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寻根问祖 | 邬氏族谱 | 人文名胜 | 学习园地 | 邬氏新闻 | 站务公告 | 站长札记 | 邬氏论坛 | 
 · 寻根问祖 · 谱牒研究 · 人文名胜 · 宗亲会 · 坛务园地 · 灌水乐区 · 会员注册
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河南站
发布时间: 2006/9/22 1:34:43 被阅览数: 3227 次 来源: 邬氏家谱网www.wsjpw.com 站长:邬德明 QQ:30625004 QQ群:5555591
探寻客家历史足迹之河南站
 
一、
这是洛阳故城目前能看到的最高最长的一段城墙。
 
    1600多年前的连年战争使得近百万河洛人背井离乡客居南方,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中原人大规模南迁的浪潮。这第一批先民便是今日世界各地客家人的先祖。
 
    在离开河洛故土时,他们无限依恋地频频回望自己的国都洛阳———作为一方士绅和子民,这座城留下了他们几多辉煌和留恋一晃千年已逝,这座古城如今已在饱经沧桑后变成了一片废墟城墙。在专家的指引下,记者沿着时光的隧道一路逆行,欲走进他们走出南迁第一步时的峥嵘岁月。
 
    作为河洛中心,洛阳城承载了太多客家人的故土情结
 
一位旅美客家人的执著
    9月12日上午10时许,洛阳市东15公里,偃师市首阳山镇保村,汉魏洛阳故城城墙遗址。
 
    初秋的阳光,暖暖地拥着被掩在一片庄稼地中的这段高高土墙。
 
    抚摸着残缺的墙体,洛阳师院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韩石萍副教授感慨地说:这段土墙小视不得,它围起了当时堪称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池在这样的城市生活,客家的先人是多么荣耀啊。这是客家第一批先民曾经生活过的“汉魏洛阳故城”。是西晋末年发生在这里的“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把他们逼上了南迁的征途。
 
    在古城墙前凝视许久,韩石萍说,客家人的先民是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人。河洛是以洛阳为中心,西至潼关,东至豫东大平原,南依伏牛山,北跨黄河至晋南一带的中原地区。可以说,河洛地区就是狭义的中原地区,即今天的河南省。广义的中原应包括今日的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等部分地区。由于第一次南迁时洛阳是都城,迁移者最多,这段城墙就处于汉人南迁时河洛地区的中心地带。“这是客家人最初的根啊”在这声感慨后,陪同的故城工作人员周海涛向我们述说了这么一段往事:
 
    前年秋,他在故城办公室值班时,来了一位西装革履的老人。谈话间得知,老人是侨居美国的客家人,近日来洛阳办事时得知这个故城就是他们先人南迁时的都城,就下决心要看看。故城保护部门的办公地点就在310国道边,交通方便,但要看到这段目前最高的城墙却要走很远的土路。于是,小周就问:非要到那里看吗?老先生的回答异常坚决,他说,不但要看,还要亲手摸摸,这是先人的家啊。说这话时,小周的眼角湿润了。“为这样的客人引路,成了我们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他们绝大多数是客家人。”小周同时纳闷,故城的宣传很有限,但竟有这么多客家人来寻根思古,可见客家人乡情之重。
 
    作为13个朝代的都城,洛阳城经历了太多的战火和兴废。这段1600多年前的城墙无言地见证着这个城市的沧桑,而客家人正是从这段城墙中觅到了先人的踪影———小周的话听上去颇像哲语。
 
    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造就“世界级”城市
 
一个属于祖辈的辉煌
    9月13日下午3时许,穿过洛阳城中一个深深的小巷,记者轻轻叩开一间老屋的门,满额刀刻般皱纹的华发老者微笑着把记者迎了进去。让人惊讶的是,小屋内满是发黄的古籍。
 
    徐金星,河南省中原客家研究会副会长,洛阳白马寺、汉魏洛阳故城文物管理所名誉所长。领路人说,他研究了大半辈子的汉魏洛阳故城,对客家人的这个“老家”分外深情。
 
    一杯清茶,香气袅袅。徐老小酌一口,纯正的洛阳话拉出了千年前古城的惊世繁华———
 
    客家首批南迁的汉人生活在洛阳城时正值西晋末年。曹魏末年,司马氏执政,灭蜀后,国力迅速上升。公元265年,司马炎代魏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三国局面归于统一,并出现了短期的和平安定局面。
 
    那时,这个城有城门12座,北墙全长约3700米,宽25~30米;西城墙长约4290米,宽约20米;东城墙长约3895米,宽14米。全城周长14公里。这在当时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城市。城内有宫城、衙署、苑囿、市场,建筑布局有序,街市相连,四通八达。宫室主要有南北二宫。南宫在今龙虎滩村西北部,是皇帝接见臣僚的地方,殿阁鳞次栉比。北宫则是皇帝嫔妃的寝居,在今金村南边。这里不但宫殿林立,崇楼连栋,金碧辉煌,而且风景优美,有金泉玉池,奇花异草,珍鸟名禽,以供玩乐。中有名殿14座,以德阳殿最为奇观,有“珠帘玉户如桂宫”之称。南郊有东汉时建立的最高学府太学、国家天文台灵台及明堂、辟雍,城西有我国最早的佛寺白马寺等。当西晋王朝在自己的太学中培养着“研究生”的时候,周边许多地方还蛮荒未开。
 
   在城市发达的同时,西晋的文化发展速度相当快,这令河南大学中文系专门研究魏晋时期文化的彭广明老师赞叹不已。在记者拨通了彭老师的电话后,他不无感慨地说,出现这一现象,缘于到了西晋年间,文学脱离了以往的史学与诸子百家的范畴,开始单独作为独立的形式存在了。
 
    他说,“洛阳纸贵”的故事就出于这个时期。故事说的是西晋统一后,成都、建业、洛阳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作家左思就下决心以赋的文体写一篇描写此3个都城的文章。为创造优美的文句,左思在室内、庭院、厕所等处的墙上,都挂了纸笔。不管走到哪里,只要想出了好词句,就随手写在挂着的纸上。当时西晋有名的大文学家陆机听说左思准备写《三都赋》,就嘲笑他不自量力。但左思不怕嘲笑,仍决心努力,经过10年的努力,终于写成了《三都赋》,写成后受到朝内一些大家的盛赞。当年曾嘲笑左思的陆机,读后也大吃一惊,他原来想写洛阳赋,现在也不敢动笔了。《三都赋》传出以后,人们争相传阅,京城里的文人和富豪贵族,都争着买纸来抄写阅读,一时把洛阳城里的纸都买光了,洛阳城里的纸价因此突然大涨。
 
