国开国的文叔公第六十二代起计,以开闽始祖天正公的天字为新
   辈序开头的第一个字,龙湖许氏自编的十六字辈序诗由第九十六字[彝]起并排。
   十六字辈序诗完后,自[炳]字延续。
 
 
--------------------------------------------------------------------------------
 
--  作者:程征
--  发布时间:2005-6-20 10:42:36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
 
--  作者:程征
--  发布时间:2005-6-25 8:44:11
 
-- 
从“陈”“丁”族谱及古籍方志看漳州历史的发展
  
 
郑广南
  
 
 
  《颖川陈氏开漳族谱》与《白石丁氏古谱》是开漳先驱者陈政、陈元光与丁儒等人族裔修撰的两部族谱。这两部族谱始修于宋代,又经元明清期间多次重修、增补,成为两部大部头的族谱。陈、丁两氏族谱之所以值得重视,是因为它保存不少有关唐初漳州地区开发的重要史料。明人何乔远《闽书》,黄仲昭《八闽通志》以及明清时期编修的《漳浦县志》、《龙溪县志》、《云霄厅志》和《漳州府志》等地方志书,皆引录这两部族谱的资料。今天,我们研究漳州地方史,自然也应从这两部族谱谈起。
   一、率军入闽 平叛建州
  
 
 
  福建漳州地区在唐以前被视为偏远海陬,“自汉以来,久成荒徼”①,经济文化比中原落后,建置州县亦较迟。南朝萧梁大同四年(538年),始置龙溪县,隋朝又置绥安县(即后之漳浦县)。唐初,唐太宗李世民扫灭群雄,统一全国,而闽、粤的地方割据势力,“遗孽未殄”②。高宗即帝位后,派兵平定闽、粤之间的叛乱。《陈氏族谱》与《丁氏古谱》翔实记叙陈、丁两氏开基祖承旨率军入闽平叛的全过程及其屯垦的业绩。
  《丁氏古谱》记叙丁氏第一世丁儒入闽历史事迹云:
  “开基始祖、唐开漳名宦、别驾九承事郎,讳儒,字学道,一字维贤,河
  南光州固始人。唐初,举进士于乡,未第;为曾镇府婿。高宗麟德元年甲子,
  从镇府戍闽,开屯九龙江。后与陈将军政为莫逆交,共平潮寇;同政子元光开创
  漳郡,为本州左承事郎,其行九,故称九承事郎云。卜居江东象山之原,为丁
  氏肇世祖焉”。③
  丁儒是“通经术”,“练达世务”的儒士,随曾镇府入闽。后来,陈政奉朝廷命令入闽,接替曾镇府职,引丁儒为军谘祭酒。陈政及子元光有所注措,丁儒“悉与筹划”,行之颇为见效。因丁儒与陈政父子开拓海疆立功,后人在地方志书中把他们同列为“开漳名宦”。
  陈政亦河南光州固始县人,父陈克耕为南朝陈武皇帝陈霸先从弟霸汉之子,后从唐太宗李世民征战,是唐开国有功之臣。陈政袭父职,为玉钤卫将军。高宗总章二年(667年),泉、潮之间“蛮人啸乱”,“居民苦之”④。三月十五日,高宗认为陈政“刚果有为,谋猷克慎”可胜任靖边之责,仍进朝议大夫,统岭南行军总管事,勒率府兵三千六百名,将士副使许天正等一百二十三员,出镇绥安。出征时,高宗向陈政及将士发令:“斯征莫辞病,病则联医;莫避死,死则联埋”⑤,激励将士,入闽靖乱。
  陈政率军至闽,“蛮人”顽强阻抗,因众寡不敌,退保九龙山,向朝廷请援,高宗命陈政兄敏、敷领军赴闽支援。陈政母“魏氏见三子之闽,乃与俱往。至浙之江山县,敏、敷病殂;至浦城,孙子亦殂”⑥。魏氏见军卒无主,便挺身而出,“代领其众入闽”。陈政乃得进屯梁山外之云霄镇。他接受丁儒建议,建寨于柳营江之西,在其地置唐化里,安置归附者从事生产,安居事业。
  在此,应该说明一点的是,陈政母亲魏氏在入闽平叛的军事行动中起了重大作用。她在陈政陷于困境时,及时率领援军入闽,打开局面,立下第一功,因此而得到泉、潮人民的崇敬。垂拱四年(688年),魏氏逝世,“二州诸父老,百里载牲来”,吊丧祭奠,以表缅怀之情。魏氏孙儿陈元光,守陵三年,赋诗多首,赞颂祖母魏氏丹心爱国,“万里提兵”入闽平叛的功绩。他在《候夜行师七唱》(其二)诗中云:
  魏母咸亨奉敕文,府兵方众成营屯;屹然一镇云霄末,渐尔群生花柳春……”⑦。
  众所周知,陈元光是开漳最重要的历史人物。据《陈氏族谱》云,元光宇廷炬,号龙湖,生于显庆元年(656年)二月十六日。他自小就勤奋好学,博览经书,贯通子史。元光十三岁领光州乡荐,名居榜首,未第,便跟父亲陈政随军入闽。仪凤二年(677年)四月,陈政卒,元光代领其众,掌管地方军政事务。
  永隆元年(680年),粤东厓州陈谦兴兵作乱,连结苗自成与雷万顺等地方武装,攻陷潮阳,潮州守帅史怀德不能制,向陈元光告急。陈元光即提兵赴援,“大小百余战,俘馘万计,岭表平”⑧,告捷凯旋。事闻于朝廷,进陈元光正议大夫,岭南行军总管。陈元光为巩固闽、粤海疆,于垂拱三年十一月十九日上疏请建一州于泉、潮间,并求派刺史主州政。朝议时,宰相侍从官斐炎、行立、狄仁杰等大臣认为陈元光父子“久牧兹土”,熟谙风土民情,得人心,可领州事。武则天女皇诏可其请,下敕革去绥安县,新建漳州及属县漳浦,进陈元光中郎将、右鹰扬卫率府怀化大将军、轻车大都尉,兼朝散大夫,持节漳州诸军事守漳州刺史,其岭南职事如故。丁儒为州左承事郎,佐郡事。朝廷许其“旁招注用”自别驾以下,县自薄、尉以上的官员。陈元光受任后,即上《请置史表》。荐举入闽“部曲子弟”,之贤者任新州、县各职。所以当时的新州县都呈现出新的政治局面和社会景象。
   姓  名
 
官  职
 
品  德
 
后官职迁升
 
许天正
 
漳州司马
 
能武能文,“宅心正大处己无私”。
 
升中奉大夫兼岭南团练副使,历泉、潮团练副使。
 
李伯瑶
林 章
 
领州牧事参军
 
“处己方严,临事果断”。
 
 
卢知金(一为如金)
涂本顺
戴汝孙
涂光彦
 
州司仓参军
州司田参军
州司户参军
州司法参军
 
四人皆“用意精深,勤于职事”。
 
 
张伯纪
 
主州邑事
 
“性多慈仁,急于爱物”。
 
 
马仲章
赵伯恭
郑 业
 
漳浦县丞
漳浦县尉
漳浦县判簿
 
三人皆“奉公惟谨,事上能恭”。
 
 
 
   二、披荆斩棘 屯垦创业
  
 
 
  陈政、元光父子与部众完成平叛、开郡建州的任务后,便集中力量进行屯垦、创业,同本地区居民共同开发九龙江流域。陈、丁两氏先人在开漳屯垦的事业上,作出很大成绩与贡献。
  唐以前,泉、潮之间的绥安与龙溪两县,是“负山阻海,林泽荒僻”之区,人口稀少,大片莽林、草地,野象成群,土地未辟。本地人民生产方式落后,以“刀耕火种”办法从事农业生产。绥安县有火田溪与火田村,据何乔远说,所谓“火田,畲也。凡畲惟种黍稷,皆火耨。此县西向尽山,因开畲焉”⑨。曾镇府镇闽时已开始屯垦,陈政继镇,“益辟土开疆,招徕黎庶”垦田,徙五十八姓于云霄地,“听自垦田”。曾、陈部众带来北方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逐渐为本地“黎庶”所掌握,提高生产力,促进地区的开发。至陈元光平叛后,即将主要力量转向开辟漳土。
  陈元光出于军事的需要,“开山取道”,开通通往西北山峒及潮州的道路,并开辟海上航道,改变“道不通”与海不航的闭塞状况。平叛后,他率领军民,“剪荆棘,开村落,收散亡,营农积粟与贩陶冶”⑩,通商贩。在发展农业方面,他“劝民重本”,命令军队“开山林”,围海造田,屯垦务农。经过军民一番努力,那种“畲耕无耕犊”,仅产黍稷的状况有所改善。漳州地处于福建南方,气候温暖,雨水充沛,江湖交错,宜种水稻,因此畲地改为水田,多种稻谷,一年两获;桑麻、甘蔗、木棉等经济作物和柑桔、荔枝、龙眼、芭蕉诸类水果,已普遍种植,在发展工商业方面,陈元光采纳承事郎丁儒的建议,实行“通工、惠商”的政策。“通工”就是发展手工业,兴办陶器业与矿冶、铸造农具与生活用品;“惠商”,即鼓励从事商业活动。与此同时,陈元光亦重视开发海洋,造船航海;开发海岛与近滩海涂,经营渔盐。军民奋力开发,生产迅速发展,经济日益繁荣,漳郡“财用以阜”⑾。
  陈氏部属在开漳事业上最积极与贡献最大者是丁儒。据《白石丁氏古谱》云:“始祖别驾同曾、陈筚路蓝缕,式辟斯土,且障海垦田无辞苦瘁”。丁儒率族众居江东象山之原,其时江东濒海,为海壖咸卤之地,丁儒“募民障海泻卤成淡,而沿江上下暂(渐)有耕地”⑿。丁儒族众在海壖开辟成片农田,凿渠引水灌溉,成为高产良田,其水其地称之为“丁洋”、“丁埭”⒀。宋时,丁儒后裔丁知几继祖业,进一步开发龙溪县南东咸卤荒地。他召集民工,开凿官港,引柳营江水冲洗咸卤地,辟为农田,自文甲至石美三十余里,溉田二百余顷。“后人因而筑陂建闸一时疏凿之,功及万世矣”。丁氏围埭防潮与造田,带动了海滨各村人民效法,纷纷兴筑防潮埭岸以护农田,“而后斥卤不扰,畚牐无阻焉”⒁。昔日海畚荒滩变成“衣食地”,使乡邑获“永世之利”。
  陈元光开漳的另一功绩是发展文化。唐初,入闽将士把中原文化带来南方。陈元光、丁儒与前锋将许天正等人,都是“文武兼能”的开拓者。他们提倡儒术,鼓励漳州人读经书,命子弟读书勤学,“载笔沿儒习”,逐渐形成读书风气。
  陈元光小时因博览经史而获“神童”之誉,入闽得“鸿儒”之尊。据《漳浦县志》云,元光著有《玉钤集》与《兵法射诀》。他这部兵书可与黄石公《素书》及太公《韬略》相表里。《陈氏家谱》中辑有《龙湖公全集》与《龙湖公集》。虽然陈元光的著作大部分已失传,但他的书是福建最早的著作,在地方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此外,陈元光军中医生在文化上也有贡献。闽古为“蛮”地,人病则就巫医,几无医学可言。有李始医生者,随军入闽,为军民医病。李始把中原医学知识带来漳州,并向漳州人传授与推广,使漳州成为福建最早清除巫医蛊毒害人的地区。
  从福建文学史方面来说,陈元光与丁儒是福建地方文学的开山祖。《陈氏族谱》辑存元光诗赋五十首,《白石丁氏古谱》保存丁儒诗两首。他们的诗赋雄浑正大,比律严整,人事真实,缀景精密,无纤靡浮艳之态,体现唐初开漳创业者的精神风貌,反映当年将士入闽平叛、开郡、屯垦的历史情况。所以,我们把它视为开漳史诗。
   三、开漳功绩 永垂青史
  
 
 
  陈政、魏氏与陈元光祖孙三代率军入闽平叛,扫除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的统一,解除了人民经受长期动乱之苦。陈元光治漳施政有方,移风易俗,克服落后的社会现象,树立新风尚,于是,“民风移丑陋,士俗转温醇”⒂。他领导军民开发山海,裕民生活。“民怀其惠”⒃,因而获得人民的拥戴。
  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十一月,陈元光率军讨伐朱艾叛乱,战地遇难,“百姓闻之,如丧考妣,相与制服哭之,画像祀之,追思之甚”⒄。据云,漳州人出于对陈元光的敬爱,按“蛮俗”、“以其尸涂塑神像祀之”。各地人民纷纷建庙以纪念陈元光,因而“庙祀偏境内”⒅。一千多年来,漳人一直在缅怀这位开漳将军,到庙里礼拜致祭者常年不绝,香火甚盛。宋人吕铸在《威惠王》诗云:“漳江有庙祀将军……居民行客日纭纭”。在粤东,潮州人亦“以其有功于潮,立庙祀之”⒆。漳州人民为了纪念陈元光启土之功,命名他生前统兵驻扎过的山为“将军山”,港湾为“将军澳”,岛屿为“鸿儒屿”,“将军礁”。以陈将军元光名号命名山海,是一种崇高敬意的行动,使其名字与山海长在。
  注:
  ①⑤⑦⒂⒄〈陈氏族谱》。
  ②⑨何乔远:《闽书》卷二十八,《方域志·漳州府》。
  ③⑿《白石丁氏古谱》。
  ④⑥⑩明嘉靖修、万历续修,清光绪再修《漳浦县志》卷十四,《名宦·陈政》。
  ⑧⒆乾隆《潮州府志》卷三十八,《征抚》。
  ⑾光绪《漳州府志》卷二十四,《宧绩·丁儒》。
  ⒀丁埭是福建最早筑海堤造田的工程。至今,闽南有些地方对丁姓人不呼其名,而以“丁埭”称之,可见此工程给人印象之深。
  ⒁乾隆《龙溪县志》卷六,《水利》。
  ⒃唐宰相侍从官裴炎与行立狄仁杰向武则天荐陈元光任漳州刺史时语。
  ⒅民国《云霄县志》,《典祀》。
  
 
--------------------------------------------------------------------------------
 
--  作者:程征
--  发布时间:2005-6-25 9:08:45
 
-- 
中国少数民族姓氏浅探
  
 
 
 
福建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王天杞
  
 
 
  我国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伴随市场经济发展繁荣,各民族人民间商品交换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交往的频繁,复杂、多样的少数民族的姓氏问题,引起人们兴趣与关注。本文试就我国少数民族姓氏问题作一浅探。
  
  
 
 
我国汉族的姓氏源于母系氏族社会,约在旧石器时代中期,大概相当于伏羲时代出现。而我国少数民族姓氏出现则迟于汉族。其中出现最早的要算满族、白族和藏族。满族姓氏出现于满族先祖肃慎进入母系氏族社会,大概相当于中国历史上西周时期,距今约有3000年的历史。白族、藏族的姓氏出现于南北朝,至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
  汉族姓氏源于上古伏羲时代,秦汉后普及,比较稳定。我国少数民族姓氏,由于历史上受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与干预,再加上他们被迫索居高山远海,深林漠野之地,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呈现既稳定又多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所以,我们不能以汉族姓氏的历史、渊源与特点来概括少数民族姓氏。我国少数民族姓氏情况大体可分二类:
  (一)有姓氏:
  我国少数民族一般与汉族一样,姓在前,名在后。属于这种情况的有回族、白族、裕固族、羌族、毛难族、京族、壮族、满族、朝鲜族、布依族、独龙族、瑶族、东乡族、仫佬族、仡佬族、赫哲族、黎族、达斡尔族、侗族、土家族、阿昌族、畲族、撒拉族、土族、水族、苗族、藏族、保安族、鄂伦春族、纳西族、锡伯族、崩龙族、鄂温克族、傈僳族、景颇族、哈尼族。还有名在前,姓在后的维吾尔族等38个民族。
  (一)无姓氏:
  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有的少数民族至今只有名而没有姓氏。如蒙古族、傣族、门巴族、布朗族、拉祜族、高山族、普米族等民族。他们外出工作或读书时可以借姓。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范围广阔,呈现“大分散、小聚居”特点。加上受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与干预,发展极不平衡,特别那些政治性的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少数民族,至今还有没有姓氏或借用汉族姓氏的。因此,我国少数民族姓氏命名方式别具一格,范围广泛而多样:天文地理、人神鬼怪、动植物、宗教信仰、联姻亲属、语言言节、地名、借用等等无所不包,粗约分类,大约有下列十种:
  (一)以地名取姓氏
  我国少数民族姓氏中,有不少是以他们长期聚居地为姓氏,即氏族产生地——氏族名称——地名,形成一体化。汉族先祖黄帝姬姓也是如此,是以其始祖母居住地——母系氏族社会产生地于姬水——其母系氏族社会就叫姬姓氏族——地名叫姬水——其女首领叫姬姓。此类情况,少数民族有满族、独龙族等8个民族。满族,据《满洲八旗氏族通谱》记载,原姓氏觉尔察氏、叶赫那拉氏、完颜氏、宁古塔氏、章佳氏等姓氏,均系母系氏族社会产生地——氏族名称——地名——姓氏。
  (二)以图腾为姓氏
  母系氏族社会是图腾社会。在少数民族中,以图腾名称命名姓氏的还不少。后因种种原因转为汉字,取第一个字或转音取汉字姓。如傈僳族的“瓦扎扒”(鱼图腾)转为汉字姓余;“尼切扒”(霜图腾)转化为汉字姓霜,哈尼族“楼牙”(图腾)转化汉字姓王,“楼比”(图腾)转化为汉字姓杨;“苟角”氏族图腾转为汉字姓张。
  (三)取氏族或家族名称为姓氏
  上述满族姓氏和苗族、崩龙族等10个民族姓氏,均取氏族或家族名称或聚居地名称为姓氏,后因种种原因,以其氏族或家族名称转为汉字,并取第一个字为姓氏。如裕固族“孛乌勒”家族成员姓“孛”、“杨拉哈”家族成员姓“杨”等;崩龙族“班”氏族成员姓“曹”、“办耐”氏族成员改为汉族姓“王”、“香木来”氏族成员改为汉族姓“刘”;达斡尔族“精克”民族成员姓“金”、“敖拉”氏族成员改为汉族姓“单”、“鄂尔特”氏族成员姓“鄂”或改为汉族姓“于”。贵州台江苗族“吴汉”家族成员姓“吴”、“郎尔”家族成员冠用汉姓“梁”;云南永宁加泽乡纳西族氏族“西”、“牙”、“峨”的“油岩”、“甲沙”、“拉本”的三个家族,改用汉族姓“石”、“杨”、“旺”。满族,肃慎时相当我国西周时期,进入母系氏族社会,形成以女子为中心的母系血缘组织,一个大的血缘集团是一个“哈拉”,“哈拉”是氏,是姓氏的意思,如觉新觉罗氏,“觉罗”是“哈拉”,即姓氏意思。满族均有“哈拉”,它是与母系氏族社会同时产生的,从产生至清朝灭亡前夕,几经历史的发展与演变,其姓氏照旧一脉相承,均以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的语言命名的,从满族祖先女真人的姓氏大量史册典籍记载中可佐证,只是译音所用的汉字不同而已,如《金史》“蒲察”、“纳剌”的译音用汉字与清代译音用汉字“富察”、“纳喇”等等不同,但皆为同一姓氏。满族每个哈拉又有自己的哈拉达(即姓氏之长),保留至1915年。
  (四)历代皇帝赐姓氏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各少数民族国家与人民,向中央王朝朝贡乃至附属于中央王朝屡见不鲜。从“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左传》)开始,至清朝止,少数民族归附汉族建立的王朝,史不乏记。历代皇帝亦有赐姓给少数民族,特别常有对少数民族的功臣、将领和首领等赐姓之举。如唐朝李氏称帝,对功臣赐以李姓。如满族先祖鞨靺族爱新觉罗氏也曾在此例,吴拜本姓瓜尔佳、纳木泰本姓穆噜、扈尔汉本姓佟佳,皆得赐姓觉罗,又如满族“李”姓,本姓“阿哈为”,明朝为建州卫而赐姓“李”;又如畲族,根据《高皇歌》、《祖宗歌》和有关县志记载,其祖先被高辛帝招赘,分别赐长子、次子、三子和女赘姓盘、蓝、雷和钟;又如东乡族“何”姓,为明太祖所赐(《明太祖实录》);哈尼族李、赵、陈、钱等姓和傣族“刀”姓等,也均是朝皇帝所赐之姓。
  (五)取本民族语言音节为姓氏
  我国少数民族姓氏中有不少是取本民族氏族名称、家族名称、地名、宗教经典的民族语言音节声母或第一个字语音为姓氏。如达斡尔族“孛”、“杨”;鄂伦春族“莫”;满族“宁”等皆是。
  (六)取本民族个人名第一个字为姓氏
  我国少数民族中有取自己名字的第一个字为姓氏的。如傣族某人名玉×或玉××;哈尼族某人名为岩×或岩××,所以,傣族有“玉”姓氏,哈尼族有“岩”姓氏。
  (七)取汉族姓氏为姓氏
  中国少数民族取汉族姓氏为自己姓氏的,屡见不鲜。这是由于我国各民族人民长期以来形成互助、合作、团结、进步、发展繁荣的民族关系,所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关系。汉族与少数民族间、少数民族之间的联姻关系与攀亲、认亲活动自古以来从不间断。因此,汉族取少数民族姓氏绝非罕见。少数民族取用、冠用和被迫使用汉姓司空见惯。为了叙述方便,下分为自愿式和强迫式两种分述:
  1.自愿式
  (1)历代中央王朝的赐姓,已如上述。这种情况对原无姓的少数民族赐汉姓应说是自愿的。
  (2)与汉族联姻取汉族姓氏
  如傣族中“周”、“刘”等姓来自汉、傣通婚。少数民族与汉族结亲联姻,孩子或自己取汉姓也不少。
  (3)外出读书和工作需要取汉族姓氏
  高山族、仡佬族、拉祜族等族本无姓。但是,外出如读书、工作等均取个汉族姓氏。有的自己取,有的是老师、工作单位同志帮取的或随教师或同志的汉姓。贵州苗族汉姓有来自“官镇代填”。
  (4)取氏族、家庭名称、地名、氏族图腾、宗教语词,直译冠汉姓或转化改用汉姓。
  如前述(二)、(三)、(五)裕固族“孛”;鄂伦春族“莫”;满族“宁”;傈僳族“余”、“霜”等姓,本不是本民族姓氏,也不是汉姓,而均是本民族语音直译冠汉字为姓氏。又如裕固族的“杨”;崩龙族的“曹”、“刘”;达斡尔族的“金”、“单”;哈尼族的“王”、“杨”、“张”;满族的“李”、“汪”、“高”、“郎”、“朱”、“肖”、“付”等均是本民族无此姓氏,改用汉族已有的姓氏。
  (5)以官名取姓氏
  如云南回族中的汉姓赛、洪、纳、哈、撒、闪、忽等,是元代中亚不花刺回回贵族赛典赤·瞻思丁的后裔。瞻思丁死后,其子采用其父的官名为姓转为汉字姓;又如傣族,明、清朝时,傣族首领被封官,划给领地称召片领(广大土地之主),其后裔就取“召”字汉字为姓。
  (6)与汉族亲属关系取汉族姓氏:
  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有友好合作的民族关系。历史中有汉族认少数民族某一孩子为干儿子,少数民族认某汉族个人为干爹之事,从而得汉姓。
  2.强迫式
  泉州中世纪是“东方梯航”,以“世界无二之大港”驰名中外。南宋时泉州聚居着阿拉伯等国的穆斯林,元代形成回族。他们大多数自愿取汉姓(陈达生《泉州伊斯兰教石刻》)但还有不少保持原本民族姓氏。由于元末泉州持续10年战乱,回族惨遭屠杀,幸存的回族,为生存被迫改用汉姓,放弃伊斯兰教信仰躲避乡间。如回族丁姓,就是此时取阿拉伯姓的多尾音“丁”音译为汉字姓氏。又如贵州台江方排苗族原姓“万”,因怕张秀眉起义失败被镇压连累,改为田、唐等汉姓。上述中央皇帝赐姓中对本民族有姓氏者,应说是带有强迫性质。
  (八)以宗教内容取姓氏
  如回、维吾尔、藏等民族的姓氏与宗教的经典或宗教寺庙有关,如陈埭回族“丁”姓,阿拉伯文叫“底尼”(Den)是宗教的意思。所以,回族“丁”姓很多。
  (九)以动植物名称为姓氏
  少数民族取动植物名称为姓氏为数最多。如:马、牛、羊、骆、龙、熊、姜、李、蒲、果等姓氏,有回族、壮族、满族等20多个民族。
  (十)以职业取姓氏
  少数民族以职业取姓氏也不少,如取商、文、巫、买、陶等为姓氏,有回族、土家族和壮族等。
  
