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寻根问祖 | 邬氏族谱 | 人文名胜 | 学习园地 | 邬氏新闻 | 站务公告 | 站长札记 | 邬氏论坛 | 
 · 寻根问祖 · 谱牒研究 · 人文名胜 · 宗亲会 · 坛务园地 · 灌水乐区 · 会员注册
海宁地名简志
发布时间: 2006/9/22 1:37:58 被阅览数: 3973 次 来源: 邬氏家谱网www.wsjpw.com 站长:邬德明 QQ:30625004 QQ群:5555591
海宁地名简志
 
海宁 在浙江北部,南濒钱塘江。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南端。早在新石器时代,距今约5000-6000年以前,即有先民在境内从事渔猎耕稼活动,定居生息,今庆云郭家石桥尚存马家浜文化遗址。夏、商朝(约公元前21-前11世纪),海宁地在古籍《书·禹贡》扬州之域。西周(公元前11-前8世纪)属越,名御儿乡,包括今海宁和桐乡、嘉兴一带。
  春秋战国(公元前11-前8世纪)时,今硖石北部一带称为檇李,地处吴越边境。随着两国国力的强弱变化,屡有争战,时而归吴,时而属越。至公元前306年,越国被楚国兼并,海宁地区遂划入越境。
  秦时分属由拳(初为长水县,治在今硖石)及海盐县。东汉建安五年(200年。一说八年),陆逊任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是为海宁建县之始。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改盐官县,因地有盐官得名。南朝陈永定二年(558年),割吴郡盐官、海盐、前京三县置海宁郡,始有海宁之名,郡治盐官。因地处海滨,寓祈求海涛安宁之意。陈末废海宁郡,又并海盐入盐官,属钱塘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盐官县属东武州(治所不详)。七年(624年),盐官县并入钱塘县。贞观四年(630年)复置。元元贞元年(1295年),以户口增多,升盐官州。
  盐官南濒钱塘江,唐宋以来,屡受潮害,元延佑、泰定间尤甚,海塘几经修筑,至天历二年(1329年)塘岸渐就,海患始宁,遂改称海宁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改州为县。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又改为海宁州。民国元年(1912年)改州为县,直属浙江省。3月属钱塘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存县,直属浙江省。民国廿四年(1935年),海宁属省第二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嘉兴)。廿七年属第三行政督察区(专署驻绍兴)。廿九年,海宁属第十行政督察区(简称十区)。
  1949年5月7日,海宁解放。6月9日,海宁县人民政府迁驻硖石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硖石镇为县治,属嘉兴专区。1950年5月,原海盐县沈荡区狮岭乡的两个村和原桐乡县屠甸区殳山乡的七个村划归海宁。1958年10月,海盐县武原、通元、欤城、沈荡、官堂、澉浦六个公社并入海宁。1961年10月,海宁、海盐两县分设,复建海盐县。原属海盐的武原、通元、欤城、沈荡、官堂、澉浦等十三个公社划归海盐,狮岭公社留属海宁。1983年8月,嘉兴地区撤地设市,改属嘉兴市。1984年撤社建乡,全县五镇二十三乡。1986年11月,县建制撤消,设立海宁市,硖石镇为市政府驻地。1998年全市15个镇10个乡。1999年10月,调整为14个镇4个乡。2001年10月,调整为13个镇。2003年11月,全市行政区划调整为八镇(黄湾、袁花、丁桥、斜桥、盐官、周王庙、长安、许村)四街道(硖石、海洲、海昌、马桥)。
 