    在文学方面,左思与同时代的刘琨一起都突破了诗文多重词藻雕饰及写作技巧的老套路,使文风为之一新。陆机与潘岳的作品更是以艺术技巧取胜,成为《文心雕龙》与《文选》的先驱。在史学研究上,陈寿推出煌煌巨著《三国志》。
 
    为争权夺利,数十年混战苦了中原百姓
 
战乱引发“汉人南迁”
 
    “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引发“汉人南迁”,是史学界和客家研究者的共识。说起“八王之乱”,徐金星老先生不由得口若悬河———太熙元年(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病故,由次子惠帝司马衷继位。惠帝本是愚痴之人,并不能治理国家,以至于朝中大权尽落于皇后贾氏之手。司马氏诸王不满于朝中贾氏专权,纷纷想杀贾氏而独掌大权,于是便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八王之乱”。他们分别是:汝南王亮、楚王玮、齐王、赵王伦、成都王颖、长沙王、河间王、东海王越。公元299年,赵王伦杀贾后及其党羽,独揽大权。其后,又于永宁元年(公元301年)废惠帝自立为帝。是为“八王之乱”之始。
 
    16年混战,数十万人命丧战火。直至公元306年,东海王越毒死惠帝,拥立武帝司马炎第25子怀帝司马炽继位,“八王之乱”才结束。随后,匈奴族刘聪派兵攻陷西晋首都洛阳,俘虏了晋怀帝。因为此事发生在怀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所以历史上称为“永嘉之乱”。长期的战乱使得以皇室、士族、官宦大户为主体的中原人不得已纷纷南迁较为安宁的江淮地区,异乡作客,成为“客家人”。
 
    对这次南迁的动因,老人说,曾在我省社科联供职、现任北京化工大学副教授的王大良博士在一篇文章中还特别提到了自然灾害的影响。如永嘉四年(公元310年),中原地区4月大水,5月地震,6月大蝗,入冬大旱,一直持续到次年春。如此恶劣的自然条件也是逼人南迁的一个重要因素。
 
    说起这次南迁人数,徐金星老先生拿出一本《中国史纲要》说,按此中说法,此次南迁到达长江流域的至少有70万人,另有20万人没有到达长江,聚集在今山东境内。
 
    9月14日下午,夕阳西下时,记者站在位于偃师市寇店乡水泉村南的大谷关遗址———当年由京都洛阳通往南方的要道。只见一条土路从两堵山崖中蜿蜒穿过。路上行人匆匆,没有人留意打量这条如今看来毫不起眼的山路。
 
    他们哪里会想到,1600多年前,多少达官显贵和平民百姓也是行色匆匆而过,把多少辉煌和凄凉留在身后,去追寻心中的乐土……
 
二、
客家人中原人同祖同源
    秋高气爽,远山如黛,初秋的洛阳城在夏日残存的燥热中开始了一天的忙碌。9月16日8时许,当记者又背起重重的行囊踏上访史问古之路时,无意中放眼一瞥,发现这个古老的皇城在现代建筑的包围中,竟是那样的迷人。
 
    整日穿行在这个都市的人们是否也有此感受呢?无论他们有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我坚信,那些散居他乡的客家人是多么迷恋他们这个久远的故都啊。“客系何来?本黄裔汉胄,三代遗民,世居河洛。”当代客家诗人黄火兴的短诗饱含着他们对这片故土的几多深情!
 
    远方的游子啊,是什么让你如此坚信你与我同根同祖,真的没有什么不同?
 
    “是姓氏,无可置疑地时时证明着客家人与中原人的同源同祖。这一点,是河南印在客家世代人身上的胎记,永远也不会被历史磨灭。”也在洛阳寻访客家人足迹的谢钧祥老人,他的回答更像一句诗文。
 
    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共有1832个,占有姓氏来源可考的4820个汉族姓氏的38%。当今占汉族人口90.11%的120个大姓,考证出全起源于河南者有52个,部分源头在河南者有44个,共计96个,占120个的80%,占汉族人口的79.03%。两项综合统计,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占全国汉族人口的85%以上。研究成果表明,河南是姓氏资源第一大省,华人祖根大部分在河南。
 
    客家有许多人是中原名人的后裔,他们对先人业绩和家庭历史念念不忘,引以为荣,将其写进族谱里,显示在堂号、堂联中。客家一些姓氏所标的堂号,有的源于河南,可以体现出他们是从河南迁去的,如福建莆田方氏的“六桂堂”,广东兴宁王氏的“三槐堂”。
 
    在南方,要断定某人的祖籍,几乎无须打探,只需问一下其姓氏即可,因为姓氏就带着先辈给他亘古不变的胎记。
 
    从两晋开始,几次大的南迁,使客家人散布全国各地。他们的后裔移居到东南亚和欧美各地后,便以“唐人”自称,海外各国也因称中国人为“唐人”。
 
    成文已是深夜,推窗远望,中秋刚过,月儿依然又亮又圆。那些客居他乡的亲人们,是否也曾与我一样,面对着这轮亘古不变的月儿,回望起悠悠千年之往事。而当年我们共同的先祖,他们对月敞怀之时,又可否知道千年之后子孙花开五洲之景呢?
   
 
120个大姓,96个源于河南
多数姓氏根在河洛
    谢钧祥,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所所长、省海外交流协会副会长,从上世纪80年代初始一直致力于姓氏研究。在客家姓氏渊源的研究上造诣颇深。
 
    他通过查阅大量的古代文献,并参考当代研究成果,从宏观数据到具体的每一个姓氏,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其进行考证和研究,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研究出许多新成果,填补了我国姓氏研究的空白。他从地缘、史缘上进行研究,考证出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共有1832个,占有姓氏来源可考的4820个汉族姓氏的38%。他重点研究了当今占汉族人口90.11%的120个大姓,考证出全起源于河南者有52个,部分源头在河南者有44个,共计96个,占120个的80%,占汉族人口的79.03%。两项综合统计,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占全国汉族人口的85%以上。这项研究成果表明,河南是姓氏资源第一大省,华人祖根大部分在河南。在王城公园一个绿阴匝地的垂柳下,面对着“河图洛书”石雕,谢老向记者娓娓讲述他对客家姓氏和方言的不解深情。“客家人有多少个姓氏,难以进行精确统计,但根据有关资料估算,大约有200个!”深吸一口烟后,老人缓缓地说。他拿出一本广东梅州客家联谊会办公室和梅州市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编纂的《客家姓氏渊源》第一集及第二集的《导言一》,念道:“梅州客家姓氏,据初步统计有180多个姓,各姓大都编有族谱或家谱。”
 