  
 
 
我国少数民族姓氏起源迟于汉族,满、藏、白等民族较早有姓氏,其余绝大部分在汉朝后才出现。这些姓氏有其显著特点,体现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归纳起来有如下主要特点:
  (一)多样性:
  1.少数民族姓氏包括天文、地理、社会、政治经济、人神鬼怪、动植物、语言、风俗、宗教和联姻亲属等方面。前述我国少数民族取姓氏九种由来即可佐证。特别藏族取姓氏无所不包,最为广泛。
  2.少数民族姓氏多变化,除冠用、改用汉姓外,还有破姓。如侗族中原姓吴,后因结亲而破姓为何、汤、龚、张等四个姓。水族同姓不婚,所以在韦、吴、莫、潘、蒙等姓氏中,又破为大、小两姓如大韦、小韦、大吴、小吴之姓。瑶族原12个姓,后发生破姓,破之而无限,如李姓破为李喜、李鱼、李青、李凤、李日、李大焱等6个复姓。
  3.许多改用或冠用汉姓的少数民族,解放后又恢复本民族姓氏,而按其音译成汉字,形成新的姓氏,译音不同就形成不同姓氏。
  4.原少数民族复姓改汉姓单姓,各种译音形成不同姓氏。如爱新觉罗译为艾或罗等汉姓,如按满语意译汉姓为金的也有。
  5.维吾尔族姓氏是取父辈的名字为儿子的姓氏,即祖父名字为父亲的姓,父亲的名字为儿子的姓,所以维吾尔族姓氏不稳定性多变。
  (二)多民族性
  我国少数民族改用、冠用汉字姓氏的不少,汉族改用、冠用少数民族姓也绝非罕见。如在瑶族等招女婿赘,汉族男入赘改姓或不改姓成为瑶族等少数民族。清朝八旗军分满、蒙、汉等三个八旗军。清朝只有旗与民之分,无民族之分凡旗人士兵者均按满族习俗生活,乾隆年间曾下令凡愿报满族者准。在满族姓氏录中有千多个。其中许多其他民族融合进去(包括汉、蒙古等民族)。所以,从姓氏中可体现出多民族性,也体现出我国民族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由此可见,如今仅从一个姓氏,就很难来识别是那个民族。
  (三)多变性
  汉族姓氏较稳定性,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有不少也是这样的,如藏族、白族等。藏族姓氏始于南北朝(公元500年左右),白族姓氏也始于南北朝(420~589年),千年以来基本没有变化。但是有不少少数民族,因受政治、经济、文化、婚姻、人口增多等方面因素而改姓、冠姓、破姓、增姓、移名为姓,如满族瓜尔佳姓氏改为汉字姓汪、温特赫姓氏冠汉字姓温;瑶族、水族的破姓或增姓;维吾尔族父辈的名字移为孩子姓,如《福乐智慧》叙述长诗作者王素甫·哈斯吉甫。哈斯吉甫是姓,就是其父名字。又如瑶族妇女出嫁要改名改姓:盘元妹出嫁改×××或××(丈夫姓名)后加“沙”字,比日本女人出嫁后在自己名字前冠丈夫姓氏还彻底。我们从上述少数民族姓氏多样性中和下述随意性中可见其多变性。
  (四)随意性
  汉族姓氏今至有五百个左右,但少数民族姓氏有多少,无法统计,如藏族,有句谚语:“肝肺非肉,你我非姓。这就说,藏族人的姓氏除了你、我两字之外无所不有,无所不取。比如藏北著名的黑痣英雄卡加·贡觉坚赞,其家庭是藏北有名的家族,其姓氏不胜枚举。据目前初步统计,仅在藏北安多县城调查的六十六人中就有六十多种姓氏,例卜热、帕擦、嘉日、鲁索、阿穷、古崩、格括、江色等等。
  满族的姓氏比汉族多,比宋代所统计汉姓有一千多个还要多。据清乾隆年间纂修的《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收集644个姓和加上融入满族的其他民族,其姓氏约有2千个,超过汉族,当代满族姓氏还在增加无法计数。
  (五)复姓多于单姓
  藏、满、维吾尔等民族,一般是复姓多于单姓,如爱新觉罗(满族复姓)。
  (六)宗教性
  我国少数民族中许多人信仰宗教十分虔诚,他们取姓多出于《古兰经》、佛经。如回、维吾尔、藏等族。
  总之,我们研究少数民族的姓氏,可以从中看到各民族形成、演变、发展的历史过程。所以,研究它为少数民族地区文明建设服务,有着深远意义。
 
--------------------------------------------------------------------------------
 
--  作者:程征
--  发布时间:2005-6-25 9:09:26
 
--  他姓趣谈
漳州回族穆斯林概况
  
 
郭联志
  
 
 
  有关漳州的穆斯林,志书从来未曾提及。而研究福建回族史的重点,也都集中在海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完全没有关注到近临的漳州。在本世纪初二三十年代,曾在漳州中学执教的翁国梁先生深入漳属各县调查,著有《漳州史迹》一书,第一次向世人披露漳州穆斯林概况。尔后,就再也没人涉足这个领域,使得漳州穆斯林在福建回族史上,至今仍是个空白。
  据有关史料及实地调查资料:漳州穆斯林的来源与泉州穆斯林来源大致相同,早在唐、宋即有蕃客(色目人)来此。元代来此的色目人可分为“回回田地里”和“忻都田地里”。前者指阿拉伯半岛、波斯湾沿岸和非洲东北部的广大地区;后者指印度次大陆。由于“忻都”人不一定都信仰伊斯兰教,因而其较早同化于汉族的可能性也就比较大,故也难辨其来源,但其对漳、泉汉族的贡献也是不小的,所以本文也将稍提及些。
  一、唐、宋时期进入漳州的穆斯林,大多与当地人通婚,其后裔成为“土生蕃客”。其主要姓氏有
  1.康姓。据《漳州图经》记载,早在唐嗣圣年间,①就有胡商康没遮到漳浦温源溪,投钱洗浴的记载。今漳州地的康姓主要分布于九龙江下游的龙海市紫泥镇境内。
  2.洪姓。据《台湾区百大姓源流简介》云:“据洪敏麟洪氏渊源:汉末共普避祸,远徙西域敦煌,改姓洪氏,与塞外诸族共聚,弃文尚武,几达千载之久,族人遂以‘敦煌’为郡号。迨宋朝时,洪士会复还中原。真宗时,洪仁遂为长泰知县,派裔传衍闽省,奉为一世祖,后裔洪原璋移居漳浦,是为车田下营始祖。”龙海市的九湖镇林下村,芗城区芝山镇的林内路口社,均有其衍派。
  3.丁姓。漳州丁姓甚少,主要分布在龙海市、诏安县沿海。龙海白石丁氏以唐承事郎丁儒为一世祖。
  4.郭姓。南宋郭瑶(仁静)由莆田魏塘(该村已恢复回族)分居漳州城南龙骇瀛,其后裔分迁九龙江沿岸地区,主要村落有华安县岱山,龙海市的蓬州、玉江、芦州、林下等地,人口众多。岱山村至今仍保留一座完好的宋苏州知府祖墓,其墓碑是典型的莲花云烘托圆月。芦州村至今仍保留春秋二祭,祭祀菜祖的习俗,殓殂风俗到抗日战争时才废。
  二、元代回族穆斯林情况
  1.据《东山县志》记载:元至元中期,东山岛北隅(今铜山古城东北附近),有金、丁、马、铁4姓20余户聚居业渔。②
  2.郭姓。清漳儒学教授,莆田魏塘郭廷炜及兄长廷熖的后代分居漳州,主要分布于龙海市郭坑、紫泥、浮宫三镇,人丁非常兴旺。仅浮宫一镇,就有43社半。
  3.苏姓。据泉州《苏氏至大之变逃窜始末》云:元成过大德七年癸卯,因例报富户领解泉州府三县丁粮银五千一百八十两到京……行至扬子江被盗劫杀,俱死无回。武宗至大四年辛亥,正月十五日,官府到庐追获、批销,……唐雄逃龙海虎渡,分居太江;唐能逃漳浦佛潭桥。③
  4.马姓。原聚居区多在华安县境内。1979年马坑乡开公路时掘出长54cm,宽50cm的阿拉伯文石刻。马坑乡元代为马姓所居,现已无马氏居民,传闻曾受兵扰,或遭杀戮,或窜逃他乡,不得其详。据当年在马坑乡插队过的吴惜菲女士回忆,马坑、高安一带仍有石雕云烘托圆月墓存在,文华小学就有一碑铺于路。马坑虽地处偏僻,但靠漳平永福的山上有一古银矿遗址,据说是宋代炼官银的,作坊在永福。由于元代漳州畲民屡次造反,马氏很可能是银矿戍卒的后裔。
  5.白(陈)氏。前述诸姓,大多是常见的回姓,由于分散于农村,已相当汉化。但是城区陈林王等姓和近郊的黄姓迄今仍保留殓殂习俗,与前述诸姓及泉州回族主要是丁、郭、金、马、铁、蒲、夏、葛、杨、黄、米、闪、林、李、苏等姓也大不相同,这是个极令人感兴趣的问题。
  民间自古有白、丁、金、马、郭五姓联宗的传说,1975年旅菲华侨成立清真五姓宗亲会。近些年台胞携带族谱回漳寻祖,谱中载有《汾阳王与清真五姓联宗》一文,其内容可供参照。
  福建回族是认同于平定安史之乱。威震中原的以郭子仪为首的具有回纥、突厥血统的唐军将领。当年入中原的回纥、突厥后裔,还创建了五代唐,五代晋和五代汉三个王朝。然而,漳州地区同泉州地区一样,迄今未发现有白姓穆斯林。龙海市石码及诏安县四都镇仅有少量白姓汉族分布。作为清真五姓之一的白姓从漳泉全部消失是一种不正常现象。漳州市区迄今保留回俗的陈姓有助于解开此谜。
  唐林宝《元和姓纂》云:“万年陈,隋利州总管陈永贵本姓白,隋初改姓陈氏。”白永贵是突厥人,隋初因功封北陈郡公,可见白、陈是可以通用的。白元光亦是突厥人,若循此例,其后裔自然也可姓陈。漳泉陈氏有三大来源,一为五代清源节度使陈洪进,其先临淮人,故与白氏无关。二为族谱所云唐玄宗朝太子太傅陈邕,乃“京兆万年人”,因而此支本为白姓。第三为唐武后朝鹰扬将军陈元光,河东人,有鲜卑血统,本与白姓无关。但清乾隆二年,漳州知府童华根据明末清初流行于漳泉的晋江《龙湖谱》撰写的《重修威惠庙碑记》云,陈元光后嗣“至(唐)元和十四年,始易他姓。”④由于事过境迁二百余年,已无法阅读到族谱原貌。但由此官方碑记,可以推论龙湖陈氏乃由他姓所易。至于由何姓易回,还需研究《龙湖谱·陈元光传》。传云:“元光复疏山林无贤,而部曲子弟多有才干。朝可其请,遂授部将马仁等为司马筹职……。”马仁是全传中唯一提及的人物。马仁何许人,地方志皆不载。不过正如前面所述,华安马坑、东山铜山元代均有马姓回族居住,明初才大量消失。漳城东门外有马公庙,民间传说是供奉马仁的,但马公爷又称“马王”、“马祖”、是马的守护神,故马公庙又称“马王庙”。台湾台南市的马公庙,早先也是称“马王庙”的。《台湾府志》说,马王为天驷房星之种,《燕京岁时记》云:“马王者,房星也,凡营伍中及蓄养车马人家,均于六月二十三日祭之”。这些习俗在漳台两地都是一致的。由于台湾汉族大多数是明末清初由漳泉大规模移居台湾的,其供奉的神祗均来自大陆,因而由台南的马公庙史推测,将马王庙称为马公庙,其上限不会超过乾隆年间,这与清朝雍正年间地方官员禁止回教是基本一致的,马公庙供马仁是一种牵强附会。从马仁墓碑及马公庙史看,不排除马仁是回族穆斯林的可能。所以龙湖陈氏所尊的陈元光实际上是白元光的化身。
  6.西域穆斯林金吉将军在元文帝至顺三年(1332年)奉敕所率之“合必军”(大多是波斯穆斯林)3000名兵卒,来福建镇守泉州路。至正十七年,什叶派以义兵万户赛甫丁·阿米里丁为首夺逊尼派的权,控制泉州,包括市舶权。至正二十二年,逊尼派以那兀纳为首反攻,杀阿迷里丁,剩其党羽。至正二十六年,什叶派以金吉为首协助陈友定杀那兀纳,掘逊尼派墓,夷平逊尼派的寺院和住宅。连年的战争,泉州已非昔日繁盛的贸易港,凡有能力的穆斯林商贾纷纷离去,至明兵入泉,穆斯林所余者皆为中外通婚的后裔,为了避免不测,也都隐匿于穷乡僻壤,高山远海,改名换姓。亦思巴奚动乱,殃及泉州、兴化、福州三路,唯沿海城市漳州未被波及,这对于在多次为行省驻地的泉州经商、入仕的回族穆斯林来讲,应是最佳逃难去处,这点为多年来研究福建回族史的专家所忽视。
  当年陈友定破泉州后,大量挖掘逊尼派墓碑修筑城墙,故泉州地区完整保留下来的回墓很少。在原晋江县境内,仅陈埭和郭坑各保留一“月亮墓”。陈达生《泉州伊斯兰史略》云:“近十年来出土的伊斯兰石碑,大多属于十三至十四世纪穆斯林的墓碑、墓盖石和墓葬的挡垛石刻等。……碑上的图案除阿拉伯几何、花卉图案外,最典型的特征是雕刻云纹烘托圆月的图案,有的月盘内雕刻阿文。⑤而在漳州地区至少在明宣德年间以前,回族穆斯林仍在修建“石筑云捧月”,迄今九龙江两岸仍有不少遗址存在,即是明证。
  漳州穆斯林能在元末避免被杀戳,与漳州路达鲁花赤合鲁温·迭理弥实有关。迭理弥实,西域人。《元史》称其为回回人。其后裔解放后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推荐,识别为蒙古族。所以迭理弥实是来自西域的蒙族穆斯林。至元顺帝至正二十二年,四十岁时“至京除福建行省理问官价转奉议与福建行省平章燕只不花同赴任。”“居三年(至正二十五年),除漳州路达鲁花赤阶亚中大夫。时有定据闽,民苦其朘剥,曰吾受千里生人之寄,宁忍坐视不加恤乎”,保护了由泉州逃难而来的穆斯林。洪武元年正月,明军入闽,各路望风而降。唯招谕使至漳,迭里弥实“乃治厅事,具公服北面而拜华,引斧砍其印文,又大书手版曰大元臣子,即入位端坐,拔所佩刀,剌喉中以死……时郡民相聚哭庭中,敛其尸葬于东门外。”⑥迭理弥实效忠入元,自杀成仁,使漳州各族人民免遭一场劫难,不愧是蒙古族的骄傲,也是漳州穆斯林的骄傲。时元潮州路总管西夏裔那木翰(王翰)惊闻恶耗,作《挽迭漳州》云:
     黑云压城天柱折,长烽夜照孤臣节。
  剑血飞丹气夺虹,银章解手纷为雪。
  丈夫顾义不顾死,泰华可摧川可竭。
  蕉黄荔丹酒满堂,千载漳人酹呜咽。
  
 
 
  明漳州府后为迭里弥实立表忠词。
  三、明初,由于朝廷厉行海禁,由泉州逃难而来的以经商为主的穆斯林没有什么发展机会,主要在九龙江沿岸从事农渔牧生产
  此时漳州的对外贸易处于非法走私阶段。由于嘉靖年问的倭乱,迫使明廷于隆庆元年开放海禁,月港一跃成为中国第一大港,对外贸易非常兴隆,夷船前来贸易者不可胜数。据张燮《东西洋考》云当时“澄民习夷,十家有七”。明万历二十六年广西桂平人龙国禄知海澄县(今属龙海),在月港港口修建清真阁,这是漳州志书上唯一记载的清真寺。可惜该寺于天启七年,毁于郑芝龙手中。
  明代漳州回族穆斯林继续往南扩散迁移,如诏安县五显街的蒲姓,据《诏安蒲氏家谱》的《河东世谱引》记载:“相传始祖由泉州分派,来居漳州漳浦县沙岗村。”诏安蒲氏的一世祖蒲达叟,于明末从漳浦沙岗村迁居诏安梅州村。清康熙十九年,蒲达叟的第三代孙才从梅州迁入诏安县南诏镇五显街一带经商、定居。郭姓到清初已是诏安北关旺族,以经商为主。同治四年三月初六日,太平军破北关,陷诏安,郭姓伤亡惨重,至此一蹶不振。
  四、漳州回族穆斯林的特点
  漳州回族按原经济来源可大致分为二类。一是唐宋来漳经商、出仕的穆斯林及元末从泉州逃难而来的穆斯林。二是元代穆斯林戍卒后裔,漳州在元太祖、元顺帝二朝,都爆发过大规模畲民起义,平乱后多戍战略要地并与土人婚育,从事农业。典型的如华安的马坑马氏,漳州浦南的白(陈)氏,这部分人与畲、汉矛盾较深,所以元末受害也较大。
  从分布情况看,在漳州北部,主要分布于九龙江两岸,尤以原海澄县境内为多,基本遵循“真主的宝座在水上”的《圣训》,沿江、海居住,善修水利工程,善养母鸭(金定鸭)而著称。在漳州南部,则聚居于县城从事商业活动,山区县份极少分布。
  五、连年战争毁灭了漳州回族穆斯林社会
  元末泉州由于遭受亦思巴奚动乱,导致漳州港口一度繁荣。明洪武初漳州通判王祎《临漳杂诗十首》云:“奢竞仍民俗,纤华亦土工。”“近岁兵戎后,民风亦稍衰。蕃船收港少,畲酒入城迟。”大致反映了元末漳州回族社会的风貌。从泉州逃入漳州的穆斯林具有很强的经商能力。在历来重本轻末的漳州,如果没有这样一批素质良好的族群,月港能一跃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是不可想象的。明万历中的清真阁的建造,标志着漳州回族发展的新阶段。
  明嘉靖、隆庆的倭乱,使漳州人口锐减过半,但回族同胞由于建造了许多土堡、土楼等,顽强的生存下来。据明万历年元年《漳州府志》统计的数据,龙溪县境内的27座土堡,就有白石土城、流传土围、玉洲土城、官埭土楼、上坪土楼等属于回族穆斯林。天启七年(1627年),郑芝龙焚月港清真阁等祠屋千余间,掠儒山,还寇九都,月港遂走向衰败。
  从清顺治三年到康熙二十二年,在漳州境内展开长达38年之久的郑成功父子抗清的拉锯战。漳城、海澄、铜山等城寨数度易帜,仅顺治九年三至十月,郑成功围漳城,“城中被围日久,斗米值五十金.食人炊骨,死者七十余万人。⑨整场战争,军民伤亡难以统计。郑氏抽沿海回族穆斯林从军,部分又东渡台湾。从顺治十八年到康熙十六年长达16年的迁界之害,使多居沿海地区的穆斯林首当其冲。《丁氏古谱》序中多次提及这场战争的灾害。连年的战争使漳州沿海经济遭到彻底的破坏,以经商著称的回族穆斯林经济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对漳州回族穆斯林经济的最后摧残是同治三年九月到四年五月,太平军同清军在漳境激战9个月,除海澄县外,各府、县城均被击破。岱山村郭姓参加太平军,竟遭清军屠村。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厦门沦陷,漳州经济一片萧条,民不聊生。延续数百年之久的殓殂之风大部中断,成为少数富户的一种侈俗。
  六、穆斯林遗风。漳州现今虽无本地回族穆斯林,但穆斯林后裔甚众,故漳俗回教化甚浓。略举如下
  1.面纱。据《龙溪新志》云:“吾邑旧俗,凡妇女出行,须穿浅蓝色阔袖衫,头蒙一杂色布帕,使人不得见其面,盖朱文公治漳时之遗制。民国初乡间尚多见。黄子寅清漳竹枝词:‘花卉千般错绣文,盖头纱帕白罗裙。海滨邹鲁今犹昔,不见巫山一段云。’即指此”。⑩
  2.殓殂。“大敛牡丹花,小敛麻茶抓”。城区陈、林、王等姓及北郊北斗村(黄姓)仍保留以白布缠裹尸身的习俗。北斗原有一门石雕云烘托圆月墓,下横刻一种文字,“文化大革命”中毁。
  3.禁食猪肉。漳境回族穆斯林基本汉化。闻南靖县境内尚有一村庄,有十余户人家,信奉清真教,不食猪肉。
  注:
  ①漳州旧志书多将唐武后朝称为嗣圣年间,故不书公元年份。
  ②1993年《东山县志》大事纪。
  ③《泉州回族谱牒资料选编》。
  ④乾隆二十七年《龙溪县志·艺文》。
  ⑤陈达生《泉州伊斯兰史略》、《宁夏社会科学》86年第4期。
  ⑥明万历癸酉《漳州府志》卷11。
  ⑦明崇祯《海澄县志》卷13。
  ⑧王祎《王忠文集》卷2。
  ⑨乾隆二十七年《龙溪县志》卷20。数字有夸张。
  ⑩民国34年《龙溪新志·轶闻》将面纱称为朱文公帕,同“月亮墓”和殓殂解释为有钱人家习俗,实为误解。
--------------------------------------------------------------------------------
 
--  作者:程征
--  发布时间:2005-6-25 9:59:02
 
-- 
明刻本《紫阳朱氏建安谱》简介
  
 
 
 
潘友廉 陈义侣 李 霖
  
 
 