  硖石 海宁市治所在地。位于海宁的东北部,紧靠沪杭铁路,西南距省会杭州61公里有余,交通方便。工商业兴盛发达,我国“皮革之都”,曾被誉为浙江省十大贸易集市之一。
硖石原名峡石,别称:双山、双峰、硖山、硖谷、硖川、鹃湖,历史悠久。《嘉兴府志》有“沈山与紫微山,东西夹水,故曰硖石”的记载。《辞海》地理分册亦称:“硖石……因两山夹峙得名。”相传为秦代由拳治所。据清代周春《海昌胜览》引宋代《图经》云:“秦置长水县,陷为谷,曰谷水。已乃置县硖石山,曰由拳。晋太康中徙今嘉兴治,由拳故地,始专属盐官。”康熙《海宁县志》和清周广业《宁志余闻》均以为“由拳旧治在今硖石。”明末潘廷章《硖川志》并云:“硖石古称硖谷,两山相隔而名也。初本两山相连,秦始皇过此,望气者以其有王气,发十万囚徒凿之,遂分为二。今市河两涯山根犹露,相传秦皇凿也。”关于秦始皇改长水县为由拳的经过,《水经注》和《搜神记》、《太平寰宇记》等均有记载。
  硖石建镇,始于唐时。清王德浩《硖川续志》载:“唐开元十一年(723年)邑令路宣远置……乡市二,一曰长安市。二曰峡石市”。天宝中,吴郡太守赵居贞以海盐多盗,置海宁镇节束之。会昌中置硖石镇,设镇遏使。”硖石市之名亦见于唐元和二年(807年)《万仁泰墓志铭》,又见于《吴府君神道碑》。硖山、硖谷、双山、双峰之称,源于硖石之东西两山。明赵维寰《宁志备考》称:“硖石山二,审山即东山,紫微山即西山,土人合称硖石山。”唐代著名诗人顾况曾读书审山,并有“家住双峰兰若边”之句。硖川之名亦自两山夹水得来,始见于南宋景定庚申(1260年)《张孺人墓志》:“张氏为乌戍望族,今居于硖川。”陈云骏《硖山图志》亦云:“在秦汉则称谷水,于唐宋乃为硖川。”旧时亦有人雅称硖石为鹃湖的。如清代以来,里人曹宗载、蒋学坚、许葆翰等都著有《鹃湖百咏》,抒写硖石地区历史风貌,以镇北部(今六角亭处)旧有鹃湖得名。亦有称硖石为谷湖或谷水者,如宋项安世有《题谷湖诗》,见《永乐大典》引《盐官志》。许尚(一说为张尧同作)有《谷水》诗,即以水为地名。唐朝以前,硖石之名多数均作峡石,后演化成硖石。
 
  东山 亦称沈山、审山。在海宁市治硖石之东。高88.9米。因位于镇东,与西山(紫微山)隔水相对,故名。东山与西山,旧时合称硖石山,或云即古之夹谷。一说系秦始皇所凿分。据宋嘉定《图经》云:“宋临海、南阳二郡太守沈景葬此。唐属苏州海盐县,昭宗大顺中割归杭州,即今盐官县硖石镇之东山。”宋《咸淳临安志》称:“审山,在县东北六十五里,高五十三丈,周回七里三百步。汉审食其墓其间,故名。有僧崇惠庵,基土皆五色。有僧智标塔,秦皇磨剑石。有灵池,水旱不盈涸。”至元《嘉禾志》则云:“沈山,一名审山。……旧经云:宋临海南阳太守沈景葬此,因名。”审山之称,相传以山有汉代审食其墓得来,旧志已辨其非。嘉庆重修《一统志》称:“沈山,在海宁州东北六十里硖石镇,东接海盐县界,土人呼为东山,……或以为审食其葬处,故名审山,误也。”故一般均从“沈”不从“审”。东山亦为浙西名山之一。据清《杭州府志》记载:“沈山,唐属苏州之海盐县,昭宗大顺中(890-891年)割归杭州。”建国前,山之东、西两侧,分属海盐、海宁两县。1958年11月,海宁、海盐两县曾一度合并,后虽又分置,但原属海盐县的狮岭乡划归硖石人民公社,东山始全部归属海宁。
  东山曾有不少名胜古迹,如智标塔、顾况读书台、刘令(唐代诗人刘长卿,曾为海盐县令)读书台、秦皇(或误作钱王)磨剑石、葛洪炼丹井等。据蒋光煦《东湖丛载》引《天下金石志》载:“海宁审山有吴大帝(按:指三国吴时孙权)判字”。今已不详其处。明代著名历史学家、《罪惟录》的作者查继佐曾结庐于此山之万石窝,并以“东山”为其别号,晚年寓居杭州铁冶岭,卒后归葬于此。现代著名电影艺术家史东山(硖石人),原名匡韶,其易名亦本于此,寓热爱故乡山川之意。山麓还有现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辞通》作者朱起凤之墓,以及著名收藏鉴赏家钱镜塘之墓。硖石东山,旧时以其自然景色著称,明代著名学者王守仁曾专程至此,作有《登硖石东山》一诗。自唐代顾况以来,历代众多的文人学者,如高启、胡奎、祝允明、王世贞、苏平、张宁、陆嘉淑、朱一是等,都曾到过硖石东山,并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山上有建国后新建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相传始建于东晋、曾载于南宋《咸淳临安志》的智标塔毁于1969年12月26日,2004年12月28日重建落成,原塔基地宫中出土了舍利子等60余件宋元时期的珍贵历史文物。
 
