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明昌 湖北武昌人 崇祯十年 任钱塘令(杭州知县)
清初,钱塘县令邬明昌拒为清吏,回鄂省亲之际遁入峒山招隐寺隐居,自号“峒庵”。隐居期间,他晨钟暮鼓,潜心佛事,与峒山乡民结下深情厚谊。历代如邬仁卿、阎尔梅、王一翥、叶封等文人墨客或隐居、或探访、或寻幽,也为峒山留下了不少的诗文和遗迹。
邬明昌。明昌字期仲,于明代崇祯十年中进士,任浙江钱塘(今杭州)知县。第二年他的祖父邬必信活到百岁时在他的任所死去。明昌扶着祖父的灵柩回到家乡鄂州,便不再返任杭州,一直到明朝灭亡。入清以后的顺治三年,湖广总督江禹绪向朝廷题奏推荐他,6年后巡按御史李敬再一次荐举他到新朝任职,他以种种理由坚持推辞,不肯出来做官。阎尔梅看出邬明昌不愿与新朝合作的态度,于是到他隐居的峒山招隐寺(现属长港农场)去与他会面。阎尔梅到峒山,很可能是串联邬明昌,共同组织抗清力量,后来局势急遽变化,清军很快控制了整个湖北,阎尔梅计划没有实现。
邬明昌与阎尔梅一样,很会做诗写文章,他的著作很可惜早已佚失而没有流传下来。当时的峒山像一只大的水鸟,屹立于樊湖的绿波之中。数十户人家依山近水而居,所谓“山边秋水荻边芦,烟雨轻绡四望虚”。山东丛林中有座古庙,庙前是一片平平的红砂岩巨石。阎尔梅到峒山庙中与邬明昌会面后,邬写了一首诗记述二人的友谊,阎尔梅随即和了一首。诗中说“村内渔樵无识者,错闻鹈是鸳鸯”。这里的诗外之意,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峒山村中打鱼和砍樵的都不认识邬明昌,把他当做真和尚,说明邬明昌不是峒山人。他是逃避清初官场而在峒山庙中隐居的。二是村里人只把他看成是一般的和尚,而不认识他是一位胸怀壮志的须眉男子。邬明昌是离峒山五六里外邬家湾人。乾隆间邵遐龄纂修的《武昌县志》,简略记载他的事迹,说他号峒庵。此号可能是他隐居峒山以后的号称。峒即峒山,庵为庙庵,峒庵的寓意就是峒山上的一名和尚。峒山上的庙原来不知叫什么名称,招隐寺可能是原来的庙名,也可能是阎尔梅新取的称呼,以切合邬明昌隐居该寺的故事。
http://www.hzz-zw.zj001.net/misc.php?xname=6QBIIU0&dname=BFVULU0&xpos=1&op=pri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