    在这两集书中,记者看到一共收有客家姓氏67个,并选摘有每个姓氏的族谱、家谱资料。
 
    所列67姓是:刁、王、丘、伍、朱、李、何、沈、吴、林、范、姚、徐、凌、黄、陈、张、郭、曾、汤、杨、叶、刘、邓、黎、卢、钟、缪、谢、魏、罗、萧、蓝、饶、丁、卜、文、孔、古、冯、邬、江、池、庄、邹、余、宋、巫、袁、郑、练、洪、胡、侯、高、唐、梁、曹、温、赖、彭、雷、廖、薛、戴、韩、欧阳。
 
    除此之外,有谱牒资料可考的客家姓氏还有:赵、周、孙、程、许、傅、吕、苏、蒋、蔡、潘、汪、田、姜、方、熊、陆、毛、贺、龚、詹、颜、翁、卓、涂、严、阮、童、韦、华、房、甘、利、官等。
 
    以上姓氏,有相当一部分起源于今河南。谢老屈指数了起来:黄姓出自今潢川;林姓出自今淇县、卫辉;陈姓出自今淮阳,李姓出自今鹿邑;郑姓出自今新郑、荥阳;叶姓出自今叶县;谢姓出自今南阳;刘姓出自今鲁山;王姓最早的一支出自今卫辉;张姓出自今濮阳;周姓出自今汝南、临汝、洛阳;孙姓出自今濮阳、淮滨;胡姓出自今淮阳、郾城、洛阳;郭姓出自今陕县;宋姓出自今商丘;唐姓出自今方城、唐河;冯姓出自今荥阳、西平;程姓出自今洛阳;袁姓出自今太康、洛阳;邓姓出自今邓州;许姓出自今登封、许昌;傅姓出自今安阳、新蔡;苏姓出自今温县;蒋姓出自今淮滨;潘姓出自今固始;戴姓出自今商丘;范姓出自今范县;方姓出自今固始、唐河;熊姓最早的一支出自今新郑;陆姓有一支出自今嵩县;孔姓有一支出自今商丘;毛姓有一支出自今宜阳;邱姓有一支出自今淮阳;江姓出自今正阳;侯姓有一支出自今辉县;雷姓出自今登封;汤姓出自今商丘;赖姓出自今息县;龚姓有一支出自今辉县;文姓有两支分别出自鲁山和滑县;洪姓有一支出自今辉县;庄姓有一支出自今商丘;翁姓有一支出自今禹州;温姓出自今温县;巫姓出自今安阳;童姓出自今新安;韦姓出自今滑县;华姓出自今商丘;房姓出自今遂平。“这表明客家人与中原尤其是现今河南的广大土地,在血缘、史缘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老人说。
 
独特的堂号、堂联习俗
客家人保留河南传统客
    家有许多人是中原名人的后裔,他们对先人业绩和家庭历史念念不忘,引以为荣,将其写进族谱里,显示在堂号、堂联中。接着,谢老述说了客家人独特的堂号、堂联习俗。客家一些姓氏所标的堂号,有的源于河南,可以体现出他们是从河南迁去的,如福建莆田方氏的“六桂堂”,广东兴宁王氏的“三槐堂”。据《金紫方氏宗谱》载,两汉末年汝南尹,河南固始人方绂,避乱南迁,至唐代,其裔孙方廷范,因在福建做官而定居于莆田刺桐巷,他的6个儿子皆以固始籍第进士,时称“六桂联芳”,方氏以此为莫大荣耀,于是便定堂号为“六桂堂”。椐《宋史》记载,北宋初兵部侍郎王祜,曾在开封自己的庭院亲手种植3棵槐树,说:“吾之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后来,他的二儿子王旦,果然官到宰相,天下谓之“三槐王氏”,于是,“三槐堂”便成了他家的堂号。兴宁庆源王氏以王旦为51世祖,以59世王钦哉为迁兴宁始祖。客家许多姓的堂联,更可以直接说明该姓与河南的关系。例如,陈氏的堂联有“东山世德,颍水家声”;赖氏的堂联有“松阳世德,颍水家声”。为何称“颍水家声”呢?因陈氏,赖氏的郡望均为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禹州,后移至今河南许昌),而颍川郡以颍水而得名。在南方,要断定某人的祖籍,几乎无须打探,只需问一下其姓氏即可,因为姓氏就带着先辈给他亘古不变的胎记。
 
西晋到唐末战乱中泪别故土
从河洛走向四方
    带着这永远的胎记,客家的先人们是怎么从富甲天下的中原走向蛮荒遍野的南方的呢?
 
    谢老的话串起了这一条千年前的迁徙图。
 
    两晋时期的中原人南迁,从八王之乱开始,直到东晋末年,影响极其深远。对此,不少古代文献和谱牒中都有明确记载。《晋书•王导传》说:“京洛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闽书》说:“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文中的“板荡”,意为政局混乱、社会动荡。“衣冠”,指士族、士绅。《台湾省通志•人民志•氏族篇》则说晋代从中原入闽者共13姓,即林、黄、张、刘、杨、郑、邱、何、詹、梁、钟、温、巫。
 
    唐朝初期至五代,中原人又多次南迁,其中主要有三次:第一次在唐初的高宗和武则天执政时期,为平匪乱光州固始(今属河南)人陈政父子奉诏率戍闽的中原将士,两次共约7000名58姓从河南固始迁往福建南部。第二次是唐朝中期的“安史之乱”前后历时7年多,造成的中原人南迁。这次南迁时的惨状,按《资治通鉴》的说法是,“洛阳四面数百里州县皆为丘”。《旧唐书》说:“汝、郑等州比屋荡尽,人悉以纸为衣。”可见浩劫之惨烈。河南陆浑人,在安史叛军入洛阳后,“窜身东下,族于吴越”。唐代文学家元结,河南(今河南洛阳)人,曾参加抗击史思明叛军梁箫,在平叛中立有战功,《太平广记》说他在安史之乱时,自汝坟“率邻里投襄、汉、保金者千余家”。汝坟在今河南叶县东北;“襄”指襄州,治所在今湖北襄樊市,该州户口元和时比天宝时净增1.2倍。总之,安史之乱时南迁的河南人,有徙居江苏、浙江者,有徙居福建、湖北、湖南者,还有远徙云南者。
 
    第三次在唐末至五代的黄巢大起义时期,迁往江南,主要是福建。这次大起义,历时10年,遍及今12省区。从唐末至五代,有一批人参加起义军至福建,还有一大批人为避战乱而持续南迁,分别徙居广东、广西、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省。其中,固始人随同王潮、王审知入闽的约有5000人,据《台湾省通志》记载,共有27姓,即陈、张、李、王、吴、蔡、杨、郑、谢、郭、曾、周、廖、庄、苏、何、高、詹、沈、施、卢、孙、傅、马、董、薛、韩,在福建定居。迁入四川的河南人,主要是于公元907年在成都自立为帝的许州舞阳(今属河南)人王建及与其有关的一批人。迁入湖南者,主要是公元907年,被封为楚王的许州鄢陵(今属河南)人马殷及与其有关的一批人。自河南迁入湖北、安徽、江西者,有的是因称王或做官而留居当地,有的是避乱迁去的。
 