  西山 又名紫微山(“微”或作“薇”)。因位于海宁市治硖石之西,与东山(沈山)并峙,故名。山高46米,景色宜人。明初诗人贝琼(清江)曾誉为“海昌第一峰”。或云:西山古为硖石山,嘉庆重修《一统志》及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均持此说,称:“硖石山,即紫微山也。”而据明赵维寰《宁志备考》、清代范骧《海宁县志略》及周广业《宁志余闻》等地方典藉考证,则认为硖石山是西山与东山的合称。据旧志云:“峡石本两山相连,相传秦始皇时凿开,遂分为东,西二山。”似以后说为是。
  紫微之名,相传得自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明万历《杭州府志》云:“唐中书舍人白居易登此山,望硖石湖。中书本紫微省,因名。”旧时其地有白刺史祠,并有碑刻。明代孙一元咏《紫微山》诗中亦有“白傅断碑樵斧砺”之句。明刻本《杭州府志胜》(残本)中称:“审山之西为紫微山,旧名硖石山,与赞山相对。唐中书省白居易尝登此山望硖石湖。后人以中书为紫微省,因改今名。”又据南宋《咸淳临安志》及明赵维寰《宁志备考》所载:“旧志:唐紫微舍人刘禹锡作刺史时,行县至是山,望硖石湖,因名。今半山有碑,镌‘紫微山’三字(按禹锡未尝为杭州刺史,惟白居易、裴夷直自中书舍人出守。旧志误也)。”邑人王国维在其《乾隆通志考异残稿》中亦认为,言刘禹锡为杭州刺史之说有误。清王德浩《硖川续志》还载有“唐长庆三年(823年)白居易刺杭,秋八月登山望硖石湖,作诗勒石”之说,不知引自何书。此外,对这山名的来历也有其他解释,如元代范椁《宋宣抚使沈正传》中云:“紫薇俗称西山,盖取夷齐之义。”实则诸说皆有待进一步作深入考证。
  据清末民初之《海宁州志稿》记载:“光绪十一年乙酉冬十二月(1886年初),硖石紫微山下吴伯钦家“颐园”中,凿池得碑,镌曰:《唐故吴郡朱府君墓志铭》,铭文中有:‘公讳阳,字正中……今为杭州盐官县人也……以永贞元年(805年)殁于此邑长平乡之私第……其年十月廿日,窆于此乡紫微山建茔’。”据此,则可知紫微山之名,在旧传白居易来此之前,已早有之,可正旧志之误。
  据明末董穀的《碧里杂存》记载,明代“正德甲戌(1514年),硖石沈祏于紫薇山土中得异石无数,如斧钺者、圭璧者、方者、圆者、短而长者……各有圆窍……见者珍之,皆以为霹雳砧而藏之”,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已有先民定居。西山原有白水泉、紫微洞、烟霞洞,八仙台、葛洪丹井等不少胜迹。自唐代白居易、章孝标以来。并有不少骚人墨客题咏。由于年深月久,部分名迹已湮没无闻。位于西山南麓的惠力寺,始建于东晋宁康年间(373—375年),相传为东晋尚书张延光舍宅所建。西山在宋时亦称惠力寺山,即以此寺得名。寺前有唐代咸通十五年(874年)所建的两座石经幢,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今西山已辟为公园。山上有紫薇阁。白水泉畔有近代著名诗人徐志摩与艺术家钱君匋之墓。南麓有张宗祥故居及徐邦达艺术馆,西麓有海宁市博物馆与钱君匋艺术研究馆。
 