  明刻本《紫阳朱氏建安谱》(以下简称《建安谱》)是1982年在福建省尤溪县梅仙乡乾美村朱熹后裔朱培清家里发现的。经专家鉴定,它是研究宋代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珍贵资料,被列为1982年全国重大文物发现之一。
  《建安谱》修于明万历庚申年(1820),系朱熹第十五世孙朱莹主纂。朱莹生于明嘉靖癸亥年(1563),万历壬子年(1612)授翰林院五经博士。此谱系木刻本,宣纸印刷。谱前有朱莹撰写的《建安修谱议》和《谱例解》两文,由明万历辛丑进士、钦差整饬兵备分巡建南道福建按察司副使蔡善继作序,谱后由云南道监察御使张素养作前跋,朱熹第十三世孙朱漴之甥孙、建邑庠生扬承鼎作跋。
  《建安谱》的许多内容承袭朱熹于淳熙十年(1183)撰修的《新安朱氏世谱》,所以谱前收有朱熹撰写的《新安朱氏世谱序》和其后朱熹门人、参加政事、资政殿学士真德秀撰写的《朱子谱记》。
  《建安谱》的内容分会元、尚像、世系、褒典、实录、象贤、丘陇、祠院、渊源、留题等十个部分。会元部分,包括姓氏、郡望、支系、宗派、得姓本源等内容。尚像部分,有自一世祖茶院公朱瓖以下至朱熹十五世孙崑原公朱莹尚像共26幅,每幅均有像赞,并有朱熹一世孙以下各世祖传记10篇。朱熹像赞系明景泰皇帝钦颁:“德盛仁熟,理明义精,布诸方策,启我后人”。并附有名人诗铭13首。世系部分,记载各世的系派,自朱熹父韦斋公朱松以上八世书其生出行次,旁支只书本身生出。以朱熹为始支有三派,本谱主要记述长子塾公派。从世系中可以看出,自朱松起,朱氏宗族的辈分是按:五行”木、火、土、金、水排列的。朱松一辈兄弟名字全是“木”旁,朱熹辈全是“火”旁,朱塾辈全是“土”旁,朱鉴辈全是“金”旁,朱浚辈全是“水”旁。朱熹有三子,长子朱塾派于建安考亭,次子朱埜派于祖籍婺源,三子朱在派于邵武,各自分支繁衍。褒典部分,记载历代王朝恩诏赐封的诰书及表彰之事。其中有褒典朱熹的谕、诏、诰等13篇,另有《恩荣堂记》、《朝例优免》、《授秩荣归序》等3篇。实录部分,内容丰富,篇幅占全谱四分之一多,是本谱的精华。其中有朱熹撰写的《七世祖承军郎退林公行状》、《八世韦斋府君行状》,有文公年谱,有朱熹门人、女婿黄干撰写的《文公行状》。象贤部分,主要记述后世子孙中贤能者的事迹。丘陇部分,记述墓葬所在,并有朱熹门人熊禾撰写的《重建文公神道门疏》。祠院部分,记载了徽州府、建宁府、泉州府、漳州府、汀州府,仙游县等地的朱子祠20处,各地与朱熹有关的书院28处,福州府和尤溪,瓯宁、建安、建阳县等地的牌坊18处,还记载了公馆、家庙、家塾等。同时收录有祠记5篇、书院记3篇,其中有宋吏部尚书韩元吉撰写的《武夷书院记》、明兵部尚书林瀚撰写的《重新南溪书院记》和明大学士赠太师杨荣撰写的《宋徽国文公祠堂记》,另有《御书跋》,《感德碑记》、《朱文公墓田记》等文3篇。渊源部分,记述儒家道学渊源,从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周敦颐——程颢、程颐——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以及朱于门人蔡元定、黄干、蔡渊、蔡沈等321人的简历。留题部分,收有《文公童蒙须知》、《文公训子从学帖》,附有朱熹“著书总目”41种,还收有名人墨客瞻仰书院、文公祠等古迹胜景时纪题的诗词11篇。
  
--------------------------------------------------------------------------------
 
--  作者:程征
--  发布时间:2005-6-25 10:02:55
 
-- 
从族谱资料看“石狮”地名的由来
  
 
 
 
李天锡
  
 
 
  近十年来,随着石狮经济的迅速崛起,其有关问题引起了世人的关注,不少人士纷纷进行探讨。在诸多热门话题中,“石狮”名称的由来即为其中之一。
  “石狮”名称源起,何时?众说纷纭。有说始于隋朝的;有说起自唐贞观年间的;有说因凤里庵前有石雕狮子而得名的。诸说均言之无凭,持之无据。而目前史籍有据可查者,是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版《泉州府志》中始有“石狮”地名与乡名出现。那么,是否可把“石狮”得名时间再向前推移?似可探讨,因为史籍首次出现的地名,并不等于该地在史籍出版这一期间方有这一名称。
  最近,吴文茂先生提出,“石狮”地名不是源于“石雕狮子”,而是缘起于“古时石狮一带大小山峰总称为‘狮山’”,及“后期石狮自然地理面貌整体与局部有‘狮形’存在,”“石狮”这一名称首次出现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左右,立案于《皇舆全鉴图》上。”(见《石狮风物揽胜》第一期,第4、5页,石狮市绿洲读书社主办)但这似乎也是猜测性的叙述,并未见有更确凿的论证。
  笔者近日在石狮市永宁镇岑兜村获得几张族谱残页,其中四处提到“石狮”。笔者认为,在目前史料匮乏的情况下,这几条资料对于推进“石狮”地名由来(即起源于何时)的研究也许不无裨益。下面把有关族谱资料介绍如下,并略抒鄙见。
  
  
 
 
  《银江李氏族谱》残页云:“十四世妙宗公:妙宗公,字章圆,号世精,昌群公五子,生雍正六年戊申四月二十日卯时,卒乾隆五十四年已酉九月廿四日未时,享年六十二。葬□□。妣氏柳,溢俭顺,石狮女,生雍正十三年乙卯十一月廿八日巳时,卒乾隆三十八年癸巳六月廿五日未时,年三十九。葬□□。男一,应瑛。”
  银江,即岑兜村之雅称。据现有资料可知,除明嘉靖倭患及清顺治辛丑迁界谱牒散失外,该族谱曾有两次纂修:一为清乾隆甲戌年(1754年)十三世岁贡生冰心纂修长、二房族谱;一为光绪甲申年(1884年)训导济笠进行全面纂修。据谱页判断,它可能是长房谱本上之残页,当修于清光绪甲申年。据页中载,妙宗之妣柳氏系“石狮女”,生于清雍正十三年,即公元1735年,卒于乾隆三十八年,即公元1773年,享年三十九岁。由此可知,柳氏在世的这39年中,已有“石狮”这一名称;即是说,在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至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间,“石狮”地名就已经出现。
  
  
 
 
  银江《陈氏族谱》残页云:“廷俊公,讳赓元,乳名忝,旭开公之长子也。生于崇祯壬午年二月十一日戌时。娶王氏讳推娘,系石狮(女),生于顺治庚寅年三月初四日酉时。生男有三,长曰变,次曰尊,三曰宠。”
  陈氏为银江的另一主要姓氏,聚居于临海角落陈厝。近年陈氏曾纂修过族谱,但该谱纂修于何时呢?从同部分残页中“廷献”条可知,廷献因“无意于世”、“而归故乡时”年“三十有三”,即在“本乡修造族谱”。廷献“生于康熙丁戌年十月十八日子时。”清康熙壬戌年为1682年,其33岁时当为1714年,即康熙五十三年。也就是说,康熙五十三年廷献开始在“本乡修造族谱”。此与笔者前所见《银江陈氏三房派家乘》中之《泉郡晋邑银江陈氏族谱世系》下款所署“峕康熙伍拾叁年岁次甲午秋八月念一日九世孙皆志”同。陈皆即“廷献”,此从“廷献”条中可知:“俊秀陈皆,后改字传明、”由此可推知该谱系廷献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所纂修,因为他在“廷献”条中多次以“余”字第一人称阐述。该谱残页中“王推娘”下仅写“生于顺治庚寅年三月初四日酉时”,可见其时她尚健在,年已65岁。我们于此不难得知,在顺治庚寅年(1650年)至康熙甲午五十三年(1714年)的65年间,已有“石狮”地名出现。退一步说,至迟在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已经开始出现“石狮”这一地名,故廷献修谱时才会在“王推娘”下写上“系石狮(女)”。
  
  
 
 
  银江《李氏族谱》残页记:“第十世秉阶公:秉阶公,我素公之子也,侨居石狮。生万历二十五丁酉十月初四日亥时,卒康熙十年辛亥七月十三口巳时,享年七十五。葬钞坑后山宫右,坐巽揖乾兼辰戌。冢男衬茔。妣氏王,溢勤俭,生万历三十年壬寅正月三十日戌时,卒康熙十二年癸丑三月廿六日辰时,享年七十二,葬林边历山石右,坐乾揖巽。男二,耀甲,耀榜;女一,适石狮邑庠生林。”
  此残页出自不同于前《银江李氏族谱》之另一谱本。从残页之纸张及其被腐蚀程度推测,估计该谱可能是乾隆甲戌年(1754年)纂修之谱本。显而易见,必定是秉阶前往侨居时就已经有“石狮”这一地名。否则,至乾隆甲戌年(1754年)冰心纂修族谱时,秉阶已经不在人世,他怎么会知道秉阶曾“侨居石狮”呢?有可能是秉阶之子孙把该事世代相传,故冰心如实记之;或许是前之谱牒已有记载,冰心录之旧谱。实情如何,难以确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从前人修谱的严谨态度来分析,这一说法决不会是没有根据的。秉阶生于明万历二十五年丁酉、即1597年,卒于清康熙十年辛亥、即1671年,可见在此75年间已有“石狮”这一地名。可是,从秉阶“侨居”这一行为来看,应该是外出谋生的,故他很可能在青壮年时期就前往“石狮”。由于他生于1597年,若以他20岁外出计,当是1617年即明万历四十五年前往“石狮”。若以他35至40岁外出计,则当在1632至1637年间、即明崇祯五至十年间前往“石狮”。其次,从其女“适石狮邑庠生林”来看,秉阶也很可能不是在晚年才外出侨居。我们若以秉阶20岁结婚,每隔两年生一子(或一女)估计,即使其女为最小,也当于秉阶26岁左右出生,若再以其女20岁时出嫁,则秉阶其时当为46岁左右,即约在1643年,亦即明崇祯十六年癸未。可见此时秉阶可能已经“侨居石狮”,故其女才仍婚配在“石狮”。再次,从其女所婚配之林氏乃“邑庠生”来看,其时他的家庭经济状况已经相当不错,甚至有可能其女也是有一定文化教养的。否则,在那嫁娶婚配讲究门当户对的封建时代,怎么可能高攀上“邑庠生”呢?由此可见秉阶当是早年即外出“侨居”,参加“石狮”开发的。因为一个家庭经济要发展到相当富裕程度,必须经过数年或数十年的努力奋斗,决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在古代农业社会尤其如此。那么,是否有可能原来秉阶的家庭经济状况就相当不错而外出“石狮”侨居呢?因为旧中国人民历来注重安土重迁,非到万不得已之时决不愿意离乡背井,远走异域谋生,故在还没有发现具体材料足以证明时,笔者感到这种可能性不大。从以上情况推测,笔者以为,秉阶当在明末就已经外出“侨居石狮”,也即是说在明末就已经有“石狮”地名出现。
  笔者这一看法,也可以从史籍首次出现“石狮”名称的情况得到解释。因为目前可看到的最早《泉州府志》为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版本,其时“石狮”名称尚未出现,故该志书没有记载。如上所述,“石狮”名称可能出现于明万历四十五(1617年)至崇祯十六年(1643年)间。而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至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这149年间,未曾见有新修的府志出现,故未能有所记载。直至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才有重修的《泉州府志》问世,因而才在该志书上首次出现“石狮”地名与乡名,这就不足为怪了。
  以上管见,正确与否,权作引玉之砖,就教于方家。
 
--------------------------------------------------------------------------------
 
--  作者:程征
--  发布时间:2005-6-25 10:19:11
 
-- 
郑成功胞弟七左卫门家族在日本的衍派
  
 
 
 
伍天辉
  
 
 
  现居日本国横滨市的福住邦夫(又名郑邦夫),是民族英雄郑成功当年留在日本平力市的胞弟七左卫门的第十一世孙。
  郑成功之父郑芝龙(1604~1661年)字曰甲,号飞黄,小名一官,榀建省南安石井乡人。据石井《郑氏本宗族谱)记载:“石井郑氏先世自光川固始县入闽,由莆居漳居粤之潮。至始祖隐石公,乃由莆移居泉之南安县杨子山下石井乡,遂世为南安人。”石井郑氏—世祝郑隐石迁居石井乡是在北宋靖康年间,当时石井已是个乡土经济较发达的滨海渔乡,设有石井津,置巡检司,专司海防、关税诸事。郑氏来石井时,已钉蔡、傅、李、伍、许等姓人居住,所以郑氏居住在石井四周外围。直至今天,石井的东角、西角、码头下、顶角、和泰顶等周地带仍是郑姓聚居。据石井《郑氏本宗族谱》记载:郑氏一世祖隐石公传至儿世郑西庭有子二:长士俦,次古表。郑士表即郑芝龙之父。士表字毓程、娶徐氏、黄氏。子五芝龙,芝虎、芝麟(殇)、芝凤、俱徐出,芝豹黄出。芝龙状貌奇伟,气宇轩昴,习拳棒,有膂九,胆略过人。因家境不裕,偕同胞弟芝虎、芝豹到广东香山澳门的投奔舅父黄程。黄程在澳门经商,留下芝龙在身边协助商务。芝龙在澳门学会经商,并通晓西班牙、葡萄牙等国语言。不久,黄程有批货物托泉州府李旦运往日本贩卖,派芝龙随船押货东渡日本。年青力壮又有一定商务经验的郑芝龙押货到了日本,把货物贩卖结束之后,决定只身留在日本闯荡事业,以求发展。他在日本刻苦自励,不畏艰难,曾经以卖鞋度日。接着拿起剪刀,学做裁缝。在他站稳脚跟,为生活而奋力拚搏之际,结识了日女田川氏(石井《郑氏本宗族谱》中称为翁氏。因田川氏之父翁翌皇系福建省泉州城内人,去日经商并定居,娶日妻生田川氏,所以按闽南风俗应姓“翁”。郑芝龙与田川氏相爱,于明天启三年(1623年)春结婚,翌年农历七月十四日生下长子郑成功。婚后郑芝龙由长崎移居平户,置两幢房子,一幢让妻儿居住,一幢供奉妈祖。(两幢房子至今犹存,平户市政府在此树“郑成功居宅迹”石碑,作为重要文物保护)。继续从事海商贸易的郑芝龙因妻儿留在日本,经常亲率船队前往经商探访。崇祯三午(1630年)七岁的郑成功随前往迎接的堂叔父芝鹗乘船回中国,田川氏被日本德川幕府以“日女不入中原”为由而阻留在日本,年底田川氏生下次子七左卫门。一直到了1645年秋七左卫门十五岁时,郑芝龙再次派人致信请田川氏母子来中国与家人团聚,田川氏十分高兴并准备启程,但又遭日方阻挠,经田川氏据理力争,日方以田川氏若欲到中国,其次子七左卫门须留在日本为条件方许成行,企图以母子难以割舍之情,迫使田川氏放弃来中国的念头,但田川氏权衡利弊,想起丈夫及儿子的事业尚在开辟之际,需她伏侍晨昏,在不能求全的情况下,以大局为重,忍痛割爱,只身来中国。临行时,她珠泪满腮,再三叮嘱与外祖父生活在一起的爱子七左卫门说:呜呼!吾终舍儿矣!吾怜儿父及儿兄,亦怜儿,当岁以金若干托商舶寄儿。“呜呼!吾终舍儿矣!虽然,儿勿忘儿父及儿兄,又勿忘儿母所去之中国。”(见匪石之《郑成功传》)就这样,田川氏别离了十五岁的次子来到中国。后清兵入闽,郑成功奋起抗清,清军攻入郑芝龙府第的在地晋江安海时,田川氏壮烈殉难,消息传到日本后,“七左卫门诣江户,请赴明戮力成功,灭清以报仇”。(见川口长孺《台湾郑氏纪事》)七左卫门的请求惜不能如愿。虽然他与外祖父生活在一起.最后在日本定居下来,但他对亲人的思念是永远不能忘怀的。
  三百多年来,七左卫门一家及其后裔在日本的衍派情况,在我国史学界及石井郑氏本家几乎是个空白。1986年日本平户市长油屋亮太郎先生访华,并与南安郑成功纪念馆建立友好关系,根据郑成功纪念馆提供有关郑成功的胞弟当年留在日本的资料,又根据平户市千里滨《郑成功庆诞芳踪》石碑上所载的有关郑成功胞弟七左卫门的线索,市长派出调查组,经过三个多门的深入调查,足迹几乎遍及日本,终于在横滨市找到了七左卫门的第十一世孙福住邦夫(又名郑邦夫),并在他家中看到他世代相传的七左卫门在日本家族的族谱,于是,福住邦夫的身份被正式确认。七左卫门家族在日本衍派的脉络十分清楚。
  由于郑芝龙在日本多年经商,娶日女为妻,且在开拓中日贸易中有特殊的建树,颇受德川幕府的赏识,因此与德川幕府有良好的关系。七左卫门长成后,曾担任郑氏家族在日本的代表,从事中日贸易。至七左卫门的儿子孙左卫门时恢复郑姓,取名道周,继承祖业经营对外贸易。此后几代都担任长崎市与外国贸易有关事务的通事。七左卫门的七世孙郑江辅奉诏调入江户(现东京)担任德川幕府权人通事官职,从事外交与贸易工作。日本明治维新后,第八世孙郑永宁曾担任日本外务省书记官,代理公使等职。第九世孙郑永昌曾任日本驻天津总领事,郑永昌的二弟郑永庆在日本第一个从欧美引进咖啡,并开办日本第一家“咖啡茶馆”,经营咖啡和中国茶叶饮料,生意十分兴隆,郑永庆后移居美国,现子孙仍在美国旧金山。郑永吕的三弟郑永邦曾任日本外务省书记官,郑永邦之子郑审一(第十世孙)一生未涉足政界,专心致志追求学术,曾任日本早稻田大学、东京帝国大学,法政入学教授,与日本前首相岸信介是东京帝国大学的同学。郑审一与其长子郑喜一十分崇敬先祖郑成功的爱国精神和不朽功勋,曾于1961年2月到台湾参加民族英雄郑成功驱荷复台的纪念活动,并会见台湾郑氏宗亲。郑喜一在日本产业经济新闻社从事研究工作。其弟郑邦夫(又名福住邦夫),现年七十二岁,就是平户市长油屋亮太郎指派调查组在横滨市找到的七左卫门第十一世孙,在横滨一带从事建筑房产业,他十分崇敬先祖郑成功的英雄业绩,曾广泛搜集郑成功家族有关资料、史实,加以孝证、整理,著有《新国姓爷之母》一书,于1987年出版,在日本是很受欢迎的畅销书之一。另有颂扬郑成功英雄业绩的新著《新国姓爷会战物语》一书,分上、中、下三册出版。
  1988年福住邦夫在台湾郑氏宗亲会总干事郑亲池先生的陪同下,专程抵达南安石井寻根谒祖,并祭扫郑成功陵墓。当他抵石井时,受到石井郑氏宗亲及石井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为此他感动得热泪盈眶。参观郑成功纪念馆时,在先祖郑成功塑像前跪拜,以表达对先祖无比敬仰之情。他还在郑成功纪念馆前植下棵榕树,表示自己的根在中国石井,并将永志不忘。1992年6月,他应邀再次到石井,参加郑成功逝世三百三十周年纪念活动,还受平户市长油屋亮太郎委托,代表市长在南安市各界纪念郑成功逝世三百三十周年的大会上,发表热情洋溢的演说。当福住邦夫来到郑成功的纪念馆,看到他亲手植的榕树已青翠茂盛,绿荫如盖,高兴地对石井宗亲说,榕树长大了,根深叶茂,就象他热爱祖先出生地的情感一样天天加深。他还说,一生中最快乐的事是他回石井寻了根,拜了祖,实现了祖辈三百多年来的夙愿,令人心情无限激动。现在,福住邦夫虽年逾古稀,但精神矍铄,他在日本联系一批研究郑成功的专家学者,深入研究郑成功一生,同时加强与中国有关的学术机构和专家学者的联系,通过研究,共同把郑成功的爱国精神发扬光大。
  参考资料:
  一、见由七左卫门十一孙福住邦夫家族珍藏的本家族谱。
  二、台北市延平宫编写出版的小册子中有关七左卫门家族繁衍情况。
 
--------------------------------------------------------------------------------
 
--  作者:程征
--  发布时间:2005-6-25 13:17:13
 
-- 
蔡新论族谱
 
 
 
陈国强
  
 
 
  蔡新字次明,号葛山,漳浦县城郊下布村人。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生,嘉庆四十年(1799年)逝世。一生度过93年岁月,在乾隆元年考中进士,担任过“四库全书”馆正总裁,全国会试及各省乡试主考官,荣获乾隆帝“盛世耆英”的匾额嘉奖。
  蔡新对地方史料甚为关切,也很重视对族谱的研究,在他的著作《家谱序》、《莆田白沙西坡蔡氏谱序》、《修谱纪疑》中均有记述,值得后人继承和探讨。
  
一、家谱的目的
  
 
 
  蔡新在《家谱序》中说:“家之有谱,所以辨尊卑,序昭穆,联族性,而重一本也……谱牒又废,虽至亲亦薄”。
  在这里,蔡新集中地说明了家族谱牒的重要作用,可以“辨尊卑,序昭穆,联族姓”。谱牒为地方史的补充,于此可见。
  社会是由人群所组成,在封建社会里,人群的继承关系,对弄清各地社会历史发展,有一定根据。族谱是汉族的创举,也是汉族的贡献。其他少数民族有的没有族谱,如台湾高山族(台湾现称“原住民”),他们是由朝廷或乡、村辨事员随便“赐姓”,故同族有不同姓,以致发生同族同姓结婚生子,后知道系同族而羞愧自杀的人间悲剧。现在,台湾也注意给他们修谱,尽管存在不少问题,但也说明族谱的重要性。
  蔡新又说:“家之有谱,犹国有之史以传信也”。即认为族谱可作为历史,地方为国家社会的基层单位,其发展的记述对地方史研究弥足重要。对族谱内容,蔡新又说:“名位显著者立之传,兼欧谱例也。其余世恩有录,祠墓有图,祭器、祭礼、祭田、羲租各有考,迁徙有稽,而以家规往训终焉”。
  从以上对谱牒内容的概述与描绘,使我们对家谱有个轮廓认识,即修好家谱,可为地方社会历史发展作补充,这是谱牒价值的所在。
  
二、漳浦蔡氏的由来
  
 
 