    从唐初到五代,中原人南迁持续将近300年。唐初与唐末的两次入闽中,由于陈氏父子、王氏兄弟及他们所率领的部众,都是以军人的身份入闽,而又为开发和建设福建作出了突出贡献的,他们皆以“唐朝军人”为荣。加之,唐代盛时,声誉远及海外,所以,他们的后裔移居到东南亚和欧美各地后,便以“唐人”自称,海外各国也因称中国人为“唐人”。
三、6000万杨姓根在“弘农”
 
    与许多客家人闲聊,总能听到几个古地名,像弘农郡、颍川、光州、荥阳、轩辕故里等。我注意到,每每提及这些时他们的面部表情看上去是多么地心驰神往。就说弘农郡吧,这个地名乍一听就有一种神神秘秘的感觉,是因为它有一个让历代兵家敬畏不已的函谷关,还是因为它曾娩出了人口逾6000万的全球第六大姓?
 
    9月17日天刚蒙蒙亮,怀揣古代和当今两套地图,我走上了探访这一神秘古郡的行程。在这两套地图上,弘农郡是能与三门峡灵宝市画等号的,不过前者远远大于后者。
 
    到达三门峡市后,没有沿310国道去灵宝市,而是让车拐上崤函古道。我要沿这一古秦时的进京路拜会这一神秘古城。函谷关始建于周代,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深险如函,故名函谷关。该关地势险峻,函谷古道车不双轨,马不并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曾有“一泥丸可堵塞之”的说法。如今,失却了关隘价值的函谷关成了旅游胜地。但人们发现,游客以海外及南方人居多,而这些人中又以杨姓人居多。为何?杨姓源于该关所在的弘农郡———千百年来,杨姓一直自称弘农杨氏。在这些杨姓子孙的心目中,关隘的险要与祖上的声望齐名。海内外弘农杨姓已逾6000万,在客家大姓中名列第六。
 
    如今,在灵宝市分布着大量的杨氏遗迹,像东汉三鳣学堂遗址、三国魏主簿杨修墓、西晋太傅杨骏墓、西晋五侯冢、杨氏祖茔、明清杨家坟、尹庄镇杨公寨等。在风雨中,在煦日下,它们无言地见证着弘农杨氏的沧桑和辉煌,成为海内外寻根者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地方。
 
    望一眼杨公祠后硕大浑厚的皇天塬,我陡然悟出刚来时一直缠于心底的那个谜团的答案———那种笼罩着弘农郡神神秘秘的感觉,就是那深及地核和客家人心底的根啊!不单单是杨氏,对于华夏所有姓氏的子孙,他们千百年前的先人与故居不都是神秘且令人敬畏的吗?他们不都需要找到那个维系着他们世代精神命脉的心根吗?
  
    关隘之险与杨氏声望
    9月17日上午9时许,记者赶到函谷关关门时,热衷于客家研究的灵宝市统战部副部长史引玲和该市文化局副局长姜志亮二人已等候多时。一进关门,二人便轮番介绍函谷关的历史。
 
   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建制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深险如函,故名函谷关。该关地势险峻,进可攻,退可守,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在中国古代、近代战争史中,不少发生于此的战争改变了历史的命运,像秦败魏楚五国联军、刘项之战等。此关成就了多少英雄豪杰!但一有战事,此地附近方圆百里皆成战场,杀声震天、烽火不断;附近建筑,顿成废墟;当地百姓更是南迁逃离。欲南迁,关西人等均要通过此关,从某种意义上说,此关也是客家南迁的见证者。
 
    如今,函谷关成了旅游胜地,但人们发现,多年来访该关者以海外及南方人居多,而这些人中以杨姓人居多。为何?杨姓源于该关所在的弘农郡———千百年来,杨姓一直自称弘农杨氏。“函谷关和杨氏祖根成了灵宝市在海内外都叫得响的品牌,我们市可谓独傲函谷险关和杨氏望族。”姜副局长自豪地说。
 
    说起杨氏与弘农郡的渊源来,史副部长如数家珍。弘农郡是西汉时的一个大郡,相当于今天的省一级建制,下辖11县,范围涵盖如今的河南内乡以西、陕西省柞水以东及华山以南地区。其治所就在函谷关。由于地处长安与洛阳两大都城之间,位置历代均极受当朝重视。在这里,杨姓于汉唐时期声名显赫,因此以“弘农”为郡望。东汉太尉杨震是弘农杨氏开基之祖。其出仕前曾在如今的灵宝市豫灵镇杨家村教书育徒20余载,最多时门徒3000人,人称“关西夫子”。杨震为官清正,廉洁自律,曾有“四知”拒贿名言———“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此四知,何谓无知”。杨家堂号也由此而来。故事是这样的:杨震当荆州刺史时,有个人在夜里带着黄金到杨震的家里行贿。杨震坚决不受,并严厉地斥责了那个人。那个人还是不死心,笑着对杨震说:“现在是深夜,地点在您的府上,决不会有人知道的,请您收下吧!”杨震义正词严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人知道呢!快滚出去!”
 
    东汉时期,杨家子孙为官者很多,出了“四世三公”,即祖孙四代杨震、杨秉、杨赐、杨彪皆为宰相。隋朝立国38年,弘农杨姓中竟出了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等3位皇帝、28位王爷、6位公侯。到了唐代,其后裔中有杨恭仁等11位出仕宰相。北宋时以杨继业为首的杨家将更是武功盖世、满门忠烈,为人所敬仰。西汉著名辞赋家、哲学家、语言学家杨雄,唐代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南宋诗人杨万里,“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深秀,等等,使杨姓扬名于中华民族之林。
 
    杨氏的“迁移”
    下午,在三门峡市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三门峡市文物局专家许永生的书斋,与这位68岁老人的神聊中,记者似乎看到了为海内外杨氏苦苦寻觅的杨氏行程演变图。
 
    杨姓出自姬姓,是周文王的子孙,更是黄帝的后裔。周康王六年(公元前1073年)受封于杨,宠赐杨侯,子孙遂以所封的国名为姓,世居于山西洪洞县。在春秋时期,晋顷公十二年,发生了“六卿之难”,杨姓人差点被满门抄斩。幸存者700多人,被迫渡过黄河,迁徙华阴,在弘农郡的秦岭山脉中分散隐居,休养生息,以图家道中兴。
 