  长安 位于海宁市治硖石西南偏西25公里,沪杭铁路线上,是海宁市西部重要物资集散地,今以五金、花木著称。
  长安,一名长河。长安之名,当自长河衍化而来。一说寓祈求长治久安之意。《明志》因土音近似,讹作“长杭”。文天祥诗作“长堰”,实则为同一地也。长河即上塘河及境内主干河道,古时北来旅客至杭,大多取道于此。后人复以长河引申成为别名修川。
长安自古即为南来北往的水陆要冲,唐宋时建为市镇。据清王德浩《硖川续志》记载:“唐开元十一年(733年),县令路宣远置……乡市二:一曰长安市,一曰硖石市。”南宋《咸淳临安志》并载长安镇与长安市之名。元《九域志》亦有“长安一镇”之称。又有长安驿。据《咸淳临安志》载:“唐贞观五年(631年)置。旧号桑亭驿,今改名义亭。”南宋建都临安,这里西接临平驿,北连石门驿,为迎送官员、传递公文必经之地。加上漕运往来,四方客商云集,元代曾设水陆两站,备有船六十条、马六十匹,日夜供调配使用,其繁忙于此可见。
  长安的有名,亦缘于长安三闸两坝。据管振之《海昌胜迹志》载称:“三闸在长安,上、中、下三闸也。相传始于唐,盖自杭而东,水势走下,故置以节宣也。”民间传说,三闸为尉迟将军所建,不知何本。宋《咸淳临安志》则谓“始于宋绍圣间”。《宋史·河渠志》中己有“长安闸”之名,并称其“上彻临平,漕运往来,商旅络绎”。老坝即长河堰、长安堰,又名长官堰。嘉庆重修《一统志》称:“长安堰……宋时建。至正七年(1347年),复置新堰于旧堰之西,今名长安坝。”堰、闸原为调节上下塘水利,便利往来船只而设,此后商业亦因之日趋繁荣。乾隆《杭州府志》》称长安为“商贾舟航辐辏,昼夜喧沓,市无所不有”。清朱文治《海昌杂诗》中亦有:“近自江南极川楚,长安利甲浙东西”之句。当时商业之兴盛,经济之繁荣,可见一斑。
  古镇长安还多古迹。其中最著名的是东汉画像石墓,为长江以南所罕见。俗称“三女堆”,在  镇西古觉皇寺西北隅(今海宁中学校园内)。原名“三女墩”,宋《咸淳临安志》已载其名。因避讳改“墩”为“堆”,相传为吴大帝孙权第三女鲁育(小虎)之墓,明末历史学家谈迁、清代学首吴骞、周广业等均对此作过考证。墓在明代嘉靖间曾被盗掘。1973年,因平整工地被发现,海宁文管部门经上报批准,曾进行清理,除少量殉葬品外,在墓室内发现了大量精美的东汉时代画像石刻,内容有:车马出行、庖厨、宴饮、就寝、舞乐百戏,祥瑞及历史故事等等。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室之上盖有保护房。此外,邻近地区尚有翟妃墓(一名翟墩。相传三国吴大帝孙权之妃翟氏卒葬于此)、鲁王坟(相传吴大帝子鲁王霸与太子和不睦,赐死后葬此)。今两处遗迹犹存。
 
  盐官 位于钱塘江北岸,海宁市治硖石西南20公里。为浙江省历史名镇,以在此可以观赏“天下奇观海宁潮”闻名于世的旅游胜地。
  盐官在我国历史上为著名的“古邑”,自唐代以至抗日战争之前,绝大部分时间为海宁县治所在。盐官之名,起源甚早。《越绝书》:“朱余者,越盐官也,越人谓盐曰馀。”《汉书·地理志》:“海盐故武原乡有盐官。”宋《舆地广记》所载则更具体:“盐官县,本海盐县地。吴王濞煮海为盐,盖在此有盐官,吴因置盐官县。晋属吴郡,隋属余杭郡,唐属杭州 。”其地名来历如此。
  盐官县的建始年月,诸书说法不一。郦道元《水经注》称:“盐官县,旧吴海昌都尉治,晋太康中分嘉兴立”;《嘉兴府志》称:“吴立为海昌都尉治,此后改为县”;《重修浙江通志稿》云:“吴初置海昌都尉,寻置县,曰盐官”,但基本上都肯定盐官县为“三国吴置”。
盐官设市镇,始于唐代。据《咸淳临安志》载:“盐官镇在县西百步,唐会昌三年(843年)置”。明末历史学家、邑人谈迁的《海昌外志》记载:“(唐)贞观四年(630年),立盐官市于县西北。开元十一年,令路宣远徙于县西南。”可见设市时间较设镇为早。由于历来为盐官县治所在,故又称城、城区,至抗日战争前始作镇名。
  盐官地处钱塘江滨,为著名的“潮乡”,观看钱塘江涌潮最好的地方。气势雄伟、绵亘不绝的捍海石塘是一项规模宏大、工程艰巨的水利工程,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堪与长城、运河媲美。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边有始建于明代的占鳌塔(又名镇海塔),孙中山先生曾到此观潮的“天风海涛亭”(初名“三到亭”)等胜迹。镇内有巍峨壮丽、号称“江南独步”的海神庙及白玉牌坊、御碑亭等古建筑,清代陈阁老(陈元龙)宅,亦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有唐代石经幢、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故居等胜迹。曾被誉为“江南名园之最”的安澜园,现仅存曲桥、荷池等遗迹。镇上原有安国寺,始建于唐开元年(713年),原名镇国海昌院,唐宣宗李忱微时曾在此为僧,法号琼俊,奉主持海昌院的名僧齐安禅师为师。日本文德天皇时期,慧萼奉橘太后之诏,入唐“聘有道尊宿”赴日本弘传禅宗,慧萼慕名到盐官礼谒齐安,说明来意,齐安即派弟子义空随往,这是中国最早东渡日本、弘传禅宗的僧人。宋代诗人苏轼曾为安国寺施建大悲阁,并亲自撰写碑记。明末大儒黄宗羲多次在此讲学。今寺已毁废,经有关上级领导部门批准,正在重建。
 