  蔡新在《莆田白河西坡蔡氏谱序》中说:蔡氏在福建为著名望族,“宋、明以来,在建阳者,多祖牧堂西山。在莆泉者,多祖忠惠。吾漳则祖蒙斋公,讳元鼎者为多。由蒙斋而上,在漳郡为武德将军,在漳浦、云霄为长眉公,皆自光州固始”。将建阳、莆泉、漳州三地祖先分别叙述。其中关于漳浦蔡氏,“乃断自吾身以上十二世直翁公,为西湖占籍初祖”。
  他还叙述漳浦西坡来历,“西坡,吾漳浦东南蔡氏里居也”。西坡一名,系蔡新家兄震仲的高祖父扑菴奄公,“来自西坡,贯始居此,因以名里”。故由震仲考证写出的《莆田白沙蔡氏族谱》认为漳浦蔡氏来自莆田濑溪。
  文中又说,自蔡扑菴以上诸世,皆在漳浦,由宋讫明,至嘉靖进士、南京户部主政蔡心来,为迁莆始祖,但谱牒无稽。
  关于族谱,多以崇奉历史上名人为祖先。如惠安白奇回族乡丁氏自说系出后代郭子仪及子郭暧,实则回族诞生于我国元明之交,唐代的郭子仪与他们毫无关系,后者姓郭,系自阿拉伯文末音译出,与郭子仪姓郭无关系,故族谱中追记古代多据传说,只宋以后,尤自明清之后的记载才较真实而已。
  故蔡新也持此态度,“久矣,其不知者,吾不能书也。为纪其可知者,而略其世次,子其为我叙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蔡新这个科学态度,值得后人赞扬与效法。
  蔡新在《家谱序》中说:“姓者必原于圣哲之苗裔,公侯之子孙。近者则扳援贵势,诬其祖以自取重宗绪之纷也”。“初,祖则断自直翁,据此迁也,图系以五世效苏氏之谱,而损益之也”。祖先“断自直翁,据始迁也”。也谨为参照而已。
  
三、对家谱疑处质疑
  
 
 
  蔡新在《修谱纪疑》中说:“蔡氏之谱,惟金鳌最著”。其谱始于宋咸淳辛未,一修于明洪武壬子,再修于宏治戊申,三修于万历丙戍”。蔡元先光州固始人”。至“唐仪凤间”蔡长眉“随陈将军政戍闽屯云霄,生蔡元鼎迁居蔡坑,“为宋理学名儒,元鼎以上,世次失传。故金鳌谱以元鼎为始祖,”“元鼎生二子,长诚立,次诚存。诚立生芹,为判度支。芹生固,为階州刺史。固生境,境生庄,为翰林侍读。庄生松,松生溥,溥生仁杰,为谏议大夫。仁杰生希稷,为兵部侍郎。希稷生逢甲,为采进士称使公,初著家谱者也。逢甲生自成,自正。自成生乙牛,自正赘金鳌,与族兄复吉偕因家焉。自元鼎至乙牛,世嫡相承,凡十三世居蔡坑”。
  再说蔡氏分派,《修谱纪疑》也提到:“元鼎孙,继分掌潮阳闢望庄,因家于潮传子震,为银青光禄大夫,会澄海南门蔡氏是也。曾孙精,分掌泉州吴店市庄,因家于泉,今吴店市蔡氏是也。震八世孙,元仲回居漳浦东埔,今石埕蔡氏是也”。
  关于有疑者,《修谱纪疑》载:有的谱牒纪乙牛之子遭害外逃,今纪漳浦西湖,以直翁就是乙牛之子。蔡新以此质疑:按金鳌谱乙牛如在蔡坑造大宅,砌石桥、石路、其必无迁居之志明矣。且直翁生至元戊寅。当贼变日,年方十六,果为乙牛之子,不宜在西湖,以此怀疑二者关系,这是个疑点,需待后人考证解决。
  蔡新对族谱的意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种意见,无疑是正确的。各地谱牒所载不一,值得怀疑。这种质疑的精神是可贵的。
  
--------------------------------------------------------------------------------
 
--  作者:程征
--  发布时间:2005-6-25 13:20:16
 
-- 
从郭氏族谱看惠安历史上汉回的交往
  
 
林瑞峰
  
 
 
  回族是惠安的主要少数民族。根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惠安县有少数民族33161人,以回族为多,有25633人。这些回族人口中,以郭氏回族占绝大部分。从其分布地域看,有三大地区;惠东南的东园镇及百崎回族乡,有11464人;惠西的黄塘镇,有1436人;惠北的山腰乡和后龙乡,有9783人。三个聚居地的郭氏回族,其族谱上记载的祖先入闽及入惠的时间也各异,从此却反映了历史上汉回交往的事实。
  
 
 
  三地区的回族,皆称其祖为唐代郭子仪。
  惠东南:以百崎为主,祖为郭子仪的第六子郭暖,其后裔迁居浙江杭州富阳县。元时有郭德广,授宣慰使之职,来泉督糈,居住在泉州。郭德广的孙子郭仲远,于明洪武九年(1376年)率妻、子来惠安,居于二十三都白崎铺(今百崎回族乡),安家创业,繁衍生息。
  惠北:以郭厝为主,始祖为郭子仪。但有两种说法:一种说开基郭厝的郭霖的十世祖郭射与开基白奇的郭泰(郭仲远)的六世祖郭礼是同胞兄弟;另一种说郭厝的祖先为郭子仪的第八子郭映,但此仅传说而已。根据第一种说法,其入闽始祖为郭质,从河南固始下来,“至侍郎恂公梁开平间(907~911年)挈赟质二子访问仙迹,因家仙游大蜚山下,邑治之北地名郭宅宫是也,……伯子赟公折居泉州高桂坊,仲子质公由大蜚迁碧溪之上旗山之下居焉”(《郭氏族谱》)。郭质的二十世孙郭延年,于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入惠,二十六世孙郭霖,于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开族郭厝。
  惠西:以前郭为主,祖为郭子仪的长子郭曜。据其族谱云:入闽始祖“嵩公,忠武公曾孙,曜公次子胤也。字惟大,官光禄大夫,配夫人吴氏,生三子,长贽、次赘,三贵。唐懿宗咸通间(860~873年),从闽部节度使王审知从弟银青光禄大夫摄福州长乐令王想,奉忠武公香火入闽,因家长乐芝山下,地名郭坑,子孙世居”。其入前郭的“始祖朏公,嵩公八世孙,字景初,又字复初,文学该贯,大宋元丰八年会试,名登龙榜,钦点士林,官内阁秘书丞”。(前郭《郭氏族谱》)在谱中又说明“余上年修仁里私谱,得汝祥公名亮禁约字,有回我祖由宋开基之句。……今欲修辑世系,而族谱久失,上世祖宗名号皆无可考,故以朏公为我前郭始祖云”。
  上引三段族谱的记载,三地区的郭氏族人,都称远祖为郭子仪,此为其共同点。我们从其宗祠的对联中也可看出。白奇宗祠:“祖汾阳,派富阳,族螺阳,三阳开泰;原晋水,分法水,聚奇水,万水朝宗。”郭厝宗祠:“系起汾阳世代源流由固始,支汾荻水故家文献壮莲山。”前郭宗祠:“派衍汾阳簪缨世代光门第,宗兴犀里蘋藻春秋展孝思。”
  不同点,即其入闽及入惠的时间各异。最早者,为黄塘前郭的郭氏族人,入闽祖为郭嵩,于公元860~873年间入闽;入前郭始祖为郭朏,于宋元丰八年(1085年)登第,则其入前郭应在1085年前了。其次者,为后龙郭厝郭氏族人,入闽祖郭质,于907~911年间入闽,至郭延年于1142年入惠,郭霖于1264年开族郭厝。其实,郭延年应是入郭厝之祖,自郭延年至郭霖,皆单丁过代,郭霖生有四子,遂开族繁衍。最迟者,为百崎郭氏族人。入闽祖郭德广,于元末入闽,居于泉州;至其孙郭仲远,公元1376年入居百崎。
  通过以上的比较,从时间及世系(即一百年四世或五世)看,前郭郭氏族人的世系较符合于历史及情理。但观三地的郭氏族人都承认为回族,故对此就不必展开讨论了。
   二
 
 
  从史料上看,前郭的郭氏回族,与汉族的关系最为密切。现在的郭氏回族,还自豪地宣称,其祖郭朏、郭郊,是宋代的进士。基于此,可以肯定地说,宋代的前郭郭氏族人,尚非回族。
  前郭的郭氏大宗祠里,有一副对联,颇为显赫:“一堂三进士,历代四朝官”。此“三进士”,其族谱的“历代科名”中有列出:“宋元丰进士官内阁秘书丞始祖讳朏公,宋崇宁进士官部郎始祖讳郊公,宋淳熙进士官工部员外郎先世祖讳洙公”。“四朝官”族谱中载有:初祖西周太原郡主虢叔,启祖唐汾阳王郭子仪,入闽始祖唐光禄大夫郭嵩,前郭始祖宋秘书丞郭朏,宋工部员外郎郭洙,明吏部郎中郭碧峰。
  族谱里较详细地介绍了“三进士”:“始祖朏公,嵩公八世孙,字景初,又字复初,文学该贯,大宋元丰八年会试,名登龙榜,钦点士林,官内阁秘书丞。郊公,朏公从弟也,大宋崇宁二年,学古有获,中式进士四十六名,点入部属。洙公,朏公曾孙也,沉潜经史,晦明无间,大宋淳熙十一年中式进士三十二名,官工部员外郎。”(前郭《郭氏族谱》)
  《惠安县志》的记载,也可互为印证。在“宋·进士”里,有:
  “元丰八年,郭朏,字景初,前郭人,问学该贯,仕止秘书丞,所著有《汾阳集》;崇宁三年,郭郊,朏从弟;淳熙十一年,郭洙,朏孙。”(明嘉靖《惠安县志》卷十二,选举)
  前郭郭氏族人自云宋代开基,又称郭朏为前郭祖,说明居于前郭非元丰八年。可以这样说,在郭朏之前,前郭就有郭氏族人了。由于族谱散失,就找较显赫的人为始祖,这也是修族谱的一个通病。在族谱中,很明确地说:“至朏公昆弟,发迹科名,曾孙洙公,亦登蕊榜,故当时论人物分都,邑中推以为首。今欲修辑世系,而族谱久失,上世祖宗名号皆无可考,故以朏公为我前郭始祖云”。
  郭朏为郭嵩的八世孙,郭嵩入闽为860~873年间,郭朏登第为1085年,郭郊登第为1103年,从时间上推之,郭嵩入闽距郭朏登第210年左右,每世大约23年,郭洙登第距郭朏登第99年,郭洙为郭朏的曾孙,每世大约25年。这些都与历史的发展相吻合。
  据此,宋代的前郭郭氏族人,纯属汉族无疑。况且,即使是处于时称东方第一大港的泉州所辖的惠安县,在宋代,也未有回族形成。前郭郭氏族人之成为回族,即是长期以来汉、回融化的结果。
   三
 
 
  黄塘前郭郭氏族人在入居前郭后,逐渐分居到邻近的村庄。他们奉郭碧峰为一世祖。郭碧峰乃郭洙的八世孙,系明朝人。《郭氏族谱》云:“碧峰公,讳承恩,生卒葬莫详。公系明洪武间之弟子员,补食廪饩,以岳家提拔,任南京宣教司,升吏部郎中。永乐时挈眷往南京,惟长子宗曜、次子硕颀守庐墓,其余子女俱随往焉。后诸子在京,亦诸受职,各自分支建族。前时谱志甚详,迨明季世,屡遭兵燹,族谱亦尽遗之,故今日仅闻父老流传,述其大略而已。”郭碧峰的后裔,分支于附近的许田、崎坑、下厝、后山、霞埔、田墘、仁里、上厅、前吴等处。在历史上,他们与百崎郭氏有来往,并逐渐融化。
  在《郭氏族谱》里,有这方面的记载:
  霞埔:十六世南场,出承白奇本宗。
  后厝:十六世坝公,出承白奇本宗。
  上厅:十六世南三、南四,俱承白奇本家。
  前吴:十六世南礼,出承白奇本宗。
  从族谱得知,郭碧峰为明洪武年间人,其生活于公元1368~1398年左右。以一百年四世计,其之第十六世,即1768~1798年左右,值清乾隆年间。从此,可以看出在清代,黄塘郭氏汉族与百崎郭氏回族有来往,认同宗,而且是比较密切的,这也为以后的两地郭氏族人往来,打下基础。
  逮至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百崎郭氏由于人口发展快,地少人多,有部分人就向外迁移,黄塘前郭一带的郭氏族人,在历史上与百崎郭氏族人有交往,正好是投靠的好去处。因此,就有一些百崎郭氏族人到黄塘前郭、许田投亲。而作为宗亲,也被收留下来,逐渐繁衍。(见惠安县人民政府文件惠政[85]309号:《关于恢复散居在东园、张坂、螺阳、黄塘乡郭姓群众成份的决定》)这些迁居黄塘的百崎郭氏族人,一方面因同姓的缘故,认本家的祖先有名望的人为己祖。一方面又把自己传统的东西保存下来,如对猪肉和猪油遵循着“生吃死不吃”的原则,逢年过节到百崎参加祭祀祖先的活动,给子女命名按百崎郭氏的字韵等等。
  另一方面,原有的前郭、许田的郭氏汉族,因同姓的缘故,且历史上有来往,并不视这些外来的人为异族,亲切地接纳了他们,共同生活,共同生产;几十年来的友好相处,似乎也分不清汉、回的差别。当1985年民政部门恢复这些从百崎迁来的郭氏族人为回族成份时,其余的郭氏族人并没有一种非汉族不妥的感觉,也要求为回族,接受了成为回族的事实,从心理上承受了作为回族的感情。
   四
  
 
 
  罗列了郭氏回族奉汉族郭子仪为祖的史实,虽然有一种在大汉族主义的包围圈中,少数民族为了自己的生存,采取托附于汉族名人贵胄的感觉;但从另一个侧面,却反映了少数民族接受汉族的文化,汉回同化的现象。同姓而非同民族的两支郭氏族人,历史上认亲互往、互相接纳,甚至郭氏回族认移居地的郭氏汉族的祖先为已祖先,而原居地的郭氏汉族却认移居来的郭氏回族为同宗,并愿意改变自己的民族成份,申请成为回族,同样也是汉回同化的一种具体表现。
  因此,从人们的心理状态看,往往朝有利于本民族生活、生存的方向去努力。基于此点,再看黄塘前郭郭氏族人之间的关系变化,对于郭氏回族奉郭子仪为祖,就不会感到奇怪了。留给我们思考的是:为何两个祖籍地相距那么远,一在南一在北的百崎、后龙两支郭氏回族,其均称同为一个祖先?
 
--------------------------------------------------------------------------------
 
--  作者:程征
--  发布时间:2005-6-25 13:59:52
 
-- 
从《颍川陈氏开漳族谱》看陈元光的籍贯家世
  ——兼谈如何利用族谱研究地方史
  
 
 
 
杨际平
  
 
 