    在汉时,华阴隶属于弘农郡,从此杨姓便与弘农二字结下不解之缘。而后杨家繁衍至今河南省境内,成为后世杨姓发展的主流。至汉代杨族中兴时,其姓已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杨姓入川也在此时,多由湖北、陕西省境迁去。春秋战国之时,已有杨氏族人南迁入江汉地区(今湖北潜江一带),后因楚国势力不断加强,迫使他们再向东南迁至江西。与此同时,又有自山西迁至江苏和安徽省境的杨氏,便散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晋、唐时期,是杨氏在南北方繁衍的重要时期,尤其以南方的繁衍最为突出,在此时期,多因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和唐代的“安史之乱”而引发中原杨氏大举南迁。至宋代起,杨氏已广泛分布于江南广大地区,并以福建为播迁中心。
 
    总之,杨姓族人在隋唐以前,除集中繁衍于今河南、山西、陕西三省间以外,还有以甘肃天水为中心的一线,以湖南、江西为中心的又一线。此后便逐渐向今河北、山东、内蒙古、安徽、湖南、浙江、福建、广东、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发展,直至遍及全国各地及海外。如今,杨姓人在东南亚的菲律宾、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地都有相当数量的分布。
 
    到目前,据统计,海内外弘农杨姓已逾6000万之众,在客家大姓中名列第六。在弘农古郡,他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6000万的杨氏后裔谁敢忘却这个老家呢?
 
    要帮客家人找到根
 
    与其他海外客家的寻根经历一样,杨氏客家人的寻根也颇费周折。许老先生给我讲了一段他亲历的故事。
 
    1983年11月,当时作为文物研究者的他到三门峡博物馆考察时,与前来参观的几位马来西亚客人说起了弘农杨姓的郡望就在该市所辖的灵宝。听后,这些客人非常在意,一定要老人领他们前去寻找杨家的祖坟。这是老人第一次带人进杨家村。在杨公祠的残碑前,他们虔诚地三鞠躬。
 
    原来,他们都是杨姓人。不久前从书上得知其祖上是弘农郡,但就是不知道这个郡是在什么地方,他们从书上查到是在陕西华阴,于是这次不远万里专来寻根。到了华阴,他们兴冲冲地冒着小雨踩着泥泞来到一大片麦田时,被当地村民告知老杨家的东西什么都没有了,他们很是失望,只好空对着北方的黄河深鞠三躬,垂泪而归。想到三门峡博物馆寻些先人的遗物,不想巧遇老人。热心的老人让他们总算圆了心愿。当老人问他们为何如此在意祖先在哪里时,一位客人说的那句颇像诗句的话至今让老人记忆犹新。他说,客居他乡,身如浮萍,只有寻到了祖根,才觉得有了立命之本。
 
    这句话让老人陡然间看到了一个博大而且有深意的研究课题———姓氏,他说他要帮这些客居者找到家、找到根。于是,他开始研究姓氏、研究客家。多少年来,他遍寻古籍、奔走四方,透析杨氏、许氏,管窥客家、郡望,到今天俨然成了当地首屈一指的客家研究大家。
 
    留守的“杨族”
    下午5时许,灵宝市西紧邻陕西潼关的豫灵镇杨家村。记者看到,在绿树青山的掩映下,供奉着杨氏先贤杨震的杨公祠和杨震教书育徒的三鳣学堂遗址及学堂洗笔池显得是那么的清幽古朴。
 
    在这里守看杨公祠的杨立法老人今年已53岁,但精神矍铄、身板硬朗。老人已自愿义务守护祠堂9年了,每天一大早,他都要先到这里打扫一番,静候杨氏子孙的到来。他清楚地记得,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那纷至沓来的海外客人们的神情是多么地虔诚。他们来村时,老人与他们的话总是说不完,去外地,老人也不忘自夸———俺有一家子在海外呢。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这里的来访者就没有断过,在看过故地后,不少华侨捐资当地办教育、搞旅游,令这些整天里只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家人知道了外面的世界,也得到了不少帮助。年轻的村支书马建军激动地说,我们村5360口人绝大多数是杨姓,这些年来,他觉得他这个小村离南方、离世界是那么地近、那么地亲。
 
    与国内其他姓氏研究者一样,为了给客居他乡的老杨家人提供更多的帮助,灵宝市多年来对杨氏文物的研究保护一直都异常重视。1984年以来,他们已对杨氏文物进行了系统的收集和保护,2002年8月11日成立了中国灵宝弘农杨氏研究会。2002年春,他们拟建设三鳣书院风景区,让客家杨姓在美景中访亲拜祖。9月17日,当记者到杨家村拜谒杨公祠时,就看到了当地请专家设计的规划图。特派记者杨振东9月17日发自灵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先是安居于此,继而又图大业
荥阳是郑公发迹地
 
    与郑姓客家人攀谈,他们都爱说自己是荥阳郑姓,不知底细者常常一头雾水:到底郑氏和荥阳是怎么联系到一起的呢?9月18日上午8时许,在荥阳市史志办,记者从皓首穷经了大半生探寻这一问题的史学专家周显才处得到了答案:京襄城是郑氏始祖起家的地方。
 
    周老先生年届八旬,说起郑氏与荥阳的联系可谓如数家珍。他说,郑氏与周朝姬姓同源,属于以国为氏类。郑氏老祖宗郑桓公相中了京襄城并安居于此,之后其子郑武公又定都京襄城,并完成大业,由此引出了海内外郑氏客家人与荥阳的不解深情。
 
    周老先生指着《史记•郑世家》中的一段记载讲道: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其同父异母的弟弟姬友于林(今陕西华县东)任郑国国君。姬友即郑桓公。公元前774年,郑桓公出任周朝司徒,掌管教化。此时,西周建国已有300多年,诸侯强大,王权旁落,幽王重用奸臣,宠幸褒姒,王室内部矛盾激化,加之戎狄威胁,形势严峻,文武百官都在谋求安身良策。郑桓公多次上书进谏未能奏效,看着周王朝面临的严峻形势,他忧心忡忡,遂请教掌管王朝古籍的太史伯。太史伯为其分析了周围形势,建议他可先到地处荥阳广武的虢和地处新密市交流寨的郐之间的地方借一块地安置家小财产,等这两个国家反叛周朝时可借机进行讨伐,同时还有可能收复附近8个小国。桓公依计行事,于公元前772年将眷属、亲信、家产安顿在虢、郐之间,北距虢国都城20公里、南距郐国都城27公里的“京”居住下来,史称“虢郐寄孥”。“京”就在今天的荥阳市豫龙镇京襄城村。
 
    桓公虢郐寄孥的第二年,西周王室的申侯勾结犬戎兵临镐京,发动“犬戎之乱”。不久,幽王被杀于骊山,西周灭亡。桓公为国捐躯。郑世子掘突袭位,他就是郑武公。周平王继位,周室东迁今天的洛阳。东周开始了。
 