  袁花 位于市治硖石东南14公里。袁花旧作园花(又称花园),或作元化、袁化。别名花溪、百花溪。其名最早见于唐贞元元年(785年)《张希超墓志铭》,名“袁花里”。唐大中六年(852年)《戚氏沈夫人墓志铭》中作“袁花市”。据宋建炎二年(1128年)《宋崇教寺记》及清钱泰吉《海昌备志》记载:袁花市中部,有崇教寺,原名妙果,始建于五代后唐长兴二年(931年),原为梁江州刺史戚衮故宅,寺后皆山,相传为戚夫人莳花处。宋于此设袁花盐场,明嘉靖间称镇。虽曾多次遭受倭害,但发展仍较迅速。至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据当时里人许敦俅的《敬所笔记》记载,不仅“镇上色色俱全,与杭嘉无异”,即“当铺”亦有“十四五处”之多。清代更为繁荣。抗日战争初期,镇上全部街道房屋六次为日本侵略军烧毁,从此无复昔日盛况。建国后经过努力建设,始展现新貌。近年来,已有纺织等新发展的工业兴起。
 
  斜桥 位于市治硖石之西13公里、沪杭铁路线上。古名斜川,又因洛塘河穿境而过,别称洛溪。地以桥得名。
  斜桥地处洛塘河边,河上初仅一桥,名万缘桥,即西斜桥,明永乐五年(1407年)重建。因桥随斜向河流建造,故名斜桥。清代康熙年间,在其东面又增建两桥,分别称为东斜桥(第一桥)和中斜桥(永庆桥)。民间传说,桥初建成时,有一书生行经此地,风雨中见一农民躬身摇船而来,随口吟道:“曲橹曲人经曲港”,正苦思不得下联,不意那农民应声回答:“斜风斜雨过斜桥”。各写对方神态,维妙维肖。因而被传为佳话,斜桥之名亦广为人知。
  斜桥之名始于何时不详。清钱泰吉《海昌备志·艺文》谓:“元,王居安……居斜川”,则元时已有此名。明成化《杭州府志》称:“斜桥,县东北二十里”,可见明代已有斜桥之名。椐此分析:斜桥成为集镇,时间应在明代或更早。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蔡其昌所辑的《都庄图说》中,已称斜桥为市(市集),并叙述当时情景:“沿塘一带,市房辐辏,货轴相连,中亘下塘官河,水旱无虞”。清末修筑沪杭铁路,经过斜桥,并在此设站,各业因之兴盛。清末民初,先后称为市、镇、乡和斜川乡,后曾并入第五区及城斜区。解放后,建立斜桥区,又建为镇,现已建设成为小型工商业集镇。名播中外的特产斜桥榨菜,即盛产于此,亦有家具厂等工厂企业。
 
许村   在市境西部、沪杭铁路线上,东距硖石33.3公里。据康熙《海宁县志》记载:宋高宗时,尚书左丞许景衡(瑞安人)随高宗南渡,死于瓜州。帝悯其忠心,赐葬盐官安义里,从此许氏家族世代聚居在此,渐成村落,俗称许坟村,后称许村。《乾道临安志》有“许村巡检司寨”之名,
  黄湾 位于硖石东南20公里。以背倚黄山、面对海湾得名。黄湾地处海口,位于杭州湾北岸突出处。古时即为物资集散转运要地、并以产盐著称,早在北宋时已成为市镇。宋代《图经》载有“黄湾闸”之名,南宋《乾道临安志》有“黄湾巡检司寨”,明嘉靖《海宁县志》附载的《宋四境图》中亦有“黄湾寨”、“黄湾盐场”之名。南宋时杨璿在《寓馆黄湾》诗中,曾生动地描绘了当年的情景;“望望人烟市,行商日满涂;四边山势合,浑似蜀山图”,“市浦楼船满,南商上落频;晨昏二朝水,衣食一方人。”宋代施枢亦有《夜泊黄湾》诗。
  周镇 在硖石西南偏西19公里处,辛江塘畔。旧有周灵古社,始建于何时不详,后改周王庙,地以庙名。据清代吴骞《蠡塘杂咏》及钱泰吉《海昌备志》记载,清初即为市镇,并以产布著称。《海宁州志稿》亦称“清乾隆、嘉庆间已店房联络,聚为市镇”。清末与郭店合称郭周乡。民国以来或为镇,或称乡。今以盛产皮革,桑苗、苗木著称。
 
  丁桥 位于硖石西南13公里处,袁花塘河畔。清乾隆间即名“丁家板桥市”,丁桥,系“古丁家板桥”之简称。市镇以桥得名,因此,抗战前一度曾称“古丁镇”。原桥始建年月不详,嘉庆四年(1799年)重建为单孔石桥。抗日战争初期,附近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敌人严重杀掠破坏。改革开放以来,己建设成为海宁市工农业经济发达地区之一。
 