  唐陈元光创置漳州,为开发闽南地区做出巨大贡献。而陈元光的籍贯、家世却因正史无征,闽、粤、豫地方史志记载迥异,至今仍为悬案。
  现存粤志最早记及陈元光者为明隆庆《潮阳县志》。该志卷一《建置沿革记》载:
  按潮州旧志载,唐仪凤间崖山贼陷潮阳,命闽帅陈元光讨之。元光伐木通道,大小百余战,俘
  首或万计,岭表以平。后潮人以其有功于潮,立庙于州城,名曰威惠,今废。
  此志虽未明言陈元光籍贯,但已明言陈元光受命于潮,立功于潮,立庙于潮。清乾隆《潮州府志》卷二九《人物·武功》更明确记载:“唐陈元光,揭阳人。父政,以武功隶广州扬威府。……仪风二年,崖山剧贼陈谦陷潮阳,潮州刺史常怀德檄光讨之”。清刘勋业修《揭阳县志》黄佐修《广东通志》亦称陈元光为揭阳人。
  现存闽志言及陈元光者多取光州固始说。如万历《闽书·君长志》即言“陈政自固始人闽”;万历《漳州府志》卷九《秩官》亦言“其先为河东人,后家于光州之固始,遂为固始人”。然而,编纂较早的嘉靖《龙溪县志》却不取光州固始说,而取河东说。
  现存豫志言及陈元光者多取光州说,如乾隆《光州志》卷五《忠义列传》即云:“陈元光,字廷炬,弋阳人”。但现存最早的光州固始县志——明嘉靖《固始县志》,以及后来的清乾隆《重修固始县志》却又只字不提陈元光及其先人。
  现存的《颍川陈氏开漳族谱》言陈元光之父陈政“世居河南光州固始县之浮光山”,又言陈政兄长陈敷、陈敏曾率军校五十八姓入闽。而比这更早的《白石丁氏古谱》却又言陈氏入闽后“乃募众民,得五十八姓,徙云霄地,听自垦田,共为声援”①。
  纵观以上诸说,我以为揭阳说有唐人张鹫的《朝野佥载》为佐证②。应该比较可信。陈政父子作为广州都督府的将领,长期受命戍闽,也符合情理(其时今漳州地区隶广州都督府)。河东说源于唐人林宝的《元和姓纂》卷三所说的“右鹰杨将军陈元光,河东人”。但从《元和姓纂》的体例看,这里说的也只是郡望而已,与籍贯不是一回事。
  光州固始说虽为明末清初以后的闽豫方志所取,但这些地方志都较晚出,实难令人确信。尽管如此,今人仍有力主光州固始说者,其根据就是《颍川陈氏开漳族谱》。从史源学角度看,明末清初以后的闽豫方志,对陈元光的记述,正源于《颖川陈氏开漳族谱》。因此,《颍川陈氏开漳族谱》的确切性与可信度,便成为问题的症结。
  一、从《颖川陈氏开漳族谱》所列陈氏先人籍贯看光州固始说不可信
  目前所见的《颍川陈氏开漳族谱》主要有三个版本:其一为民国四年陈有国总纂的南洋槟城缎罗申鸿文石印本(简称《有国谱》);其二是民国五年陈祯祥撰录本(简称《桢祥谱》,现藏厦门市图书馆古籍部);其三是福建云霄山美藏的手抄本(简称《山美谱》)。《祯祥谱》曾参考、抄录《有国谱》,《山美谱》则与前两谱大同小异。《祯祥谱》、《山美谱》均记颍川陈氏始祖为陈寔,十一传而至陈政。但其世系各不相同,《祯祥谱》为:寔→纪→群→泰→准→津→显逊→庆之→霸汉→果仁→克荆→政。《山美谱》则为:实→纪→群→浑→钦约→肃士→景文→庆之→霸汉→果仁→克荆→政。光绪廿九年陈有文编辑的《颖川陈氏族谱集成》(石兰堂石印本)也十一传,而其世系却是:寔→纪→群→泰→准→诉→颓→庆之→霸汉→果仁→克耕→政。
  下面就据政史考索以上诸陈的籍贯,作为本文的基础研究。
  《后汉书》卷六二《陈寔传记》:“陈寔,字仲弓,颍川许人也。……有六子,经、谌最贤”。纪“子群,为魏司空”。《三国志》卷廿二《陈群传》载:“陈群字长文,颍川许昌人也”,仕魏为司空,谥靖侯。子泰嗣。“泰字玄伯”,任尚书右仆射,“谥曰穆侯,子恂嗣。恂薨,无嗣。弟温绍封”。如果陈元光确为陈寔后人,那么,他的祖辈就是世居颍川许昌,而非光州固始。但《梁书》卷三二《陈庆之传》又记:“陈庆之,字子云,义兴山国人也。幼而随高祖。……从高祖东下平建邺,稍为主书。”如果陈元光果为陈庆之后人,那么他的籍贯并非颍川许昌,而是义兴山国。
  陈霸汉、陈果仁,正史无传。但《永乐大典》卷3133《陈果仁》引《豫章志》记:“隋司徒果仁,字世威,晋陵人。后汉太丘长寔十七世孙,累官至司徒,唐武德三年卒”。如果陈元光确为陈果仁曾孙,那么他就应该是晋陵人,而不是光州国始、颍川许昌,义兴山国人。
  《祯祥谱》记陈泰有再从兄弟陈矫与陈琳(《山美谱》无陈矫,而有陈琳,字孔璋)。陈琳,正史无传。但《三国志》卷廿一《王粲传》提到“广陵陈琳,字孔璋”。陈矫《三国志》卷廿二有传,记为“陈矫字季弼,广陵东阳人也”。
  《祯祥谱》记显逊有从兄弟显达(《山美谱》记显达为景文从兄弟)。《南史》卷四五《陈显达传》记;“陈显达,南彭城彭城人”。
  据《山美谱》,陈景文又有从兄弟頵(诉之子,陈泰曾孙)与侄伯之。此两人,正史也有传。《晋书》卷七一载;“陈頵字延思,陈国苦人也”。《梁书》卷二。《陈伯之传》记:“陈伯之,济阴睢陵人也”,后任江州刺史,子虎牙(《南史》避唐讳,改为武牙),死于魏。
  《祯祥谱》、《山美谱》皆记陈霸汉有三从兄弟霸先,为南陈的开国皇帝。《南史》卷九《陈本纪》记:陈高祖武皇帝讳霸先,字兴国,从字法生,吴兴长城下若里人。姓陈氏,其本甚微,自云汉太丘长寔之后也。寔玄孙晋太尉举。準生匡,匡生达。永嘉中南迁,为丞相掾,太子洗马,出为长城令,悦其山欢,遂家焉。……达生康,复为丞相掾,咸和中土断,故为长城人。康生盱眙太守英,英生尚书郎公弼,公弼生步央校尉鼎,鼎生散骑侍郎高,高生怀安令泳,泳生安成太守猛,猛生太常卿道巨,道巨生皇考文赞。
  如果陈元光果为陈霸汉四世孙,陈霸汉又果为陈霸先的三从兄弟,那么,陈元光乃祖也应是长城人,因为陈霸先定居长城已有十世。
  以上,我们据《颍川陈氏开漳族谱》提供的世系表,考察了陈寔以后,陈政、陈元光以前,于正史可考者的籍贯。其结论是;上述这些人与光州固始毫无瓜葛。明嘉靖《固始县志》与清乾隆《重修固始县志》也只字不提上述这些人。由此可见,陈元光籍贯光州固始说委实难以赁信。
  那么,陈元光籍贯光州固始之说又是从何而来的呢?笔者以为,此与王审知入闽后,“闽人称祖皆曰自光州因始来”有关。宋人郑樵与方大琮对于闽人称祖皆曰自光州固始,剖析颇详。方大琮《铁菴集》卷三二《跋叙长官迁莆事始》即云:
  曩见乡人凡诸姓志墓者佥曰自光州固始来,则从王氏入闽似矣。又见旧姓在王氏之前者,亦曰来自固始。诘其说,则日固始之来有二:唐光启中王审知兄弟自固始,诸同姓入闽,此光启之固始也;前此,晋永嘉乱,林、王、陈、郑、丘、黄、胡、何八姓入闽,亦自固始,此永嘉之固始也。非独莆也,凡闽人之说亦然。且闽之有长材秀民,旧矣。借日衣冠避地远来,岂必一处,而必曰固始哉?况永嘉距光启相望五百四十余年,而来自固始,前后吻合,心窃疑之。及观郑夹漈先生集,谓王绪举光、寿二州以附秦宗权,王潮兄弟以固始之众从之。后绪拔二州之众南走入闽。王审知因其众以定闽中,以桑梓故独优固始人。故闽人至今言氏族者皆云固始,以当审知之时尚固始人,其实非也。然后疑始释,知凡闽人所以牵合固始之由③。
  据方氏所论,北人迁闽主要有两批,第一批是永嘉乱后八姓之闽;第二批是随王审知兄弟入闽。其中并无陈政父子率五十八姓自光州固始入闽之说。随王绪、王审知入闽者,虽多为光、寿二州人,但也不必都是来自光州固始。永嘉乱后入闽者,更不必来自固始。郑樵、方大琮对于闽人称祖多称光州固始原因的分析,可谓一语中的。
  极为有趣的是,不仅《颍州陈氏开漳族谱》说陈政、陈元光来自光州固始,甚至连《白石丁氏古谱》也说,早在陈政、陈元光入闽之前,曾镇府与丁儒即已来自光州固始,镇守该地区,而后定居于漳州。如果说这是巧合,也实在巧得离奇。有的学者独疑《白石丁氏古谱》,而不疑《颍川陈氏开漳族谱》。笔者却以为,无论是曾镇府、丁儒,还是陈政、陈元光,都不是来自光州固始。只是因为王审知独优固始人,故曾镇府、丁儒、陈元光的后裔才自称来自光州固始。以后更相沿袭,遂为其族谱与某些地方史志所采用。
  二、《颍川陈氏开漳族谱》与云霄陈岱陈氏的“浮光世泽”匾
  论者或以云霄陈岱陈氏大宗和城关溪美陈氏祠堂世代悬挂的“浮光世泽”匾,作为陈元光籍贯光州固始的佐证。其实,此说也是玄乎其玄,并不足信。且不说光州固始之有浮光山乃属常识范围,因而不自光州固始来者,也不妨其高挂“浮光世泽”。今闽人门额书“颍川世泽”、“陇西李氏”、“江夏流芳”者大有人在,岂必皆来自颖川、陇西、江夏。就拿云霄山美手抄本《颍川陈氏开漳族谱》来说吧!就无法证明陈汤征确为陈元光后人,必定为固始人后裔。
  据《山美谱》,云霄陈岱陈氏的始迁祖为陈汤征。陈元光至陈汤征的世系为:
  嶽元光→珦→酆→泳→章甫(以上注记略)→嶽(字嵩伯,号□,谥英毅,会昌元年进士)→羽(字士凤,号西麓,谥忠顺,乾符二年进士)→夷行(字道周,号徽斋,谥严毅,乾化四年进士)→陶(字学潜,号柳州,登进士,官左仆射,任平章事)→重(一名童,号景山,举明经,宁州刺史)→云(字庆祥,号匡吾,谥正直,隐居不仕)→希亮(字期达,号我山,谥忠蹇,天圣五年进士)→恪(字尧钦,号顺轩,谥仁德,特奏进士,滑州推官→舜俞(字令举,号东湖,谥端庄,庆历进士)→禹议→汤征。
  上述世系中,许多人正史有传。《新唐志》卷一八一《陈夷行传》载:陈夷行,字周道。其先江左诸陈也,世客颍川,由进士第”。若陈汤征果为陈夷行后裔,那么,他就应该是江左诸陈之后,客居颍川,与光州固始无涉。
  《宋史》卷二九八《陈希亮传》载:“陈希亮,字公弼。其先京兆人,唐广明中,违难迁眉州青神之东山。希亮幼孤好学,年十六,将从师,其兄难之,使治钱息三十余万,希亮悉召取钱者,焚其券而去”。后官至太常少卿,“四子:忱,度中郎中;恪,滑州推官;恂,大理寿丞;慥,字季常……”《宋史》陈希亮本传所记之陈希亮生平简历,与《祯祥谱》雷同,与《山美谱》亦仅字、号不同而已。可见,陈氏族谱中之陈希亮,即《宋史》有传者。如果陈汤征果为陈希亮后裔,那么,其祖籍则为京兆,后迁四川眉州,与陈元光及光州固始根本无涉。
  《宋史》卷三三一《陈舜俞传》载:“舜俞,字令举,湖州乌程人。博学强记,举进士,又制科第一”。若陈汤征果为陈舜俞之孙,那么他就应该来自湖州乌程,与陈元光及光州固始亦无涉。
  据《祯祥谱》,陈汤征有从叔陈傅良,字君举,乾道中进士;陈希亮有侄尧叟,字唐夫;尧咨,字嘉谟;尧佐,字希元,谥文惠,官太子少师,生有十子,分河东即山西,后分四川。而《宋史》卷四三四《陈傅良传》却载:“陈傅良字君举,温州瑞安人”。《宋史》卷二八四《陈尧佐传》载:“陈尧佐,字希元,其先河朔人。高祖翔,为蜀新井令,因家焉,遂为阆州阆中人。……谥文惠”。若陈汤征果与陈尧佐同宗,那么,他的祖籍则为河朔,后迁阆中;或为温州瑞安人。
  陈章甫、陈羽、陈陶等,正史无传。但《元和姓纂》卷三记“太常博士陈章甫,江陵人”;《唐才子传》卷五记“陈羽,江东人,贞元八年,礼部侍郎陆贽下第二人登科”,《唐才子传》卷八记“陈陶,字嵩伯,鄱阳剑浦人,尝举进士”。此三人亦与光州、漳州无涉。
  前面,我们分别考察了陈氏族谱中陈元光至陈汤征若干人的籍贯,结果又不出所料,这些人与陈元光,与光州固始完全无涉。这一事实,无疑比云霄陈岱陈氏大宗的“浮光世泽”匾,只能说明陈岱陈氏自认为光州固始人,而不能证明其必来自光州固始,必为陈元光后裔。按时间推算,陈汤征迁陈岱在王审知入闽之后,此时陈岱陈氏祖述光州固始,本不足怪。退一步说,倘若陈岱(时称九门寨)陈氏先人果然随王审知入闽,那么陈汤征等也就不是陈元光后裔。
  论者曾引清修《光州志》陈酆、陈章甫、陈华传,证明“自唐迄明近千年中,元光后裔与祖籍地仍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其实,此类资料之价值也极可疑,亟须予以考证。如陈酆,《祯祥谱》说他“举明经,授宁远令,未上官,应朝廷之聘领州事而袭父爵”。《山美谱》说他天宝六年丁亥,年十七,举秀才”。《光州志》则说他于天宝六年任辰州宁远令,因见李林甫、杨国忠柄国,无意仕进,遂“访弋阳旧第,再新而居之数年”,后又应漳州民之请,回漳州领州事。以上诸说也颇难取据。如举秀才之说,实际上,开元天宝之时,秀才科早已停废。再如袭爵之说,陈元光生前无爵,又何袭之有?陈元光的封侯,乃是五代以后之事,时距陈元光,至少已有200年。再说,天宝六载,杨国忠则攀上杨贵妃关系不久,权位不显,陈酆又怎么会因见李林甫、杨国忠柄国而无意仕进?唐承隋制,地方长官及主要僚佐例不由当地人提任,唐廷又怎么会破例让陈酆回本州领州军?
  《光州志》记陈章甫建中初任庐州司理、吉州别驾、淮西督府参军。后得光州司马,代父为州团练。元和二年转京兆司田兼度支郎中,以父病,乞终光州。十二年,父卒,扶柩回漳。敬宗初复补光州司马,加团练使,后终老光州故里。此说疑点更多。其一,唐代职官,州郡无司理、司田,淮西亦无督府参军;其二,度支郎中为中唐后要职,常由宰臣、诸使或其他政府要员兼判,陈章甫以京兆僚佐兼度支郎中,颇难想象。其三,上州别驾从四品下,下州司马正六品下,陈章甫除非遭贬,不可能自吉州(上州)别驾转为光州(下州)司马;其四,其时团练使例由刺史兼任,陈章甫怎么可能以光州司马加团练使?其五,依《祯祥谱》“章甫为光州司马,仍复重营固姓旧第,示不忘本也。”那么,他又为什么不就地安葬其父,反而要扶柩回漳,然后自己“回”光州任职?陈章甫其人其事既有诸多疑点,又怎能用以论证陈元光籍贯光州固始,陈元光后人与光州一直保持密切联系。至于陈华,他乃明末人,距唐初近千年,用以论证陈元光的籍贯更是距离太远。
  三、利用族谱研究地方史志应取谨慎态度
  唐史家刘知凡曾经指出:“郡国之记,谱牒之书,务欲矜其州里,誇其氏族,读之者安得不练其得失、明其真伪乎”④。清史家章学诚也指出:“谱系之法,不掌于官,则家自为书,人自为说,子孙或过誉其父祖,是非或颇谬于国史,其不肖者流,或谬讬贤哲,或私鬻宗谱,以伪乱真,悠谬恍惚,不可胜言”⑤,章学诚又说;“私门谱牒,往往附会名贤,侈陈德业”,“自叙官阶封赠,讹谬甚多”⑥。
  事实也的确如此。从本文第一、二节,我们不难看出,《颍川陈氏开漳族谱》确实“附会”了许多“名贤”。而这些“名贤”的父祖、籍贯、后裔,大多与族谱世系对不上号。如陈寔,家世寒微,连《后汉书》作者都不知陈寔父祖为谁,而族谱又怎能得知其为冀州刺史仲翘、信都别驾引奇之后?《后汉书》载陈寔,颍川许人;陈蕃,汝南平舆人,祖父为河东太守。两人家世、籍贯不同,而《山美谱》却为何使之为兄弟?
  再如陈庆之、陈伯之,出身都较贫寒,父祖并不显,史书亦不载其世系,族谱又从何得知其为陈寔、陈群之后?
  又据《陈书》卷一《高祖纪》,陈康至陈霸先中隔八代。由此推论,陈庆之与陈景文亦必间隔好几代。既然这几代已无从查考,陈庆之本传亦未言有子名霸汉,记陈果仁的《豫章志》也不言陈果仁为陈霸汉之子,那么陈果仁以前之世系又从何得知?又有何根据?
  再说陈果仁,《祯样谱》、《山美谱》都说陈果仁为隋司徒,然查《隋书》纪、传,并无一字提及。可见,陈果仁必非隋司徒。《永乐大典》卷三一三三《陈字》引宋张舜民《画墁集》,说陈果仁为沈法兴之司徒,这倒却比较可信。
  《祯祥谱》、《山美谱》都说陈克耕是“唐开国元勋”,《饶平大巷陈氏族谱》卷二《渊源传略》更进一步说:陈克耕,隋末为义安丞,随唐太宗李世民击西河,又率精兵五万攻取霍邑与临汾郡,功成授中郎将。此类记载显然有悖于史实。唐开国元勋,史书皆有传,其中并无克耕其人。攻西河;攻霍邑,都只出动李渊嫡系部队,又何曾有陈克耕侧身其间?时河南乃王世充与李密势力范围,陈克耕又何能越过河南到山西?李渊入关后,殷开山、刘弘基以下都封郡、县公,陈克耕又为何只得中郎将?
  总而言之,《颍川陈氏开漳族谱》“颇谬于国史”者比比皆是,自相矛盾者亦俯拾即是。刘知几,章学诚等所说的谱牒通病,同时切中《颍川陈氏开漳族谱》要害。
  我们这么说,绝非要全盘否定族谱之史料价值,而是要去伪存真,更好地利用族谱。我们知道,族谱与地方志,对于地方史的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有的地区,有的时期的地方史离开了族谱几乎无法下笔)。但我们也应正视族谱的通病及其对地方史志的影响。在应用族谱时,应辨别真伪。实际上,任何族谱,其“附会名贤,侈陈德业”部分,与客观叙述宗族繁衍分派部分都不难分辨。一般族谱,始迁祖以前(特别是其远祖),率多“附会名贤,侈谈德业”,几乎毫无价值;近世部分,多数比较真实可信。这部分族谱经整理核实后,不仅可供港台同胞、海外华人寻根访祖,而且还可以借以研究社会结构、人口流动、以及民俗诸问题,其史料价值自不可轻视。就以《山美谱》为例来说吧!该谱自陈舜俞以上,多为见于史籍的名人,大多数还是高官、名士。至于宗族的繁衍分派,完全付之阙如。其不足信,显而易见。该谱自陈岱开基始祖陈汤征以下,情况就完全不同,高官显爵大为减少,布衣平民显著增加。自山美始祖陈伯颜以下十六世(一百五十余人)更无一人仕宦。叙宗族繁衍分派,极为具体,如记陈汤征孙景雍,分派□溪南等处;景备,分派南靖、龙岩;景肃,分派陈岱、溪尾等处。记陈伯颜五世孙成德“住陈岐岭”;成绎,“移居潮州官塘铁铺住”。甚至连名字都显得很平凡,如名福孙、安保、得保、一郎、二郎、长铁、陈牛、陈马等。这部分族谱自然比较可信。
  还有一些族谱,除谱系等外,还附录了族田、祠田、分家时的财产分割,以及祭祖办法等等,其史料价值又自然更胜一筹。
  注释:
  ①《白石丁氏古谱》于明清之际就多被引用,可见其成书(或修谱)较早。
  ②张鹫《朝野佥载》记有“岭南首领陈元光设客”事。张鹫的生活年代与陈元光相近,且到过岭南。详论见谢重光《<龙湖集〉的真伪与陈元光的家世和生平》(《福建论坛》1989年第5期)。
  ③陈汝咸《漳浦县志》卷一九《杂志·丛谭》亦采郑樵之说,力陈“闽人皆称光州固始之妄”。
  ④《史通》卷五《内篇·采撰》。
  ⑤《文史通义》卷六、卷七。
  ⑥《文史通义》卷六、卷七。
 
--------------------------------------------------------------------------------
 
--  作者:程征
--  发布时间:2005-6-25 14:02:37
 
-- 
宁化石壁客家祖地与下祠《张氏重修族谱》
 
 
 
厦门大学研究生院 陈国强
 
 
  宁化县位于福建西部。西部武夷山有个缺口,据说当中原移民向南迁徙时,从缺口处的东华山白水顶向东眺望宁化西部盆地即为石壁,古称玉屏、石壁。在现代政区上包括禾口乡和济村乡南部、淮土乡和方田乡的部分。地域辽阔,达二百多平方公里。禾口乡已在1993年10月改为石壁镇,石碧村刚好位于古代石壁的中部。中原南迁移民在此繁衍生息,战胜当地的闽越族后代,称为客家人,实为汉民族中之一支派。
  我在1970年至1972年,下放在宁化县河龙的高阳,与当地客家人度过二年岁月。1993年冬,又与石奕龙副教授带研究生,在石碧村作社区调查,最后与刘善群主编《宁化石壁客家祖地》一书(待刊)。1995年3月,我再次到石碧村调查客家个案,有机会再次到“张氏家庙”下祠,读到《张氏重修族谱》,现介绍其中几个片段,以飨读者。
  
《张氏重修族谱》已重修14次
  
 
 
  《张氏重修族谱》自明清民国以来,已重修14次,第14次正在印刷中。按时代前后为:
  明洪武十年丁已首修;明景泰三年壬申岁二修;明崇祯四年辛未岁三修;清康熙四十四年乙酉岁四修;清乾隆七年五修;清嘉庆戊午岁六修;清道光乙酉岁七修;清道光庚戌岁八修;清同治戊辰岁九修;清光绪壬辰岁十修;民国三年甲寅岁十一修;民国二十六年丁丑岁十二修;公元1989年己已岁十三修。由于祝融大火,1993年又重修(十四修)付印中,仍由三十三世裔孙、宁化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恩庭负责。
  按石碧建有“客家公祠”,祠前有碑亭,在绿色大理石碑上,记有:“据查证,流迁石壁的姓氏,有管、钟、邓、巫、罗、赖、李、陈、雷、丘、伍、杨、温、欧阳、伊、刘、唐、施、夏、黄、贝、洪、何、吴、孙、曾、蓝、范、廖、谢、郑、邬、薛、张、黎、江、官、蔡、阮、高、滕、萧、魏、王、卢、傅、方、阴、纪、汪、池、徐、熊、万、丁、沈、易、侯、杜、上官、湛、梁、郭、柳、邹、甘、周、马、潘、汤、曹、姚、林、戴、彭、贺、叶、龙、童、谬、刁、程、俞、余、姜、毛、朱、涂、饶、翁、胡、游、阙、白、袁、詹、严、龚、卜、古、房、幸、许等。”共103个姓氏。
  石壁镇(原禾口乡)据1990年7月1日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共有6951户、32376人(内男16467人,女15809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37.8人。
  石碧村在1990年有497户、2331人(内男1184人,女1147人),性别比(女=100)为103.239。在石碧村中,现在居民以张姓居多,其他刘(3户)、傅(3户)、管(2户)、李、朱、雷(各1户)等姓。在康熙年间,为了通婚方便,张氏曾分为上祠与下祠,均称“张氏家庙”。上祠在村内北部,祠内正龛奉祀宗始祖张宝诚及二、三、四、五世祖神主,左侧祀六世祖张友庆及七、八世祖神主,右侧祀六世祖张友明及七、八世神主。下祠在村内东北部,祠内正龛奉祀十五世祖张茂甫及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世祖神主,左右两侧系祀联宗睦族神主,左侧神龛祀十五世祖张原甫、良甫及十六、十七世祖神主,右侧神龛祀十五世祖张坚甫及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世祖神主。
  
张氏由来与清河郡、“百忍堂”源流
  
 
 
  据族谱首篇《张氏姓氏之由来,与清河郡百忍堂源流之梗概刍言》记载:
  张氏由来,系因“黄帝征讨蚩尤,战于涿鹿,尤凭妖术布雾,遮蔽迷惑,帝失方向,因作指南车,以定方位,更将色旗分定八方,俾作攻守部署。尤不敢出,惟以妖雾为幕,隐埋伺机袭帝,出没无常,隐患不测。时黄帝五子挥,随父出征,辗转思维,苦无解除父忧之策,夜间偶见星光窜出,其白光闪灼,形似半月点线,乃模其型,造为弓矢弹丸,进献于帝,旋命逢雾射击,蚩尤被迫窜入海中,尤乱遂平。帝嘉其功,因将弧之意,赐姓曰张,命名为挥,封于豫,为张姓始祖。从此张氏家族之源流,既远且长。”
  清河郡源流是:“因张良之孙张典,在汉文帝时,官拜清河太守,旋定居于此处,倚畀张良一脉以下数代盛名,其所有张姓族人,均纷纷迁徙于清河,积渐而聚,由聚转而庞大。”以上便是张姓清河郡望的由来。
  而“百忍堂”的由来:“唐开元二十四年,中书令张九龄,自一世祖子房公以下迄二十七世祖弦愈,据《旧唐书》所载,公尝侨南海,生九龄。母梦九鹤盘天而下,故名生四子:九龄、九皋、九泉、九宾,九龄其长也。……相传九龄公以下,九世未分家,当时传播其声誉佳话,无不脍炙人口。唐玄宗召见九龄,垂询其卿有何术?竟能有此治家方法。九龄公并未答奏,仅索纸笔连书百个“忍”字以呈进。上展观后,大笑夸奖,原来卿家竟有如此海量气度,询朕之社稷臣也。因封其第为‘百忍堂’。”
  
“土堡”与“土楼”
  
 
 
  《张氏重修族谱》内有《土堡》一文记载:“吾乡土堡,先世未有。始自顺治八年族贤国维公讳一柱者,纠集伯叔捐赀买三房正儒之田,方广七十余丈,乃平地筑墙……,南北角设两耳俗名铳角,堡内架屋二十四植,每植三层,高出墙屋,历年既久,屋遂颓靡。雍正间陆续拆废,仅存二植与城墙而已。至乾隆七年倾圮特甚,幸族贤忠爱、忠哲、良盛、良三偈首修葺,稍全本来局面。凡设土堡,是防不测,如康熙甲寅、乙丑间,山寇蜂起,丙辰长间侵害吾乡,房舍尽为灰烬,千百子妇,是赖土堡幸存。”
  在《小塅土楼记》一文,也载:“土楼曷为而建乎?因世乱也。咸丰七年,西匪窜扰,淫掳焚杀,男妇无处逃避,备受极苦,合族协力,共议建之也,但地宜广,未免有求于伯叔,得……,于是鸠工庀材,同心协力,经年告成,屡避贼害。众相庆曰:土楼之可恃乎?后之英俊,宜览此而体前人缔造之难,时加修葺,勿致颓废可耳。”
  观此,则土堡、土楼均为后代因防避盗贼而设,其非客家早期文化之特征,明矣。
  
张氏的世系
  
 
 
  “一世张良,二十七世张弦愈,二十八世张九龄,二十九世张极,三十世张藏器,三十一世张敦庆,三十二世张景重,三十三世张焴……三十七世张祖端,始迁汀州宁化石碧乡,三十八世张仲祥,三十九世张邦钦,四十世张宾国,四十一世张杨德,四十二张世化龙居于宁化石碧,张化孙迁上杭,张化凤迁福州。”以上为张氏下祠《张氏重修族谱》所载部分世系。
  根据广东省梅县油印本内《张氏合谱宗源》所载:“一世张挥,二世张昧,三世张台骆,四世张伊源,五世张侯,六世张立方,七世张坤,八世张敦吾,九世张效,十世张重熙,十一世张吴光,十二世张天杰,十三世张钦若,十四世张榆,十五世张临,十六世张宜,十七世张阳飞,十八世张安,十九世张考,二十世张承,二一世张喾,二二世张琦,二三世张希,二四世张燧,二五世张秦,二六世张还,二七世张纯,二八世张质,二九世张康,三十世张启,三一世张立,三二世张瑰,三三世张秩,三四张庖,三五世张颢,三六世张洙,三七世张逸,三八世张都,三九世张助,四十世张须,四一世张圆,四二世张萧,四三世张昶,四四世张浚,四五世张惠,四六世张谊,四七世张稳,四八世张元,四九世张正,五十世张炳,五一世张辰,五二世张本,五三世张灼,五四世张袞,五五世张灵,五六世张宏,五七世张道,五八世张仲,五九世张逸,六十世张伯谦,六一世张信明,六二世张实德,六三世张禹臣,六四世张元驭,六五世张颐,六六世张元叔,六七世张奉义,六八世张高陵,六九世张宣武,七十世张侯,七一世张老,七二世张君巫,七三世张趯,七四世张骼,七五世张进明,七六世张明谈,七七世张柳朔,七八世张开地,七九世张平,八十世张良。”自八十世张良起,又计算为第一世,如《张氏重修族谱》所述。又从八十世张良后,为:
  “八十世张良,八一世张不疑,八二世张典,八三世张默,八四世张金,八五世张万雅,八六世张嵩,八七世张壮,八八世张胤,八九世张皓,九十世张宇,九一世张果,九二世张孟成,九三世张平,九四世张华,九五世张韪,九六世张轩,九七世张次恭,九八世张甫之,九九世张宏简,一百世张纶,一O一世张隆,一O二世张犯,一O三世张俊,一O四世张守礼,一O五世张君政(即第二六世)。”
  张君政生六子,长子虔为惟立祖,次子胄为化孙祖,另为子卿、子冲、子謩、子猷。据下祠张清恭先生介绍:子虔为下祠所奉祖先,子胄为上祠所奉祖先。
  张清恭先生还介绍:一O六世(第二七世)为张子虔,一O七世张宏显,一O八世张志诚,一O九世张天常,一一O世张中岳,一一一世张春元,一一二世张伯珪,一一三世张惟立,一一四世张龙、一一五世张笃实,一一六世张从心,一一七世张日癸,一一八世张明翁,一一九世张以允,一二O世张乐天,一二一世张为贵,一二二世张问达(仕俊),另张化孙初居宁化县石壁里,后迁上杭县之官店前上吉街(1175~1267年),为上杭县张氏客家始祖。一二三世张奭,一二四世张安卿,一二五世张九公,一二六世张十郎,一二七世张茂甫(自张惟立起为第十五世)、原甫、良甫、六甫、坚甫、绰恩、十六世张文受、文焕、文旻、文田、文汉、天郎,十七世张子禧、子水、子受、子祥、子赘、子阵、子金、七八,十八世张世贤、道郎、启佑,十九世张志青、福兴、房峰,十九世张福兴、彦峰,二十世张得凤,二十一世张应秋、应满、应宗。以上神主供奉于下祠祠堂的中龛和左右两侧龛。
  