    郑武公协助王室东迁,功在朝廷,继桓公任王朝卿士。为了兴建郑国,于公元前769年向南灭了郐国,两年后又向北灭了虢国,并把8个子男国纳入郑国版图,代替其父桓公实现了当年太史伯的预想,史称“武公之略”。这样,京襄城便成为郑国东迁后的第一个都城。此城呈“日”字形,面积约3平方公里。国势渐强的郑国与东周不久便在地盘上发生争执,关系恶化。周平王收回虎牢以东的“武公之略”之地,迫使武公放弃京城,至郐国故地去另建新都,即今新密市曲梁乡交流寨村古郑城遗址。
 
    公元前744年,郑武公病死。次年,郑世子寤生嗣位,是为郑庄公。至郑文公嗣位前的70年间,郑国第二都城在新密市。郑文公嗣位后,又兴建了郑国第三个都城,这就是今日在新郑考古发掘的“郑韩故城”,从而奠定了郑国400余年基业。郑国传至14世郑康公,共14代,23君,431年,于公元前375年为韩所灭。郑氏公卿宗族,纷纷外迁。康公堂兄幽公之子、15世鲁公迁居陈(今淮阳)、宋(今商丘)之间,袭南里君,以国为姓,郑氏始于此。
 
    虽历千年,但分散在荥阳各地的武公陵、大里村宗祠和老上街宗祠、郑国长城等古迹遗址都无言地见证着郑公在荥阳的创业历程。据介绍,自1994年以来,海内外郑氏宗亲1.6万多人先后来到这里访祖寻根,其中少将和副部长以上的有37人,有影响的企业家178人。
 
    由于郑国曾在多地定都,这些城市都纷纷打出了郑氏祖籍牌,向海内外郑氏发出邀请。一时间,郑氏研究和联谊在多个地方如火如荼。对郑氏老乡,故乡人的热情火辣辣。
 
    “既然自己这个地方是先祖进河南后精心选择的起家之地,又是第一个郑国的定都之地,荥阳人便认为自己理应承担起联络海内外郑氏后人、共缅先人伟绩、共图发展的重任。”世界郑氏联谊中心秘书长郑朝增动情地说。
 
祖地钟灵毓秀,史上名人众多
客家郑氏钟情“荥阳”
 
    如今,令荥阳人自豪的是海内外郑氏宗亲都自称“荥阳郑氏”,这因为他们的郡望之地是荥阳、堂号是“荥阳堂”。
 
    在海内外不少郑氏聚集地,人们都能看到“荥阳堂”、“荥阳衍派”、“荥阳世家”、“荥阳村”、“荥阳里”等字样。泰国郑氏宗亲总会投资600多万美元,建造了金碧辉煌的“荥阳堂”,菲律宾郑氏直接就将自己的组织定名为“菲律宾荥阳郑氏宗亲会”,新加坡为“新加坡荥阳堂郑氏公会”,马来西亚为“荥阳联合总会”,还有“加拿大荥阳总堂”、“美国荥阳郑氏宗亲会”、台湾的“荥阳郑氏大宗祠 ”等,以荥阳为名的会、公司、所、场、站等比比皆是。在泰国郑氏联谊总会,连会歌都是“荥阳颂”。“荥阳”二字,饱含着郑氏客家人对故土的浓厚感情。
 
    他们以“荥阳”为荣,因为荥阳是一个充满光荣历史的古城。不仅仅因为这里有闻名中外的楚河汉界、有见证战火的虎牢关。考古学家们曾在这里发掘出诸多文物和旧石器遗址、新石器遗址证明,早在遥远的原始社会时期,荥阳便有了人类文明。崔庙镇的织机洞被我国考古学界称为“中原第一洞”;新石器时代的仰韶与龙山文化遗址更是星罗棋布;传说中,轩辕黄帝娶妻嫘祖于今荥阳市环翠峪风景区桑梓峪;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王朝,活动地在荥阳及荥阳的西部;商朝第十王仲丁迁都,其都城就在荥阳境内。不但如此,荥阳还是我国诸多姓氏的发源地,源于荥阳的26个姓中,客家姓占相当数量。这是荥阳市一直从事史志研究的老专家程远荃近期发现的新成果。
 
    有如此值得骄傲的历史,郑姓客家人当然愿意沾沾“荥阳”二字的光了。不过提及荥阳堂出现的直接原因,周显才说了这么一段历史:郑氏传至27世时,有个叫郑奇的人出任西汉时期的河南太守,出于怀念先祖勋业、眷恋荥阳山川灵秀的原因,他举族回迁荥阳,世代繁衍,传播下去,由近及远,发展到“天下郑氏出荥阳”。这就是当今海内外郑氏门前皆书“荥阳衍派”,厅堂内皆悬“荥阳堂”匾额的来由。   
 
    也许是先祖郑公的庇佑,也许是先地荥阳的熏染,郑氏出了一批又一批在历史上起到重要作用的人物。据《二十五史》立传人物的初步统计,郑氏望族入阁拜相,外放巡抚,敕封三公三师,钦任天官,或有文学造诣的人物达443人。从籍贯上分析,唐代以前,大部分籍贯在荥阳。宋元之后,郑氏名人普及到全国各地,尤其明清两代,郑氏名人有2/3出自闽、粤,进一步移至台湾及海外。
 
    郑朝增向记者随手点出了一系列的郑氏名人。他第一个讲的便是一个为人们所熟知的典故——“卧薪尝胆”。他说在这一故事中,有一个幕后英雄,就是郑姓人郑旦。她是春秋晚期从吴伐越到越灭吴这一时期的巾帼英雄。为灭吴复仇,郑旦在经过训练后被送到吴国做内应,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于灭吴。郑氏后裔出任韩国“水工”的郑国修成的郑国渠至今还为人所称道。东汉时的郑兴、郑众父子,对中国历史上的儒学进一步发扬。元代有戏曲作家郑光祖、郑廷玉。明朝有郑和下西洋。清代有扬州“八怪”之一的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
 
故里同乡热心热肠,异乡同姓纷至沓来
游子回乡报故土
 
    荥阳市向海内外的郑氏宗亲发出的诚挚邀请,受到了郑氏客家人的热情回应。
 
    据了解,现在荥阳市郑氏联谊中心已和57个国家、地区的郑氏宗亲组织以及86969个海内外企事业法人建立起了密切联系。同时,先后参加了在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家举办的11次大型国际活动,中原郑氏与郑氏客家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郑州及荥阳也先后于1991年、1992年、1994年、1998年、2002年举办了5次郑氏国际性活动。数百郑氏客家人聚集中原,为郑氏客家在本地的发展提供了大大的舞台。
 