  马桥 距硖石东南7.7公里,据清钱泰吉《海昌备志》暨《杭州府志》记载:马桥,原名光裕桥。始建年月不详。清代阮元《“硖川煮赈图”记略》与马锦《碧萝吟馆诗集》均称:“马桥,马氏聚族居此。”马氏家境富饶,乾隆前即为有名望族,当地亦已成为小市集。民初编印的《海宁乡土志》中称马桥为乡。1938年。日寇侵犯马桥,当时中国军队62师368团2营伏击于平陵庙附近,在激战中消灭日寇百余人,营长陈士伯在是役壮烈牺牲。抗战胜利后,为纪念抗日殉国的志士,马桥政区的一部分曾改称士伯乡。距马桥不远的谈浜,相传为明末历史学家谈迁的故里。近年来,马桥已建设成为经编工业发达地区。
 
  路仲 在硖石之西约6公里处。原名路仲里,别名渟溪。相传三国吴时陆逊任海昌都尉并领县事,即在此附近。清代学者管庭芬曾称,旧有“陆逊营”,后当地民间因土音近似,讹称“猢狲营”。
  “路仲”之名,起源甚早。据管元耀《路仲纪略》云:“旧传唐代有路、仲、毛三氏,下第举人也,三家俱饶于赀。会岁大祲,人不得食,同罄所有以济邻里,乡党人赖以全活,三家竟以饥饿死。后人思其德,故以氏为里,并祀为土榖神。”“渟溪”之名,据清代著名学者钱泰吉《渟溪旧闻·序》载:“其水自桐溪而来,至此稍渟滀纡徐,以会于洛塘,故名渟溪”,意即河水环绕之港汊。
  当地原有钱、朱、张、管四大姓氏家族,钱姓为五代吴越王钱镠后代,朱姓为宋代朱熹后代。相传为宋代女词人朱淑真故里。自明清以至现代,名人辈出。如明代礼部侍郎吴太冲,刑部侍郎陆子孟,清代著名学者钱馥、钱保塘、陆嘉淑、管庭芬,医学家王孟英,现代著名植物学家钱崇澍,动物学家钱燕文,装帧篆刻书画鉴藏家钱君匋,水彩画家张眉孙等,均诞生于此。
 
  皇冈 在新仓东北2.9公里处。亦作黄冈,古时亦曾称皇纲、凰冈、皇堽。为著名海宁古集镇。其名始见于南北朝陈(557-589年)时,《陈书·顾越传》载:“顾越,字思南,吴郡盐官人也。所居新坡(“坡”或作“阪”、“坂”)黄冈,世有乡校,由是顾氏多儒学。”
  《唐张希超墓志铭》中作黄堽,元《太平广福寺记》中作皇纲。元至正六年(1344年)里人贾执中(希贤)捐私田八百亩,将原有义塾改建为黄冈书院,便于当地子弟入学,邻近学子也纷纷慕名前来。
  皇冈历来有“轧太平”的风俗。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日,各地商贩及戏剧、武术、杂技团体等均至此经营、演出,百货云集,附近农民亦从四面八方赶耒,尽情玩乐,并进行交易,实为庙会(又称庙市),为我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市集形式之一,古代遗风,至今不衰。
 
  湖塘 在硖石东南8 .9公里处。古名湖塘里、湖塘村。其名始见于宋。据《花园朱氏宗谱》中元代贡师泰所作序云:“宋咸淳间(1265-1274年)朱熹之孙铉仕两浙运判,居杭州贡院桥北,录事司湸,从盐官之湖塘。”原有湖塘庙,为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重建。元末著名文学家、礼部尚书贡师泰曾寓居于此。因时遭兵燹,此独安然,故又得名小桃源。后贡师泰卒葬其地。元代另一著名文学家黄溍《送傅都目之盐官》诗中,有“湖塘灯火机声里,墟落盐烟海气间”之句,抒写村中入夜织机之声不绝,足见当时地方家庭纺织业的发达。
 
  石墩 在黄湾闸口西南。原名石墩镇,为海宁古代兵防要地。据《杭州府志》载:“石墩镇,在海宁州东南六十里。明洪武中,自硖石镇徙巡检司于此。”嘉靖间为戍守重地。倭寇侵扰我国沿海,曾多次在石墩登陆,盘踞此间,至袁花、黄湾、硖石、长安等地烧杀抢掠。
 