“张氏家庙”下祠的对联
  
 
 
  在大门外联:“集思广益,一德一心,建设四化;综合众志,群策群力,振兴中华。”“登上初阶,趋向团结,促进繁荣社会;策划新猷,安定步骤,追踪盛世富强。”
  正座的屏基柱联:“追溯远祖巍峨功德,施展近代骥足途程。”
  正厅栋柱联:“光天化日,汰奢从约,忻逢谱牒重修整;清风明月,因陋就简,庆幸祖祠换新装。”
  宪柱对联:“茂盛繁衍,枝琼叶玉钟浩气;甫升旭日,彩映云天蕴辉煌。”“荐馨香,崇祖德,聊尽裔嗣微意;陈繁藻,奉心情,虔当祀祭牺牲。”
  角柱对联:“霁月光风,五族连系大团结;文明亲善,两制共和一条心。”“百忍图闻传美誉;千秋金鉴衍琼枝。”“曙光扫阴霪,重沾开放施廉政;黎明辉阳气,体现改革展新猷。”
  下厅舞台柱联及旁柱对联:“歪风仁风,权假优伶演述作借镜;美俗陋俗,且凭舞台宣达以传真。”“奉祖先祀典而存敬;为艺术驰驱以达真。”“划时代业务,端赖俊杰开创举;新事物登场;须凭科艺以形成。”“怡情管弦,演奏迎洽众望;悦耳琴瑟,佐舞招来群英。”
  
旅台宗亲踊跃支持修谱
  
 
 
  族谱中有《旅台亲人国志、国禾、恩茜、恩伙、恩昌、恩沛、清南、清华等族哲传略》提到:“曩者吾族旅台定居亲人:国志、国禾、恩茜、恩伙、恩昌、恩沛、清南、清华等族哲,先后联袂旅游台湾,因鉴于该地风土民情,工农科技等行业,蓬勃发展,超进迅速;且气候温热适应,生活条件甚佳,故毅然定居于该处。当是时也,几位类皆英俊不羁,聪颖超脱,气度豪爽,应变机能,竟在不久之间,各皆步上富裕途径,次第成家立业矣。至其关怀祖国家乡之心,原属生平素志,虽是远隔海峡,而每届忆念家乡亲人,辄望洋而兴叹!然寓台亲人之间,亦有竞走商场以及执教诱导后学者,类皆各有生活环境所趋向,影响其返回家乡探亲之愿望,以是心愿背驰,只好伫立遥视,默有关怀心理而已。现逢盛世熏陶,社会日趋繁荣,复占改革开放,廉政频施,两岸亲善融洽,是以关于台、港侨胞,每年均分批先后返回家乡探望亲人,相互慰贴。至于上述数人中,各皆回到家乡探望过者,近目睹家乡祖祠谱牒年久失修,间有湮没失考,族众着手重订,适逢其会,渠等即殷殷敦促鼓励兹事,并蒙襄赞经济,踊跃辅助,不惜重金,慷慨解囊捐献人民币统共达一万八千七百五十元(其每人具体数额,已公布并附录于乐助题名项目内),解除困难赖以促成其事,顿使存者乐,殁者安,苟非其爱国爱家之热忱,安能出此豪爽之义举乎?谱局同人谨撰。”
  据张清恭先生介绍:石碧有不少人到台湾,如1948年,国民党一一四师即在石碧村招募军士到台湾。希望这些台胞,能回乡看看新建的客家祖地“客家公祠”;今年11月,将在石碧村庆祝“客家公祠”落成典礼。
  
--------------------------------------------------------------------------------
 
--  作者:程征
--  发布时间:2005-6-25 14:04:50
 
-- 
在朱熹故乡寻旧
  
 
侯景添
  
 
 
  尤溪城关三角埕街心花坛上,矗立着一尊古铜色大型人物塑像,头顶方巾,身着宋代儒服,背靠东南,面向西北。手握书卷,显现出诲人不倦的学者风度;体前倾,目下视,似在体察民情。他,就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我国古代继孔孟之后的一代宗师——朱熹。
  尤溪,朱熹的诞生地。这座被誉为“闽中明珠”的名地以其特有的风姿展现于世。游人、学者、书画名家纷纷慕名而来,寻访朱子遗迹,研讨理学学说;国内外朱子后裔,不远万里而来,到此拜谒祖先故里。
  1987年12月,回乡探亲的台湾尤籍人员曾经瞻仰朱熹遗像和文物古迹。
  1988年4月,美国客人、港澳同胞,以及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二百多人,齐集尤溪,参加朱熹塑像揭幕典礼。
  1989年,台湾尤籍人员程祥和到南溪书院参观,捐资修复“观书第”。
  1990年,台湾尤籍朱子后裔朱希屏回乡谒祖,捐资修复“观书第”。
  1992年7月,韩国汉城大学教授,原韩国政务院副总理赵淳来尤溪考察朱熹遗址,题词:“茅栋一朝成,居然我泉石。”
  1992年,以韩国新安朱氏中央宗亲会长、玄松文化财团理事会朱昌均为团长的“1992年度世界朱子后裔恳亲团”一行22人,来尤溪南溪书院拜谒先祖朱熹诞生地。
  尤溪南门外的文公桥,是一座石拱大桥。桥面铺着石板,石栏石柱有石雕,十分古朴典雅。这里古时是南门外青印桥,原是石墩木屋桥,当年朱熹曾亲书“溪山第一”四个字,立匾挂在桥屋上。青印桥与玉带门外的玉溪桥,合有“虹桥冷月”之美称,是尤溪十景之一。朱熹有诗云:
     独抱瑶琴过玉溪,琅然清夜月明时。
  只今已是无心久,却怕山前荷篑知。
  
 
 
  青印桥多次遭受火烧水冲,几经重建。1976年建为铁索桥;1993年又改建成如今的石拱大桥,并名其桥为文公桥,以纪念朱熹。
  过文公桥,沿水南旧街西行一里多路,便来到了南溪书院。这座书院原是城南郑义斋别墅。朱熹父亲朱松当尤溪县尉,任满后馆寓于此,宋建炎四年(1130)农历九月十五日午时,朱熹就诞生在这儿。朱熹死后37年(1237),县令李修捐资在这里修祠,合祀朱熹父子。至1253年,理宗赐额御题:“南溪书院”,悬挂在书院大门上方。而后,书院历代不断扩修,逐渐形成规模宏大,楼亭坊表群集的建筑群。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御题“文山毓哲”匾额,悬挂在书院尊道堂上。可惜,1958年7月一场大火,烧毁部分建筑,再经“文革”浩劫,书院复遭破坏,而今仅存“半亩方塘”。
  如今人们看到的不是南溪书院,而是南溪书院右偏的开山书院。这是嘉庆十六年知县刘俊哲所建,历代多有修葺。书院上下两堂,上为正厅,中为讲室,下为大门。尤溪县博物馆设立在书院内。跨进大门,越过小庭院便到中堂。从这里的《朱熹遗址复原工程规划》模型图,可以想见当年南溪书院建筑群的宏伟大观,寻迹其故址所在。正厅已辟为展览大厅。厅中央立朱熹塑像,像前置放人们敬献的花篮。正面壁上张挂朱熹亲书对联:“存忠孝心、行仁义事;读圣贤书,立修斋志。”两侧是朱熹手书“四个之本”:“读书起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雕刻精美,笔力苍劲,是古代书法的珍品。东厢房辟为“朱文公圣迹彩塑馆”,展出的17组彩塑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朱子的生平事迹。西厢房展出名人书画,其中有彭冲副委员长题词“鉴古创新”,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彭炎题词“闽中明珠”,以及艺术大师刘海粟题诗“重解经书学轶伦,诗明如话境深沉。尤溪风月无古今,学海扬帆有后人。”等。
  南溪书院背靠公山,面溪遥对城北文山。公山顶上毓秀峰,山形秀峭。登山顶观之,左右两峰拱合,如八字形,中阜如厶相接,点画分明,形同“公”字;文山在城北五里许,峰峦起伏,高耸云霄,远远望去,点画天成,宛如“文”字。据讲解员介绍,相传朱子未生时,文山公山都草木繁翳,到了朱熹出生之日,两山同时被野火焚烧,山形毕露,俨若“文公”二字。朱熹父亲朱松高兴地说:“此喜火,祥兆也。”就替他的儿子取名“熹”。世人也以“文”“公”名二山。朱熹死后八年,即嘉定元年(1208),帝诏赐谥“文”,世称“文公”,与山契合。明朝提学罗璟有诗云:
     文山隔水公山对,书院宏开不偶然。
  人杰地灵终契合,要思朱子未生前。
  
 
 
  清朝通判杨毓建也有诗:
     伟大经地岂易名,燎原野烧势纵横。
  天开万古文明远,故倩山灵妙写生。
  
 
 
  动人的传说,发人遐思!
  踏进沈郎樟公园大门,迎面就是两株高约30米的参天大樟。传说这两株古樟是朱文公手栽。尤溪别称沈溪,朱子乳名沈郎,后人就称他种植的樟树为沈郎樟。树干粗10米许,四五人合抱不成围。树四周为草坪,立有许多碑刻,此为县文化单位学者名家的题词勒石,用以纪念朱子。公园边有一圆拱小门。出拱门,只见“一水盈盈,涵空倒照”,这便是“半亩方塘”。塘西侧,是近年修复的“观书第”。方塘边立一碑,刻朱熹《话水亭观书》诗: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相传朱熹经常在活水亭攻读不倦,于是便有了这观书有感的诗作。那么活水亭在哪儿?
  据方志载,活水亭有二处,“一在南溪半亩塘上,弘治间,知县方溥建,即朱文公观书处也。一在公山侧,乾隆己已,邑令赵其偀重建。”方溥为半亩塘扩大浚深,曰“活水”;建亭于塘上,通以石桥,桥上之亭,以“活水”名。南溪书院被焚后,方塘仅存其半,塘上的活水亭已不复存在,今遗公山活水亭。
  沿水南旧街东趋,见一碑坊上刻“溯源处”。这是清乾隆年间五十都贡生张禹桂兄弟捐资重修活水亭时修建的石门,正面题刻描红醒目,背面刻有“渠清如许”四个大宇,焕然大观。越石门,出桥洞,闻水声,见一亭翼然。泉水从亭下石槽流出,注入石池,哗哗作响。亭呈四角形,石木结构,斗拱飞檐。亭内有碑,刻“活水亭”。这是1987年县政府拨款重建的。传说朱子《活水亭观书》诗作于此处,不过今天要在这座活水亭看“半亩方塘”的“天光云影”,似乎已不容易了。
  尤溪宾馆,地处城关中心广场旁。这里花木争妍,绿草如茵,原是朱松任尤溪县尉的治所。当时池痕漾碧,绿柳垂荫,四境十分清雅。朱松知道自己性情急躁,怕危害政务,就取古人佩韦(一种柔软的皮革)之意名其室为“韦斋”。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朱熹四十二岁时,专程回尤溪瞻仰遗址,亲书“韦斋旧治”四字,以资纪念。当时知县石为之刻石立碑。后来碑毁,到民国十四年(1926),里人才在原址重新刻立。“文革”期间碑刻又被湮埋,后经发掘修葺,仍竖立在原址上。其碑长约2米,宽0.7米,碑中每字长0.46米,宽0.36米。书法刚健,遒劲有力。清乾隆年间知县焦长发有泳古抒怀诗:
     惭愧风尘吏,闽山捧檄来。
  衙斋环翠霭,林树覆苍苔。
  为政心长切,高吟兴未衰。
  佩韦人不见,怀古一徘徊。
  
 
 
  寻访朱子遗址,还有城南莲花峰的天湖。这是一个山顶平湖,方圆不过百余平方,但“水色绀碧,亢旱不竭,不知泉脉所自”。湖光山色,相互辉映,别有情趣。朱文公曾两次游天湖。一是立春大雪后,留有《立春大雪游天湖》诗一首,一是乾道四年(1163)重九日邀友人同游亦有诗。其诗云:
     去岁潇湘重九时,满城寒雨客思归。
  故山此日还佳节,黄菊清樽更晚辉。
  短发无多休落帽,长风不断且吹衣。
  相看下视人寰小,祇合从今老翠微。
  
 
 
  今日沿着迤逦山路,攀登莲花峰游天湖,仍可领略“长风不断且吹衣”的佳境。最后让笔者用刘海粟大师的题词:“尤溪风月无古今,学海扬帆有后人。”之句以殿此文。
  
--------------------------------------------------------------------------------
 
--  作者:程征
--  发布时间:2005-7-3 16:25:23
 
-- 
奋发图强的青少年时代
      武进市湖塘镇古方村,是个李姓聚居的村落。据《李氏宗谱》记裁,武进李氏第一世文徽,号琴轩,唐中和四年(884年)甲辰进士,常州晋陵丞,迁居古方村的始祖,是二十世李丕显。至三十五世家学增,家境中落,在衙门设在镇江的常镇道尹沈敦兰处做“家人”(仆役)。李学增忠勤耿介,深得主人赏识和器重。清光绪八年(1882年),沈敦兰告老辞官,择定淮安作为优游林下的寄居地。李学增也跟随主人到了淮安,并聚淮安程氏为后妻。
    李公朴谱名永祥,字晋祥,是李学增的第四个儿子,光绪二十八年十月二十七日(1902年11月26日)为程氏所生。他少年初通文字后,认为“富贵荣华,隆盛康祥”等都是封建词汇,于是他把三哥永康改名为“公愚”,把自己的名字永祥改为“公朴”,自取号“朴如”。朴者仆也,用富有时代意义的名字展示抱负、志向,是李公朴从小就有的思想。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难当头,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给自己女儿取名“国男”,男与难谐音,希望女儿长大之后像男儿那样效命国家;又给儿子取名“国友”,友与忧谐音,要儿子为国担忧,希望子女牢记国家多难多忧之秋。李公朴从小立志要公朴一样,终生为人怕甘苦操劳。据村上老人回忆,李公朴小时候是村上有名的“孩子王”,天真顽皮。翻墙越沟,爬树嬉水,具有天生的组织能力,村上的孩子整天跟着他溜转。
    李公朴的父母早亡,家境贫寒,从小由他的三哥李公愚抚养,8岁始读私塾。13岁时,李公朴离开私塾,随三哥在镇江合兴盛五洋商店当徒工。头二年,每月只得“月规钱”两角,最后一年,每月才有一块钱收入,给老板跑腿、做饭、扫地、倒马桶。李公朴经历了社会底层生活,广泛接触了各行各业劳动人民,初步接受了一些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学徒期间,李公朴结识了一批爱国青年,常相议论国家大事,对鸦片战争、甲午之役、戊戌变法、武昌起义等近历史事件尤感兴趣。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他受爱国主义思想激励,在镇江组织爱国团体,参加红五月抵制日货运动。一日深夜,奸商与官府勾结,把日货商标换成国货商标冒充国货,公朴发现后义愤填膺,在报刊上以“长啸”的笔名进行揭发。老板气急败坏,解雇了李公朴,并恶狠狠地把他的铺盖丢出门外,说:“你去长啸吧,我要让你长哭!”李公朴一面卷着铺盖,一面朗诵着他从旧诗书中学来的诗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日来相照。”并大声对老板说:“长哭的不是我,而是爷爷他们,我一定要笑,就是要长笑!”李公朴放声大笑,扬长而去,时年17岁。三年半的学徒生涯,在他幼嫩的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李公朴失业之后,三哥的家境更为艰难。他渴求知识,考入镇江润州中学。冬天,没有棉衣,他早晨跑步到学校上课;中午带点冷饭用热水泡泡罗卜干下饭。他早起晚睡,从不缺课。有一天深夜,三哥见他使劲地掐自己的大腿,显然他看书已十分疲倦了,在用古人“悬梁刺股”的办法激励自己,很是感动。他对三哥说:“我们虽家境贫寒,但学业上不能贫乏,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边苦作舟,我一天要当十天过啊!”在润州中学,李公朴的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润州中学毕业后,李公朴考入武昌文华大学附中。这是一所美国教会学校,由于校医无理虐待学生,引起同学的公愤,酿成学潮,校方开除了100多名学生。李公朴是学生代表,也是开除名单之列。尔后,李公朴辗转到上海沪江大学附中,不久升入沪江大学。沪江大学也是一所教会学校,学费昂贵,他一面在图书馆工作,一面坚持学业。
    1925年5月15日,日本资本家枪杀了日商纱厂工人顾正红。这一事件激怒了上海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5月30日,3000多名学生组成几十个演讲队,愤怒谴责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在南京路遭到帝国主义巡捕的残酷镇压。在这惨案引发的五卅运动中,李公朴积极参加学生的罢课、游行和演讲,代表沪江大学参加上海学联,并任工人科长,同时加入国民党。有一次,他和几个同学在小西门散发传单,军阀孙传芳的警察赶来捉人,他机智地躲进厕所,逃过了敌人的魔爪。他经常带领同学在沪宁线一带活动,爱国立场坚定,观点鲜明,谈笑风生,妙语联珠,在青年学生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经过五卅运动的洗炼,李公朴认识到,赤手空拳决不能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军阀互相勾结的黑暗统治。此时,广州革命政府经过两次东征,统一广东全省;广西李宗仁等也表示接受国民政府领导。广东革命形势 发展和两广的统一,为武装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创造了条件。1926年,李公朴读完大学一年级,毅然抛开书本,南下广东,参加了北伐战争。
    李公朴在国民革命军东路前敌总指挥部政治工作。他身着戎装,神采奕奕,经常在群众大会上宣讲打倒帝国主义、取缔不平等条约和收回租界。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歌声中,李公朴与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学生张曼筠相识。张曼筠是上海著名画家张筱楼的次女,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画,两人产生了爱慕之情。
    北伐军所向披靡,经福建、浙江,1927年3月胜利进抵上海,此时李公朴天真地认为,只要革命在上海稍事休整,打破了他的美好幻想。东路军前敌总指挥白崇禧和政治部主任陈群,在蒋介石的策划指挥下,把枪口对准了革命人民,无数工人群众和共产党人成为国民党新军阀和流氓黑帮刀下的牺牲品。5月间,李公朴奉命以党政特派员的名义至常州一带工作。当时常州和沪宁线各城市一样,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当地的工会和工人纠察队被砸,工人领袖、总工会委员长王寿生等许多同志被抓。其后不久,又发生了国民党左派人士吴中一被诬害事件。吴中一是1925年与恽长安(恽逸群)一起加入国民党的,后来是上海著名的《立报》负责人,国民党右派指控他为“共党”,要求将他清洗究办。这时李公朴不禁产生了疑问:一位左派人士为什么被指控为“共党”?在北伐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被清洗?他耳闻目睹那些优秀的共产党员和左派人士倒在血泊中,其中有许多是他的同乡、同学和并肩作战的战友。而一些大大小小的旧军阀,此时却摇身一变,成了“依靠力量”。他痛心疾首,开始对“清党”产生怀疑和不满。6月间,他奉调回沪。一天,政治部的一个勤务兵提着一包共产党的宣传品来到李大钊的住处,悄悄告诉李公仆说这包东西是上司命令我拿来塞在你床下的。原来,上司已觉察到李公朴对“清党”不满,但又抓不到把柄,企图栽赃陷害。李公朴清醒了,在自己周围竟是这样一批卑鄙的家伙。他认为这次“革命”是以北伐开始,而以自伐告终,愤然离开了反动营垒。
 
--------------------------------------------------------------------------------
 
--  作者:程征
--  发布时间:2005-7-13 18:43:25
 
-- 
 
峨嵋岭下宰相村
 
 
 
 
 
(2005-07-12 03:22:11)
 
在运城盆地峨嵋岭下有一个很不起眼的小村庄,村南村北的塬上各自突兀地耸立着一棵形状奇异的柏树,南塬上的柏树枝条柔长、或伸或曲、或直或弯,如同凤舞九天,叫做凤尾柏,北塬上的柏树枝条苍劲、直冲云天,恰似巨龙腾飞,又如天神下凡,叫做神柏;涑水河从村前不远处静静地流过。坐落在这样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风水宝地上的就是赫赫有名的宰相村——闻喜裴柏村。
 
 
 
站在大运公路上,远远地就能望见村旁的墙上“天下无二裴”及由董寿平书写的“宰相村”。村北依塬势而建裴氏碑苑。拾级而上有59级,寓意历史上59个裴氏宰相。碑苑大门内,朝南矗立着裴氏五祖的巨幅石刻像,中间是裴氏始祖裴陵,两旁分别是其四子裴辑、裴徽、裴绾和裴潜。始祖裴陵是周非子六世孙,其子裴辑、裴徽、裴绾分别是裴氏东眷、西眷和中眷之祖。东眷居燕、中眷居河东、西眷居京及西凉,后来又有洗马裴、南来吴裴等,但不论是何处裴氏,考其谱系源头,都是由裴柏村的裴氏析出的,故有“天下无二裴”之说。
 
 
 
裴氏源于周秦,显于魏晋,盛于隋唐,沿及明清。据《裴氏世谱》统计,裴氏历史上除了59位宰相外,还有59个大将军、14个中书侍郎、55个尚书、44个侍郎、11个常侍、11个御史、210个刺史、77个太守、5个状元,还有驸马、妃、嫔等,七品以上3800余人,真可谓“将相接武,公侯一门”。
 
 
 
裴氏是中国历史上久负盛名的望族,贯穿于封建历史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地理等各个方面,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很大。研究中国历史,就不能不研究裴氏。如果说孔子和孟子是在理论上创立和发展了儒家学说的话,裴氏则是从实践中把孔孟儒学推向了完善。裴氏崇文尚武,把维护封建帝王统治和地主阶级的利益视为己任,并且千百年来一直以此为荣,是儒家倡导的“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典范。《裴氏家规》共有一百零四条,其中明文规定“布衣白丁者,不得入祖坟”,即证明这一说法不是虚妄之词。
 
 
 
裴氏在历史上千年的显赫,没有阻挡住一场史无前例的风暴。裴氏宗祠(又称晋公祠)始建于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历朝历代都有重修,现仅存前殿、后殿、状元坊等建筑遗迹。裴氏碑廊,几乎是中华书法石刻的百科全书,原有古碑数十通,在史学和书法艺术上都有很高的价值,著名的有“裴鸿碑”(镌刻于北周武帝天和三年即公元568年)、“裴镜民碑”(唐初史学家李白药撰文、书法家殷令名书写)、“裴光庭神道碑”(张九龄撰文、唐玄宗书写)和“平淮西碑”(唐文学家韩愈撰文、清军机大臣祁儁藻书写)。这些珍贵的石碑在流传了千百年后遭遇劫难,仅存“平淮西碑”实在令人扼腕。所幸的是,东眷裴氏第76代孙、当时的族长裴富仁冒着生命危险,把全部六卷《裴氏世谱》用油纸包起,偷偷地藏于村中大槐树的树洞中,才使这一研究裴氏最宝贵的文字资料幸免于难,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
 