    正是在荥阳古京襄城的感召和热情好客故乡人的邀请下,郑氏客家开始不断在这里投资创业。1992年,浙江郑集雨来荥阳投资200万元兴办塑料编织袋厂,如今乔楼镇已成为一个相当有规模的编织袋生产基地。1994年,深圳的郑氏宗亲郑文友一举投资2000多万元在荥阳设立了深圳肿瘤医院分院。2000年,浙江郑岩权来荥阳投资320多万元兴办起郑仕酒业食品有限公司,打出了“荥阳醇”的品牌,用纯粮酿造白酒和红酒,如今在南方及海外市场上颇受欢迎。去年,浙江永大房地产公司在荥阳投资1.9亿元打造的“京城花园”也已开建。
 
    在兴业办厂的同时,郑氏客家宗亲还向家乡伸出了火热的援手。据郑朝增介绍,海南郑先平曾为荥阳教育基金会捐资50万元人民币,为荥阳高中建校大门捐了25万元人民币。香港房产会主席郑汉钧、深圳郑文友等捐献的郑氏教育基金等预计约30万元。福建郑氏宗亲捐出近20万元人民币建广武华侨小学。
 
五、新郑:8000万客家人的总根
 
    石刻的两行巨大脚印,从古老的黄帝故里祠后出发,顺着镌刻有中华五千年历史大事记的青石甬道一路前行,直抵世界第一鼎———黄帝宝鼎坛。这脚印之间,有五个篆体大字———“客家第一步”。
 
    讲解者说,是从新郑,客家先民走出了南迁第一步。按目前普遍的说法,客家是西晋时从河洛地区南迁的。但第一步从何地走出尚无定论,被后人刻在黄帝故里的这两行脚印是确有其事,还是牵强附会?
 
    一位六旬史学专家穷其一生得出了一个惊世论点:客家南迁第一步,时间:秦汉之前。地点:新郑。姓氏:芈姓。老人手抚尺高史料言之凿凿。且不论老人的新思维能否得到史学界的认同,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新郑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和炎帝出生地,这里是包括汉民族中客家人在内的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并走向世界的地方。
 
    老人说,水有源,树有根,客家人是从中原迁往我国南方以及海外的汉族人。汉民族如果像棵树,炎黄二帝就是两条直系根,而每个姓氏犹如一条支根生长在这两条主根上;汉民族如果像条河,黄河、淮河就是两条主干流,而每个姓氏犹如一条小溪,从黄淮往外涓涓细流。老人还列出了出自中原的百家姓,对客家老乡之心拳拳。
 
    在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中,从五帝(黄帝、颛顼、喾、尧、舜)至三代(夏、商、周),是以炎黄族为主体的华夏族,秦汉之后,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汉民族主要由炎黄族系传承。客家人是汉民族在长期的南迁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分支。关于客家人的迁徙,史学界和民族学界一般认为是从晋代永嘉之乱开始的。其实远不始于此,在秦汉之前已有炎黄族系先民南迁。
 
    郑成功,先祖郑(今河南新郑)人,明清之际,率军10多万登台赶走荷兰人,收复台湾。洪秀全,先祖共叔段为郑(今河南新郑)人,后世移居广东花县,曾领导我国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一次农民革命运动……指着这些新郑后人中的英杰,老人激动不已。
 
    五千年后的今天,新郑人让久远的黄帝“复活”了———在高高的具茨山上,在喧闹的炎黄广场,在招商引资的各种场合,在讲述故土时的每次神聊,在每一个新郑人的心中。他们的虔诚感动了海内外的炎黄子孙,于是有了今天黄帝故里如织的寻根拜谒者和真诚的投资创业者……在这些人群中,客家人总是最虔诚的一类。
 
    让我们一起,站在炎黄的巨雕前,向我们最最久远的祖先立誓:无论时光飞逝、世事沧桑,我们永远是一家亲!
 
    客家总根在炎黄,而炎黄祖籍就在新郑
 
    客家始祖“住”新郑
 
    逡巡在新郑街头,满目的黄帝———轩辕路、炎黄广场、炎黄小区、“轩辕都”柴鸡蛋……与新郑人交谈,从眼神中能分明地感觉得到他们的自信甚至骄傲。黄帝已成为新郑的文化品牌和精神依托。远古的朴拙忠厚与现代的超前灵动在这里浑然一体,让人不由意荡神驰。黄帝,这位久远的始祖是如何生于斯、长于斯,并且创业的呢?他的子孙又是如何成为如此一个庞大且优秀的民族呢?
 
    “要解答这个问题,刘文学老先生最有发言权,是他解开了黄帝与新郑的密切关系。”新郑市外事侨务办公室的韩丽如是说。刘文学,66岁,退休前任新郑市史志办总编辑,从1982年开始研究炎黄文化和姓氏渊源,是全省有名的黄帝史专家。
 
    9月18日,一个静谧的雨夜,我轻轻地叩开了老人的家门。这位六旬老人的悠悠漫谈引我进入了亘古的史前。
 
    远古时代,在中原的嵩山以东居住着一个最为古老的少典族。这个部族的首领姓公孙,名少典,国号(或族号)为有熊,居住在有熊(今新郑市)。少典生黄帝、炎帝。少典族被一些考古学家认为,应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裴李岗文化,距今约8000年左右,主要分布在以嵩山为中心地区的中原一带。裴李岗文化因首掘于河南新郑的裴李岗村而得名。遗址发掘文物展示,这里是我国古代文明最早的萌生地。
 
    黄帝和炎帝既是族团名,也是领袖名号,又是具体的领袖人物。黄帝族团继承少典族,仍以有熊为根据地,主要在河南的黄河和淮河流域发展。1998年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五届年会发表纪要,确认黄帝古都为中国最古老最早的古都,称之为“中华第一古都”。至今,以河南新郑具茨山为中心及周边地区仅见于史书记载的黄帝活动遗址有30多处。黄帝除以河南为基地活动外,足迹还到达陕、晋、冀、鲁、鄂等地。
 
    炎帝最早生于有熊国的华阳。《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神农就是炎帝,其母为少典妃,游华阳(在河南新郑北)生炎帝。炎帝从少典族分支出来以后,一支向西到陕西渭水流域一带发展,在陈仓(今陕西宝鸡)建都。还有一支向南发展,最后又回到河南南部,在陈丘(今河南淮阳)定都,成为中原地区一支强大的部族。除黄炎族团外,在黄河中下游还有一个蚩尤族团。其首领蚩尤率众于河南鲁山的滍水一带,在这里发迹,进入黄河中下游济水一带,成为东方最为强大的族团。
 