  马牧 在长安之南6公里处。南濒钱塘江,旧时为海运与内河转运之地,或称马牧港、牧港。其名始见于唐《邬府君墓志铭》:“海昌之里,马牧之墟”。相传为古代牧马之地。明末邑人、历史学家谈迁有《海塘谣》云:“前鸣金,后鸣鼓,声声官长催督苦。凤凰山边募石土,马牧港口拘船户。何时沧海变桑田,为免贫民雇役钱”。足见当时马牧曾为海运发达、船户集中之地,也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封建时代为徭役所苦的悲惨情景。
 
  横山 位于硖石北部。以山势自东往西南延伸、略带横向得名。包括大横山与小横山,大横山高53.4米,小横山高15.2米。古隶盐官,曾属吴郡苏州,后归海盐。1958年10月,海宁、海盐两县合并,划属硖石人民公社。1961年分县后,划归海宁。
  横山为唐代著名诗人顾况的故里。据清代周春《海昌胜览》及《杭州府志》引至元《嘉禾志》云:“横山高六十五丈,周八里,在硖石山北,顾况所居。况为未分邑之盐官人。”据同治《顾氏宗谱》记载:“公(顾况)自吴县铜坑山迁居盐官横山,为横山始祖”,“公宅在山麓,故有‘家在双峰兰若边’之句。”《重修浙江通志稿》云:“(唐)著作郎顾况宅,在(海盐)县西南四十五里横山禅寂寺侧、硖石山北。宅中有横山草堂,山上有读书台。”按:顾况读书台有两:一在硖石东山,一在横山。据清代著名学者朱彝尊《棹歌》注云:“顾逋翁读书台在横山顶”。《横山纪略》云:“相传在山东北隅,今有巨石存焉,土人指点是遗址。”顾况之墓,亦葬在“横山之阳”。
 
  殳山 位于硖石北部。一作芟山,与史山合称双山。因史、殳两字方言读音近似,俗以方位称东殳山(史山)、西殳山(殳山)。据明代潘廷章《硖川志》记载:“殳山在(硖石)西山西北六里,高二十余丈,周七里,为硖石左辅。……因殳仙得名。殳仙名基,得导引术,入千金乡,相传宋时人,登此山数年,趺坐而化。”其地历史,据《石泾小志》载:“汉代为由拳县西南境,三国(吴)后改属嘉兴,五代(后晋)时又改属崇德,明代宣德五年(1430年)后划归桐乡。”旧时曾以殳山作为桐乡之别称,1950年始划归海宁。
  殳山为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贝琼(号清江,1314-1378年)的故里。山麓原有其故宅遗址,《重修浙江通志稿》及《嘉兴府志》等均有记载。山上原有贝琼读书台、殳仙石、铜(一作桐)棺冢、洗药池、炼丹台、藏兵坞、小赤壁,一滴泉、公主墓诸胜迹,今已湮没无闻。现辟为公墓。
 
  麻泾港 在境内东部。为海宁南北主干河道之一。全长15公里。据明代谈迁《海昌外志》、清代《杭州府志》及《古今图书集成》等书记载:“麻泾港,去县(今盐官镇)东北五十八里,乃新江塘河支派,流入硖石南湖。” 清初范骧《海宁县志略》亦称:“硖石南湖,……南通麻泾港。”清代查慎行《得树楼杂抄》云:“《新唐书。地理志》:‘海盐有古泾三百’。盖海盐为秦县,古县治所,旧属吴郡……,今惟横泾、陶泾、麻泾之名尚存。”今海宁地、秦时属由拳、海盐两县,可知其名称由来已久。另据清代嘉庆《硖川续志》引《安化谱》则云:“麻泾港本名‘慕京港’,宋安化郡王王沆,字慕京,曾同邑侯陈恕捐资增筑塘岸,疏泄潮害,是以民安,人称其河为‘王慕京港\'”。明代景泰间曾作黄慕泾港,后又曾讹作黄墓金港。恐系后人谐讹简化而为今名
 
  洛塘河 海宁境内主干河流之一。原名洛溪,在唐代柳浑所作《唐敕赠荆州大都督雎阳太守许公(远)神道碑》中,已有“世居盐官洛溪里”之称。宋《咸淳临安志》云:“洛塘,在县北,长四十里”。明潘廷章《硖川志》云:“洛塘,在硖石西南十里,乃辛江塘之支流,西承天目诸水,注硖石南湖。”嘉庆《大清一统志》及《读史方舆纪要》称:“旁有支港小河,经硖石镇为市河,迤北注嘉兴境之长水塘河”。斜桥以西一段,因塘系清康熙间县令许三礼所修筑,旧时曾称许公塘 河。
  沿洛塘河有斜桥、庆云桥、伊桥等乡镇。原伊桥村有祀唐代名将许远的故庙及其读书处。杨园村为宋代朱熹之师、侍郎杨由义的故里。
 