 
 
裴氏家谱无异于史书。裴氏在历史上频频入主相府,屡屡担任大将军,公侯人才辈出,官吏不断涌现,其背后有很深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内涵。裴氏屡出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和清正廉洁、刚直不阿之士,是裴氏推崇孔孟儒学的结果,这也是裴氏家族长盛不衰的基础。
 
 
 
峨嵋岭上一捧土,掩却千古将相情。宰相村昔日的荣辱早已湮没在岁月的风尘之中,只有裴氏宗祠残败的遗迹和裴氏墓地零散的残碑,还在无力地诉说着过去的辉煌。
 
 
 
□王宏志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网络编辑:张清兰)
 
 
--------------------------------------------------------------------------------
 
--  作者:程征
--  发布时间:2005-7-13 18:48:28
 
-- 
 
清雍正<浙江通志> 选载宁海12种谱名 
 
http://www.nhnews.com.cn   宁海新闻网  2005年7月11日 8:18 
 
 
 
    □通讯员  竺济法
 
 
 
    宁海新闻网讯  我县自古就有编修家谱的良风美俗,清雍正十三年(1735)编修的《浙江通志》,在二百五十四卷《经籍十四·家谱》一章中,选载了浙江62种家谱谱名,其中宁海有《储氏宗谱》等12种。这12种家谱谱名是:《方氏宗谱》、《邬氏家乘》、《三都刘氏族谱》、《泉水葛氏族谱》、《柏屏黄氏家谱》、《储氏宗谱》、《寺前胡氏宗谱》、《董氏宗谱》、《寺前李氏宗谱》、《方前林氏宗谱》、《撷英坊吕氏谱》、《重修王氏宗谱》。其中《方氏家谱》由宋濂作序,《三都刘氏族谱》由方孝孺作序,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始修的《储氏宗谱》,由本邑进士、时任南京刑部郎的储氏姻亲任大冶作序。该志在《家谱》词条下还选载了十多种年谱,其中有《方正学年谱一卷》谱名,未载作者姓名。
 
 
 
--------------------------------------------------------------------------------
 
--  作者:程征
--  发布时间:2005-7-13 18:50:13
 
-- 
“闽营人”后裔赴台寻亲
[ 作者:刘殿信;张敬敏     来源:中国档案报    发布时间:2005-7-11    责编:luolan ]
  近日,河南邓州部分“闽营人”的后裔专程赶往台湾、闽南寻亲,此次由民间发起的活动对于联系两岸三地的传统文化,增进友谊和加强中华民族的团结有着积极意义。
  据邓州市档案馆藏的《台湾泰么族邓州垦兵籍曲河官兵里谢氏族谱·寻亲记》中载:义勇将军摩那瓦丹,后改汉名谢国禧,系乌兹莫那之子,世居台湾北部半线艮隅朴子里部落大菠萝村寨人。清康熙七年(1668年)随皇封慕义伯黄廷(福建泉州府同安县锦里村人)军屯邓州,嘉庆十二年(1807年)邓州籍台湾知府高叔祥任上殉职,谢氏堂兄弟随行扶柩归葬故里,遂后到“闽营”谢氏驻地尹洼寻亲,在谈话中说到,盼久后一日邓州谢氏族人也能够回到台湾寻亲,云云。至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在纂辑家谱时将此事件作为《寻亲记》一章,详备家谱之中。没想到,这竟然成了世代相传的一个愿望,如今才得以重提。
  此次寻亲团的成员均为“闽营人”的后裔,其中包括有黄、许、林、陈、蒋、蔡、郑、翁、杨、洪、吴、高、周等姓。
 
 
--------------------------------------------------------------------------------
 
--  作者:程征
--  发布时间:2005-7-13 19:29:25
 
-- 
帝王褒誉文豪作序 曾子家谱风光现蓉城
 
http://www.sconline.com.cn 四川在线 (2003-07-02 03:42:31)
    四川在线消息  昨日下午,有读者打来电话说,他们发现了一本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重修的木刻本曾氏《宗圣家谱》。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家谱上除了收录有历代帝王对曾氏的褒奖,还有欧阳修、文天祥、程颢等18位古代“文化名人”所作的序文。
昨日下午,我们在成都人民东路看到,此谱为茧丝纸精印,长39厘米、宽28厘米、厚约5厘米,为其宗圣曾子的家谱,它由清代诗人曾作霖主持重修。作家曾伯炎兴奋地说:“我祖先是1773年从广东眉县迁到四川的,我是曾家的第七代传人,这是我第一次在四川看到这么原始的曾氏家谱。”
据介绍,《宗圣家谱》收录了历代帝王对曾氏的夸奖,如卷首刊有康熙“圣祖仁皇帝上谕十六条”,边框为神龙祥云图案,还有宋高宗帝、明嘉靖帝等对曾子颁发的褒奖,都作为曾氏荣耀载入谱册。据说,这在古今族谱中比较少见。
翻开家谱的目录,为其作序的一大串文豪名字让人眼睛一亮:欧阳修、文天祥、程颢、杨时(龟山先生)等,前后有18位之多。如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时任翰林院学士吏部尚书的欧阳修正在负责史馆的修史工作。当年深秋,一曾家子弟求欧阳修为他家谱写序,欧阳修欣然提笔,寥寥几百字,历数了曾姓的来历、曾子的功德、子孙的迁徙及繁茂等。曾伯炎说:“文豪为家谱作序很多见,但我从没见过集有如此多文豪作序的家谱。”
    (彭雄实习记者罗婕)  
 
--------------------------------------------------------------------------------
 
--  作者:程征
--  发布时间:2005-8-6 15:04:01
 
-- 
 
雨花台文管所证实,方孝孺还有“六”姓后裔
 
 
 
 
 
(2005-08-06 10:20:58)
 
【金陵晚报报道】 □金陵晚报记者苏丽萍
 
 
 
 
昨天,本报报道了《方孝孺23世孙欲来宁祭祖》后,引起很大反响。雨花台文管所的朱晓华告诉记者,其实,方孝孺的子孙中,还有姓“六”的一支,他们现在大多居住在江阴一带。
 
 
 
 
下午3点多钟,南京作家协会的苏洪泉告诉记者,他一直对文史方面的东西很感兴趣。一大早看到本报的报道以后,他就立刻开始查找有关资料。很快,他在明史中找到了有关方孝孺的记载。他立刻复印了一份带到本报。
 
 
 
 
记者在其第1004页看到,方孝孺被处死后,他徒弟德庆侯廖永忠的孙子廖镛和廖铭两兄弟拾起他的遗骸葬在了聚宝门外(今雨花台) 梅岗,现在这里就有方孝孺的墓。
 
 
 
 
据明史记载,“孝孺有兄孝闻,力学笃行,先孝孺死。弟孝友与孝孺同就戮,亦赋诗一章而死,妻郑及二子中宪、中愈先自经死,二女投秦淮河死。”
 
 
 
 
苏洪泉说,据志书及明吴履震《五茸志逸》记载,冒死救出方氏幼子的人是魏泽。苏洪泉又拿出由高淳县地方志编委会编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高淳县志》,记者在第二章人物表历代名人中看到“魏泽,字号彦恩,系高淳沧溪任,明洪武年间任刑部尚书。明惠帝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兵变,夺取皇位,将反对他的方孝孺等逮捕杀害,并令贬官到宁海任县尉的魏泽搜捕方孝孺的亲属,予以抄斩。魏泽对此愤愤不平,暗中将方孝孺的幼子放走,冒死保住了方的后嗣,传为佳话。”
 
 
 
 
后来,台州秀才余学夔来宁海,在街市上装疯乞食,遇到魏泽,口唱“狂歌”,中有“愿效程婴”之句,意为效仿春秋时程婴救赵氏孤儿之事。于是,魏泽将方氏9岁的三子方德宗和文稿托付给余学夔。
 
 
 
 
明万历十三年,大约在1585年,神宗下诏为方孝孺等忠臣平反昭雪,这一支方氏后裔才恢复方姓。四子方郎其时年幼,魏泽交由袁柳庄藏于箱中逃出宁海,送到江阴抚养,改姓为“六”,定居在江阴南闸,到第9世孙迁到江阴城区。
 
 
 
 
南京市雨花台文管所的朱晓华告诉记者,在这里的确有方孝孺的坟冢。而且在两年前,方孝孺姓“六”的子孙出资在这里竖起一尊方孝孺的铜像。这些“六”姓子孙在江阴一带。
 
 
 
 
另外,南京宁波经济促进会的秘书长郭昌茂先生给本报打来电话说,方孝孺是浙江宁海人,报道中的何俊既然是方孝孺后代,那么如果何俊来南京的话,他们希望能见上一面,大家可以商讨相关事宜。
 
 
 
 
 
(编辑 小羽)
 
 
--------------------------------------------------------------------------------
 
--  作者:程征
--  发布时间:2005-9-20 13:54:47
 
-- 
 
华人家谱世纪大收集 准确答案三年后见分晓
 
 
 
http://edu.sina.com.cn 2001/03/13 08:12   北京晨报
 
 
 
 
  近几年,世界各地传来许多通过查询家谱找到自己祖籍的故事。比如,新加坡前总统李光耀发现自己的祖籍在广东;菲律宾原总统阿基诺夫人据族谱确认自己是福建鸿渐村的后人;香港船王包玉刚查到自己是包公的后裔;毛泽东之女李纳则发现毛家远祖在江西吉水。在上海图书馆,人们能看到苏轼、鲁迅、刘少奇、蒋介石、李鸿章、胡适、荣毅仁、左宗棠等名人的家谱。有人不禁要问,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中国人家谱资料到底有多少?日前,由中国、美国、新加坡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家谱研究机构共同启动了全球华人家谱资料的收集编纂工程。三年后将公布准确的答案--
 
 
 
  经历多次政治运动,家谱被视作“封资修”的产物,遭到大规模毁灭。目前存世的中国家谱计有5万多种,其中流落海外2万多种家谱,一种记载世族故事的历史图籍。国家有正史,地方有方志,家族有家谱。5000年中华民族历史大厦,便由它们共同构筑着。上海图书馆是目前我国藏有家谱最多的地方。2000年6月,由上海图书馆申报的编纂出版《中国家谱总目》,在北京召开的“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合作会议”上,获得立项。由此,水到渠成,上海成为中国家谱的收藏中心、汇总中心、研究中心。
 
 
 
  中国家谱究竟有多少﹖时下还没有人作出肯定答复。家谱,与正史、方志之区别,还在于它是一种家族性民间行为--不公开出版,秘不示人。经历多次政治运动,家谱被视作“封资修”的产物,遭到大规模毁灭。因而,民间究竟还藏有多少家谱不得而知。然而,记者从上海图书馆谱牒研究中心获知,从海内外公益图书收藏部门公布的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存世的中国家谱计有5万多种,其中国内3万多种,海外2万多种。
 
 
 
  上海图书馆是国内藏有中国家谱最多的地方,计有1949年前的家谱11700种,近10万册。这些家谱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其中浙江、安徽为最多,依次为江苏、湖南、四川、福建、山东、河北、湖北、江西等。浙江的家谱,集中在金华、余姚、上虞等地区。安徽的则以徽州地区为最多。在上图收藏的万余种家谱中,共有328个姓氏。其中以张姓为最多,有638种。再次是陈姓,622种,再后是王姓542种、吴姓424种、刘姓420种、李姓418种、周姓366种等。另有吾、寻、生、危、港、后、阳、揭、青、斜等80余种冷僻姓氏家谱。这些家谱多为清代和民国期间的刊本和木活字本。此外,还有200余种明代刊本,其中不少还绘有精致的彩图像,十分珍贵。
 
 
 
  在数量上,仅次于上海图书馆的是中国国家图书馆,达3006种。但其质量相当高。其中有2种是宋代家谱。最早为史浩纂《仙源谱》,系内府钞本。另有元明代家谱322种。在国家图书馆藏有的这批中国家谱中,还有不少少数民族家谱,有的用汉文撰写,有的用本民族文字撰写。主要有满文谱、蒙文谱、藏文谱、彝文谱等。在用汉文写的少数民族谱中有19种八旗谱。此外,湖南图书馆、安徽图书馆、天一阁藏书楼、吉林大学图书馆、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都藏有不少中国家谱。
 
 
 
  港台地区中,台湾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馆是中国家谱的又一大藏家,计有9970种。其中约有三分之一是台湾本地区的族谱,三分之二则是大陆的。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还藏有1100卷缩微中国家谱。台湾中央图书馆也藏有187种中国家谱,其中27种是线装的,属于善本类。香港大学图书馆也收有374种中国家谱,但有四分之三是1949年后纂修的。
 
 
 
  海外藏有中国家谱最多的当为美国犹他州家谱图书馆。这家图书馆建于1894年,目前收有中国家谱17099种。此外,还收有中国地方志5043种、东北地区户口册4375册、清代科举资料1293册等等。建于1800年的美国国会图书馆,是除中国之外收有中文图书最多的图书馆。其中文部建于1928年,现有中文图书75.43万册,其中中国古籍善本2000余种、中国地方志4000余种、中国旧家谱500余种。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哈佛燕京图书馆等也藏有不少中国家谱。除美国外,在海外,日本也是藏有中国家谱的“大户”。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收藏中国家谱403种。在东洋文库中文藏书中,有4000余种中国的地方志,800多种中国家谱原件。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京都大学东洋学文献中心等,也收藏不少中国家谱。
 
 
 
  今天,炎黄子孙遍布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华人超过5500万。每年,大批大批的华人,不辞艰辛,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祭拜祖先。中国人的这种寻根追祖情结,不能不说受延续数千年的家谱影响有关。家谱维系的不仅是一个家族,更是一个民族。
 
 
 
  在商代武丁时期的甲骨文中,已有氏姓世系的记载。《辞海》收有“谱牒”一词,释义是古代记述氏族世系的书籍。可见,中国家谱不仅源远流长,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支。《史记》、《别录》、《汉书艺文志》、《七录》、《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崇文总目》、《通志艺文略》等古代书籍,都有关于谱牒的记载、类目等等。
 
 
 
  修续家谱,往往是一个家族中的一件大事,由族中最有权威的人主持。其内容不仅追溯渊源,反映人口繁衍、家族迁移等等,而且彰扬始祖,记载本家族史上杰出人物,以及家训、族训,教勉子孙等等。于是,家谱看似一个家族的历史,实际涉及历史、人口、经济、人类、遗传等学科,是研究社会发展的重要史料。
 
 
 
  亲情、友情、乡情、族情……中国文化中的血缘传统,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能比的。今天,炎黄子孙遍布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华人超过5500万。参天之树必有根,怀山之水必有源。他们中尽管有的人已改变国籍,但对民族的认同和文化的认同却没有改变。据悉,华人在世界各地建立社团就有近万个。他们有强烈的思乡愿望。每年,大批大批的华人,不辞艰辛,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祭拜祖先。中国人的这种寻根追祖情结,不能不说受延续数千年的家谱影响有关。家谱,成为各方人士寻根谒祖的最重要的凭据。它维系的不仅是一个家族,更是一个民族。对于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家谱有着特殊的作用和价值。
 
 
 
  这些年,在世界各地传来许多通过查询家谱找到自己祖籍的故事。比如,新加坡前总统李光耀发现自己的祖籍在广东;菲律宾原总统阿基诺夫人据族谱确认自己是福建鸿渐村的后人;香港船王包玉刚查到自己是包公的后裔;毛泽东之女李纳则发现毛家远祖在江西吉水等等。在上海图书馆家谱阅览室,记者还看到了苏轼、鲁迅、刘少奇、蒋介石、李鸿章、胡适、荣毅仁、左宗棠等名人的家谱。很多人在找到自己的家谱后,激动万分。左宗棠之孙女左焕琛,现任上海市副市长,在得知上图有左氏家谱后,立即邀请在海内外的左宗棠后裔一起来上海图书馆问宗谒祖。江苏句容有一许姓家族,也在上海图书馆找到失落多年的族谱,消息传出全族沸腾。当地后人联合一些散居台湾、南京、郑州、上海的许姓后人,搞了一次轰轰烈烈的“家谱返家”活动。他们还专门致信上海图书馆,躬致谢礼。
 
 
 
  早在50年代,已故上海图书馆原馆长、著名学者顾廷龙先生便率领一批年轻人南下北上,收集家谱。他们跑遍了全国所有的纸浆厂,从化浆炉前抢下6000多种家谱。如今,已有1万多册家谱在上海图书馆被整理出来,恢复原貌。
 
 
 
  上海是一座移民城市,历代都没有成为帝都,其文化根源与中原古城相比,浅得很多。但上海为何成为中国保存旧家谱最多的地方﹖当今天,家谱的重要历史文化作用越来越被人们认识的时候,我们要感谢已故上海图书馆原馆长、著名学者顾廷龙先生。50年代,顾廷龙先生便率领一批年轻人南下北上,收集家谱。他们跑遍了全国所有的纸浆厂,从化浆炉前抢下6000多种家谱。“文革”中,在顾廷龙等人的保护下,上图收集的这些家谱没有受到一丝破坏。1996年,上海图书馆建成。这些秘于“地下”的家谱,开始被整理。上海图书馆为之成立全国第一家谱牒研究中心。1998年,上海图书馆发起组织了全国谱牒开发与利用学术研讨会。2000年又举办了中国族谱国际学术研讨会。
 
 
 
  走进上海图书馆二楼家谱修复室,但见走道上铺满一页页刚修好的家谱。十余位女技术人员,正埋头整理、粘贴、裁剪、装订。虽说这里的工作环境不错,但空气中仍弥漫着一种霉变味。几百年的历史风雨与人为破坏,早已使这些幸存下来的家谱,风化的风化、虫蛀的虫蛀、变脆的变脆、发霉的发霉。于是,整理和修复,成为一项艰巨而又重要的工作。上海图书馆在4年前就开始培训人员。这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有的家谱一碰就碎,一页纸会碎成几十甚至上百片。一片片粘上去,一个字也不能歪,更不能错。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们的辛勤劳作下,已有1万多册家谱被整理出来,恢复原貌。
 
 
 
  去年5月,上海图书馆和新加坡一网站合作,推出了“寻根网页”。博士生小赵主持这一网页。他告诉记者,平均每天有五六人来查询。有的问有没有自己的家谱,有的问谱牒研究中的一些问题等等。每一个问题,都不是靠找一本书或查一下辞典就能解决的,都需要他花很多工夫去研究和查找。小赵说,家谱的学问很大,值得自己去研究。家谱阅览室的小房是复旦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她说,自己的专业很切合这份工作,她很喜欢也很满意这份工作。谱学,需要他们这一代年轻人去推广、去继承、去研究。
 
 
 
  世界华人共同编纂《中国家谱总目》的消息传出后,反响热烈。一位美籍华人表示可以每年有半年的时间,不取任何报酬,到上海义务工作。
 
 
 
  2000年6月,中国国家图书馆在京主办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合作会议,来自祖国大陆和台港澳地区,及美国、新加坡、荷兰等国家和地区的42家图书馆及中文收藏资料单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决定由上海图书馆主持编纂《中国家谱总目》。2001年2月7日,文化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总目〉的通知》。《通知》说“《中国家谱总目》是中国家谱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的完成将积极推动谱牒学的研究,进一步加强海内外华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其意义深远。”
 
 
 
  《中国家谱总目》主编、上海图书馆研究员王鹤鸣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将用3年的时间,将这部巨著编好。《中国家谱总目》第一次编纂会议已于2000年11月召开。会议就编纂方案、收录范围、著录规划、分工情况等作了讨论与确定。确定分头编纂、集中校汇。上海图书馆负责汇总和总校,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负责北美洲、欧洲所藏中国家谱的编目和初校工作,Cybersia.com公司负责日本、韩国、南洋诸国的中国家谱编目和初校工作,台湾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负责台湾地区所藏家谱的编目和初校工作,香港大学图书馆负责香港和澳门地区的家谱编目及初校,中国国家图书馆负责北京地区的编目和初审。其余各省市图书馆,如天津、南京、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陕西、云南等,则负责本省市的编目和初审工作。所有编目与初校需在2001年底汇总至上海。目前,上海图书馆已筹资300万元,用于《中国家谱总目》的编纂与出版。
 
 
 
  世界华人共同编纂《中国家谱总目》,消息传出,反响热烈。王鹤鸣主编拿出一叠来信让记者看。他说,这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非常感人,都在提出一个共同的要求有什么事可以让他们做的?他们一定要尽一份力。一位美籍华人写道,这是一件功在社会,利在子孙的大事。他说,他认为自己可以做些剪贴、修补、校对、抄写的工作,可以每年有半年的时间,不取任何报酬,来上海义务工作。王鹤鸣说,今年以来他已收到100多封这样的来信,谱牒研究中心收到的则更多。这说明,编纂《中国家谱总目》是一件人心所向的事。
 
 
 
  记者还获知,上海还正在着手编纂《中国家谱大辞典》、《中国家谱系列丛书》、《一百位名人家谱简介》等书。(新华社记者 赵兰英)(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
 
--  作者:程征
--  发布时间:2005-9-26 20:44:32
 
-- 
 
杨姓源流:出自周室之后
 
 
 
时间:2005年09月26日13:08  来源: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杨:出自周室之后
 
  传诵千古的杨震
 
  在两千年之前,杨家就出了这么一位以人格品德传诵千古的人物,姓杨的中国人,何其荣耀。何况,追溯起来,这位杨震还是许多杨姓人家的祖先呢。
 
  杨,在我国也是一个荣耀而古老的姓氏。不过,关于杨姓的来源,历来众说纷纭,有说是因官得姓的,有说是以地命氏的,很不容易找到头绪。然而,有一个被共同采认的事实--杨姓出自姬姓,是周文王的子孙,当然更是黄帝的后裔。
 
  《姓纂》上面说:"周武王子唐叔虞封于晋,出公逊子齐,生伯倩,天子封为杨侯;子国,以国为姓。"根据这段记载,可知杨姓是出自周武王,也就是周文王的众多儿子中,最为神气的一房。
 
  由伯侨所建立的杨国,当时的位置,在今山西省洪桐县的东南,因此,杨姓的发源地,应该是在山西。后来,到了春秋时代,杨国被当时五霸之一的晋国所吞并。
 
  杨姓是出自姬姓
 
  不过,《唐书宰相世糸表》的说法,却跟《姓纂》有点出入。该书虽然也认为杨姓是出自姬姓,但却指出最初以杨为姓的,是周宣王的儿子尚父,而不是来自晋国的伯侨。也就是被周朝王室封为杨侯,因而以官得姓的,是尚父,而不是伯侨。
 
  至于伯侨,《唐书》另有一番详尽的说明。该书说:"一云晋武公子伯侨,生文,文生突,突羊舌大夫也;又云晋之公族,食采于羊舌,凡三县,二曰杨氏,突生职,职生赤,赤生容朕,字叔向,晋太傅,食采杨氏,其后以邑为氏。" 从这段记载,可以得到下列的结论:
 