    黄帝居有熊,炎帝居陈,蚩尤居济水,成鼎立之势。他们为争夺土地、人口、财物,经常发生摩擦,甚至兼并战争。最后,黄帝打败炎帝、擒杀蚩尤,在根据地有熊建立有熊帝国,使版图东至于海、西达陇右、南抵长江、北到釜山,东西南北约1500公里。在这次兼并战争中首次实现了黄帝族、炎帝族与蚩尤族的大融合。
 
    黄帝姬姓,史书记载有25子,得姓者14人,为12姓,分别为姬、酉、祁、己、滕、箴、任、苟、僖、诘、儇、依等。据《史记•三代世表》记载,在中原地区不同时代居统治地位的部族,不仅颛顼、帝喾、尧、舜等赫赫有名的领袖族是黄帝的后代,而且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集团也都是黄帝的后代。岂止于此,其后的秦、汉、魏、晋、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也都自称是炎黄子孙。
 
    总而言之,居于中原的华夏族,到秦汉之后称为汉民族,以后历代迁居南方的客家人,正是中原汉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少典和炎黄二帝不论从文化上或是血统上,都是如今8000万客家人的始祖。
 
    早在秦汉前即开始南迁,拓殖吴越
 
    汉民南迁始于新郑
 
    说起客家南迁的时间和地点,老人马上激动起来———“其实,客家南迁早在秦汉时期之前就开始了,时间是4500多年前的帝喾高辛氏时期,最早南迁的是芈姓,迁到吴越之地”。
 
    他的根据是《世本》。中原汉民大批南迁,不始于晋代,而是始于秦。现在普遍说的五次南迁都是指以官绅“衣冠”等为主的大规模迁移。然后,老人引经据典,说得头头是道。在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中,从五帝(黄帝、颛顼、喾、尧、舜)至三代(夏、商、周),是以炎黄族为主体的华夏族。秦汉之后,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汉民族主要由炎黄族系传承。客家人是汉民族在长期的南迁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分支。
 
    关于客家人的迁徙,史学界和民族学界一般认为是从晋代永嘉之乱开始的。其实远不始于此,在秦汉之前已有炎黄族系先民南迁。在4500多年前帝喾高辛氏时,黄帝的五代孙祝融氏重黎在有熊为火正。“祝融八姓”中的芈姓,《世本》说是越人,很早就迁居长江以南的吴越之地,其后又衍生出白、荆、班、能、苗、项、靳、严、卓、包、屈、钟等姓;“祝融八姓”中的彭姓,《世本》说有迁居地处南方诸稽的。春秋时,楚居于荆,《左传》中楚灵王说昆吾是他的伯父,而昆吾(在今河南许昌)是“祝融八姓”中己姓的封国之一。这说明荆楚的先人也是从中原迁居而去。出自“有熊氏之墟”(今河南新郑)的熊姓,在夏商时已有子孙迁居湖北、湖南,西周时建楚国,战国末被秦所灭,部分熊姓后来成为湖北江陵、江西南昌一带的望族……
 
    有史书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曾派兵50万,去岭南开发南方,不知留下多少姓氏,这可视为中原汉民大规模南迁之始。《三国演义》中的孟获,不少史书说他是云南少数民族的首领,其实他是从中原流徙南中的孟氏。以后就有了普遍说的五次南迁。
 
    说到此处,老人呷一口浓茶,兴奋地说,你知道不,洪秀全、何香凝、郑成功都是咱新郑人呢。拿着自己的论文,老人轻轻地念道:郑成功,先祖郑(今河南新郑)人,明清之际,率军10多万登台赶走荷兰人,收复台湾。洪秀全,先祖共叔段为郑(今河南新郑)人,后世移居广东花县,曾领导我国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一次农民革命运动。何香凝,先祖韩(今河南新郑)人,是中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家、画家……
 
    故土难忘,客家人不远万里而来
 
    黄帝故里乡情浓郁
 
    9月19日下午4时许,在新郑市政府,记者拜访了该市办公室副主任、外事侨务办公室负责人赵发军。提起海内外客家宗亲对新郑的感情,赵发军口若悬河。“客家人虽远离家乡或漂洋过海侨居异国,但常怀桑梓,不忘故土。都知道黄帝是他们的祖先,于是连年来到我们市寻根拜祖的不可胜数。他们一般都是在本姓联谊会的组织下,同姓组团前来”。
 
    他清楚地记得,1992年9月,来自泰国、越南、韩国、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和中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及地区的不同姓氏的客家人80多人,在世界客属总会理事长陈子钦带领下到新郑寻根拜祖。1996年5月,马来西亚客家文化寻根访问团一行164人到这里寻根拜祖。1997年4月,澳门、台湾企业界、金融界、新闻界、旅游界和香港赖氏宗亲会组团66人到这里寻根拜祖。现在,每年还有大批韩国、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华侨组团来到这里思古访亲。在寻根拜祖的同时,他们还为新郑市的建设留下了他们的心意。韩国林允华捐资在新郑始祖山上修建了中天轩辕阁。英国华商总会会长何荣佳先后三次到河南新郑寻根拜祖,并捐资修葺韩国王陵葬马坑保护和资助当地教育事业。2000年,香港中华民族国际友好协会举行中华民族子孙千禧年黄帝故里寻根大典,捐资30多万元修建了黄帝故里石坊,美籍华人陈香梅为黄帝故里题词树碑……
 
    如今,已有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香港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位客家宗亲在新郑投资建厂,总额达6272万元,涉及食品、医药、电子、教育等30多个行业,建立合资、独资、合作企业72家……
 
    “新郑能跻身全国百强县市,产值近百亿,这些热心于祖根地发展的客家宗亲功不可没。”赵发军动情地说。
上两条同类新闻
  • 盐官
  • 鄞县、鄞州区历史沿革1
  • 【字体: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邬家QQ群
    寻根问祖
    姓氏渊源 迁徙分布
    研究考证 浙直一派
    邬氏族谱
    谱引序文 世系世略
    字辈排行 家谱交流
    人文名胜
    邬氏人物 邬氏文化
    邬氏部落 邬氏企业
    学习园地
    姓氏知识 历史知识
    地理知识 小 知 识
    新闻中心
    站务公告 邬氏新闻
    宗亲留言 站长札记
    | 关于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刊登 | 网站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站长:邬德明  QQ:30625004  手机:13780075571  邮箱:ztpcwdm@163.com MSN:ztpcwdm@hotmail.com
    顾问:QQ:544192509(柳州) 443131922(上海) 396375263(舟山) 385507(深圳) 645570415(番禺)
    539202392(龙川) 584975639(奉化) 76689839(台州) 474278918(无锡) 西濠(苏州)
    版权所有 2006-2008 邬氏家谱网(WSJPW.COM) 最佳效果 1024×786
    Copyright 2006-2008 WSJP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群:5555591 浙ICP备06045604号
    点击这里给站长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