  辛江塘(河) 海宁境内主干河流之一。西起万兴桥,东至袁花大虹桥,全长32公里。原名新江塘河,见于明嘉靖《海宁县志》、崇祯《宁志备考》、清顺治《海宁县志略》等。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云:“新江塘河,县(今盐官镇)东北二十里。源自湖州府德清县之大麻溪支流,由县西北庄婆堰,东抵县城濠,逶迤曲折,析为众流,东北入嘉兴境。”明后,亦称氵辛 江塘河,或两名并用。如清嘉庆《重修一统志》、《杭州府志》等。康熙《海宁县志》称:“氵辛 江塘河,旧志作新江。”按氵辛 江之名,含义不清,前人亦未能明其原意。旧有氵辛 江庙,已废。1966年后,改名为辛江。
 
  上塘河 为海宁通往杭州的主要航道。西起许村莫家堰、经杨家渡、长安镇、石井、春富庵到盐官,长22公里。
  上塘河曾有不少别名,历来对它的起始、终点也诸说不一,多数是指上塘河水系流经海宁境内的一段,但也有泛指整个上塘河水系的。南宋《咸淳临安志》云:“二十五里塘,在县北至长安。岁久不筑,则河流决滥,多为民害。绍兴九年,令陈恕募民浚河筑岸,广三丈(视旧广一丈),高三尺,甃以石,其患遂息。人号甘棠堤。”清末民初《杭州府志》云:“二十五里塘河,在县西北,旧名湖塘,以通湖水也。源自西湖达运河,至长安坝,东流二十五里,经县西北,通城内市河。”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云:“运塘自庄婆堰北接崇德县界,经许村,西至仁和县界,长三十余里,此即上塘河运路也。”清陈鳣《新阪土风》亦认为:“运塘河即上塘河运路。”《中国实业志·浙江分册》载称:“上塘河,联贯宁、杭两县,称宁杭线。为海宁城通省城之干河,共长75公里,在海宁一段28.5公里,宽六公尺许。”其他如《大清一统志》、《浙江水利备考》等都有类似记载。
 
  新塘河 位于境南。西自许巷翁家埠,经马牧港、大荆场,盐官旧城河、丁桥、朝阳等地,直到黄湾尖山,为海宁南部水流北泄的主要河道,亦为水运通道。
新塘河原名六十里鹹塘和淡塘。据《宋史·河渠志》载,系宋嘉定十五年(1222年)浙西提举刘垕所修。清顺治《海宁县志略》云:“新塘,备塘也。自天妃庙东抵黄山,长五十里”。又云:“淡塘长六七里,在县(旧治盐官)西北。鹹塘与淡塘连,在县西南。”《海宁州志稿》称“南塘河,上上河”,又云:“新塘即土备塘”。查岐昌《古盐官曲》诗注云:“土备塘河,以雍正年间(1723-1735年)始筑土备塘而得名。”《海昌胜迹志》作“万花塘”《海宁县乡土志》作“备花塘河”,沿河有不少主要河港与之贯通。
 
  袁花塘(河) 一名宁袁塘,自盐官东至袁花。据《宋史·河渠志》记载,亦系宋嘉定间刘垕所筑。当时“县东民户日筑六十里鹹塘,万一又为海潮冲决,当计用桩木筑袁花塘以捍之”,“县东近南则六十里鹹塘,近北则袁花塘”。《咸淳临安志》载有“袁花塘”之名,嘉靖《浙江通志》及崇祯《宁志备考》等均作“园花塘”,《海宁县志略》作“园花塘河”。
 
(选自《海宁文史备考》陈伯良著)
 
上两条同类新闻
  • 汉书:颖川郡,秦置
  • 京口
  • 【字体: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邬家QQ群
    寻根问祖
    姓氏渊源 迁徙分布
    研究考证 浙直一派
    邬氏族谱
    谱引序文 世系世略
    字辈排行 家谱交流
    人文名胜
    邬氏人物 邬氏文化
    邬氏部落 邬氏企业
    学习园地
    姓氏知识 历史知识
    地理知识 小 知 识
    新闻中心
    站务公告 邬氏新闻
    宗亲留言 站长札记
    | 关于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刊登 | 网站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站长:邬德明  QQ:30625004  手机:13780075571  邮箱:ztpcwdm@163.com MSN:ztpcwdm@hotmail.com
    顾问:QQ:544192509(柳州) 443131922(上海) 396375263(舟山) 385507(深圳) 645570415(番禺)
    539202392(龙川) 584975639(奉化) 76689839(台州) 474278918(无锡) 西濠(苏州)
    版权所有 2006-2008 邬氏家谱网(WSJPW.COM) 最佳效果 1024×786
    Copyright 2006-2008 WSJP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群:5555591 浙ICP备06045604号
    点击这里给站长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