  第一,周宣王之子尚父,被封于杨国,是最初以杨为姓的人,后来,杨国被灭于晋,其地被改为羊舌邑。
 
  第二,后来晋武公的玄孙做羊舌这个地方的大夫,也"以地为姓",子孙统统姓了杨。
 
  第三,伯侨的后代,究竟是那一个开始以杨为姓,或谓突,或谓突的孙子叔向,迄今仍搞不清楚。
 
  自洪桐迁居华阴
 
  关于杨姓的出处,错综复杂若是,不过,比较被后世所采认的,还是出自"叔向"的说法。著名的考古学者李济博士,便采认这个说法。
 
  李济博士认为,晋国的太傅叔向被封在今山西省洪桐县一带,以采邑的名称作为自己家族的姓氏,后来,他的子孙因为避乱,迁居到了华阴(今陕西省),并且在这儿繁荣滋长,成为当地的望族,此后的中国杨姓,也大多出自关西(陕西之古称)。本文开始时提到的"四知先生"杨震,正是东汉时期的关西华阴人。
 
  李济博士还曾进一步为"杨姓大多出自关西"的说法,做了一番详尽的考证。他所获的结论是:叔向的子孙自山西的洪洞县一带迁居到陕西以后,传到东汉杨昌的时候,开始分别向各地播迁,杨姓也就此蔓衍于全国各地。原来,杨昌有三个儿子,老大杨包开基河内(今河北),老二杨隆开基凤州(今陕西),老三杨宽的后裔分布更广,在扶风(今陕西)、和顺(山西)、厚武(今河南)等地,都有他的子孙。
 
  由此可见,杨姓的最早发源地是山西,后来才经由叔向的子孙的繁衍,而遍布全国各地。不过,李博士认为,杨姓的播迁,最初也跟其他的姓氏一样,仅止于长江以北的诸省,其渡江南迁,虽然目前尚没有绝对可靠的资料,但大致已知是在唐代末年,南迁的原因,则是躲避当时的黄巢之乱。
 
  南徙避黄巢之乱
 
  以上所说,是杨姓汉人于一千多年以前在长江以北的繁衍情形。当时,杨氏就是一个出人头地的显赫家族,出了不少在历史上知名的人物,像战国时以主张"拔一毛以利天下,不为也",而跟主张兼爱的墨子大唱对台的杨朱;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等等,都是大家所熟知的人物。
 
  "四知先生"杨震,更是这个时期的杨姓杰出人物。杨震字伯起,是东汉华阴人,明经博览,清廉自矢,被尊称为"关西夫子"。历来的史籍,关于杨姓的事迹,记载非常多,我国许多有名的典故,譬如"呻环以报"、"畏四知、去三惑"、"绝妙好辞"、"老牛舐犊"等,都是出在杨家人的身上。杨震在我国历史上之久享盛名,是基于立德立言,而不是由于政治上的功业,这一点尤其难能可贵。
 
  凡是请过长恨歌的,都记得"杨家有女初长成……从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在唐代,杨贵妃父女兄妹,真是声势显赫,把我国历史上最具赫赫声威的唐朝皇帝,几乎整得走投无路,差一点就丢掉了天下。
 
  此外,被誉为"唐初四杰"之一,在文词上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的杨炯;雕塑精妙独绝,世称雕塑圣手,现在苏州用直镇保圣寺仍保存其作品罗汉像的杨惠之等,在文学和艺术上的造诣,都是可圈可点。
 
  大部定居于漳州
 
  唐代末期,中原大乱,许多汉人都被逼得渡江南迁,杨姓的人家,也在此时还移到了福建。根据戴耀的杨氏家谱序文所称,杨姓南迁后,大都定居于福建的漳州,到了宋代,福建尤其成为了杨氏的播迁中心。
 
  宋、明之际,杨姓更加大雷锋芒,我国民间家户喻晓的"杨家将",就是以宋朝大将杨业为基干而发展出来的故事,"杨家将"中被称为"杨老令公"的就是杨业,平剧中十分著名的一出"辕门斩子",戏中被儿媳穆桂英软硬并施,最后不得不收回立斩儿子杨宗保的成命的杨六郎杨延昭,是杨业的儿子。流传于民间的"杨家将"的故事。虽然跟事实未必完全相符,却足以说明杨业在当时的军功之彪炳与所享声名之盛。
 
  朱熹,是我国的经学大师,而他的授业之师,也是一位姓杨的人,即"龟山先生"杨时。杨时曾先后受业于程颢和程颐,官至龙图阁直学士,一面做官,一面著书讲学,当时被推为程氏正宗,对于传统经学的发扬光大,共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历史上久享盛名
 
  此外,明代还有著名的"三杨":杨士奇、杨溥、和杨荣,他们三人同时辅政,都是明代的名臣,杨家在当时,当然也显赫一时。
 
  私人兴学,近世蔚为风气,而最早捐资兴学的人,也是一位姓杨的人士杨斯盛。杨斯盛是光绪年间上海的巨富,曾先后斥资创办广明小学和浦东中学,据说前后所捐与学之资达二十余万元,他逝世后,遗留给子孙的财产,只有全部财产的十分之一,这种兴学精神,实在足为楷模。
 
  杨姓,是久享盛名的一个大姓,所以在五代之时,也不能避免地被外族所冒姓。据魏书官氏志的纪载:"莫胡卢氏改为杨氏。"唐书上面也说:"杨光远沙陀人。"可见得早在一千多年以前,杨姓就被外族的血统所混入,现在的杨姓之人,实际上有一部份并非是完全的汉人。
 
  目前,杨姓是台湾的第十大姓,杨姓人家遍布全省各地,而以台中、台南、和基隆三地最多。根据台湾省文献会的考据,台湾杨姓是来自福建,福建杨姓又来自河南,可见得台湾杨姓也是周文王的后代。
 
  对于杨姓的入台经过,省文献含拥有十分详实的资料。据该会表示,最早到台湾开基的是漳州龙溪人杨巷摘,他是明朝永乐十八年到台湾来开垦的。
 
  明未来台湾开垦
 
  此外,在康熙年间,有晋江人杨古到了台湾;同一时期,又有泉州人杨志甲入垦线西堡(在今彰化县):大加蚋堡(今台北县一带)也有一位叫作杨永祥的商人。雍正年间,杨仲熹入垦斗六;杨弦道入垦台北与新庄。乾隆年间,龙溪人杨正公入垦台南县大内乡;漳州人杨君略入垦外双溪以及士林;泉州人杨东兴入垦云林县集集镇……根据这些资料,姓杨的台湾人士,实在不难追溯到自己的来处。
 
 
 
 
--------------------------------------------------------------------------------
 
--  作者:程征
--  发布时间:2005-10-5 18:26:35
 
-- 
 
我们都叫同一个名字:国庆
 
http://www.enorth.com.cn  2005-10-04 01:08 
       
  
  凡是叫“国庆”的人,他们的名字基本上都和新中国的生日有关。今年10月1日,天津市又不知有多少个“国庆”在欢度新中国生日的同时度过了自己的生日。日前,记者走访了几位“国庆”,听他们讲述了自己名字的趣闻。
 
浑然天成的“祖国庆” 
 
  被采访人:祖国庆1961年9月29日出生
 
  在本市,名字叫“国庆”的人可真不少,但家住南开区王顶堤的祖国庆先生的名字可谓浑然天成。祖先生告诉记者,他生于1961年9月29日,恰逢当年的国庆前夕。“我母亲立即认定了‘祖国庆’这个名字,她说这个名字非我莫属。”祖先生乐呵呵地说,“大家都说我这个名字是天生的。”
 
生女孩也得叫“国庆” 
 
  被采访人:张国庆1953年10月1日出生
 
  张国庆是本市为数不多的女“国庆”之一,她是1953年10月1日早上6点多出生的。据介绍,生张国庆的时候,她的家人当时都说,赶上这个日子,就是生女孩也得叫“国庆”。
 
  张女士说,“国庆”这个名字叫起来非常响亮,让她感觉非常自信。
 
为叫“国庆”改了家谱 
 
  被采访人:邢国庆1955年10月1日出生
 
  如果严格按照邢家家谱的规定,邢先生是无法叫“国庆”的,因为他是“德”字辈的。
 
  “我的父亲说我是在1955年10月1日上午10点出生的,当时国庆阅兵式正好开始,就这样他给我起名为‘国庆’。之后,家谱上我这一辈的人就都成了‘国’字辈的。比如,我的两个弟弟就叫国成与国华。”
 
  就这样,邢家为了“国庆”这个名字“不惜”改了家谱。
 
  新闻链接:新生儿起名慎用生僻字
 
  近年来,本市使用生僻字来起名字的居民越来越多。户政处人口信息中心有关负责人员表示,起名字的时候应该服从社会习惯、民族习惯,尽力做到个人和社会都能使用方便。有些家长认为只有给孩子起名时用到生僻字才能避免重复,其实不然,只要讲究汉字的搭配,普通的常用字也能起出有格调有个性的好名字。本市6个人姓“六”
 
  户政处人口信息中心提供的信息表明,本市户籍在册居民中存在一些较生僻的姓氏,如:撒,105人;底,74人;闪,17人;贠(yun,读“云”),16人;鲜,16人;把,8人;忽,5人;喜,5人。
 
  更为有趣的是,还有一些居民的姓氏本身就是数字,如姓“五”的有12人、姓“六”的有6人、姓“四”的有2人。最奇怪的姓是“第五”,有4人。
 
 
 
--------------------------------------------------------------------------------
 
--  作者:程征
--  发布时间:2005-10-27 8:15:05
 
-- 
 
汪廷珍
 
 
 
【汪廷珍】(1757~1827)清协办大学士。字玉粲,号瑟庵。淮安人。两岁丧父,由母亲程氏抚养成人。孤苦力学,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中举,4年后中一甲第二名进士。授予编修,任侍读,又任祭酒。嘉庆年间历任安徽学政、江西学政、太仆寺卿、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翰林院掌院学士、左都御史、上书房总师傅。对道光皇帝尽心启迪,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升礼部尚书,道光五年(1825)升协办大学士。精于教育,任祭酒时,选《成均课士录》,教学生"立言以义法,力戒摹拟剽窃之习"。做学政时,制定《学约》"辨途、端本、敬业、裁伪、自立"五则以训示学生。与学生讲话,谆谆如父兄之于子弟,士风为之一变。为人风裁严峻,立朝无所亲附。出入内廷,百官见之莫不肃然。其著作后人辑为《实事求是斋集》。立朝30年,以文章品谊闻于天下,被誉为"正人"。卒谥文端。
 
 
--------------------------------------------------------------------------------
 
--  作者:程征
--  发布时间:2005-11-12 16:55:02
 
-- 
 
“成”姓的来源
 
 
 
 
  “成”姓是一个偏姓,姓“成”的人不多,如果有人自我介绍姓“成”,对方自然而然想到他一定是姓“陈”或“程”,而不会想到他姓“成”。当姓“成”的人向对方解释清楚是成功的“成”之时,对方也许会很惊奇地问:“有这个姓吗?你们是不是成吉思汗的后裔?”(成吉思汗并不是姓“成”)。
  
  其实,成氏的历史源远流长,成氏族人不是蒙古人,而是真正的汉人,他们是周文王的儿子成伯的后裔,成伯字邝叔,封地在“成邑”(地名),现在的河南省荥阳县汜水镇。成伯的子孙以封地为姓,这就是“成”姓之始。
  
  经过4000年的漫长岁月,汉民族的多次迁徙,成伯的后裔迁徙到各省各县,其中一些成氏族人南下广东省与广西省。在台湾的成氏宗亲以湖北、湖南、江苏和浙江人占多数,其次是福建金门人。在香港西贡有一个成家村,那里的居民全是姓“成”,他们是祖籍广东宝安县的客家人。
  
  姓“成”的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历代都有杰出的名人。春秋时代的成连是著名的琴师,他的高足之一就是人们熟悉的伯牙,伯牙跟随成连学琴3年而成为天下妙手。
  
  成氏族人武将辈出,其中以成得臣最负盛名。成得臣字子玉,他是春秋时代楚国的名将,官拜令尹(相当于宰相),晋楚两国在城濮交战时,晋文公闻其名而下令军队“退避三舍”。可惜他后来因战败而拔佩剑自刎。成氏族人的另一名武将是成丹,他是汉朝的著名将领,因战功显赫而受封为襄邑王。
  
  在文学、医学等方面,成氏族人也有杰出的人才,如成公绥,他是西晋的文学家,好音律,擅辞赋,著有《成子安集》。唐代的成玄英是著名的道教学者,号“西华法师”,曾注《庄子》一书(即《南华真经注疏》),另著有《道德经义疏》。宋代著名医学家成无己,对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研究精深,著有《注解伤寒论》、《明理论》等。
 
 
--------------------------------------------------------------------------------
 
--  作者:程征
--  发布时间:2005-11-18 1:10:13
 
-- 
 
潮汕姓氏来源趣谈
 
 
 
 
    潮汕姓氏有一姓多源,也有多姓同源,多姿多彩,无奇不有。目前共有姓氏549个,大致可分为以下18类:
 
 
 
    (一)以传说炎黄古帝之姓为姓氏:姜、姬。
   
    (二)以古帝王称号为姓氏:尧、舜。
 
 
 
    (三)以古朝代名为姓氏:殷、商、周、秦、隋、唐、宋。
 
 
 
    (四)以古国、封国、郡国名为姓氏:陈、黄、吴、郑、蔡、刘、杨、赵、许、朱、魏、韩、田、倪、纪、邓、薛、萧、沈、罗、杜、江、谢、彭、吕、苏、(曾)、莘(辛)、韦、汪、房、徐、温、胡、戴、廖、邢、赖、程、曹、何、夔(隗)、蒋、成、葛、谭、戎、寥、区、滕、霍、于、茅、巴、娄、扈、顾、阮、舒、黎、崔、段、易、卫、邝、、任、费、祝、邰、芮、毛、牟、耿、应、楚、鼓、管、刁。
 
 
 
    (五)以邑、乡、亭名为姓氏:钟、冯、卢、范、叶、元、阎、阚、鄂、冉、单、闵、祁、奚、解、常、郁、蒙、母、甘、樊、尹、郝。
 
 
 
    (六)以先人居住地为姓氏:池、郭、涂、关。
 
 
 
    (七)以古代官职或谥号为姓氏:王、尉、将、相、武、昭、穆、左、兰、张、史、钱、简、宗、岳、凌、司徒。
 
 
 
    (八)以先人之姓或名字为姓氏:洪、董、袁、金、方、施、汤、余、佘、柯、孙、漆、皮、龚。
 
 
 
    (九)以古代图腾或动物为姓氏:龙、马、牛、羊、熊、骆、鹿、鲍、鸥、蚁。
 
 
 
    (十)以职业技艺为姓氏:巫、陶、贾、索、卜、车、甄、释。
   
    (十一)以天干地支为姓氏:丁、申、戌。
 
 
 
    (十二)以颜色为姓氏:红、白、青、蓝。
 
 
 
    (十三)以植物为姓氏:木、李、林、果、禾、苗、花、竹、菊、梅、桃、松、柏、植、柳、桂、枫、梨、麻、柴、桑。
 
 
 
    (十四)以食物为姓氏:米、豆、谷、麦、粟。
 
 
 
    (十五)以语词为姓氏:全、由、上、况。
 
 
 
    (十六)以数字为姓氏:伍(五)、陆、柒、万。
   
    (十七)可连缀成词的姓氏:孔、颜、阙、党,孟、席、齐、梁;邹、鲁、昌、隆,游、夏、文、章;诸、侯、帅、卿,志、向、高、尚;伟、强、同、庆,民、朴、景、仰;御、廷、宫、宇,司、乐、登、楼;初、时、宝、玉,趣、谈、乾、坤;农、庄、秀、美,满、城、欣、荣;门、路、广、阔,普、布、康、宁;弘、扬、盛、德,古、代、传、承;平、安、吉、利,恒、泽、东、来。
 
 
 
    (十八)其他类型的姓氏:贝、石、严、连、欧、姚、翁、官、傅、潘、詹、辜、邱、卓、莫、丘、弋、云、仇、亢、尤、戈、生、仲、季、厉、付、丛、包、苟、巩、艾、占、处、曲、乔、毕、华、贞、亚、匡、戍、衣、克、罕、佃、冷、邵、芦、岑、迅、达、玩、忻、沙、迟、和、冼、幸、招、岱、庞、屈、孤、练、绍、荆、修、信、愈、除、念、晁、银、儋、豉、缪、暴、茹、封、绕、闻、查、战、昝、贺、胥、彦、项、原、候、部、逢、珠、奕、戚、敖、聂、盘、盖、矫、符、厦、遇、喻、湛、富、裴、焦、童、覃、潭、筒、鄞、靳、新、雷、箫、斐、翟、冀、篮、鞠、藩、角、奈、让、僮、郡、蒲、浦、蕴、岚、邸、剑、营、犁、旋、、鄢、漳、睦、梓、书、瞿、邬、嵇、寿、列、銮、炳、佟、其、珍、表、誉、褐、、延、蕲、绪、雪、博、敕、迈、凯、杭、卞、刺、哈、继、澎、阀、恭、仉、记、刑、伦、尖、束、奂、、劳、栾、晋、晏、益、容、皱、、基、莱、售、鸿、患、揭、扶、君、宏、旷、瓮、殴、树、健、陲、莶、敬、超、勤、窦、褚、裘、端、誓、影、澜、露、鑫、闫、、离、篡、供、镜、声、桕、葵、荡、进、科、染、要、昊、乌、俞、湖、勇、鼙、姣、於、戒、那、悄、使、英、勒、绒、巍、源、越、增、稚、壮、薜、、欧阳、陈林、黄方。
 
 
 
(选自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与本报合编、即将出版的《潮汕百家姓》)
 
 
--------------------------------------------------------------------------------
 
--  作者:程征
--  发布时间:2005-12-14 0:39:56
 
-- 
 
嘉兴岳氏 南宋民族英雄岳飞之孙岳珂于南宋嘉定十年(1217)知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使,遂家居于城南金陀坊(今南门杨柳湾),是为岳氏嘉兴支始祖。南宋亡后,七世孙岳琳义不臣元,依岳飞墓而居;其妻程氏携次子岳茂之回嘉兴金陀坊祖居,改姓名为乐咸。岳茂之长子贵一迁居嘉兴长水乡,次子贤一仍居金陀坊。明洪武
初复姓为岳,贵一之后裔迁回金陀坊祖居。此支之后裔盛于明万历年间,岳元声三兄弟先后高中进士,均有政声。清代岳鉴、岳鸿逵、岳鸿庆,现代外交家岳昭琼及濮院岳姓等即其族人。嘉兴岳氏奉岳飞为始祖,自二十四世起的排字辈份为:鸿廷昭烈,钦功嘉德,以孝作忠,奉先敬国。今存《岳氏宗谱》6册。
 
--------------------------------------------------------------------------------
 
--  作者:程征
--  发布时间:2005-12-14 0:40:56
 
-- 
 
惠兴金氏 金氏如心堂一支,实出自程氏。元至正间,始迁祖名眉娶瓯山金氏女,依妇家而居,复以次子祖仁出嗣舅金重日,代舅二戍河南篙县军。传至十五世金德瑛于清雍正间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原住仁和,为桐乡汪氏婿,遂入嘉兴籍。清末民初之学者金蓉镜、金兆蕃等即其族人。今存《嘉兴金氏如心堂谱》1册。
 
--------------------------------------------------------------------------------
 
--  作者:程新文
--  发布时间:2005-12-14 8:52:49
 
-- 
 
以下是引用程征在2005-11-12 16:55:02的发言:
 
 
“成”姓的来源
 
 
 
 
  “成”姓是一个偏姓,姓“成”的人不多,如果有人自我介绍姓“成”,对方自然而然想到他一定是姓“陈”或“程”,而不会想到他姓“成”。当姓“成”的人向对方解释清楚是成功的“成”之时,对方也许会很惊奇地问:“有这个姓吗?你们是不是成吉思汗的后裔?”(成吉思汗并不是姓“成”)。
  
  其实,成氏的历史源远流长,成氏族人不是蒙古人,而是真正的汉人,他们是周文王的儿子成伯的后裔,成伯字邝叔,封地在“成邑”(地名),现在的河南省荥阳县汜水镇。成伯的子孙以封地为姓,这就是“成”姓之始。
  
  经过4000年的漫长岁月,汉民族的多次迁徙,成伯的后裔迁徙到各省各县,其中一些成氏族人南下广东省与广西省。在台湾的成氏宗亲以湖北、湖南、江苏和浙江人占多数,其次是福建金门人。在香港西贡有一个成家村,那里的居民全是姓“成”,他们是祖籍广东宝安县的客家人。
  
  姓“成”的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历代都有杰出的名人。春秋时代的成连是著名的琴师,他的高足之一就是人们熟悉的伯牙,伯牙跟随成连学琴3年而成为天下妙手。
  
  成氏族人武将辈出,其中以成得臣最负盛名。成得臣字子玉,他是春秋时代楚国的名将,官拜令尹(相当于宰相),晋楚两国在城濮交战时,晋文公闻其名而下令军队“退避三舍”。可惜他后来因战败而拔佩剑自刎。成氏族人的另一名武将是成丹,他是汉朝的著名将领,因战功显赫而受封为襄邑王。
  
  在文学、医学等方面,成氏族人也有杰出的人才,如成公绥,他是西晋的文学家,好音律,擅辞赋,著有《成子安集》。唐代的成玄英是著名的道教学者,号“西华法师”,曾注《庄子》一书(即《南华真经注疏》),另著有《道德经义疏》。宋代著名医学家成无己,对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研究精深,著有《注解伤寒论》、《明理论》等。
 
 
 
 
 
 
上次我到湖北,得知武汉程佳本家本姓“成”,是由于当时社会环境,“成”姓在当地是小姓,而“程”姓在当地是大姓,小姓容易受欺负,而改为“程”。他们有自己的族谱,与楚黄程氏宗谱不合。
上两条同类新闻
  • 秦始皇姓什么
  • 亲属称谓法
  • 【字体: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邬家QQ群
    寻根问祖
    姓氏渊源 迁徙分布
    研究考证 浙直一派
    邬氏族谱
    谱引序文 世系世略
    字辈排行 家谱交流
    人文名胜
    邬氏人物 邬氏文化
    邬氏部落 邬氏企业
    学习园地
    姓氏知识 历史知识
    地理知识 小 知 识
    新闻中心
    站务公告 邬氏新闻
    宗亲留言 站长札记
    | 关于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刊登 | 网站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站长:邬德明  QQ:30625004  手机:13780075571  邮箱:ztpcwdm@163.com MSN:ztpcwdm@hotmail.com
    顾问:QQ:544192509(柳州) 443131922(上海) 396375263(舟山) 385507(深圳) 645570415(番禺)
    539202392(龙川) 584975639(奉化) 76689839(台州) 474278918(无锡) 西濠(苏州)
    版权所有 2006-2008 邬氏家谱网(WSJPW.COM) 最佳效果 1024×786
    Copyright 2006-2008 WSJP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群:5555591 浙ICP备06045604号
    点击这里给站长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