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沧萍 广东番禺人 著名人口学家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邬沧萍,男,汉族,1922年9月生,广东番禺人。1952年9月入盟。1946年广州岭南大学商学经济系毕业,1948年至1951年美国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工商管理研究院获工商管理硕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中国人口培训中心副主任,民盟中央顾问,中国人口学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国老年学学会副会长,北京人口学会会长,中国人口情报中心顾问,《老年学》杂志主编。
从1951年至1975年先后任北京辅仁大学经济系、中央财经学院计划统计系、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北京经济学院经济所副教授,1976年至今任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人口学系、中国人口培训中心教授兼副所长、副系主任。历任北京市第四届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委,民盟北京市委第六、七届常委、副主委,民盟第五、六、七届中央常委,第八、九届顾问。
曾在香港中国九龙海关任职。1948年赴美在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攻读,1950年取得MBA后,继续攻读深造。1951年回国后,长期在中国人民大学统计系任教。1971年后开始从事人口学翻译、教学和研究,是中国现代人口学和老年学的开拓者之一。在国内人口学和老年学界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在国际人口学、老年学界拥有一定知名度。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老年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中国老龄协会专家组组长。历任中国老年学学会会长、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副会长、国际人口研究机构联合会常务理事、国际老年学学会亚太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口学培训中心主任。
1995年获得第二届中华人口奖(科学奖)。2000年获得经教育部批准的中国老教授科教兴国奖。由于他的著述和工作,他获得了许多奖项和光荣称号。由他主编的《社会老年学》杂志,获北京市人文社科一等奖。
主要研究领域:人口学,社会老年学。
主要论著:独著、合著、翻译、主编、副主编的专著、教科书、译著、工具书有20多种,如《商业统计学》、《资本主义国家统计指标》、《人口理论》、《人口统计学》、《世界人口》、《人口通论》、《人口学辞典》、《人口与生态环境》、《中国人口老龄化》、《转变中的中国人口和发展总论》和最近出版的《社会老年学》杂志等。
作为中国人口学的权威,邬沧萍经常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互相交换名片的时候,老先生很有些不好意思———“人家的地址栏里都有电子邮箱号,我却还没有上网。”于是,快80岁的邬老先生开始接触因特网。
上了网的邬沧萍感觉很快乐。“我经常收到国外的亲戚朋友发来的电子邮件。我有一个姐夫,90多岁了,在美国,不久前去世了。家里人将他的照片通过网络传过来,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这真的让我觉得很神奇。网络确实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好处。”
邬沧萍说起这些的时候,坐在一旁的中国老年学学会会长张文范显得很激动:“世界进入了网络时代,也进入了长寿时代,这是21世纪的时代特征。应该‘让老年人分享社会科技发展的成果’,网络不能把老年人排斥在圈子之外。”
在北京亚运村的老年大学,学员们告诉他,整个学校只有一台电脑,这让张文范十分感慨。“我们国家现在60岁以上老人达到了1.3亿。到2020年,每100个中国人里将有16个老年人。这是一个追求欢乐、健康,渴望新知识的群体。网络为他们接触外部世界,为他们相互间的交流、沟通,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手段,他们有理由享有这些。可是,今天在中国,60岁以上的网民只有31万,占上网总人数的1.2%,跟美国的近50%相比,我们的老年网民太少太少了。”

|